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龚庆碗学号:1228125 指导老师:陆志东
摘要:文章简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从当代生态伦理思潮、人文精神与现代道德观、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体性哲学思维等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了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整体性哲学思维
引言:
本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固然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带来了人身的全面异化及其深刻的精神危机。与此同时,全球性环境危机爆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西方哲学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仅仅把这个世界当作一个客体来考察,局限于“知识论一本体论”,形成了一种片面的形而上学[1]。
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从人文价值及哲学基础来辩证地理解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以谋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谋求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开始从中国这一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中受到启发。正文: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
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为历来的思想家所重视,道、儒、佛家都不例外。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所以人要“绝圣弃智”,打碎这些
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 的精神境界。道家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都连贯成为一个整体,这就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伦理为轴心的局限,把思考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宇宙,树立了朴素的整体观念,并由此出发来审视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2]。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
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来看,有点像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
意。故禅宗语录有言: “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
、“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思想来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神人合一”观念。在这种观念下,神帝支配着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们通过占卜和祭祀来通达神意。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帝的绝对权威逐渐减弱。而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使“神人合一”的观念被统治者所利用,从而具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以周代商的巨大社会变
革,使帝的神秘意味进一步下降,周人以天来代替以往的帝,并对天命观进行改造,使“神人合一”最终转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真正起源于西周时代,周宣王时,有人做《民》诗曰:“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彭德。”(《诗经•大雅》),意思是说:上天生此芸芸众生,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人们顺应了它的固有规律,因而受此美善之德。这里包含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强调人们的美善是天赋的,天人是一体的。此后的儒、道哲学对天人合一的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
“天人合一”观的丰富与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几种不同类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德”、“天人合道”、“天人感应”等。其中“天人合德”是儒家从天的道德理念化的角度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性,认为人君应该效法天道,与天合德。“天人合道”作为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首先从批判现实生活中人道与天道的对立入手,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认为个人应该充分扩展自然而然的天性,取消天人之间的对立。在政治上则主要提供了一种因任自然、无为而治的统治策略。“天人感应”则通过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劝谏君主要效天施政,采取好的统治措施,保持政治清明。所以“天人合一”思想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社会的发展作理论上的说明与论证。
直到宋代的张载,才完整而明确地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释氏语实际,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其语到实际,则以人生为幻妄,有为为洗赘,以世界为阴浊,遂厌而不有,遗而弗存;就使得之,乃诚而恶明者也。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在这里,张载运用《中庸》的“诚”、“明”学说,通过儒、
释对比对佛教否认现实世界的实在性、割裂天人的思想进行批判,肯定了儒家“得天而未始遗人”的入世思想和关注现实世界的精神。后来,人们就用“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古代天人之间相通相合的思想[4]。
、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人”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中国历代哲学家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天人关系的
论述,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观[5]:
1.“天人玄同”,这是老子的看法。老子从现实和理想两个层面论述了天道与
人道的关系问题。从现实层面上说,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并不一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是公正无私的,然而现实中的人所实行的社会制度却不是公正无私的,存在着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这在老子看来是不正常、不合理的。从理想层面上说,老子认为人应当取法乎天,求得天人合一。他主张人们放弃一切违背天道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