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说引导语。在学习新的环节之前要能简洁明了地提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引导,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表述要准确;在学生想前引导,要依据教材内容来设置,要有思维含量,有思考价值;在学生说前引导,给一些提示和说明,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语要有预设,才会精彩和完美。
3.过渡语:
过渡语起到衔接和开启的作用,也就是把课堂各个环节的内容进行连接,使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过渡语运用得当,能够很自然地对提醒学生下一环节所将要学习的内容和要点,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起一些引导作用,并且能把学生的思维的大门打开,迎接新的知识跨入。
2.繁冗多余
由于很多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口语缺乏严格的训练,不良的语言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还有的教师自以为多说几遍会让学生印象深刻,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口中会经常重复某个词语或某句话,而自己毫不自知。诸如“这、那、这个、那个”等指示词,或者“嗯、啊、呢”“是吧?”“也就是……”“对吧?”等等,都会经常出现在这些教师的课堂语言中。这些语言不百度文库无助于教学的开展,还影响教材讲述的明确性、简洁性,且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阻碍学生思维准确、有序地展开。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
前几日,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学位中心精准课堂”教学活动,有幸观摩了三位老师执教的精彩课堂,也聆听了两位领导的观点引领,让我们对“精准课堂”的理念有了深入理解。精准课堂倡导精炼、准确、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的体现。同时,精准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教师的有效引导都要求更加精准。
四、小妙招:
1.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运用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比如词汇量范围不能过大,句子不能过长,语义限定在小学生可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等。
2.目标指向要明确:为使教学任务按质按量地完成,在教学方面,我们的课堂语言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应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组织。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语言时,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教学中可能突发的状况准备不充分,致使其所使用的语言不能与本堂内容相联系。既浪费了学生时间和教学资源,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任务得不到顺利地完成。虽然提倡我们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简练朴实,贴近生活,接近学生的用语习惯,但并不代表课堂教学语言能够被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口语所代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日常的口语。而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热爱模仿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口语,可能会被学生所模仿。过多地使用日常口语,就会给学生起到错误的示范作用。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养成标准的口语表达,还可能会使学生将不规范的口语应用于书面表达之中。
3.课前备课要充分:要有充分的预设
4.不要盲目套用课堂教学方法:在小学教育活动中不乏一些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的优秀教师。他们的一些优秀教育方法也被后来者争相学习,但方
情动于内而发于言,情蕴于内而显诸行。这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学生置身于一个个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情感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澜,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语言在心中积淀下来,成为其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其文化底蕴的养料。
(3)联系过渡,承上启下
如果我们把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比作一串珍珠项链的话,那么,各个教学环节就是这一颗颗珍珠,过渡语就是贯穿珍珠的丝线,没有了根丝线,再漂亮的珍珠也只能是孤立的,成不了精美的项链。如果教师过渡语运用得当精炼,就能连接整个语文课堂,使整个语文课堂完整连贯,达到语文教学雁过无痕的教学效果。着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学生感受园子里的“树”,及其他“样样都有”后,在引入下一环节朗读五件事,感受童年的乐园时,这样过渡:“那园子里的风景就像一幅画深深印刻在萧红的脑海里。这园子,萧红忘不了的,难以忘却的还有什么?请读读4——6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朗读给我们听。”这样的过渡自然紧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很自然地引起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山虎一样的生机和活动。在深化文旨时,他再次创设情境过渡,大屏幕出示叶老头像,伴以乐曲《秋日的私语》,教师激情渲染:“是的,爬山虎向上的精神,叶老的人品和作品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肖复兴。他没有辜负叶老的期望,通过30年不懈地努力,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作家……爬山虎总是那么绿,叶老活在了肖复兴的心中,也永远活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激励学生在感受叶老伟大人品的同时,自觉竖起一种不懈奋斗的信念。
(4)悬念过渡,引人入胜
悬念式导语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激起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要学习的下一环节上,以达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目的。当然,悬念的设置是老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预设中酿成一个悬而等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去深入学习来解开这个富有诱惑力的疑团。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后到其他小组去采访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师:孩子们,让我们踏上山路,一同前去观看瀑布吧!
在学生自读自悟后,开始学习第一节,教师这样的过渡,既能迅速入题,又能经学生一种学习的期待。自然而然地导入到下一环节地学习,预设地目标水到渠成地完成。
(2)情境过渡,身置其中
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为了挖掘课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情由所动,学有所悟,在教学起始阶段即相机对叶老和肖复兴进行介绍,引发学生学习的感情投入。在学习作者两次描写爬山虎处时,他是这样过渡引导的:“也许大家不知道,爬山虎的主人叶老这年已经69岁了,虽然年迈,但他仍然热情真诚地教导着肖复兴。肖复兴感动幸福极了,所以,黄昏时的爬山虎在作者眼里是这样的令人感动。”帮助学生感悟叶老身上的那种同爬
(1)目标过渡,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中直接导入下一环节所要讲授的内容,用语简明扼要,干脆利落,能够迅速入题,旗帜鲜明,给人以清晰明了的提示。也就是教师直接引入要教授的知识,内容明确,学生也能很快明白将要所学的内容,这样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瀑布》一文的片段:
师:接下来进行第三步:读出感情。怎样读出感情来呢?首先必须读懂诗句写的是什么内容,然后想象诗句描写的美景。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比如: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喜欢收集资料的同学,可以照有关瀑布的图片;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演一演。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要凭借教师的过渡语,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严谨、流畅、一气呵成,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精彩的过渡语,成为了语文课堂的润滑剂。精心设计过渡语,让语文课堂环环相扣,充满魅力,教师的讲授也会如春风化雨,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4.评价语: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改善师生课堂教学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和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它不仅是学生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学会进行自我评价的主要资源。通过评价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整学习环节,改进学习方法。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啄木鸟和大树》这篇文章时,在示意学生用“年轻力壮、枯死、蛀得”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中的大树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图,分别贴出年
轻力壮的大树和干枯的大树,继而抛出问题:“这样一棵年轻力壮的大树,为什么最后成了一棵枯树呢?随即板书一个大大的“?”。老师抓住“年轻力壮”与“枯死”这两个尖锐的矛盾现象,以此引起学生思维的激荡,学生的脑海有就有了悬念,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由于学生是带着问号来读书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一直是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中进行的。课堂上设置悬念来进行过渡,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使学生的内心始终处于“愤”“悱”的强烈的求知状态。教师的过渡语不但能使课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堂课中,运用教学过渡语把教师施教的各种手段、各程序的内容、方法等有机地串连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为一体,以整体形象感知学生。
关注“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确性”,这是我们组听课时的观察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包括能奠定课堂基调的导入语、能指明路径的学法指导语、机智巧妙的化解语、多元的评价语等,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结合今天所听的三堂课,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建议。
一说导入语。因年段不同、体裁不同,因而导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是一篇童话,出自德国作家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书,从儿童视角想象了当世界年级还小的时候万物是怎样学习生活的。虞老师在导入时很好地创设了情境,猜猜地球的年纪有多大?数着“4600000000”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请听听德国作家舒比格写的文章。”虞老师趁孩子们余兴未平又用微课形式引入了书中的一段话,让孩子们对这本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整本书的推荐水到渠成。“今天老师要讲的故事就是出自这本书,想听吗?那我们准备上课啦!”一句再次极好地激发了进入文本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愿意走进了课文、亲近文本。项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外国神话故事,导入时通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陈佳老师在《俗世奇人》一文教学时,以“刷子李的‘奇’体现在哪里”为切入口导入,可谓直奔主题,简约而不简单,。
三、我们课堂语言存在的几个问题:
1.随意性
课堂语言以口语表达为主。但与日常口语不同的是,课堂语言是规范的、严谨的。不过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课堂语言都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暴露了这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精心组织、提炼课堂语言。最明显表现在语言组织过于松散,想到哪就讲到哪,思维混乱,语言不流畅,意思表达不够完整清晰。教学过程中使用这样的教学语言,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也使教
3.过渡语:
过渡语起到衔接和开启的作用,也就是把课堂各个环节的内容进行连接,使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过渡语运用得当,能够很自然地对提醒学生下一环节所将要学习的内容和要点,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起一些引导作用,并且能把学生的思维的大门打开,迎接新的知识跨入。
2.繁冗多余
由于很多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口语缺乏严格的训练,不良的语言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还有的教师自以为多说几遍会让学生印象深刻,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口中会经常重复某个词语或某句话,而自己毫不自知。诸如“这、那、这个、那个”等指示词,或者“嗯、啊、呢”“是吧?”“也就是……”“对吧?”等等,都会经常出现在这些教师的课堂语言中。这些语言不百度文库无助于教学的开展,还影响教材讲述的明确性、简洁性,且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阻碍学生思维准确、有序地展开。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
前几日,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学位中心精准课堂”教学活动,有幸观摩了三位老师执教的精彩课堂,也聆听了两位领导的观点引领,让我们对“精准课堂”的理念有了深入理解。精准课堂倡导精炼、准确、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的体现。同时,精准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教师的有效引导都要求更加精准。
四、小妙招:
1.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运用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比如词汇量范围不能过大,句子不能过长,语义限定在小学生可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等。
2.目标指向要明确:为使教学任务按质按量地完成,在教学方面,我们的课堂语言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应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组织。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语言时,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教学中可能突发的状况准备不充分,致使其所使用的语言不能与本堂内容相联系。既浪费了学生时间和教学资源,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任务得不到顺利地完成。虽然提倡我们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简练朴实,贴近生活,接近学生的用语习惯,但并不代表课堂教学语言能够被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口语所代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日常的口语。而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热爱模仿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口语,可能会被学生所模仿。过多地使用日常口语,就会给学生起到错误的示范作用。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养成标准的口语表达,还可能会使学生将不规范的口语应用于书面表达之中。
3.课前备课要充分:要有充分的预设
4.不要盲目套用课堂教学方法:在小学教育活动中不乏一些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的优秀教师。他们的一些优秀教育方法也被后来者争相学习,但方
情动于内而发于言,情蕴于内而显诸行。这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学生置身于一个个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情感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澜,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语言在心中积淀下来,成为其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其文化底蕴的养料。
(3)联系过渡,承上启下
如果我们把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比作一串珍珠项链的话,那么,各个教学环节就是这一颗颗珍珠,过渡语就是贯穿珍珠的丝线,没有了根丝线,再漂亮的珍珠也只能是孤立的,成不了精美的项链。如果教师过渡语运用得当精炼,就能连接整个语文课堂,使整个语文课堂完整连贯,达到语文教学雁过无痕的教学效果。着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学生感受园子里的“树”,及其他“样样都有”后,在引入下一环节朗读五件事,感受童年的乐园时,这样过渡:“那园子里的风景就像一幅画深深印刻在萧红的脑海里。这园子,萧红忘不了的,难以忘却的还有什么?请读读4——6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朗读给我们听。”这样的过渡自然紧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很自然地引起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山虎一样的生机和活动。在深化文旨时,他再次创设情境过渡,大屏幕出示叶老头像,伴以乐曲《秋日的私语》,教师激情渲染:“是的,爬山虎向上的精神,叶老的人品和作品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肖复兴。他没有辜负叶老的期望,通过30年不懈地努力,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作家……爬山虎总是那么绿,叶老活在了肖复兴的心中,也永远活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激励学生在感受叶老伟大人品的同时,自觉竖起一种不懈奋斗的信念。
(4)悬念过渡,引人入胜
悬念式导语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激起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要学习的下一环节上,以达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目的。当然,悬念的设置是老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预设中酿成一个悬而等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去深入学习来解开这个富有诱惑力的疑团。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后到其他小组去采访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师:孩子们,让我们踏上山路,一同前去观看瀑布吧!
在学生自读自悟后,开始学习第一节,教师这样的过渡,既能迅速入题,又能经学生一种学习的期待。自然而然地导入到下一环节地学习,预设地目标水到渠成地完成。
(2)情境过渡,身置其中
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为了挖掘课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情由所动,学有所悟,在教学起始阶段即相机对叶老和肖复兴进行介绍,引发学生学习的感情投入。在学习作者两次描写爬山虎处时,他是这样过渡引导的:“也许大家不知道,爬山虎的主人叶老这年已经69岁了,虽然年迈,但他仍然热情真诚地教导着肖复兴。肖复兴感动幸福极了,所以,黄昏时的爬山虎在作者眼里是这样的令人感动。”帮助学生感悟叶老身上的那种同爬
(1)目标过渡,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中直接导入下一环节所要讲授的内容,用语简明扼要,干脆利落,能够迅速入题,旗帜鲜明,给人以清晰明了的提示。也就是教师直接引入要教授的知识,内容明确,学生也能很快明白将要所学的内容,这样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瀑布》一文的片段:
师:接下来进行第三步:读出感情。怎样读出感情来呢?首先必须读懂诗句写的是什么内容,然后想象诗句描写的美景。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比如: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喜欢收集资料的同学,可以照有关瀑布的图片;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演一演。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要凭借教师的过渡语,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严谨、流畅、一气呵成,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精彩的过渡语,成为了语文课堂的润滑剂。精心设计过渡语,让语文课堂环环相扣,充满魅力,教师的讲授也会如春风化雨,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4.评价语: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改善师生课堂教学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和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它不仅是学生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学会进行自我评价的主要资源。通过评价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整学习环节,改进学习方法。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啄木鸟和大树》这篇文章时,在示意学生用“年轻力壮、枯死、蛀得”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中的大树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图,分别贴出年
轻力壮的大树和干枯的大树,继而抛出问题:“这样一棵年轻力壮的大树,为什么最后成了一棵枯树呢?随即板书一个大大的“?”。老师抓住“年轻力壮”与“枯死”这两个尖锐的矛盾现象,以此引起学生思维的激荡,学生的脑海有就有了悬念,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由于学生是带着问号来读书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一直是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中进行的。课堂上设置悬念来进行过渡,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使学生的内心始终处于“愤”“悱”的强烈的求知状态。教师的过渡语不但能使课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堂课中,运用教学过渡语把教师施教的各种手段、各程序的内容、方法等有机地串连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为一体,以整体形象感知学生。
关注“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确性”,这是我们组听课时的观察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包括能奠定课堂基调的导入语、能指明路径的学法指导语、机智巧妙的化解语、多元的评价语等,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结合今天所听的三堂课,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建议。
一说导入语。因年段不同、体裁不同,因而导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是一篇童话,出自德国作家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书,从儿童视角想象了当世界年级还小的时候万物是怎样学习生活的。虞老师在导入时很好地创设了情境,猜猜地球的年纪有多大?数着“4600000000”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请听听德国作家舒比格写的文章。”虞老师趁孩子们余兴未平又用微课形式引入了书中的一段话,让孩子们对这本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整本书的推荐水到渠成。“今天老师要讲的故事就是出自这本书,想听吗?那我们准备上课啦!”一句再次极好地激发了进入文本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愿意走进了课文、亲近文本。项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外国神话故事,导入时通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陈佳老师在《俗世奇人》一文教学时,以“刷子李的‘奇’体现在哪里”为切入口导入,可谓直奔主题,简约而不简单,。
三、我们课堂语言存在的几个问题:
1.随意性
课堂语言以口语表达为主。但与日常口语不同的是,课堂语言是规范的、严谨的。不过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课堂语言都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暴露了这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精心组织、提炼课堂语言。最明显表现在语言组织过于松散,想到哪就讲到哪,思维混乱,语言不流畅,意思表达不够完整清晰。教学过程中使用这样的教学语言,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也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