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白泰官》常州方言古语词纪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白泰官》常州方言古语词纪海洋
[摘要] 常州方言中保留了不少从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古汉语词汇,至今仍活跃于人们的口语中。常州评话著作《常州白泰官》全书为常州方言口语化的文字记载,集中体现了常州方言的语言特色。选取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古语词,对其进行考释和梳理,有利于探究常州方言古语词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 《常州白泰官》;古语词;常州方言;词汇考释
一、常州方言与《常州白泰官》概况
常州位于吴语区西北部,常州方言属于吴语区太湖片。作为北部吴语的核心部分,常州方言经历了古吴越语的产生、移民语言的汇入到吴方言地位确立。常州方言在生成、发展、变化中形成了丰富的方言词汇。首部常州评话长篇话本《常州白泰官》一书是根据地道的常州曲艺家周玉峰先生口述整理的文本资料,于2011年3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52回约60万字,获得2012年牡丹奖文学奖。常州评话是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曲艺形式,基于《常州白泰官》一书方言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本文选择此书中的方言古语词作为研究对象。
二、方言古语词的界定
《辞海》将古语词定义为“由于词汇的发展和变化,在现代语言
中已经用别的词代替了的古代的词”。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古语词是指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参照以上定义,本文将方言古语词界定为:见于古代文献资料的,常州方言中仍在使用而现代汉语口语中不用的词汇。其中,古代的时间为先秦至清代,文献包括字典、辞书及其他文学作品。
三、《常州白泰官》方言古语词考释
【爿】
徐玉梅拿行灶端过来,寻生火柴爿。(第二十三回)
《说文》:“爿,判木也。从反片。指事。”“爿”在此处指劈成片的竹木等,保留了本义。在常州方言中,“爿”还可以作为量词,与商店、工厂等搭配使用,此用法在《常州白泰官》中大量出现,“爿”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量词“家”或“间”,此用法是吴方言中特有的,如:后来有人扐假山边上开一爿茶馆店,等到“文化大革命”下来,连茶馆店也寻勿着了,到现在,更加呒不了。(第一回)
哦,介爿店是客满,那就换爿店。勿想连换三爿店,爿爿店客满。(第十一回)
【探】
太虚拿头颈里一串念佛珠探下来:“凭我介个念佛珠,你去投拜
师父,稳灵。”(第一回)
《说文》:“探,远取之也。”《尔雅》:“探,取也。”此例中“探”意为把挂在钩上的或穿戴好的东西取下,保留了本义。
【匽】
假山里看过,屋顶上查过,房子四周凡是可以匽人格地方,统统仔细检查。(第九回)
《说文》:“匽,匿也。”此例中“匽”为“躲、藏”之意,保留了其本义。后“匽”多写作“掩”,如《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掩贼为臧”与《九尾狐》四十八回“你是什么人,为什么鬼头鬼脑掩在黑影里头?”“掩”均由《说文》中“掩,敛也。小上曰掩”的本义演变为“躲”、“藏”之意。
【欱】hē:
我搭老太婆三节棍对单刀,打到气欱巴欱,你们也只象征性格拍两记手。(第十回)
《说文》:“欱,啜也。从欠合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欱,啜也。欱与吸意相近。与喷为反对。东都赋曰。欱野喷山。”在常州方言中“欱”读作hēi,“气欱巴欱”意为大喘气、上气不接下气,“欱”保留了吸气的本义。
【瀌】
手往下面缩一缩,手往下面一缩么,介个瓶离自己嘴巴近了呀,一近,力量加强,力道集中了,瓶里格水瀌上去,所有花瓣落英缤纷,落得皇帝头上一譶糊涂。(第四回)
《广韵》中“瀌”亦作“淲”、“滮”,水流貌。此例中“瀌”意为液体喷溅而出,保留了水流之意。
【竳】
他朝太监望望:你懂嗲?他勿认得父皇竳格地方。
(第三回)
《集韵》:“都腾切,音登。竳竳,立貌。”常州方言中,常指代“在”、“站”、“住”等,可两字叠用,以强调“在”。
【囥】
肉要囥扐碗底吃。(第一回)
白泰官呒不办法,心想:表面上阿弥陀佛,实际上男盗女娼,居然拿两个女人囥扐密室里!(第二十八回)
“囥”《集韵》:“口浪切,音亢,藏也。”现仍保持此义,意为藏、把……放在隐蔽的地方。
【轧】
“轧”字见于《说文解字》:“轧,也。从车,乙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打徐作辗,非也。”《匈奴传》曰:“有罪,小者轧,大者死。”颜曰:“谓辗转轹其骨节。按:本谓车之
于路,引申之为势相倾。”段玉裁的意思是说轧是用车轮碾压。但在刑法上,轧是指用车轮辗在罪犯的骨节使其致残,“轧”字的古义就有碾压、摩擦、挤压的意义,后来又引申为相互倾轧。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释文也大致如此。“轧”在现代汉语中为多音字,其中读音为yà的词义保留了“轧”的本义“碾、碾压”(“辗”古同“碾”)。读音为zhá的词义则为从“碾压”引申出的,意为把金属坯压成一定形状。而在常州方言中,“轧”大多读为gá,在《常州白泰官》一书中,“轧”多次出现,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例如:
介匹马,是雍正搭年羹尧轧朋友辰光买格。(第二回)
我宁可搭相府拎包,勿搭洋盘轧道。(第二回)
“轧朋友”“轧道”意为交朋友,“轧”有来往、结交的意思,“道”有朋友的意思,如在《常州白泰官》第十四回中亦有“弟兄道里”的说法,此处“道里”即“朋友、同伴”之意。
白泰官格娘轧轧苗头,觉得勿对头。(第一回)
老三活欠,勿放也勿杀,轧苗头,摸老头子的心思。(第二回)“轧苗头”意为分析情况。“轧”在此处意为估计、揣测。
勿要祖孙三代住一起,螺蛳壳里做道场,我再轧进去,算嗲?(第二回)
朆想到那叫花子被轧得走勿进药材店了,就回转身“嚓踢沓——”一屁股坐扐鸡蛋篮上。(第十五回)
“轧”意为“插、挤”。同样用法出现在《九尾狐》第九回“停歇出去,勿知哪哼轧法得来”。
【屏】
心脏尖膜受到严重破坏,只觉得喉咙口一口血涌上来,想屏呒不屏住,鲜血从口中喷出,喷扐白泰官面孔上,弄得白泰官本来一张小白脸,变成了大花脸。(第七回)
《说文》:“屏,屏蔽也。”在现代汉语中“屏息、屏气”中的“屏”为抑制呼吸的意思,此处“屏”引申为忍住不动。
【掭】
边上拿过文房四宝,磨得墨浓,掭得笔饱,扐墙上写下四句诗。(第九回)
“掭”意为毛笔在砚台上蘸墨汁,此义出现于元明时期,如《西游记》中“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又如清代《聊斋志异》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