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卷绕装置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动滑轮、定滑轮。 3.1.1滑轮 3.1.1.1滑轮的构造 组成: 轮缘、 轮辐、 轮毂。

(1)滑轮的槽形 U型绳槽: 由圆弧形 的槽底与 两个倾斜 的侧壁组成。

对槽形的要求: ①钢丝绳与绳槽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钢丝绳圆周的接触角一般在135°左右(120 °~150 ° ),槽底半径R≈(0.54~0.6)d。
绳槽尺寸 R=0.55d 标准槽:c1=(0.3~0.4)d,t1=d+(2~4)(mm) 深槽:c2=0.65d,t2=d+(6~8)(mm) (3)按卷筒的制作方法分类: 铸造卷筒;焊接卷筒;电渣焊卷筒。

3.2.2卷筒的设计计算 3.2.2.1 卷筒材料 一般用不低于 HT200 的灰铸铁,特殊需要的 可用 ZG270-500 铸钢。重要卷筒可以采用球墨铸 铁。大型卷筒多用 Q235,Q345 钢板卷成筒形焊 接而成。 3.2.2.2 卷筒尺寸设计计算 卷筒的主要尺寸是直径D、长度L和壁厚δ 。 (1)直径D 确定方法与滑轮相同。 D≥(h-1)d

3.2.3.1 固定方法: 压板固定 板条固定

楔块固定

3.2.3.2 压板固定钢丝绳的计算

(1)绳尾固定处的拉力

(2)螺栓预紧力 压板槽为半圆形时,若,不考虑A点至B点钢丝绳 与卷筒间的摩擦力影响,则有:

若,考虑A点至B点钢丝绳与卷筒间的摩擦力影响, B点处钢丝绳的拉力将减小为:

因tanα ≤0.1,故:

③多层卷筒:绕n层,每层z圈,各层的卷绕直径分 别为D1、D2、…Dn,总的绕绳长度为:

(3)卷筒壁厚 先按经验公式初步确定,然后进行强度验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2.3 卷筒强度计算
卷筒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 主要产生压缩应力, 此外,还承受弯曲、扭转应力。 ①卷筒长度L≤3D 此时,弯曲和扭转的合成应力一般不超过压应力 的10%~15%,允许只计算压应力。


3.1.2.3滑轮组的效率

作用:传递动力,变回转运动为直线运动。
3.2.1 卷筒的构造与类型 构造:中空的圆柱、圆锥、曲线形。
类型:
(1)按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卷绕层数分类:
单层绕;多层绕。
(2)按卷筒的表面不同分类:
光面卷筒;带螺旋槽卷筒。

绳槽尺寸


②允许钢丝绳有一定的偏斜角,而不使钢丝绳与
绳槽侧壁相摩擦。 倾斜角的正切值1/10,绳
槽侧壁夹角35 ° ~45 ° 。

③绳槽应有足够的深度,以防钢丝绳脱槽。

(2)滑轮的材料 铸铁滑轮;铸钢滑轮;球墨铸铁;焊接滑轮;铝 合金滑轮;塑料滑轮。

(3)滑轮的轮辐及支撑
轮辐的形式:整体辐板;带减重孔的整体辐板; 带加强筋的辐板;若干条椭圆形或工字形断面的轮 辐。

要使钢丝绳在卷筒上固定住,B点处的预紧力应
为:

所以:

(3)螺栓强度验算 螺栓受预紧力和摩擦力引起弯曲的拉力的共 同作用。最大应力为:

3.2.4.1 钢丝绳进出滑轮时 钢丝绳中心线偏出滑轮平面的角度.

根据常用滑轮绳槽尺寸 的计算结果,

3.2.4.2 钢丝绳进出卷筒时 两种情况:一是向相邻的空槽方向倾斜;二是向 相邻有绳圈方向偏斜。

②滑轮轴承的摩擦阻力:

滑轮总阻力: W=W1+W2=kS

(2)滑轮的效率

3.1.2滑轮组 滑轮组由钢丝绳和一定数量的定、动滑轮组成。 3.1.2.1滑轮组的类型 (1)按功用划分 增速滑轮组
省力滑轮组

(2)按构造不同划分 单联滑轮组

双联滑轮组

3.1.2.2 滑轮组的倍率 表明滑轮组省力的倍数或增速的倍数。 它等于悬挂物品的钢丝绳分支数与绕入卷筒的钢 丝绳分支数之比。 单联:m=z 双联:m=z/2 倍率的重要性:

以钢丝绳向空槽(绳圈)方向偏斜时最大偏角表示.

由图可得:

最大偏斜角可由图表的方式示出。 空: 绳:

规范推荐: 钢丝绳绕入或绕出卷筒时,钢丝绳偏离螺旋槽两 侧的角度不大于3.5°;对于光面卷筒和多层卷筒, 钢丝绳偏离与卷筒垂直的平面的角度不大于2 °。

支撑:固定在心轴上。

3.1.1.2 滑轮的直径 滑轮的最小卷绕直径不小于下式规定的数值: D0min=hd D0=D+d
滑轮名义直径: D≥(h-1)d 已标准化。 对于导向滑轮和平衡滑轮,规定: 桥式:D平=Domin 臂架:D导=0.6Domin

3.1.1.3滑轮的效率 (1)钢丝绳绕过滑轮的阻力 ①僵性阻力:


外表面压力p=2Smax/Dt,内表面压力p=0,按 拉曼公式求得最大压应力产生在筒壁的内表面。

由于
,所以:

多层卷绕:

②卷筒长度L>3D 此时,除计算压应力外,还应计算弯曲应力, 因扭转应力较小,可忽略不计。

卷筒所受的合成应力:

当D≥1200mm,长度L>2D时,验算稳定性。


(2)长度L ①单联卷筒: L=l0+l1+2l2 绳槽部分长度, L1: 固定钢丝绳所需长度,l1=3t; 两端边缘长度,根据卷筒结构确定。
l0:
l2:

②双联卷筒:L=2(l0+l1+l2)+l3
角和卷筒轴到动滑轮轴的最小距离决定。
l3:卷筒中间无绳槽部分长度,由钢丝绳的允许偏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