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的功能性食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降血糖的功能性食品
* 现状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全世界有1.25亿个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分钟增加6个糖尿病患者。

* 我国的患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据估计中国每年新增加糖尿病患者125万。

* 糖尿病的定义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

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氧化作用降低,造成血糖升高。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的代谢疾病。

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共同作用引起。

* 糖尿病患者的表现
基本症状:三多一少:
A. 多尿
B.多饮
C. 多食
D.体重减少
* 多尿: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
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

* 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

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
量增加。

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 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
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早期症状
• 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

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
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

2.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

3.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
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

* 糖尿病类型
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Ⅲ型糖尿病(其它类型糖尿病)
Ⅳ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 Ⅰ型糖尿病
⏹该型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10%。

发病主要为幼年及青少年,偶见于非肥胖的成人。

⏹患者的胰岛细胞受到病毒或者是毒物的损害,生产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是胰岛
细胞自身免疫性的破坏。

⏹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需终身使用。

* 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急容易口渴,容易出现酮尿中毒,造成失明和尿毒症。

需要胰岛素注射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

* Ⅱ型糖尿病
* Ⅱ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正常或增高,但β-细胞对葡萄糖的刺激反应减弱或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 该型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或以上,多于40岁后发病,起病缓慢、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
病情较轻。

一般发生在中老年,Ⅱ型糖尿病经常有遗传背景,肥胖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环境危险因素会促进其发生。

*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

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
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

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

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 糖尿病的并发症
*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已经成为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

*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可以分为
* A.急性并发症
* B.慢性并发症
* 急性并发症
* 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
* 高渗性昏迷(2型糖尿病)
* 乳酸酸中毒
* 急性感染
* 慢性并发症
*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 饮食治疗
* 口服降糖药
* 注射胰岛素
* 运动
* 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
* 1. 饮食治疗
*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每个糖尿病人都必须采用饮食治疗,并坚持终生。

* 通过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减少糖的摄入量,或者食用糖的替代品,增加膳食中的植物纤维,少吃多餐。

* 糖尿病患者营养特点
* 总能量控制在仅能维持标准的体重水平
* 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
* 低脂肪低盐
* 高纤维
* 杜绝能引起血糖波动的低分子糖类(包括单糖和双糖等)
* 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与活性物质
* 糖尿病患者达标的标准
* 我国采用的血糖达标数值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
<6.5mmol/L和<8mmol/L
*哪些食物有利于治疗糖尿病?
* 膳食纤维
* 多糖
* 脂类
* 矿质元素
* 膳食纤维
* 作用机理:改善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感应性,降低对胰岛素的要求;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
腹及餐后血糖,延缓病人的易饥感。

另外,增加纤维摄入量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及LDL 值,使HDL值升高。

这些功效对糖尿病患者也是非常有效的。

* 多糖
* 很多研究表明,存在于苦瓜,南瓜,甘蔗茎,紫菜,知母,人参,冬瓜,紫草等药用植物或者植物果实中的某些活性多糖组分,有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
* 甜味剂
在糖尿病专用的功能性食品中,甜味剂的选择十分重要,所使用的甜味剂,以不影响病人的血糖为先决条件,包括无能量或者低能量强力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功能性低聚糖、多元糖醇等。

* 蜂胶
* 基本成分:50--55%的树脂类、芳香油,30--40%蜂蜡,5-10%的花粉。

蜂胶的化学成分主
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芳香酸与芳香酸酯、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与脂肪酸酯、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及其它化合物。

* 蜂胶对糖尿病的作用
* 蜂胶抗菌抗病毒性
* 蜂胶调节免疫功能
* 蜂胶抗氧化性
* 蜂胶清理血液
* 蜂胶对体内酶系统的影响
1.活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病损的胰岛细胞和组织
2.蜂胶中含有的胰蛋白酶等多种活性酶和抗病毒组分,恢复胰脏功能
3.蜂胶中的黄酮类、菇烯类物质,具有促进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野茶油
* 野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量高达79%,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只有9%,另
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2%(标准在15%以下,且其中的亚麻酸与亚油酸之比为1∶4),对高血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情的控制有一定疗效。

因此,用野茶油当食用油,可以形成真正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

* 番石榴叶提取物
* 在日本、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亚热带地区,民间将番石榴的叶子用作糖尿病和腹泻药已有很长时间。

番石榴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多酚类物质,其中以窄单宁、异单宁和柄单宁为主要有效成分。

还含有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和若干精油成分。

将番石榴叶的50%乙醇提取物按200mg/kg的量经口授于患有Ⅱ型糖尿病的大鼠,血糖值有类似于给予胰岛素后的下降,显示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 矿质元素
* 铬:葡萄糖耐受因子中的成分,参与人体代谢,维持正常血糖.
* 锌,锰:改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 钾: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镁:增加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葡萄糖耐受性
* 口服降糖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

*双胍类药物:主要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

*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对淀粉和果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格列酮类药物: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 运动
* 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胰岛素的吸收,长期坚持运动锻炼,还可增强对活动
的耐受性,使活动时能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即活动时体内释放拮抗胰岛素的激素相对减少),因此糖尿病人要有适当的活动。

* 干细胞治疗
*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采用干细胞移植疗法治疗糖尿病,不仅可以修复患者受损的胰
岛细胞,恢复胰岛功能,还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