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基础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基础卷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 .CuCl 2NaNO 3Na 2SO 4 B .BaCl 2Na 2CO 3HCl C .FeCl 3HCl Na 2SO 4
D .NaHO 3Na 2SO 4HCl
2.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 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 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
2Al+O AlO 点燃
化合反应 B .电解熔融MgCl 2:2
2MgCl Mg+Cl 通电
分解反应
C .CO 还原氧化铁: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置换反应
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 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A13+、Na +、Cl -、NO 3- B .Cu 2+、H +、SO 42-、Cl - C .K +、Ca 2+,OH -、CO 32-
D .Na +、H +、CO 32-、OH -
5.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6.为确定Cu 2(OH)2CO 3、CuO 、Cu 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 2(OH)2CO 3受热分解为CuO 、CO 2和H 2O ,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7.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
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
B.M点时,上层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C.O点和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
D.R到M点过程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 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
9.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 =Cu(OH)2↓+ K2SO4②
A.①有蓝色沉淀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10.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碳酸钠溶液的pH、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
C.、、、D.、、、
1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 D.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
14.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
A Na2CO3(NaCl)水溶解、过滤
B 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C KCl (NaOH)盐酸溶解、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5.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
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⑤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
⑥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
⑦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
⑧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⑧C.②③⑦⑧D.②④⑤⑥16.下列离子能在PH=2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B.K+、SO42-、Cu2+、 NO3-
C.Cl-、 K+、SO42-、 Na+D.Ca2+、Cl-、CO32-、Na+
17.下列物质若露置于空气中,会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B.生石灰C.石灰石D.浓硫酸
18.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19.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
20.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发生的反应为C+ H2O ="=" H2+C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 B.NaHCO3C.H2SO4D.K2SO4
22.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23.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组是
A.NO3—、Fe3+、Na+、OH—B.Cl—、K+、SO42—、Ba2+
C.K+、SO42—、Na+、NO3—D.Ca2+、Cl—、CO32—、Na+
24.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B.可用于洗涤油污C.受热易分解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25.某化合物是由氢、氧及另一种元素组成,下列对该化合物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碱B.可能是盐
C.可能是氧化物D.不可能是酸
26.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为无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2种情况
C.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只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
2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氯化氢氢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氯化钾二氧化锰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氯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28.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纯碱 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 CaO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 NaCl盐、除铁锈
D.火碱 NaOH碱、生产橡胶
29.欲检验高温煅烧后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选用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
30.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
..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可以随便取一种溶液,往另外两个里加,记录三次的实验现象,如图
钠,只有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盐酸。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锌>氢>铜>银,可知,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详解】
①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滤渣中不可能有锌,说法错误;
②在滤渣中有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反应完全,硝酸铜可能有剩余,滤液可能为蓝色,说法正确。
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硝酸银,则硝酸银未被反应完,则此时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硝酸亚铁、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说法正确。
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说明硝酸银反应完全,此时滤液中至少存在硝酸亚铁、硝酸锌,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3.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A、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
2Al2O3,方程式错误;故不符合
题意;
B、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通电
Mg+Cl2↑,是分解反
应,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高温
2Fe+3CO2 ,不是置换反应,反应类型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能反应,完全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4.A
【解析】
【详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与CO32-、OH-,分别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点睛】
该题为离子共存题,遵循原则是“反应不共存,共存不反应”,解题思路是:先读题干,找出题目限制的条件(如本题的无色溶液中有色离子不能存在),再看选项,各离子之间是否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5.C
【解析】
【详解】
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滴加酚酞,观察试液变红,无法判断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选项错误;
B、NaOH溶液不仅能与HCl气体反应,也能与CO2气体反应,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选项错误;
C、Ca(OH)2固体能与NH4NO3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KNO3不反应,现象不同,能够鉴别两种物质,选项正确;
D、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BaCl2,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6.B
【解析】
【详解】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以推测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A正确;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变成铜,质量减少16份,玻璃管内有水会导致实际减少质量偏小,算出来氧化铜偏小,铜的质量分数偏大,选项B不正确;
C、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不能还原CuO,但是可以将铜氧化,也可以测量质量变化,从而推测出铜的质量,选项C正确;
D、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的质量,可推算出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D正确。
故选B。
7.A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CuCl2+Fe=Cu+FeCl2。
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FeCl2+2AgNO3=Fe(NO3)2+2AgCl↓。
由图1可知,O点时,铜离子反应完全,铁参与反应的质
【详解】
A 、设滤液中的含FeCl 2为x ,
22
561275.6
CuCl Fe Cu FeCl x
+=+,则561275.6x
=,可得x=12.7g , 则设生成氯化银沉淀为y ,
()2332FeCl 2AgNO F 1272871e NO 2Ag 2.7Cl y
+=↓
+,则
127287
12.7y
=,可得y=28.7g ,选项A 不正确;
B 、M 点时,氯离子反应完成,则上层溶液中只有溶质AgNO 3和Fe(NO 3)2,选项B 正确;
C 、O 点时铜离子反应完成,此时溶液的溶质为FeCl 2;P 点时,溶液的溶质为FeCl 2,选项C 正确;
D 、R 到M 点过程中,加入的硝酸银质量大于沉淀氯化银质量,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选项D 正确; 故选A 。
8.B 【解析】
A 、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 ,正确;
B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
NaHCO 3,错误;C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 ,正确;D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化学式为NaOH ,正确。
故选B 。
9.D 【解析】 【分析】
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BaCl 2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详解】
A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则①有蓝色沉淀,故A 正确;
B 、②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4242CuSO +BaCl =BaSO +CuCl ↓,故B 正确;
C 、两个反应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两种化合物,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 正确;
D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故D 不正确。
故选D 。
【点睛】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0.D 【解析】
A项,向溶液里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应是一条直线,不应减少,错误;
B项,向溶液里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而不应变大,错误;
C项,碳酸钠溶液的pH>7,而不应小于7,错误;
D项,一定温度下,溶质、溶剂确定的情况下,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变化。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所以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同时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水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中和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如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故选A。
考点:中和反应
12.B
【解析】
【详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存在有色离子MnO4-,故为有色溶液,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选项正确;
C、、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
D、、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是看溶液中的离子两两相互结合是否会生成水、沉淀、气体,只要生成一种,就不能共存。
溶液是无色时,就不能有带色的离子。
13.D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错误,B、复分解反应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前有一种单质,错误,C、根据微观示意图,并不知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无法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正确,故选D
考点:微观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微观构成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NaCl、碳酸钠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NaO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A
【解析】
【分析】
根据每一现象推断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详解】
① 由于石灰石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出现白膜,反应原理为:CO2+Ca(OH)2=
CaCO3↓+H2O;
② 由于吹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
③ 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水,因此墙壁会更潮湿,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
④ 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其反应原理为:CO2+H2O=H2CO3;
⑤ 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
⑥ 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原理为:CaO+H2O=Ca(OH)2;
⑦ 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变化;
⑧ 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和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故① ② ③ ⑤属于同一反应原理。
【点评】
解答此类试题,要充分理解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利用物质的用途,准确把握每一反应原理进行归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6.C
【解析】
A、Fe3+、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H+和OH﹣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可以共存,但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且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在pH=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因为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学生应注意习题中的隐含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并结合复分反应发生的条件来解答此类习题.
17.B
【解析】
【分析】
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据此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物质的质量会增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C、石灰石化学性质稳定,质量基本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药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具有挥发性、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类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C
【解析】
【详解】
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
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
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
19.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铁、碳酸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正确,C、碳酸钙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氢氧化钠也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
考点: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
20.C
【解析】
A、化合反应是多变一,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
C、C+H2O高温H2+CO,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1.C
【解析】
A、氢氧化钠与纯碱不反应,故错误;
B、NaHCO3与纯碱不反应,故错误;
C、H2SO4与纯碱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D、硫酸钾与纯碱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2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四个离子之间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可以共存,选项A正确;
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选项B错误;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
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
故选A。
23.C
【解析】
pH=1为酸性溶液,故OH—不能纯在,故不能选A
SO42—、Ba2+能反应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选B
Ca2+、CO32—能反应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选D
2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钠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洗涤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可用于制造普通玻
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含有氢氧元素以及另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比如NH4NO3,属于盐类物质,错误;
B、含有氢氧元素以及另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盐,比如NH4NO3,属于盐类物质,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含有氢氧元素以及另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氧化物,错误;
D、含有氢氧元素以及另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酸,比如H2SO4,错误;
故选:B。
【点睛】
2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②中溶液为红色,故A错误;
B、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③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一定有氢氧化钠,还有可能有过量的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故溶质组成有3种情况,故B错误;
C、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既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又观察到红色消失,故C 错误;
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分别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故D正确。
故选D。
27.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通入氧气,点燃,不会燃烧,无法除去,错误,B、除去氯化氢中的氢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不行,因为氯化氢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错误,C、除去氯化钾中二氧化锰,利用氯化钾能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固体氯化钾,正确,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由于所加氯化钙溶液是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除杂
28.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食盐不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不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生产橡胶,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29.D
【解析】
高温煅烧石灰石会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若石灰石未完全分解,固体混合物是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当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说明石灰石未完全分解,否则完全分解;故答案为D。
30.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碳酸钙。
B.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不可一步生成氢氧化铜。
C.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D.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