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主备人:

修改人:

使用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认

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件出示小精灵:大家好!我是晶晶,森林就是我的家,欢迎你们!课件出示: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对称的房子、蝴蝶、蜻蜓、树叶、花朵……一片迷人的景色。

师:仔细观察这些美丽的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房子、蝴蝶、蜻蜓……这些图案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了这些图案都是对称的。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观察体验,感受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出示蝴蝶、房子、蜻蜓等图片】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蜻蜓图:以蜻蜓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房子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课件演示)【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蜻蜓、蝴蝶、房子……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建筑物、京剧脸谱、雪花、民间剪纸……

(二)操作体验,认识对称。

1.教学例1。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剪出其它图案吗?

(1)学生操作活动(2)集体展示评价

2.认识对称轴。

师:你们知道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什么吗?(生说师板)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师板演画对称轴的方法)

(1)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2)交流评价。

三、游戏巩固,运用新知。

师:小精灵晶晶要带大家去森林中的数学王国去玩,大家高兴吗?

闯关游戏一:猜猜看“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图案吗?”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闯关游戏二:火眼金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闯关游戏三:小魔法师“这些图形少了一块,你能找到吗?”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闯关游戏四:终极挑战──你能帮这些图形找到另一半吗?

小组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主备人:

修改人:

使用日期: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28页的主题图“游乐园”。

1.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在主题图中找出轴对称图形。

3.还有那些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

(二)分类交流,导入新课。

1.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2.交流分类结果,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图形的平移现象。

1.操作交流,认识平移现象。

(1)课件出示第一类:

(2)手势比划: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3)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4)归纳小结:物体沿着直的路线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就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2.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3.实践体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出示例2

(2)想一想:依据平移的特点判断。

(3)移一移:用小房子学具进行验证。

(二)探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1.课件出示第二类:

2.讨论交流:为什么把这三个物体分为一类?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有什么共同特点?

3.概括描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4.联系生活: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操作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教材第31页的“做一做”)

(三)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7题)

2.学生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直观判断,集体交流。

3.归纳小结,明确平移和旋转的联系与区别。

三、实践体验,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30页“做一做”

利用学具平移,画一排小汽车。

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8题

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6题)

辨别多个图形通过平移,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三)提高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0题)

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张卡片上的图案,利用平移和旋转将零散的图形有序相接,构建出有规律的美丽图案。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三)课外拓展:用平移和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主备人:

修改人:

使用日期:

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剪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对称、平移等现象。

2.通过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欣赏作品,回顾旧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欣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美。

2.找出剪纸作品中的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引发思考,揭示课题。

1.这些优美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你也想剪一剪吗?

2.这节课我们就来“剪一剪”。(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规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2.观察思考: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对称、平移)

3.渗透思想:要剪出4个连续的小人,要从剪1个小人开始研究。

(二)解决问题。

1.探究剪1个小人。

(1)自主操作,剪一剪。

(2)组内交流,展示作品。

(3)畅谈体会,感知剪法。

①成功者谈剪法:先对折,再画出小人的一半,最后剪。

②失败者谈注意事项:如画半个小人时应从纸的闭合处画起。为什么?

2.探究剪2个小人。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讨论:怎样折、怎样画、怎样剪?

(2)汇报交流,探究折法

①预设折法:

方法一: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二: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三: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四: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②优化折法:不同的折法都能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但方法一更简便。(2)探究画法,质疑剪法。

①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了两个半个小人?

画时要注意:从对折的闭合处画。

②质疑: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两个小人是分开的?

剪时要注意:剪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

3.探究剪4个小人。

(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2)汇报展示,交流剪法

一折:对折三次。

二画:从闭合处画半个小人。

三剪:连接处不能剪断。

(三)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体会平移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如果要剪8个小人要对折几次?对折5次可以剪出小人?

三、实际应用,提升认识

(一)教材第36页练习七的第12题。

1.你能剪出右面的图吗?

2.观察思考:怎样折、画、剪?

3.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4.课件展示,体会旋转。

(二)发挥想象,自主创作。

你还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剪一个新的剪纸作品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出的美丽图案。

练习七(第四课时)

主备人:

修改人:

使用日期: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七的内容。

课时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在现,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展示练习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一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吗?

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

分针走到10的时候是几分?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平移拼成一个火箭的图形。

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故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3题。

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形,小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出现了另一半,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静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图案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三、动手操作,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4题。

1、做一做。教材练习七第9题。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用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

游戏,两人一组,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比比谁的积大?

2、拼一拼。教材练习七第10题。

出示第121页的学具,让学生拿出学具拼一拼,说说拼出的是什么图形?

3、剪一剪。

拿出正方形纸,按要求剪一剪。

根据图中的折法和剪掉的部分,想象剪出的最后的形状。

展示学生作品。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自由发言)

2、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同学们剪出了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能判断平移和旋转。下课后,不要停下发现的脚步,去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小主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