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质量监测试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三年级数学质量监测试题一次次的检测题,是一次次的进步,也是一次次成绩提高的关键,本文推荐的是三年级数学质量监测

1、4.70读作( ),六点零五写作( )。

2、由6个百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这是一个( )位小数。

3、9个0.01是( ),0.3m写成分数是( )m。

4、估算643÷7的商时,可以把643看成( ),估算的结果是( )。

5、438÷6的商是( )位数;64×50的积是( )位数。

6、□45÷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应该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应该填( )。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黑板面的面积约是6( );(2)学校操场的周长约是200( )。8、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3,5,( ),( ); (2)96,48,24,12,( ),( )。

9、4元7角=( )元7500dm2=( )m2

10、250的4倍是( );( )的9倍是603。

11、两数相除的商是4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那么商变为( )。

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13、每5米布做一件大衣,37米布最多可以做( )件大衣。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推荐的是三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希望大家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