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技巧:销售中的20个心理学效应

合集下载

销售心理效应

销售心理效应

一、趋利避害的心理效应趋利避害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洗煤机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驱动力。

这是最基本的销售心理学效应,但也是最容易被忘掉的规则。

站长经常有一个误区,觉得只要网站好,就能吸引读者和客户,只要产品好,就能销售的好。

其实,好网站、好产品死掉的不胜枚举,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能让客户“趋利”或“避害”。

在做网站的时候,或者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经常问自己,我的网站和产品给客户带来的利益在哪里?又能让客户规避哪些害处?明确了这些,你的网站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性,也才有了竞争优势。

二、从众的心理效应尽管现在人都标榜自我,但是从众心理仍然是最基本的心理效应。

从过去的“老三件”、到后来的“新三件”,又到电视机、VCD、DVD、电脑、房子、汽车的购物潮流,无一不是从众心理的杰作。

而现代网络所掀起的狂潮,如去年的团购、淘宝的“秒杀”、“光棍节”购物,说明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力量在放大从众心理效应。

人类是群居动物,从众心理效应是群居动物的根本属性。

对于站长来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利用从众效应。

首先可以从产品销售方面来利用从众效应,比如在销售产品的时候,通过显示本产品的购买人数,显示已经购买的人对本产品的好评来激发客户的从众购买心理。

你也可以在销售类软文里面通过描述别人使用产品的利益,激发从众购买心理。

其次,则是利用从众心理来掀起网络狂潮来造就你的网站或产品,这是当今网络营销的一个高级话题,比如事件营销、病毒营销等等。

现在由于网络门槛的降低,每个人都有了话语权,掀起网络狂潮对个人来说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三、250定律这个社会学定律是美国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总结出来的。

它的意思是,每个客户身后都有250个亲人、好友,你得罪了这个客户,他会告诉那250人,你就失去了250个其他客户,反之,你将得到250个客户。

这个250定律,在今天已经被网络无限放大了,人们通过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再不只是联系250人了。

记得前一段时间,一位明星不经意在微博上说自己喜欢看某部动画片,结果一夜之间让这个动画片的网站访问量暴增数十万。

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下篇)

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下篇)

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下篇)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为大家分别介绍了微小属性策略、目标趋近效应、认知闭合需求、意见参考效应以及展示效应。

本文将继续上一篇文章的内容,为大家介绍后5种在营销当中经常使用的心理效应。

本文为大家归纳了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微小属性策略目标趋近效应认知闭合需求意见参考效应睡眠者效应中间项效应六、睡眠者效应感情是一种易逝品。

我想大多数人都见过这样一种广告,它通过文案、图片或者视频,讲述了一个故事或者陈述了一个观点,引发了你的强烈共鸣,你进而会帮助其进行传播或者产生购买行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唤起,内容营销。

人的行为根据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而情感唤起由于时间很短,所以一般只对人的短期行为产生作用,而对长期行为无效,这就是“睡眠者效应”。

听起来好像很玄乎,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小明是一个很贪睡的男孩,每天早晨都要赖床到很晚,昨天,他看到了一段励志视频,深受鼓舞,决定为了自己的梦想,以后每日早起奋斗,结果到了第二天,其依旧起不了床。

励志视频给小明带来的“热血”(情感唤起)只在当时对其有着极大的影响(决定以后要早起),而到了第二天,热血冷却,“为梦想而奋斗”的长期目标是不可能战胜床铺的封印。

那么如何让小明早起呢?女神:“小明,明天早上7点,我们一起晨跑吧!”现实中,很多营销者都犯过此忌。

台湾某保险的电视广告——老人们骑着摩托追寻梦想,感动了无数人,可是广告播出后的数据显示,其保险的销售额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确实,这则广告引起了你我的共鸣,可情感唤起只是暂时的,如果不及时转化,一切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七、锚定效应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和长得比自己丑的人拍照?锚定的核心在于参照物的选择,根据参照物属性的不同,锚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对照锚定,另一种称为同化锚定。

什么是对照锚定?路灯的光芒让天上的星星看起来黯淡无光。

什么是同化锚定?如果小丑遇到了倒霉事出了糗,我们会觉得更好笑。

巧用心理学,营销高手必备的技巧

巧用心理学,营销高手必备的技巧

巧用心理学,营销高手必备的技巧
巧用心理学,在营销领域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它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偏好,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以下是一些营销高手必备的巧用心理学技巧:
1. 利用情感诱导购买:人们购买产品或服务往往是基于情感的决策。

因此,通过引发情感反应,如快乐、自豪感等,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吸引力。

2. 制造紧迫感:人们常常会错过机会,所以带有限时优惠、限量商品等的营销手段可以创造购买紧迫感,促使消费者尽快行动。

3. 社会认同与群体效应:人们倾向于采纳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所以引用社会认同和群体效应的信息,如证据、评论、推荐等,可以增强产品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4. 刺激顾客奖励机制:奖励机制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忠诚度,如积分、折扣券、会员特权等。

5. 利用诱导行为的方式:人们的决策行为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交信息、权威人士的建议等。

因此,营销人员可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来引导消费者采取特定的行动。

6. 制定合理价格策略:人们在购买决策中对价格的感知往往是不稳定的,因此,运用心理定价原则,如价格的陈述方式、定
价区间、定价分期等,可以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7. 利用色彩和设计:色彩和设计可以产生特定的情感和心理效果,因此,选择产品包装和广告设计中的适当颜色和图形,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和态度。

总之,巧用心理学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然而,作为营销人员,还应该对伦理和道德有一定的敏感性,确保营销活动的合规性和尊重消费者的权益。

顶级销售都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帮你看穿商家惯用的把戏!

顶级销售都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帮你看穿商家惯用的把戏!

顶级销售都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帮你看穿商家惯用的把戏!
1、消费心理学
①定价心理:价格上下浮动、差价代表价值感、价格低吸引力大、价格越高越稀缺、天价商品更加权威
②互斥心理:谦逊和超越、山寨效应、衰减抗拒、类似比较、极端效价
③责任心理:安全感、道德补偿、购买责任、价值取向
④进化心理:颜值效应,安全梯度法则
2、商家惯用的把戏
①唤起兴奋:利用催促性语言唤起客户的兴奋,推动客户快速决策。

②限时抢购:利用一般消费者追求极致的需求,可以发起限时抢购的活动,推动
客户的消费行为。

③聚划算:使用促销手段,比如满减、折扣、赠送礼物、定期优惠力度偏大以及
定点送礼等把戏,提高客户消费门槛。

④品牌活动:借助媒体渠道、社交平台宣传,以及贴合当今流行趋势的活动主题,传播品牌认知,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20项心理学原理

20项心理学原理

20项心理学原理20项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这些心理学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本文对于20项心理学原理的总结:1.社会认同:人们倾向于追随群体认同,因此,利用大众心理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以及分享正面的社交媒体评论,可以促进销售。

2.兴奋剂效应:这种效应因为期望而产生。

因此,肯定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社交反馈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3.可及性偏差:人们更可能想起情绪高涨、备受赞扬而不太记得消极的体验。

这表明,销售策略需要专注于增强积极体验和快乐。

4.权威:权威的声音和信息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强烈的影响。

因此,利用权威看法来增加销售数量和产品质量的价值。

5.条约与共识理论:信息往往比较复杂,人们常常需要非正式的指导。

因此,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共识来提供共识性的认知信息以吸引关键消费者。

6.多元化失调理论:人们往往会调整他们的行为和信仰,以避免内部冲突或不一致的态度。

因此,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状态来提供合适的营销策略。

7.可得性效应:可得性在人们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为消费者可用性提供大量信息和选项,以增加销量。

8.被动吸引:人们会对不明确的信息和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使用视觉效果和其他刺激的营销,可以提高销售量。

9.感性权衡:人们更容易记住、理解和处理情感信息,而非理性的信息。

因此,营销策略应该注重情感知识,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先例效应:人们通常倾向于模仿先前的行为,因此,这种效应在商品营销中扮演重要角色。

活动、折扣或定期促销等营销方式,可以通过先例效应获得更多的消费者。

11.得失权衡:人们通常希望避免失败,因此,这种效应在营销中非常重要。

强调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风险或增加实惠的立场。

消费者更倾向于诱人的购买。

12.亲近小道:根据因素分析,通常可以选择非正式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信息。

例如,在线视频、社交媒体,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支持。

做销售的十个心理学原理

做销售的十个心理学原理

做销售的十个心理学原理销售是一门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它涉及到许多心理学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十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理解顾客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销售策略。

1. 掌握情绪影响:销售人员应该了解情绪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例如,喜悦和兴奋往往会增加购买意愿,而恐惧和焦虑则会减少购买欲望。

通过创造积极愉快的购物体验,销售人员可以调动顾客的情绪,并增加最终购买的可能性。

2. 使用社会认同:人们常常在购买决策中受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朋友、家庭和同事。

销售人员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学原理,通过强调产品的广泛应用或社会认同的品牌形象来增加购买意愿。

3. 创造紧迫感:人们往往害怕错失机会,因此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创造紧迫感来促使顾客快速决策。

例如,限时促销或有限数量的特价商品都可以加强购买欲望。

4. 利用关系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成功销售的关键。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来增加信任度。

顾客更愿意购买来自他们信任的销售人员推荐的产品。

5. 提供选择:人们通常喜欢有选择的权利。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提供多个选项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这样可以增加购买的可能性。

同时,最好将供选择的选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引起过度选择的困扰。

6. 使用社会证据:人们往往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来做出决策。

销售人员可以利用社会证据,如客户满意度评价或明星推荐来增加产品的可信度。

7. 利用互惠原则:互惠原则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回报给他们提供好处的人。

通过提供额外的优惠、礼品或服务,销售人员可以增加顾客的购买意愿,并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

8. 利用稀缺性:人们往往认为稀缺的物品更有价值。

销售人员可以强调产品的稀缺性,例如限量版或独家产品,来增加购买的吸引力。

9. 利用逆向心理:有时候,使用逆向心理可以改变顾客的决策。

例如,告诉顾客这款产品只适合挑剔的人,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并增加购买的欲望。

10. 处理异议:销售人员应该积极处理顾客的异议和反对意见。

销售心理学十八招

销售心理学十八招

销售心理学十八招销售是一门艺术,而心理学在销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十八个销售心理学的技巧,帮助销售人员更有效地开展业务。

1. 了解顾客需求在销售过程中,了解顾客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顾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可以根据其特定需求来定制销售策略。

2. 与顾客建立联系与顾客建立良好的联系是成功销售的关键。

通过积极主动地与顾客沟通,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3. 利用奖励机制人们往往更愿意购买具有奖励机制的产品或服务。

销售人员可以利用一些促销活动、赠品或折扣等奖励机制来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额。

4. 制造紧迫感制造紧迫感可以促使顾客快速做出购买决策。

通过强调产品的独特性、限时优惠或库存紧张等情况,可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5. 使用社会证据人们往往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来做出决策。

通过展示其他顾客的好评或使用统计数据来支持产品的优势,可以增加顾客对产品的信任度。

6. 制定明确目标制定明确的销售目标有助于提高销售业绩。

销售人员应该设定具体的销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7. 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

销售人员可以使用积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激发顾客的积极情绪,从而增加他们对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意愿。

8. 理解顾客心理理解顾客的心理需求和购买决策方式对于销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顾客的行为和情绪,销售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顾客的需求和疑虑。

9. 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每个顾客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

销售人员应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定制产品或服务。

10. 利用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可以影响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认知。

销售人员可以运用价格的奇偶性、降价技巧或分阶段定价等策略来提高产品吸引力和销售效果。

11. 使用权威形象顾客往往更倾向于相的意见和建议。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增强产品的信任度和吸引力。

让你的营销一鸣惊人的十大心理效应

让你的营销一鸣惊人的十大心理效应
短缺原理在商业上的应用就更多了,比如告诉 顾客某种商品数量有限,不能保证一直有货。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也是一种资源,所以 “截止日期”、“抢购”、“秒杀”等等销售 原则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两点:
①人类习惯于用获得一件东西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它的珍贵程度,一件 东西越难获得,它的价值往捆往绑也损失就原可则 能越高,因此,短缺性会刺激我 们对其奋力争取。
“拒绝——退让”这个策略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这 个策略其实是互惠原则的延伸:如果第一个要求和第二个要 求提得恰当,那么对方会认为第二个要求是你做出的让步, 因而觉得自己有义务做出相应的让步。
二,互惠效应
比如:如果你想买套房子,对方出价为150万,你的心理价位 是120万,那么你绝不能出120万。基本上在谈判中,彼此都会预设 一个空间,如果你的第一出价是120万,那么对方会认为你的底线在 130万或更多。这个时候,如果死咬住120万,那么很可能谈判就会 告吹。所以合适的做法是,先出个100万,看看对方的反应,然后慢 慢让步。
电子版加印刷版,也就是可以在电脑上阅读的同时,还拥有 实物杂志,每年100美元。
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艾瑞里教授在校园里,对100个学 生进行实验,有68个学生选择了电子版,另外的32个学生选 择了印刷版加电子版。
总销售额6600美元。
四、诱饵效应
后来,艾瑞里教授在已有的两个选项基础上,加了一个 选项:你可以只买印刷版,也就是实物杂志,每年100美元。 即: 电子版:50美元。 印刷版:100美元。 印刷版+电子版:100美元。 在这一模式下,销售额达到 9200美元。增长39%。
八、预期效应
我们对事物已有的印象,会蒙蔽自己观察问题的视线。 而对一件事物的预期,会影响到我们对其的态度和体验。如 果我们事先相信某种东西好,那么它一般就会好,反之亦然。

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

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

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想要走进消费者的心,你首先得懂得消费者的心。

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地剥开用户的心……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目前有两个方案,方案A:所有的产品一律7折出售,限时限量。

方案B:购买所有产品,有70%的几率原价支付,30%的几率1折出售,同样限时限量。

那么你觉得,哪个方案更能提升产品的效率?实验告诉我们,是后者。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更倾向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去获取更大的收益。

彩票就是这种心理的极端例子,2元的支出,500万的收益,却完全忘了几率。

所以,想要走进消费者的心,你首先得懂得消费者的心。

本文为大家归纳了10个营销中常见的用户心理效应:微小属性策略目标趋近效应认知闭合需求意见参考效应从众效应睡眠者效应锚定效应中间项效应互惠原则损失效应一、微小属性策略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市场红海中,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实现差异化成为产品设计者、营销者们的心头大事,而微小属性策略就是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的一种途径。

实验表明,市面上大部分牛奶的营养价值其实相差无几,牛奶是个不折不扣的同质产品,而特仑苏通过牛奶场地的差异化,给其赋予了更加健康、更无污染的微小属性,实现了差异化并溢价,同样的还有“富含抗氧因子的矿泉水”、“添加果肉的饮品”等。

那微小属性策略与消费者心理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了消费者的预期心理,我们对已有事物的预期,会影响我们对它的体验和态度。

举个例子:在我们的观念里“果肉=新鲜+健康”,那么当我们看到“添加果肉的饮品”时,这个饮品在我们潜意思里自然带上了新鲜、健康的标签所以,使用微小属性策略要和消费者的预期心理相结合,而不是一味追求差异化,为产品添加了毫无用处甚至冲突的属性——“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鲜猪肉!”。

二、目标趋近效应99%变成100%的这段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越是趋近某个目标,越是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它,这在心理学上就叫做目标趋近效应。

销售心理学:20个神准的社交心理学现象

销售心理学:20个神准的社交心理学现象

销售心理学:20个神准的社交心理学现象销售在于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这样才能把产品根据消费者心理如期推销出去,下列是20个关于销售心理的社会现象,欢送阅读!销售心理学:20个神准的社交心理学现象1、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

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分明。

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他们总是特别冲动地喊你快看快看。

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他们分享。

其实最关怀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2、越胆怯的事情越容易发生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

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

就因为胆怯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这就是驰名的墨菲定理。

3、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这是个漂亮的疏通办法。

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

"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4、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

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好问问为什么。

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5、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人悲伤时掉出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

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健康不利。

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

哭吧哭吧,不是罪!6、回复短信的速度一个人喜欢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

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来越慢,恭喜你你根本已经被取代了,准确率超高!7、你怕麻烦别人吗?其实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帮忙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忙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销售相关的心理学定律

销售相关的心理学定律

销售相关的心理学定律
1. 置换定律(Law of Substitution):消费者倾向于用更廉价的替代品来满足其需求。

2. 边际效果递减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消费者倾向于对同一产品的附加单位产生较低的满足感。

3. 社会认同定律(Law of Social Proof):消费者倾向于从他
人行为和反馈中寻求认同,并参考此来进行购买决策。

4. 稀缺效应定律(Law of Scarcity):产品的供应较为稀缺时,消费者会对该产品更感兴趣,并以更高的价格购买。

5. 聚类效应定律(Law of Cluster):在销售活动中,将相关产品集中展示,可以吸引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6. 定性和定量定律(Law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erception):消费者在决策购买时,会同时考虑产品的质量
和数量方面的因素。

7. 反应形式定律(Law of Reactance):消费者对限制或压力
会有一定的反抗心理,可能倾向于选择其他产品或品牌。

8. 锚定效应定律(Law of Anchoring):消费者倾向于以先前
提供的信息(锚点)为基准来进行价格比较和决策。

9. 心理距离定律(Law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消费者对
于心理上较为远离的产品或活动更容易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后者存在较低的风险和代价。

10. 帕累托原则(Pareto Principle):消费者倾向于将80%的重要需求满足于前20%的产品或服务中。

心理学在销售中的实用应用

心理学在销售中的实用应用

心理学在销售中的实用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对许多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销售领域。

借助心理学的原理,销售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销售和营销活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心理学在销售中的实用应用,帮助销售人员提高销售技巧和效果。

一、情感诱导情感诱导是一种通过激发客户情感来增加销售机会的策略。

人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往往受情感的驱动,因此通过触动客户的情感,销售人员可以提高销售转化率。

1. 创造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对于销售是至关重要的。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积极的表情、友好的语言和鼓励性的肢体语言来传递积极情绪,让客户感到舒适和愉快。

2. 引发共鸣: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讲述客户成功的故事、分享他们的痛点和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的案例来引发客户的共鸣。

这样能够让客户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增加销售机会。

二、社会认同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社会认同。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利用社会认同原理来提高销售效果。

1. 社会证据:当销售人员使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证据时,客户更有可能接受并购买。

销售人员可以提供顾客的真实评价、证明该商品或服务已经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和使用。

2. 重视群体标签:人们渴望被认同归类在某个群体中。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给予团队、组织或品牌一个独特的标签,使客户感到归属感,从而增加销售机会。

三、损失和获得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度不同,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损失厌恶。

销售人员可以利用损失厌恶来刺激客户进行购买。

1. 创造紧迫感:销售人员可以通过提供限时优惠、限量销售等方式来创造紧迫感。

客户对于失去机会的敏感度较高,这样能够促使客户更快地做出购买决策。

2. 强调节省成本:销售人员可以将重点放在客户所能获得的节省成本上,而不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本身。

客户更容易接受“节省100元”而不是“购买商品价格为100元”。

四、权威影响人们倾向于信任和遵循权威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销售人员可以利用权威影响来提升销售效果。

销售心理学15种心理学效应

销售心理学15种心理学效应

销售心理学15种心理学效应1、七秒钟色彩理论七秒钟色彩理论,指对一个人或一件商品的认识,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态留在人们的印象里。

据国外相关机构的研究表明:一种产品瞬间进入消费者视野并留下印象的时间是6.7秒,色彩的作用达到了67%。

有很多消费者根据第一印象决定购买选择,而色彩是第一印象中的首要关键因素。

因此,通过合适的色彩营销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根据国际流行色协会调查表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颜色可以给产品带来10~25%的附加值,为企业和商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2、暗示效应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暗示效应应用得非常普遍,每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暗示来影响着我们的思维。

例如:一道新菜上来,你提起筷子尝了一尝,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等服务员详细介绍之后,你再一次品尝时却渐渐体会到了菜的味道,脑子中会想起服务员说起的美味。

在商场购物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发现有一款衣服上市,虽然在你看来这款衣服跟和其他的款式没有什么区别,衣服布料也相差无几,但是经销售员详细介绍后,你再看这款衣服就觉得它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价位反而上涨价位,让你感觉到物有所值,这就是所谓的暗示效应。

3、场化效应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场化效应。

一个个体本来并不具有某些个性特征,但一旦进入这一群体后就会被这一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不具有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这种现象犹如物理中的磁场,铁本身不具有磁性,被磁石磁化后铁也具有了较强的磁性了。

这种场化效应,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当很多人对一个产品高度评价时,往往会引起更多的购买行为。

4、潘多拉魔盒效应古希腊神话中的大神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

销售可借鉴的十个心理学“效应”

销售可借鉴的十个心理学“效应”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 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 机抽出来的。
应用举例: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高 手。他首创了电话管理术,经常给下属,包 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他也没有什么特 别的事,只是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 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下又会说:很好, 希望你好好加油。这样使接到电话的下属每 每感到总裁对自己的信任和看重,精神为之 一振。许多人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下, 勤奋工作,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才,毕 竟人有70%的潜能是沉睡的。
4S店的汽车装饰 幸福年年+住院医疗保险
应用举例
4、手表选择定律
关键词:坚定 “生活多元,选择唯一;选择多元,
钟情惟一。”
手表选择定律
手表定律(Watch Law),又称为两只手表定 律、矛盾选择定律。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 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 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 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 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 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 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5、破窗效应
关键词:亡羊补牢 “过而能改,善莫
大焉”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是关于环境对 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 识。“破窗效应”理论是指:如果有人打坏 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 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 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发现问题就要 及时矫正和补救。
受骗经历 这节课的由来
登门槛效应
3、留面子效应
关键词:死要面子活受罪 “好马就得配好鞍”

顶级销售必知的销售心理学

顶级销售必知的销售心理学

顶级销售必知的销售心理学一、客户心理学1、客户要的不是廉价,而是占廉价的感觉。

2、少与客户谈价格,多与客户谈价值,价值让高价不行阻挡。

3、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好的销售,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4、详细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卖给客户。

5、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客户的产品。

6、天下没有什么完不成的销售任务,只有不能完成任务的销售员。

二、价格心理学7、尽量不要先开价,假如必需先开价,就尽量高一点,为降价留够充分空间。

8、主动摸索,用摸索性的语言引导客户说出价格,摸清客户的心理价位。

9、说价巧才能卖的好,巧用价格对比,让客户主动选择。

10、一个比整数稍低的价格,在销售中叫做“魔力价格”,比方9.9这样的`价格,在心理上更简单被客户接受。

三、劝说心理学11、运用“二选一”策略,通过“双重束缚”的妙用,劝说客户尽快选择。

12、建立共同的信念与价值,要多用“我们”;少用“但是”,多用“同时”。

13、先易后难,先在一个小的方面劝说客户,然后再一步步地实现最终劝说。

14、曲径通幽,用示意性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劝说客户。

15、天花乱坠的口才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具,用道具给客户制造切身体验。

四、话术心理学16、销售话术关键不在于口才有多好,而在于是否能把话说到客户的心坎儿里。

17、留意让客户说话,销售每说45秒,就要能调动客户说15秒;争取和客户一个语速。

18、沟通3分钟后,就要争取找到客户的爱好范围,将话题带到客户感爱好的地方,再伺机查找成交机会。

19、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客户想象力,绘声绘色的描述远比干巴巴的介绍要管用很多倍。

20、对客户要多用赞美,哪怕是刻意一点。

五、卖点心理学21、卖点不等于产品讲解,必需是精炼生动、能解决客户痛点的。

22、专业力量是最基本的卖点,肯定要了解你的产品。

23、避开晦涩,切勿故弄玄虚,卖点要说得通俗易懂。

24、巧用“权威效应”,权威是最好的卖点之一。

六、服务心理学25、卖产品永久都不如卖服务,用人性化服务打动客户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技巧:销售中的20个心理学效应互惠效应互惠效应,是指大部分人心理上都有一种不愿意亏欠别人的感情倾向。

我们一旦受惠于人,就会有一种亏欠对方的压力,如果能够及时回报对方等值或超值的恩惠,则会从这种心理重压下得到释放。

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我们在生活当中都有找人帮过忙,完事之后,多多少少心理会有些过不去,总得表示一下,要么请对方吃饭喝茶,要么下次对方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去帮一把。

营销当中,又是如何运用互惠效应的呢?记住一句话,“你对消费者的好,他最终是会还给你的”。

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当服务员递给顾客账单时不给薄荷糖,顾客将主观地依据服务水平给小费。

而如果服务员给了一颗薄荷糖,小费则增加3.3%;如果给了两颗,小费则破天荒地增加约20%。

我一个朋友他是做大客户销售的,讲了这么一件事情,他之前在跟进一位客户的时候,发现那位客户比较喜欢喝茶,不过茶杯有些破旧了,客户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去买新的,我朋友二话不说,去超市买了一个比较好的茶杯送给客户,客户顿时满脸笑容,最后,项目成了。

运用互惠效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你对消费者的好要让消费者觉得你是花了很大力气的,这样消费者才会珍惜或者说给予你更大的回报,同样是发优惠券,有一家店在街上见人就发,另一家店说,券是好不容易才为你争取过来的,数量不多了,你会更想使用哪家的优惠券?如果李佳琦在直播间对着他“所有的女人们”说,这些品牌主给的优惠是非常容易拿到的,大家赶快下单哦,那他的“所有女人们”可能不会很珍惜,相反,如果李佳琦表示,这些优惠是费了很大力气才为大家争取到的,那她们下单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上面讲的互惠效应算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一种升级版叫做“拒绝—退让”策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提出一种对方难以接受的请求后,然后退让一步,提出你真正想要对方做的请求。

这时对方会觉得你给了他好处,或替他着想了,因为你的退让从而产生一种亏欠感,也愿意退一步接受你的请求。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走在路边上,突然有一位很小的姑娘走过来,扯了下你的衣角,让你买一大束花,你可能会拒绝,接着小姑娘又对你说,“那你可以买一朵吗?”,估计你可能不会拒绝了。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么个情况,倒不是卖花的而是卖水性笔的,一开始,推销员让我买一整盒笔,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然而推销员并没有放弃,紧接着说,“要不你就买两只吧?”,最后,你应该猜到结果了。

其实,我并不是需要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感觉推销员有在为我着想,我为了“感谢”他才买的。

2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这一点就更好理解了,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感受最深的相信应该就是等红绿灯了,如果你和一群人在等红绿灯,有一哥们等不及了,闯了红灯,这个时候,你还是比较坚定的,做个文明人,不闯红绿灯,紧接着,一个两个三个……都随那哥们而去,这个时候你就难说了。

就连做善事这种事情,我们都会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如果捐款箱里有钱,那你可能会更愿意捐一些,再如果捐款箱上面写几个字“路过的10个人,九个人都捐了”,那你的意愿可能又会强一些。

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都会把数据拿出来说话了,注册数据、销量数据,如果数据不行的,直接用“更多”二字,“xxx,更多人的选择”,不可否认,它们都会有形无形的影响你的决定。

在刷单风险之大、成本之高的情况下,仍然有那么多的商家会选择用刷单的方式去提升自己店铺的销量,还不是因为,销量的高低已经成为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的因素之一了。

当然,如果你卖的是奢侈品,就不要把销售数据拿出来或者制造热销的现象了,如果大家都在用奢侈品的话,那它已经没有吸引力可言了,因为难得,所以可贵。

3锚定效应锚定效应又叫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容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所以说,第一印象特别重要,第一印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别人以后对你的看法。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消费者分成两组,分别问一种消炎药值多少钱。

实验人员是这么问第一组的,你觉得这盒消炎药多少钱?然后结果是,大部分估价50元左右。

第二组,实验人员是这么问的,你觉得这盒消炎药的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500元?然后结果是,即使第二组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感冒药不可能有500元,但是他们仍然估出了不合理的高价:200元。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人们受到了锚定价格的影响,在这里,第二组消费者被问的这个500元就是实验人员设置的锚定价格,它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估值提高。

锚定效应在营销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原价xx,现价xx”了,同样是99元的衣服,如果有一件标了“原价399,现价99”,那它更可能会被消费者选择,因为我们会觉得这衣服值399元,打开你的网购平台看一下,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物品都是这么标价的。

为什么大街上卖的包子2块钱一个你都会觉得贵,而在五星级酒店10块钱一瓶的小可乐,你都会觉得很便宜?为什么很多品牌费劲心思想进飞机场、高铁站,无非就是想卖个高价,奇怪的是,消费者还愿意买单,还不是因为,在消费者心里,这些地方的东西是要卖这个价的,自然也愿意接受。

为什么恒大冰泉卖4块钱消费者不买单呢?因为在消费者的心理,矿泉水就值个1-2块钱,已经固定在消费者的内心深处了。

为什么百岁山就可以卖到3块钱呢?因为百岁山一部分是水,一部分是身份的象征,打着“水中贵族”的口号,喝水的人自然会把自己也想象成人中贵族,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买单的。

4诱饵效应诱饵效应,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新选项也就是诱饵选项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

《怪诞行为学》里面有这么一个例子。

拉普是一家餐馆的顾问,餐馆高薪聘请让他来策划这家店的餐单和定价,拉普随后了解到一个现象:餐单上主菜的高标价,即使没人点,也能给餐馆增加盈利。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呢?因为人们一般不会点餐单上最贵的菜,但他们很可能会点排第二位第三位的。

这样,他给这家餐馆创造出一道高价菜,并修改了菜单,然后很多客户被“引诱”去点了第二贵的菜。

在这其中,拉普在餐单上增加那个高标价的菜就是一个“诱饵项”,而它促进点击的那个排第二位的菜就是通常称作的“目标项”。

诱饵项的加入往往能够让我们有更直观的对比,能够很快就找到那个自己觉得“很合理”的选项。

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商家总是会放一些基本卖不出去的高价货,质量也没多好,可就是贵。

这就是故意放的“诱饵项”,它会让其他商品显得更加“物美价廉”。

如果现在有个卖杂志的,给出了两个选项:1.电子订阅:59美元。

2.电子和纸质订阅:125美元。

你会选择哪一个?很大程度上你会选择第1种,因为价格比较便宜,电子档也比较方便。

如果现在又给了你另外一个选项,你又会选择哪一种呢?1.电子订阅:59美元。

2.电子和纸质订阅:125美元。

3.纸质订阅:125美元。

你可能会偏向第一种了,因为由于第三种选项的加入,让第二种选项看起来更加实惠。

这是《经济学人》杂志订阅的广告案例,的确,当第三种选项的加入,更多的人选择了第一种。

5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是指当我们一旦拥有了某项物品之后,会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有行为经济学家做过这么一个实验,让两组人为同一款杯子标价,对第一组人,是先把杯子送给他们,然后问他们愿意开价多少卖掉这个杯子;而对于第二组人,则是直接问他们愿意花多少钱去买这个杯子;令人诧异的是,同样一个杯子,作为卖家给出的价格,是作为买家所给出价格的两倍之高。

是不是很有意思?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什么意思呢?家里的一把破扫帚自己都当作个宝一样珍惜。

商家们用这个效应似乎也是屡试不爽,竟然你拥有了某项物品之后,会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那我就让你先用,当你用好了之后就自然会掏钱了。

为什么你去买衣服的时候,导购员一个劲的让你试一试,反正试试又不要花钱,于是你放开试了,好像越试越觉得衣服还不错。

根据大量的研究和数据表明,我们在试了衣服之后会比没试衣服的时候更容易下单购买,因为在试衣服的时候,我们对衣服会一有种“占有”的感觉,穿上去就感觉是自己的了,自然会忽视掉衣服的一些瑕疵。

为什么近几年的diy类产业如此受消费者的喜欢?为什么小米当初的“参与感”策略能够取得成功?都是因为受到了禀赋效应的影响,让消费者参与进来、自然就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

我曾经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网购平台上面的“7天无理由退货”,难道不会亏吗?我着实体验了一把,运费险有10块钱,邮寄费只要8块钱,还赚了两块钱。

后面一想不对,很多人收到货之后,用个两三天可能就不想退了,因为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无形中加深了对产品的好感,尽管打开包裹的那一刻不太满意。

6损失规避效应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同时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大多数人都认为损失了。

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

有实验人员做过这么一个实验,试验分为两组:第1组实验:被实验团体先行持有1000单位的现金。

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A.50%的概率将持有的现金增加为2000。

B.100%的概率将持有的现金增加为1500。

此实验中,被实验团体的16%选择了A,84%选择了B。

第2组实验:同实验团体先行持有2000单位的现金。

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C.50%的概率损失1000单位现金。

D.100%的概率损失500单位现金。

此实验中,同实验团体的69%选择了C,31%选择了D。

实验中,A选项和C选项最终手中持有现金是1000或2000的概率都是50%。

相对的,选项B和选项D最终手中持有的现金是1500的概率是100%。

即是说,被实验的团体在有可能获得利益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而在有可能遭受损失时,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

所以说,有时候强调得到,不如强调失去,消费者不买你的产品,他会失去什么。

在营销中最常用的就是损失捆绑了,既然你害怕损失,那我就把损失打包一次性给你。

同样一件物品,两个不同的标价方式,你感受一下。

1.99元,包邮。

2.90元,邮费9元。

虽然总体价格一样,都是99元,但好像第1种能够让我们更好受一些,现在很多的网购平台都是这么标价的,好像京东的自营产品是个例外,要满多少元才包邮,每次在京东上买东西,最不开心的就是它的邮费了。

现在的很多活动都是这么做的,可以说是把损失规避效应用的淋漓尽致,比如说,充100元送300元,送的300元呢,可能是分12次返还给你,每个月送25元,但其实你一个月的消费远不止25元,但是你又舍不得丢,因为每个月都会送25元,于是乎,你就用了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