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教案理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教案理想的效果
上学期教老舍的《想北平》,我设计了自己几十年教学史上最简单的教案,整份教案只有两句话:
一、沉下心来阅读,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以"读《想北平》"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限时两节课,当堂完成。
说明:
1、以一种浮躁的心态阅读,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通病,这种毛病不解决,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很难。有的时候,阅读能力与阅读时的心态,与阅读的技巧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求学生沉下心来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沉下心来阅读的意义。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不会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因此对文章的理解就流于表面化。要求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目的也就是企图纠正学生浮光掠影的阅读文章的毛病。
2、我要求学生写这样一篇文章,事先却不给学生一点参考资料,目的是想看看学生的"原生态"的想法。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会产生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的产生,正是学生"求知欲"产生的基础,有没有"求知",--解惑的欲望,是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学生有了求知欲,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就会认真听,接受的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3、我之所以不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来教学,是考虑到我教的学生,主要是农村地区,基础不是很好,胆子普遍很小,即时反应不是很快,而口头表达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课堂讨论
的方法,预计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其次,课堂讨论适合于理性分析,而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对话,是要沉下心来的,在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中出现的细腻的感情不适合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表达,所以我觉得采用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的方法来教学。实践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学习共用了三节课,阅读和写文章用了两节课,还有一节课是介绍写得好的文章,并针对学生在文章中提出的疑问,我做了讲解。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学后记",总结自己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获得的学习经验。从学生写的文章来看,我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想北平》,比过去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下面选载两篇学生的作文,以及三位学生的《学后记》
读《想北平》
高二(1)班陶静雯
老舍会北平的思念,对北平的爱是欲说还羞的。她说不出来却真
实的拥有这份感情,这爱不是肤浅的,而是刻骨铭心的如同母亲与孩子间的骨肉之情。"她的北平"是他的整个心灵与北平相黏合是一段历史。北平是他心灵的归宿。
于是,他有他鲜活的回忆。
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都是遥远却反复回忆的记忆,是温暖而安适的过去。即使巴黎近似北平,也给予不了老舍家的温热,却更像是陌生的城市,只会令旅人更思念故乡,越觉"断肠人在天涯"的寂苦。
于是,他也有他的赞美。
布置的匀调,自由的呼吸,留白的美景,实在是既不挤得慌又不觉得僻静的地方,自然的美处处显露。这是他对北平的赞赏,赞它分配法天下第一;这是他对北平实在的欣赏,"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他如是的感叹又掺杂着他的自豪,对于北平的美的喜爱和自豪。
于是,他还有他切实的喜欢。
花多菜多果子多,是他的喜爱,更是对于自然的亲近。"省钱省事也卒于招来蝴蝶呀","几乎有诗的魅力","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呀",无不体现了他对于新鲜蔬果,对于自然恳切的喜爱。最末一句"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更是用拟人化的语言比较美国的橘子与北平的玉李,带着炫耀,带着骄傲,带着喜欢述说对北平的爱。
想北平,想的是家,是忠实的由衷的爱,是人类心里最柔软的角落里才有的情。
读《想北平》
高二(1)班金思孜
老舍的《想北平》,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看到过海外的华侨思念故乡,在海外家庭的院落中,用假山和盆景搭起一个小北京的故事。
我想故乡总是令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刻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记,一草一木,都承载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哪怕只是一个带着霜儿的玉李,也都是无比美好的记忆。
老舍的这篇《想北平》让我感觉到的是一种化不开的对故乡的爱。重要的是,对于故乡的爱,并不是能如数家珍说出故乡的古迹,名人,历史…而是就如同老舍一般的,娓娓的道出生活过的一砖一墙,一街一市,每一个平凡的生活细节。
每个人的故乡情都是这样的,身处异地的时候,无论此地多么发达,生活多么方便,当我们无法习惯的时候,心酸地想着:真想故乡啊!这些,或许都是由于一件件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恰恰是这些小事,证明了故乡对于漂泊的游子的意义。
北平的俊伟,温和,自然与和谐,被老舍用香片茶、蜻蜓、甚至果蔬,那么自然的描画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样一个可爱的北平,叫人怎么不想?
本文似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老人对你的唠叨,向读者用如此自然的语调说着心中的北平。结尾处的一句,更让人忍不住跟着老舍一起叹息心酸啊!
正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写法,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老舍说的,把这样好听好看的字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实在是感人至深。心中有个北平,故乡是刻在老舍的骨肉里。这样深沉的爱,如何不打动读者?
学后记(一)
曹婷婷
读《想北平》这篇文章,是在深夜。深夜是宁静的天堂。在这片宁静之中,慢慢地把心融入到文章中,在文章里寻找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情感,也下寻找着自己的思想。
这种体验很特别。在这之前,我从未这样做过,即使阅读文章,也是很肤浅地去读,了解到的,不过是表层皮毛而已。
很感谢老师教我们用心来读文章,让我体会到用心读文章的快乐。我以前很不喜欢读文章,特别是这样的文章,让我感觉很枯燥。可是,这次,当我真的静下心来,用心去读时,菜发现,这竟是一种如此美妙的感觉。
现在,我发现学语文也可以这样快乐。
读后记(摘选二则)
黄倪凤:
阅读一篇文章,静下心来是关键,不仅是进入文章所创造境界的基础,也是对任何一篇文章的一份尊重。
杨鹰:
这两节课让我收获更大的是,它让我对学习语文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就语文这门课来说,平时都是老师讲,我们听,老师教,我们学。而这次则是我们学再提问最后才是老师教。不得不承认这种学习方法确实比以前有效。以前学习方式往往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点重新再巩固一遍,优势即使巩固了效果也不好。但这次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和内容当堂就能记住并且印象很深。这让我想起了"求学"二字,我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