论量词_包_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汉语语法修辞。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 ( 项目编号 04BYY029) 和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
培养项目 ( 项目编号 JWY611) 的资助。
第7卷 第4期
宗守云: 论量词 “包”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93
的 语 义 特 征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 第 5 版 ) 对 动 词 “包 ”的 解 释 是 : “用 纸 、 布 或 其 他 薄 片 把东西裹起来”。这样看来, “包”的起点应该 是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包起来的事物, 这样的事 物只能是固体的, 而且不能是大的事物; “包” 的 载 体 是 纸 、布 或 性 质 类 似 的 事 物 ; “包 ” 是 一个临时性过程, 不是现成的;
第7卷 第4期 2007 年 12 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l.7 No.4 Dec.2007
论量词“包”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宗守云
(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7)
摘 要: 量词 “包”是从动词 “包”发展而来的。量词 “包”具有 [+ 固体] [+ 小] [+ 纸、布
其 一 , 从 起 点 看 , “包 ”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有时是同质的, 有时是异质的, 异质事物 并列在一起, 常常可以用共同的上位概念词语 表达。例如:
( 5) 托米林 拿出一 包令人 恐怖的 照片 和 资 料。
( 6) 傅湘给 他们带 来了一 包山西 的木 耳 和 闻喜的煮饼。
“包 ” 的 终 点 是 一 个 封 闭 的 集 合 体 。 量 词 “包”选择名词性成分, 如果也具有这些语义特 征, 即 [+ 固体] [+ 小] [+ 纸 、布类载 体] [+ 临时] [+ 封闭], 那么, 这就是 “包”对名词性 成分的基本选择, 处于基本选择中的名词性成 分是范畴的中心成员。例如:
例 ( 5) 的 “照 片 和 资 料 ” 可 以 用 上 位 的 “材 料 ”来 替 换 ; 例 ( 6) 的 “山 西 的 木 耳 和 闻
喜的煮饼”可以用上位的 “特产”来替换。 其二, 从终点看, “包”选择名词性成分,
具有 [+ 封闭] 的语义特征 , 对于 封闭的 事物 , 不知情的人往往难以识别, 因而只能用上位范 畴词语表达。例如:
( 7) 车 上 下 来 一 个 人 , 手 捧 着 一 包 东 西 , 走进了开着街门的小院。
( 8) 有一个人抱着一包物品, 从里面出来。 对 于 “一 包 东 西 ” 和 “一 包 物 品 ” 来 说 , 无论是句子层面的施事还是表达层面的言者, 都应该是知情的; 但言者站在接受者的立场上, 以接受者的视点作为参照进行表达, 就不是可 以识别的了, 只能用上位概念词语表达。 量 词 “包 ” 所 选 择 的 上 位 概 念 的 词 语 有 以 下一些。 “X 物”。例如: ( 9) 一包礼 物; 一包 财物 ; 一 包 杂 物 ; 一 包衣物; 一包遗物; 一包信物。 “X 品”。例如: ( 10) 一包食品; 一包药品; 一包毒品 ; 一 包营养品。 “X 味”。例如: ( 11) 一包卤味; 一包腊味。 其他。例如: ( 12) 一包东西; 一包白色粉末; 一包美发 工具; 一包金银细软。 无论是基本层次概念的词语还是上下位概 念的词语, 都是语词性质的因素, 属于语言自 身的层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它们所指称 的事物很可能是一致的, 如 “他吃了一点食物= 他吃了一点面条= 他吃了一点兰州拉面”。因此, 语词层面的引申扩展一般并不影响客观事物范 畴 自 身 的 性 质 。也 就 是 说 , 量 词 “包 ” 对 名 词 性成分进行范畴化, 其范畴扩展往往并不受语 词层面变化的影响。
一般地,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总是从某一类 事 物 扩 展 到 类 似 事 物 , “包 ” 自 然 也 不 例 外 。 就 “包 ”而 言 , 范 畴 中 心 和 范 畴 的 近 距 扩 展 都 是人为成包的, 而一些自然成包的事物, 由于 在形状等方面也类似于人为成包的事物, 于是 通 过 隐 喻 的 促 动 , “包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也 会延伸到自然成包的事物。从语义特征看, “包”选择自然成包的名词性成分, 不但要失去 [+ 临时] 的语义特征, 而且至少还要失去 [+ 纸、 布类载体] 这样的语义特征。例如:
在 量 词 中 , “包 ” 和 “袋 ” 是 不 同 的 , 这 种差异来源于它们形成途径的不同: 用纸包起 来和用袋装起来是不同的, 前者是临时做成的 容器, 后者是现成的容器。由于失去了 [+ 临时] 这 样 的 语 义 特 征 , “包 ”在 性 质 上 几 乎 已 经 等 同于 “袋”了, 在句法上, 例 ( 13) 和例 ( 14) 都 可 以 用 “袋 ”替 换 , 而 且 意 义 上 几 乎 没 有 什 么差别, “一包盐面”就是 “一袋盐面”, “一 包 化 肥 ” 就 是 “一 袋 化 肥 ”。 回 头 再 看 例 ( 3) 和例 ( 4) , 量词用 “包”还是用 “袋”, 其性质 是 不 大 相 同 的 , “一 包 叉 烧 、 一 包 贝 壳 ” 和 “一袋叉烧、一袋贝壳”不同, 前者是临时包裹 起来的, 而后者是现成的包装品。
类载体] [+ 临时] [+ 封闭] 等语义特征, 符合这些特征的名词性成分, 是 “包”对名词性成分的基
本选择, 处于基本选择中的名词性成分是范畴的中心成员。量词 “包”还可以用于其他名词性成分,
这包括了 “包”范畴的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 其结果是扩展到 “包”范畴的边缘成员。
关键词: 包; 语义特征; 范畴: 范畴化
( 17) 椰 枣 树 上 的 椰 枣 像 稻 穗 的 放 大 品 一 样, 一包包穗枣从椰枣树顶端吐出来。
从客观世界看, 范畴的中心成员都是具体 形态的事物; 从语词上看, 这些成员又都属于 基本层次范畴词语。基本层次范畴词语可以向 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概括为上位范畴词语, 一 是 细 化 为 下 位 范 畴 词 语 。 “包 ” 选 择 名 词 性 成 分, 也向着这两个方向发展, 其中比较突出的 是向上位范畴词语发展。这一趋向主要基于以 下两个理由。
2 量 词 “包 ” 对 名 词 性 成 分 的 基 本 选 择— ——范 畴中心
量 词 “包 ” 是 从 动 词 “包 ” 发 展 而 来 的 , 既然如此, 量词 “包”就一定积淀了动词 “包”
【收稿日期】2007- 11- 15 【作者简介】宗守云 ( 1968—) , 男, 河北涿鹿人,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博士,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
( 13) 一包盐面; 一包饼干; 一包味精 ; 一 包虾条; 一包方便面; 一包炸薯条。
( 14) 一包化肥; 一包水泥; 一包炸药 ; 一 包鼠药; 一包洗衣粉; 一包樟脑丸。
例 ( 13) 为 食 品 ( 调 味 品 也 是 广 义 的 食 品) , 例 ( 14) 为用品, 它们并不是临时包裹起 来的, 而是现成的包装物, 不具有 [+ 临时] 这 样的语义特征。但它们仍然具有 [+ 固体] [+ 小] [+ 纸、布类载体] [+ 封闭] 这样的语义 特 征, 是范畴中心成员的近距扩展。
正 因 为 “包 ” 具 有 等 同 于 “袋 ” 的 性 质 , 一 些 表 液 体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也 可 以 接 受 “包 ” 的 选择。例如:
( 15) 一包牛奶; 一包豆浆。 在 范 畴 的 近 距 扩 展 中 , 量 词 “包 ” 还 有 个 特殊的用法— ——表示定数的集合。例如: ( 16) 一包香烟; 一包火柴。 一 般 情 况 下 , “一 包 香 烟 ” 是 二 十 支 , “一包火柴”是十盒。 在范畴中心和范畴的一般近距扩展中, 量
中图分类号: H1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1084 ( 2007) 04- 0092- 04
1 引言
量 词 “包 ” 是 从 动 词 “包 ” 发 展 而 来 的 。 《说文》云: “包, 象人裹妊, 巳在中, 象子未 成 形 也 。” 《广 雅·释 诂 四 》云 : “包 , 裹 也 。” 可见, 包的本义为 “胎衣”, 是名词, 又引申为 “包 裹 ”, 是 动 词 。到 现 代 汉 语 中 , “包 ” 不 再 表 示 “胎 衣 ”的 意 义 , 而 表 示 “包 裹 ” 的 动 词 意义已经成为常用意义, 其他意义都是在动词 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 1) 你要的 应该是 凡士林 纱布吧 ? 这 在 医
疗器械店有售的。医疗器械店售的都是小包装, 一包只有一块, 且是密闭式包装, 有效期当然 要长一些。
( 2) 原来一包长长的东西竟是一个死婴。 但这并不影响 “包”作为集合量词的性质。 “包”作为集合量词, 表示非止一个的意义, 是 无标记的、常规的情形; 而表示 “独一”, 则是 有 标 记 的 、偶 然 的 情 形 。 例 ( 1) 是 用 “只 有 ” 表示限制范围, 例 ( 2) 是用 “竟”表示出乎意 料, 它们都是标记性成分, 说明事物的非必然 状况。 量 词 “包 ” 所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虽 然 并 不 复 杂 , 但 也 并 不 是 纯 一 的 。 “包 ” 对 名 词 性 成 分的范畴化, 同样也包含了范畴中心和范畴扩 展 这 样 的 认 知 模 式 。本 文 拟 对 量 词 “包 ” 的 范 畴化模式进行分析。
3 量 词 “包 ” 对 名 词 性 成 分 的 引 申 选 择— ——范 畴扩展
3.1 范畴的近距扩展 从成包的过程看, 范畴的中心成员都具有
9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 12 月
临时的性质, 是临时包裹起来的, 具有 [+ 临时] 这样的语义特征。如果失去这一语义特征, 范 畴就向着偏离中心的方向扩展了。但这一扩展 幅度并不大, 其范畴成员仍然较多地保留了范 畴中心成员的性质, 因此, 这可以看作是范畴 的近距扩展。例如:
词 “包 ”是 可 以 接 受 形 容 词 “大 ” 和 “小 ” 修 饰的, 如 “一大/ 小包叉烧、一大/ 小包贝壳、一 大/ 小包盐面、一大/ 小包化肥”等, 但在定数集 合 的 用 法 中 , 量 词 “包 ” 不 能 再 接 受 形 容 词 的 修 饰 , 不 能 说 “一 大/ 小 包 香 烟 、 一 大/ 小 包 火 柴 ”。在 北 京 大 学 汉 语 言 中 心 网 络 版 语 料 库 中 , “一 包 香 烟 ” 的 用 例 多 达 185 条 , “一 包 火 柴 ” 也 有 4 条 用 例 , 但 并 未 见 到 “一 大/ 小 包 香 烟 、 一大/ 小包火柴”的说法。 3.2 范畴的远距扩展
作 为 量 词 , “包 ” 应 该 属 于 集 合 量 词 。 在 客 观 真 实 世 界 中 , “一 包 花 生 米 ” 肯 定 不 是 “一 粒 花 生 米 ”, “一 包 喜 糖 ”也 肯 定 不 是 “一 块喜糖”, “一包衣服”一般情况下也不是 “一 件衣服”。从分布和形态上看, “包”是典型的 集合量词之一。但在典型的集合量词中, “包” 又 是 最 不 典 型 的 成 员 。一 方 面 , “包 ” 所 选 择 的名词性成分虽然是众多、庞大的, 但并不是 很 复 杂 的 ; 另 一 方 面 , “包 ” 所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分间或也有 “独一”的情形。例如:
( 3) 一包叉 烧; 一包 咸菜; 一 包 大 饼 ; 一 包辣椒; 一包蔬菜; 一包鸡蛋。
( 4) 一包贝 壳; 一包 泥土; 一 包 石 头 ; 一 包首饰; 一包零币; 一包胶卷。
例 ( 3) 为 食 品 , 例 ( 4) 为 用 品 , 这 些 事 物都符合 [+ 固体] [+ 小] [+ 纸、布 类载体] [+ 临时] [+ 封闭] 的 语义特 征, 都是 范畴的 中 心成员。
培养项目 ( 项目编号 JWY611) 的资助。
第7卷 第4期
宗守云: 论量词 “包”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93
的 语 义 特 征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 第 5 版 ) 对 动 词 “包 ”的 解 释 是 : “用 纸 、 布 或 其 他 薄 片 把东西裹起来”。这样看来, “包”的起点应该 是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包起来的事物, 这样的事 物只能是固体的, 而且不能是大的事物; “包” 的 载 体 是 纸 、布 或 性 质 类 似 的 事 物 ; “包 ” 是 一个临时性过程, 不是现成的;
第7卷 第4期 2007 年 12 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l.7 No.4 Dec.2007
论量词“包”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宗守云
(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7)
摘 要: 量词 “包”是从动词 “包”发展而来的。量词 “包”具有 [+ 固体] [+ 小] [+ 纸、布
其 一 , 从 起 点 看 , “包 ”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有时是同质的, 有时是异质的, 异质事物 并列在一起, 常常可以用共同的上位概念词语 表达。例如:
( 5) 托米林 拿出一 包令人 恐怖的 照片 和 资 料。
( 6) 傅湘给 他们带 来了一 包山西 的木 耳 和 闻喜的煮饼。
“包 ” 的 终 点 是 一 个 封 闭 的 集 合 体 。 量 词 “包”选择名词性成分, 如果也具有这些语义特 征, 即 [+ 固体] [+ 小] [+ 纸 、布类载 体] [+ 临时] [+ 封闭], 那么, 这就是 “包”对名词性 成分的基本选择, 处于基本选择中的名词性成 分是范畴的中心成员。例如:
例 ( 5) 的 “照 片 和 资 料 ” 可 以 用 上 位 的 “材 料 ”来 替 换 ; 例 ( 6) 的 “山 西 的 木 耳 和 闻
喜的煮饼”可以用上位的 “特产”来替换。 其二, 从终点看, “包”选择名词性成分,
具有 [+ 封闭] 的语义特征 , 对于 封闭的 事物 , 不知情的人往往难以识别, 因而只能用上位范 畴词语表达。例如:
( 7) 车 上 下 来 一 个 人 , 手 捧 着 一 包 东 西 , 走进了开着街门的小院。
( 8) 有一个人抱着一包物品, 从里面出来。 对 于 “一 包 东 西 ” 和 “一 包 物 品 ” 来 说 , 无论是句子层面的施事还是表达层面的言者, 都应该是知情的; 但言者站在接受者的立场上, 以接受者的视点作为参照进行表达, 就不是可 以识别的了, 只能用上位概念词语表达。 量 词 “包 ” 所 选 择 的 上 位 概 念 的 词 语 有 以 下一些。 “X 物”。例如: ( 9) 一包礼 物; 一包 财物 ; 一 包 杂 物 ; 一 包衣物; 一包遗物; 一包信物。 “X 品”。例如: ( 10) 一包食品; 一包药品; 一包毒品 ; 一 包营养品。 “X 味”。例如: ( 11) 一包卤味; 一包腊味。 其他。例如: ( 12) 一包东西; 一包白色粉末; 一包美发 工具; 一包金银细软。 无论是基本层次概念的词语还是上下位概 念的词语, 都是语词性质的因素, 属于语言自 身的层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它们所指称 的事物很可能是一致的, 如 “他吃了一点食物= 他吃了一点面条= 他吃了一点兰州拉面”。因此, 语词层面的引申扩展一般并不影响客观事物范 畴 自 身 的 性 质 。也 就 是 说 , 量 词 “包 ” 对 名 词 性成分进行范畴化, 其范畴扩展往往并不受语 词层面变化的影响。
一般地,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总是从某一类 事 物 扩 展 到 类 似 事 物 , “包 ” 自 然 也 不 例 外 。 就 “包 ”而 言 , 范 畴 中 心 和 范 畴 的 近 距 扩 展 都 是人为成包的, 而一些自然成包的事物, 由于 在形状等方面也类似于人为成包的事物, 于是 通 过 隐 喻 的 促 动 , “包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也 会延伸到自然成包的事物。从语义特征看, “包”选择自然成包的名词性成分, 不但要失去 [+ 临时] 的语义特征, 而且至少还要失去 [+ 纸、 布类载体] 这样的语义特征。例如:
在 量 词 中 , “包 ” 和 “袋 ” 是 不 同 的 , 这 种差异来源于它们形成途径的不同: 用纸包起 来和用袋装起来是不同的, 前者是临时做成的 容器, 后者是现成的容器。由于失去了 [+ 临时] 这 样 的 语 义 特 征 , “包 ”在 性 质 上 几 乎 已 经 等 同于 “袋”了, 在句法上, 例 ( 13) 和例 ( 14) 都 可 以 用 “袋 ”替 换 , 而 且 意 义 上 几 乎 没 有 什 么差别, “一包盐面”就是 “一袋盐面”, “一 包 化 肥 ” 就 是 “一 袋 化 肥 ”。 回 头 再 看 例 ( 3) 和例 ( 4) , 量词用 “包”还是用 “袋”, 其性质 是 不 大 相 同 的 , “一 包 叉 烧 、 一 包 贝 壳 ” 和 “一袋叉烧、一袋贝壳”不同, 前者是临时包裹 起来的, 而后者是现成的包装品。
类载体] [+ 临时] [+ 封闭] 等语义特征, 符合这些特征的名词性成分, 是 “包”对名词性成分的基
本选择, 处于基本选择中的名词性成分是范畴的中心成员。量词 “包”还可以用于其他名词性成分,
这包括了 “包”范畴的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 其结果是扩展到 “包”范畴的边缘成员。
关键词: 包; 语义特征; 范畴: 范畴化
( 17) 椰 枣 树 上 的 椰 枣 像 稻 穗 的 放 大 品 一 样, 一包包穗枣从椰枣树顶端吐出来。
从客观世界看, 范畴的中心成员都是具体 形态的事物; 从语词上看, 这些成员又都属于 基本层次范畴词语。基本层次范畴词语可以向 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概括为上位范畴词语, 一 是 细 化 为 下 位 范 畴 词 语 。 “包 ” 选 择 名 词 性 成 分, 也向着这两个方向发展, 其中比较突出的 是向上位范畴词语发展。这一趋向主要基于以 下两个理由。
2 量 词 “包 ” 对 名 词 性 成 分 的 基 本 选 择— ——范 畴中心
量 词 “包 ” 是 从 动 词 “包 ” 发 展 而 来 的 , 既然如此, 量词 “包”就一定积淀了动词 “包”
【收稿日期】2007- 11- 15 【作者简介】宗守云 ( 1968—) , 男, 河北涿鹿人,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博士,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
( 13) 一包盐面; 一包饼干; 一包味精 ; 一 包虾条; 一包方便面; 一包炸薯条。
( 14) 一包化肥; 一包水泥; 一包炸药 ; 一 包鼠药; 一包洗衣粉; 一包樟脑丸。
例 ( 13) 为 食 品 ( 调 味 品 也 是 广 义 的 食 品) , 例 ( 14) 为用品, 它们并不是临时包裹起 来的, 而是现成的包装物, 不具有 [+ 临时] 这 样的语义特征。但它们仍然具有 [+ 固体] [+ 小] [+ 纸、布类载体] [+ 封闭] 这样的语义 特 征, 是范畴中心成员的近距扩展。
正 因 为 “包 ” 具 有 等 同 于 “袋 ” 的 性 质 , 一 些 表 液 体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也 可 以 接 受 “包 ” 的 选择。例如:
( 15) 一包牛奶; 一包豆浆。 在 范 畴 的 近 距 扩 展 中 , 量 词 “包 ” 还 有 个 特殊的用法— ——表示定数的集合。例如: ( 16) 一包香烟; 一包火柴。 一 般 情 况 下 , “一 包 香 烟 ” 是 二 十 支 , “一包火柴”是十盒。 在范畴中心和范畴的一般近距扩展中, 量
中图分类号: H1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1084 ( 2007) 04- 0092- 04
1 引言
量 词 “包 ” 是 从 动 词 “包 ” 发 展 而 来 的 。 《说文》云: “包, 象人裹妊, 巳在中, 象子未 成 形 也 。” 《广 雅·释 诂 四 》云 : “包 , 裹 也 。” 可见, 包的本义为 “胎衣”, 是名词, 又引申为 “包 裹 ”, 是 动 词 。到 现 代 汉 语 中 , “包 ” 不 再 表 示 “胎 衣 ”的 意 义 , 而 表 示 “包 裹 ” 的 动 词 意义已经成为常用意义, 其他意义都是在动词 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 1) 你要的 应该是 凡士林 纱布吧 ? 这 在 医
疗器械店有售的。医疗器械店售的都是小包装, 一包只有一块, 且是密闭式包装, 有效期当然 要长一些。
( 2) 原来一包长长的东西竟是一个死婴。 但这并不影响 “包”作为集合量词的性质。 “包”作为集合量词, 表示非止一个的意义, 是 无标记的、常规的情形; 而表示 “独一”, 则是 有 标 记 的 、偶 然 的 情 形 。 例 ( 1) 是 用 “只 有 ” 表示限制范围, 例 ( 2) 是用 “竟”表示出乎意 料, 它们都是标记性成分, 说明事物的非必然 状况。 量 词 “包 ” 所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 分 虽 然 并 不 复 杂 , 但 也 并 不 是 纯 一 的 。 “包 ” 对 名 词 性 成 分的范畴化, 同样也包含了范畴中心和范畴扩 展 这 样 的 认 知 模 式 。本 文 拟 对 量 词 “包 ” 的 范 畴化模式进行分析。
3 量 词 “包 ” 对 名 词 性 成 分 的 引 申 选 择— ——范 畴扩展
3.1 范畴的近距扩展 从成包的过程看, 范畴的中心成员都具有
9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 12 月
临时的性质, 是临时包裹起来的, 具有 [+ 临时] 这样的语义特征。如果失去这一语义特征, 范 畴就向着偏离中心的方向扩展了。但这一扩展 幅度并不大, 其范畴成员仍然较多地保留了范 畴中心成员的性质, 因此, 这可以看作是范畴 的近距扩展。例如:
词 “包 ”是 可 以 接 受 形 容 词 “大 ” 和 “小 ” 修 饰的, 如 “一大/ 小包叉烧、一大/ 小包贝壳、一 大/ 小包盐面、一大/ 小包化肥”等, 但在定数集 合 的 用 法 中 , 量 词 “包 ” 不 能 再 接 受 形 容 词 的 修 饰 , 不 能 说 “一 大/ 小 包 香 烟 、 一 大/ 小 包 火 柴 ”。在 北 京 大 学 汉 语 言 中 心 网 络 版 语 料 库 中 , “一 包 香 烟 ” 的 用 例 多 达 185 条 , “一 包 火 柴 ” 也 有 4 条 用 例 , 但 并 未 见 到 “一 大/ 小 包 香 烟 、 一大/ 小包火柴”的说法。 3.2 范畴的远距扩展
作 为 量 词 , “包 ” 应 该 属 于 集 合 量 词 。 在 客 观 真 实 世 界 中 , “一 包 花 生 米 ” 肯 定 不 是 “一 粒 花 生 米 ”, “一 包 喜 糖 ”也 肯 定 不 是 “一 块喜糖”, “一包衣服”一般情况下也不是 “一 件衣服”。从分布和形态上看, “包”是典型的 集合量词之一。但在典型的集合量词中, “包” 又 是 最 不 典 型 的 成 员 。一 方 面 , “包 ” 所 选 择 的名词性成分虽然是众多、庞大的, 但并不是 很 复 杂 的 ; 另 一 方 面 , “包 ” 所 选 择 的 名 词 性 成分间或也有 “独一”的情形。例如:
( 3) 一包叉 烧; 一包 咸菜; 一 包 大 饼 ; 一 包辣椒; 一包蔬菜; 一包鸡蛋。
( 4) 一包贝 壳; 一包 泥土; 一 包 石 头 ; 一 包首饰; 一包零币; 一包胶卷。
例 ( 3) 为 食 品 , 例 ( 4) 为 用 品 , 这 些 事 物都符合 [+ 固体] [+ 小] [+ 纸、布 类载体] [+ 临时] [+ 封闭] 的 语义特 征, 都是 范畴的 中 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