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三基考试 第二节传染病临床四、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病原学诊断和鉴别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是指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疾病。
感染性腹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诊断三个方面。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史和疫情史来进行分析。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可以通过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等检查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此外,病原学诊断是诊断感染性腹泻的关键,可以通过病原体的培养、PCR检测、抗原检测等方法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结合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来进行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如功能性腹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因此,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是确诊感染性腹泻的关键。
除了诊断标准外,感染性腹泻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选择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来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腹泻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口服补液、静脉输液等方式来进行治疗。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预防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饮用安全水源、接种疫苗等方式来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此外,对于食品加工和饮食环境的卫生管理也是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关键。
总之,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预防感染性腹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饮用安全水源等方式来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感染性腹泻(2)
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一、常见的分两种细菌性腹泻病原体: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病毒性腹泻病原体: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肠腺病毒二、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分辨分离培养病毒性腹泻:病原学检查细菌性腹泻:免疫学检查三、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携带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人-人接触传播,污染的食品、水、生活用品,部分通过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免疫抑制慢性疾病者(高危)、旅游者。
流行特征:病毒性:秋冬季细菌性:夏秋季四、临床表现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长达数天,甚或数周,往往起病急。
以肠道症状最为突出,包括: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腹泻次数从一日3次到不计其数,粪便异常,呈水样便,或粘液,脓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伴压痛,常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头晕,全身不适等表现,因大量失去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不同种类细菌,病毒所致腹泻临床类型不同。
五、治疗一般治疗: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无渣食品,忌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品抗菌治疗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喜炎平(我科用的比较多的)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
有良好的效果静脉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六、护理⑴一般护理:按照传染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消毒、隔离制度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精神烦躁或萎靡都可以是脱水的表现;面色发灰或皮肤发花,出冷汗,精神极度萎靡,四肢发冷,脉搏细数,尿量少,都是休克的表现;观察患者有无肌肉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等低钾血症的表现;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告知医师,积极对症处理。
此外,还要监测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大便的次数、性质、留取新鲜大便及时送检)及伴随症状,监测体温的变化。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和诊断原则
腹泻分几类?什么是感染性腹泻?
关于腹泻,公认的定义是24小时内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泻。
腹泻病的病因极其复杂,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所谓非感染性腹泻是泛指各种非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腹泻,诸如营养不良性腹泻;功能性腹泻;药物性腹泻、内分泌紊乱性腹泻等。
而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腹泻,引起腹泻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分细菌、病毒及寄生虫三种。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是什么?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以细菌和病毒为最主要,致泻性病原菌有:志贺氏痢疾菌、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01群霍乱弧菌及非01群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结肠炎耶氏菌、亲水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河弧菌、拟态弧菌等。
引起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小园病毒、星状病毒、肠腺病毒等。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寄生虫病原有:阿米巴原虫、兰氏贾第虫,结肠小袋虫,隐包子虫等。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原则是什么?
关于腹泻,公认的定义是24小时内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泻。
腹泻病的病因极其复杂,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所谓非感染性腹泻是泛指各种非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腹泻,诸如营养不良性腹泻;功能性腹泻;药物性腹泻、内分泌紊乱性腹泻等。
而感染性
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分细菌、病毒及寄生虫三种。
感染性腹泻
侵袭力
致病岛基因编码产物:如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TTSS)
细 菌 侵 入 胃 肠 道
毒力 毒 素 数量:
微菌落(microcolony)毒力弱的机会性致病菌 细菌生物膜(biofilm) 藉此引起医源性感染 外毒素(exo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经口初始入侵的病原菌数量 通过胃酸等胃肠道防御屏障后进入肠腔有效定植和繁殖的 数量
细菌性痢疾
钟恢海
病原学(1)
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
革兰染色阴性 无荚膜和鞭毛,有菌毛,不形成芽胞
分为4群(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47个血
清型
图 福氏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纯培养的镜下形 态(革兰染色)
福氏志贺菌(扫描电镜 x2400 )
病原学(2)
饮食行业要建立严格卫生管理制度
对症治疗:肠功能紊乱者给予镇静药 及调节植物神经药,菌群失调者可用 微生态制剂
治疗:中毒型菌痢
病原治疗:静脉用氟喹诺酮类、
三代头孢菌素类 休克型:积极抗休克治疗 脑型:积极治疗脑水肿,防治呼 吸衰竭
预
防
管理传染源:彻底治疗和隔离病人及带 菌者 切断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采用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内毒素 → 损伤血管壁 → DIC 、血栓形成 → 微循环障碍加重 → 感染性休克、重要脏器 功能衰竭、脑水肿甚至脑疝(中毒性菌痢 脑型)
图 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M细胞)
细菌性胃肠道感染发病机制
黏附因子:菌毛或非菌毛黏附素
荚膜、微荚膜:干扰调理,抵抗吞噬 鞭毛:有助于细菌在胃肠道运动 侵袭性酶:协助病原菌扩散和抗吞噬
感染性腹泻讲义课件
详细描述
3. 治疗:以补液、抗炎为主,预防脱水,一般无需使用 抗生素。
1.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大便多为 黏液脓血便。
4.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摄入不洁食物。
案例二:旅行者腹泻
总结词:旅行者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 腹泻,常见于出国旅行或探险者。
1. 症状:轻度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可能 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免疫接种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推荐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预防腹泻的疫苗。
公众的健康教育及注意事项
了解腹泻的危害
让公众了解感染性腹泻的危害,如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甚至危及生命。
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过期食品等, 避免病从口入。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01
02
03
轻度感染
表现为轻度腹痛、恶心、 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
中度感染
除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能 出现发热、乏力、全身不 适等症状。
重度感染
症状加重,可能出现严重 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 等症状。
02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急性腹泻
病程不超过3周,粪便性状 发生改变,次数增多,可 为水样便、血便或黏液脓 血便。
。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 、变质、过期食物,尽量少吃
生冷食物。
预防接种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预防接种 疫苗,以降低感染性腹泻的发
病率。
提高免疫力
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增强身 体免疫力,预防感染性腹泻的
发生。
04
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 学与防控
感染科感染性腹泻病例分析
感染科感染性腹泻病例分析感染性腹泻是由于人体肠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本文将通过对感染科某医院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与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1. 个案描述患者A,女性,65岁,近期出现腹泻、腹痛、恶心等症状,体温37.5℃,呕吐频繁,大便带血。
既往无明显慢性肝病、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临床怀疑为感染性腹泻,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2. 发病原因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根据患者症状以及病史,可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从而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3. 症状与体征感染性腹泻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腹部肌肉紧张等。
而患者A的病情表现主要集中在腹泻、腹痛、呕吐以及大便带血等方面。
4. 治疗方法对于感染性腹泻,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另外,适当调整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5. 病例治疗过程经过精确的病原学检测,患者A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
在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给予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措施。
经过5天的治疗,患者A的症状逐渐缓解,大便恢复正常,体温稳定。
6. 预防措施感染性腹泻的预防非常重要,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饮食卫生的保障,饮用高温熟食,尽量避免生冷食物等。
另外,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对感染科中一位患者的病例分析和治疗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提高人们对感染性腹泻的认识,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传染科三基考试题库 基础理论题目大全 附有答案
第一节传染病基础(总分29,考试时间600分钟)一、选择题A型题1.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A. 机体的保护性免疫B. 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C. 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D. 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E. 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功能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此种情况属于:()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C. 显性感染D. 病原体携带状态E. 潜伏性感染3.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A. 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 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C. 散发、流行、暴发流行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 患者B. 病原携带者C. 隐性感染者D. 易感者E. 受感染的动物5. 传染病检验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A. 隔离期B. 传染期C. 最长潜伏期D. 最短潜伏期E. 平均潜伏期6. 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前后次序排列,依次为:()A. 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B. 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C. 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D. 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E. 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7. 下列传染病中,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A. 鼠疫、炭疽B. 霍乱、炭疽C. 鼠疫、霍乱D. 霍乱、艾滋病E. 鼠疫、艾滋病B型题第8~12题A 空气、飞沫、尘埃传播B 水、食物、苍蝇传播C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D 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E 土壤传播8. 艾滋病经:()9. 恙虫病经:()10. 破伤风经:()11. 麻疹经:()12. 莱姆病经:()C型题第13~17题A 外毒素B 内毒素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13. 霍乱弧菌:()14. 白喉杆菌:()15. 脑膜炎球菌:()16. 阿米巴原虫:()17. 破伤风杆菌:()第18~21题A 细胞免疫B 体液免疫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18. 调理素:()19. γ干扰素:()20. 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21.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X型题22. 病原体毒力包括:()A. 内毒素B. 外毒素C. 侵袭力D. 穿透能力E. 溶组织能力23.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A. 有特异病原体B. 有传染性C. 有感染后免疫D. 有流行病学特征E. 有感染中毒症状24.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疾病应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者是:()A. 艾滋病患者B. 狂犬病患者C. 肺炭疽病患者D. 鼠疫患者及病原携带者E. 霍乱患者及病原携带者25. 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动免疫制剂的是:()A. 菌苗B. 疫苗C. 抗毒素D. 类毒素E. 丙种球蛋白26. 下列各项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A. 抗毒素B. 类毒素C. 灭活疫苗D. 丙种球蛋白E. 特异性丙种球蛋白二、填空题1. 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中的_________ 与_________ 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传染病学 感染性腹泻
传染病学感染性腹泻教学大纲:▪重点: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掌握:传播途径课后习题:▪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关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卫生部做出何种规定?为什么?1、急性腹泻的概念:每天排便3次或3次以上,总量超过250g,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的腹泻。
粪便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
2、腹泻按发病机制分类(了解):▪分泌性腹泻▪侵袭性(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3、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分类:可分为5类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水样腹泻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粘液脓血便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血便及全身症状重(0157:H7)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之一肠粘附性大肠埃希菌水样腹泻ETEC 旅行者腹泻EHEC 能产生溶血素,志贺样毒素(Vero)O157:H7部分患者并发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抗生素可促使细菌死亡释放大量Vero毒素,促使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危险增加,因此2002年卫生部规定: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和疑似患者禁止使用抗生素。
※4、AAD: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指应用抗菌药物后发生的,与抗菌药物有关的腹泻,尤其多见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通常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后5-10天发病。
艰难梭菌(CD)是常见病原,其他常见病原产气荚膜梭菌,金葡,克雷伯菌属,白色念珠菌等;常合并肠道机会致病菌感染。
5、医院内腹泻:多由艰难梭菌引起,称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即假膜性肠炎,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与住院或门诊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高龄或其他基础疾病等有关,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水样腹泻,发热,腹胀等。
6、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和人—人的接触感染为主。
7、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概念: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肠道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资料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
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
某些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或流行。
(二)临床表现
1.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
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2.已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
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也可仅有少量或无细胞。
2病原学检查: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如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
临床诊断:具备(二)和(三)中的1,(一)供参考。
病原确诊:临床诊断加(三)中的2.。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腹泻ppt课件
13
发病机制
1. 分泌性腹泻 2. 侵袭性腹泻:脓血便为其特征表现, 又称之为渗出性腹泻
14
发病机制 ?分泌性腹泻 病原菌进入肠道后,仅在小肠
内繁殖( 并不侵入肠上皮细胞),粘附于肠粘膜, 释放肠毒素,与肠粘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刺激
肠粘膜分泌过多的水和 Na+到肠腔,当分泌量
?特点: 全球性,一般为散发,可爆发流行。
多为自限性,少数可伴有严重病发症,而导致死亡。
5
病原学
1. 大肠埃希菌 2. 耶尔森菌 3. 变形杆菌 4. 艰难梭菌 5. 类志贺邻单胞菌 6. 气单胞菌
6
大肠埃希菌
? 埃希菌属,肠杆菌科,短杆革兰氏阴性菌,无芽胞,运动活 跃。
? 在15-46°C均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37°C,在水中可存活 数周至数月,在冰箱中可长期生存。
用有抵抗力,酶作用 24小时后仍保留全部活 性,B毒素较A毒素细胞毒性强。 ? 艰难梭菌原为人、畜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婴 儿时带菌率尤高。
1在,可呈短链或长 丝状,兼性厌氧,有动力,无芽胞和荚膜。
? 毒力比志贺菌低得多。 ? 不耐高盐。 ? 存在于淡水、温血及冷血动物体内。
被破坏,对酸、碱稳定。 ? 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8
变形杆菌
? 属肠杆菌科,革兰阴性菌,多形性,无芽胞和 荚膜,有周鞭毛,运动活跃
?最适温度为 37°C,能产生肠毒素。 ? 在鱼、蟹及肉类中变形杆菌污染率较高。
9
艰难梭菌
? 为革兰性杆菌,专性厌氧,有芽胞。 ?能产生肠毒素,包括 A和B两种毒素,对酶作
超过吸收能力时可导致腹泻 。
15
细菌感染性腹泻
1
感染性腹泻 (2)
治疗
一般治疗:按甲类传染病隔离。症状消失后,隔日 行便培养, 连续两次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按照病人呕吐情况给流质饮 食或禁食。 补液: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纠酸补钙, 见尿补钾。输液的总量应包括纠正 脱水量和维持量。 抗菌药物:减少腹泻,缩短吐泻期及排菌期。疗 程为3天。多 西环素:100mg Bid;或,左氧氟 沙星0.5g,Qd。霍乱弧菌药敏 研究表明,头孢 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近100%,对儿童、 老人及肾功能受损患者,可试用三代头孢菌素。
病原学
细 菌:最早被确诊的病原体,最为常见 病 毒:近年来才被发现 寄生虫:主要是原虫
主要病原体种类
主要腹泻病原体特征
霍乱弧菌 志贺菌
沙门菌
埃希菌
弯曲菌
轮状病毒
霍乱(cholera) 1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 甲类传染病。 2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 3临床上主要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 米汤样肠内容物、 脱水、肌痉挛和尿闭为特征。 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 毒而死亡。
病理表现
淋巴滤泡显著肿大 胆囊内充满黏稠胆汁。 心、肝、脾等脏器多见缩小。 肾脏无炎性变化,肾小球及间质的毛细血管扩 张,肾小管上 皮有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 其他内脏及组织亦可有出血及变性等变化。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多为1~2天,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天。 多数为隐性感染,轻型占有相当数量。典型病人多为 突然发病, 少数病人在病前1~2日有疲乏、头昏、腹 胀等前驱症状。临床 经过可分三期: 泻吐期:多数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腹泻为无痛 性(O 139除外)。每日大便自数次至数十次或更多, 开始时为黄色稀 便,尚有粪质,后迅速成为米泔水样。 脱水期:由于严重泻吐引起水和电解质丧失,可出现脱 水和周 围循环衰竭。 恢复期: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病人症状消失,尿量增加, 体温 回升,几天内逐渐恢复正常。
感染性腹泻的课件
二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常 见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特征: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发热等)及肠道的痢疾三联征:便 次多量少的粘液血或脓血便、痉挛性 腹痛、里急后重。
【临床表现】
• 分型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轻型 2) 普通型(典型) 3)重型 4) 中毒型 2 慢性细菌性痢疾: 1) 慢性迁延型 2)慢性急性发作型 3)慢性隐匿型
【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
1)消化道症状:
腹痛:脐周、左下腹
腹泻: 粘液浓血便、次数多、量少,里急后重感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症状
O139群霍乱弧菌是1992年在印度、孟加拉、 泰国等地出现的大批霍乱样腹泻的病人吐泻物中 分离到的一种新型的霍乱弧菌。由此菌株引起的 疾病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与O1群霍乱弧菌无法区 分,故也被WHO定为霍乱。由于人群对O139群霍乱 弧菌缺乏免疫力,有可能取代O1群霍乱弧菌蔓延 到世界各国,有人预言,这些流行可能标志着第 八次霍乱大流行的开始。因此,对O139群霍乱弧 菌的防治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霍乱的临床表现:分三期
1 泻吐期: 急性起病。剧烈腹泻(特点 为水样便,典型为米泔水样便,每次便 量大,无明显不适和腹痛),每日十余 次或数十次。少数伴有呕吐(特点为无 明显恶心,呕吐物为水样,喷射性,性 状与大便性状相同),一般无发热。一 般持续数小时至2~3天。
2 脱水期: 持续和大量泻吐,导致水和电解质
严重丢失,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症状。 表现:口渴、皮肤弹性差、手指皱缩、眼窝下陷、 舟状腹、哭无泪等。 血压下降,脉细弱、心音低钝、尿少甚至无尿 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血钾表现等 此期持续数小时至2~3天。
感染性腹泻
整理课件
30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近年认识到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胃肠 炎伴发热
可合并菌血症及脑膜炎,但比例不详 标准大便培养不能检测 首选: 氨苄西林静滴 次选: SMX/TMP静滴
整理课件
31
贾第鞭毛虫
甲硝唑250~750mg tid ×7~10d
整理课件
32
隐孢子虫
孢子虫、弓形虫 真菌: 念珠菌属、曲霉、毛霉
整理课件
4
发病机理
病原体直接作用: 志贺菌属
病原体直接侵袭肠壁细胞,使粘膜充血、水 肿、渗出,甚至溃疡,临床出现粘液脓血 便
细菌毒素作用
肠毒素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后者激活腺苷环 化酶,使cAMP ,促使肠粘液细胞分泌 功能亢进,致水样便: 霍乱弧菌
外毒素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 腊样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
肠粘膜保护剂
思密达: 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与肠粘液糖
整理课件
16
病原学治疗
整理课件
17
志贺菌属
发热58%,血便25~51% 首选: 环丙沙星500mg、氧氟沙星300mg、
诺氟沙星400mg bid ×3d 可选: SMX/TMP800mg/160mg bid ×3d,或
儿童大肠埃希菌O157: H7感染发生HUS(溶血 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危险为8~10%,早期 SMX/TMP治疗HUS危险性
整理课件
38
胃肠炎: 轻、中腹泻
治疗
轻度腹泻: 仅需补液、避免含有乳糖和咖 啡因的饮食
中度腹泻: 补液以及抗肠蠕动的药物,如 洛哌丁胺,首剂4mg,以后每次稀便后 2mg,最多不超过16mg/d;或者次水杨 酸铋每天4次口服,每次2片。
传染科三基考试 第二节传染病临床二、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要点和治疗
第二节传染病临床二、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要点和治疗(总分42,考试时间600分钟)一、选择题A型题1. 有关休克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A. 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神志昏迷B. 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 血压均下降D. 面色苍白或潮红、发绀E. 尿少或无2. 低阻力型休克最常见于:()A. 失血性休克B. 烧伤性休克C. 心源性休克D. 感染性休克E. 创伤性休克3. 休克输液治疗的原则是:()A. 血压正常不必输液B. 补液宁多勿少C. 补充丢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D. 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肾功能E. 补液宁少勿多,需多少补多少4. 抗休克治疗中纳洛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拮抗:()A. 儿茶酚胺B. 血管紧张素C. β-内啡肽D. 心肌抑制因子E. 前列腺素5.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A. 疏通内循环,扩张小血管B.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C. 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D. 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E. 增强心肌收缩力6. 休克时最先受损的细胞器是:()A. 溶酶体B. 高尔基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E. 线粒体7. 下列疾病中不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是:()A. 暴发性流脑B. 大叶性肺炎C.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D. 霍乱E. 细菌性痢疾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A. 氧分压降低B. 进行性呼吸困难C. 进行性发绀D. 呼吸节律不整E. 肺底可闻湿啰音9. 有关感染性休克的实验室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 血钠、钾均偏低B. 初期呈低凝状态,后期呈高凝状态C. 白细胞计数大多降低D. 严重休克时血乳酸钠含量常降低E. 鲎溶解试验有助于内毒素监测10. 下列选项不是休克晚期的临床表现的是:()A. 肝衰竭B. 烦躁不安,但神志尚清C.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D. 顽固性低血压E. 广泛出血11. 下列细菌会导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是:()A. 铜绿假单胞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表皮葡萄球菌D. 产碱杆菌E.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12. 感染性休克发生DIC时的治疗,正确的是:()A. 先治疗DIC,后处理原发病B. 早期疑似DIC者可先用肝素做实验性治疗C. 已确诊为DIC应及早予肝素治疗D. 在DIC早期应使用抗纤药物预防纤溶E. 如合用潘生丁,肝素用量可酌增13. 感染性休克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 缺氧及酸中毒B. 溶酶体释放C. 微循环障碍D. 心肌供血不足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纤溶亢进14. 休克时发生急性肾衰竭诊断的依据是:()A. 少尿B. 氮质血症C. 多尿D. 肾性高血压E. 肾性贫血15. 在休克并发急性肾衰竭时,下列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 尿量可不减少B. 血尿素氮增高C. 血肌酐减少D. 代谢性酸中毒E. 高血钾16. 下列不属于早期休克的临床表现的一项是:()A. 面色苍白B. 四肢湿冷C. 尿量减少D. 脉压增大E. 呼吸深快B型题第17~20题A 感染性休克B 过敏性休克C 低血容量性休克D 血源性休克E 神经源性休克17. 高位脊髓麻醉可发生:()18. 严重烧伤早期可发生:()19. 暴发性流脑可发生:()20. 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第21~24题A 缩血管药B 扩血管药C 肝素D 盐皮质激素E 糖皮质激素21. 确诊为DIC选用:()22. 低排高阻型休克选用:()23. 高排低阻型休克选用:()24. ARDS选用:()C型题第25~28题A 高阻力型休克B 低阻力型休克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25. 干性霍乱所致休克为:()26. 烧伤性休克为:()27.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为:()28.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休克为:()第29~32题A 感染性休克B 低血容量性休克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29. 普通性伤寒可引起:()30.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引起:()31. 霍乱可引起:()32. 中毒性菌痢可引起:()X型题33. 缺血缺氧期导致微血管发生强烈痉挛的有:()A. 儿茶酚胺B. 血栓素C. 血小板活化因子D. 缓激肽E. 白三烯34. 休克时的代谢改变正确的有:()A. 糖原和脂肪代谢亢进B. 早期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C. 后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D. 在休克进展时,可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E. 因ATP生成不足,使细胞膜上钠泵运转失灵致细胞水肿35. 下列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正确的是:()A. 为减轻毒血症可给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B. 必须明确致病菌后才予抗生素治疗C. 宜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治疗D. 由于抗生素剂量较大,故应静脉内给药E. 积极控制感染和抗休克两方面治疗36. 低排高阻型休克的治疗常用的扩血管药物有:()A. 阿托品B. 酚妥拉明C. 去甲肾上腺素D. 654-2E. 间羟胺37. 治疗感染性休克常用的缩血管药物有:()A. 去甲肾上腺素B. 异丙肾上腺素C. 间羟胺D. 东莨菪碱E. 酚妥拉明38. 下列关于ARDS的治疗,正确的是:()A. 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予呼气末正压呼吸B. 可予血管痉挛剂降低肺循环阻力C. 控制入液量,尽量减少胶体液D. 可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E. 为防止继发感染,尽量不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9. 感染性休克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是:()A. 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B. 疏通微循环C. 提高血浆渗透压D. 防止发生DICE. 降低血液黏滞度二、简答题1. 感染性休克的定义是什么?2. 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包括哪三期?3.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 C2. D3. D4. C5. B6. E7. D8. D9. E 10. B 11. B 12. C 13. C 14. B 15.C 16.D 17.E 18. C 19. A 20. D 21. C 22. B 23. A 24. E 25.B 26. A 27. A 28.C 29.D 30. A 31. B 32. A 33. A,B,C,E 34. A,B,C,D,E 35. A,C,D,E 36. A,B,D 37. A,C 38. A,B,D 39.A,B,C,D,E40. 感染性休克是因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害、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重综合征。
感染性腹泻病
5.低镁血症:少数慢性腹泻病合并营养不良患儿,其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被纠正后或低钙血症 同时出现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
腹泻、呕吐பைடு நூலகம் 一般症状
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紊乱 症状
2.中型与重型
多数起病缓慢,自轻型腹泻逐渐加重,泻水样便;少数起病即为水样便,量多,次数频繁,每次数毫升至数 十毫升,每日十数次至数十次,多数为10-20次,常有呕吐每日1-2次至十数次,个别严重者可吐咖啡样沉渣,早 期食欲减退,以后加重,严重者拒食,多数有发热。
3.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感染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近年来呈广泛流行,传染性强,症状严重,治疗困难,病 死率高。
病毒 60年代初期,我国就有“秋季腹泻”流行,均认为系病毒引起,实际上当时把病因不明的腹泻均认为 病毒性腹泻。由于经济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和防治工作的不断提高,病毒性腹泻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
1.轮状病毒: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在电镜下于急性腹泻患儿十二脂肠粘膜活检标本中,发现上皮细胞 内存在大量球形病毒颗粒,根据其类似车轮状形态,1975年命名为“轮状病毒”(Rota Virus),该病毒是引起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估计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泻病多由轮状病毒所引起,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 故亦称秋季腹泻。
2.诺沃克病毒(Norwalk):是成人与年长儿流行性非细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因。
3.肠腺病毒:可引起腹泻,正常人粪便中约5%亦能检测出该病毒,对于其在腹泻中的致病作用尚有争议。
其它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隐孢子虫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它是迁延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白色念珠菌 是真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及长时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腹泻易呈迁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传染病临床四、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病原学诊断和鉴别
(总分16,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选择题
A型题
1. 食物中毒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食物中毒均无传染性
B. 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种
C. 食物中毒病程有自限性,不会引起死亡
D. 食物中毒后都可产生免疫力,罕有重复发病
E. 预防接种可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2. 能引起传染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是:()
A. 沙门菌
B. 葡萄球菌
C. 肉毒杆菌
D. 变形杆菌
E. 产气杆菌
3. 沙门菌导致食物中毒预后最严重的致病菌是:()
A. 鸭沙门菌
B. 鸡沙门菌
C. 病牛沙门菌
D. 猪沙门菌
E. 鼠伤寒沙门菌
4.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沙门菌
B. 葡萄球菌
C. 变形杆菌
D. 副溶血性弧菌
E. 致病性大肠杆菌
5. 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预后最严重的致病菌是:()
A. 沙门菌
B. 葡萄球菌
C. 肉毒杆菌
D. 变形杆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6. 男性,24岁。
进食海产品,餐后4 h突然发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解大便十余次,血水样,偶有黏液血便,无里急后重。
体检:轻度脱水征,Bp 12/8 kPa,腹软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镜检WBC 5~8/HP,RBC 10~25/HP。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霍乱
B. 副霍乱
C. 沙门菌食物中毒
D.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E. 细菌性痢疾
B型题
第7~11题
A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B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C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
D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 157∶H 7
7. 引起婴儿腹泻的病原菌:()
8. 引起旅游者及婴儿腹泻的病原菌:()
9. 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
10. 引起类似菌痢临床表现的病原菌:()
11. 导致血性腹泻或伴溶血性尿毒症的病原菌:()
X型题
12. 毒素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
A. 肠毒素引起
B. 有传染性
C. 无传染性
D. 呕吐、腹泻
E. 多有发热
13.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是:()
A. 发病突然
B. 时间集中
C. 潜伏期长
D. 集体发病
E. 发病者进食同一食物
14. 神经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是:()
A. 洗胃
B. 腹泻剂
C. 清洁灌肠
D. 抗血清治疗
E. 应用抗生素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感染性腹泻?
2. 简述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1. B
2. A
3. E
4. A
5. C
6. D
7. D
8. A
9. C 10. B 11. E 12. A,C,D 13. A,B,D,E 14. A,B,C,D
15.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于细菌、毒素或病毒造成排便次数增多,并呈不同程度的稀便。
常常伴有肠痉挛所致的腹痛。
16. 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细菌、毒素或病毒等造成肠黏膜分泌旺盛、水分吸收减少或全不吸收及肠蠕动亢进导致腹泻,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