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资源保护规划
2023年陕西省水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陕西省水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e8be3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2.png)
2023年陕西省水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陕西省水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多。
同时,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务行业,作为关系着人民生活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一直备受各级政府的关注。
随着国家水务改革和水环境治理的逐步推进,陕西省水务行业也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对陕西省水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展望。
一、陕西省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1.水资源状况陕西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山地。
全省平均年降雨量为570毫米,是我国中西部较为干旱的省份之一。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54.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78.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75.53亿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稀缺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
2.水环境状况随着经济、人口的快速增长,陕西省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水质状况。
全省174条内河和19个近海浑水处理区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其中Ⅴ类水体(劣Ⅴ类)占比76.2%。
(2)水资源浪费。
由于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全省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普遍。
(3)水生态破坏。
由于过度开发,水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面临生存危机。
二、陕西省水务行业市场现状1.水务企业陕西省的水务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以陕西水务集团公司为龙头,分布在全省各个市县的多元化市场主体体系。
目前,陕西省已拥有大型水务企业21家,其中省属水务企业10家(占全国水务企业总数的3.5%),地方水务企业11家。
水务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步拓展,从水源地、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单一业务扩展至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多个领域的全产业链经营。
2.节水产业随着节水理念的普及和产业化的进程,陕西省节水产业开始有了起色。
节水器材的生产厂家逐渐增多,如嘉陵节水、中环环保、长江水电节能等。
农业节水装备的应用逐步普及,代表性的有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小松节水灌溉设备等。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5〕60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5〕60号](https://img.taocdn.com/s3/m/7c2dc0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d.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5〕60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2015年12月30日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环境质量好坏,事关百姓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我省能否全面够格步入小康社会。
当前,我省面临水资源缺乏、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水污染严重、水循环利用不足等严峻形势,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力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质目标需求和水环境安全,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部署要求,突出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南防北控、中部提升、节水循环、优化空间、底线保障”原则,充分发挥法制规范、市场调节、科技支撑、标准导向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系统治水、创新治水、全民治水,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让三秦大地水更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久动力。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受到严格控制。
到203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渭河水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恢复。
主要指标:--控制指标:到2020年,汉江、丹江、嘉陵江等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
![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4cb6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d.png)
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4T07:37:42.133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3期作者:蔡琳[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用水量偏低,我们需要探寻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的水资源郑州大学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用水量偏低,我们需要探寻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的水资源。
同样,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在对铜川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文资料、水系、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为铜川市水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平衡;措施;铜川市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ongchuan Cit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also increasing, which requires a higher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China is rich in water resources, but the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is low.We need to explore how to us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effectively. Similarly,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ongchuan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facing the same problem.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level of water resources in Tongchuan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low.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ongchuan's physical geography, social economy, hydrological data, water system, water resources overview,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and gives its own opinions,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ongchuan'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1.陕西省铜川市概况1.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铜川是陕西省省辖市。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e083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0.png)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
本条例所称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为城市集中式供水的取水口划定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
第三条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应当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的投入,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安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林业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第七条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第八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水资源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划定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水质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保障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系统良好。
第九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c37f03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b.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26•【字号】陕政发[2006]69号•【施行日期】2006.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6〕69号)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省沿渭(河)主要城市和工业区的地下水超量开采问题比较严重,已经诱发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超采区管理,不仅是确保城镇安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沿渭(河)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强化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
对划定的禁采区,要根据城市公共供水水源和供水管网建设情况,有序封停各类地下水取水设施;对划定的限采区,要执行地下水限采指标,把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要在全社会深入宣传节水理念,进一步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尽快实行梯级水价,加快推进建设节水型社会。
要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源,限制取用地下水”的原则,加快地表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地保留一定数量的公共水源井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省级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切实加强对《方案》实施工作的监督指导,加强城市地下水监测,对地下水超采区实施动态管理,适时修订完善划定成果,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
陕西西安水质问题严重水资源保护任务重
![陕西西安水质问题严重水资源保护任务重](https://img.taocdn.com/s3/m/55e4a6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d.png)
陕西西安水质问题严重水资源保护任务重尊敬的读者: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保护任务变得十分紧迫。
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名城,西安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众多游客向往之地。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加,水质问题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本文将就西安市水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西安水质问题的现状1. 水源污染严重西安市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渭河、灞河和引黄灌区的供水径流,而这些水源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由于渭河和灞河流域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质已经明显下降。
在引黄灌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导致了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大量入侵,直接威胁到了水质安全。
2. 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快速增长,西安市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
长期高强度可持续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下降以及土壤沉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
这不仅对城市供水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也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二、西安水资源保护的挑战1. 宏观层面的问题在水资源保护方面,西安市存在着宏观层面的问题。
首先,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措施和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执行力度。
其次,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缺乏统一指挥部署,相关部门分散、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监管不到位。
最后,公众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2. 技术应用和管理问题在技术应用和管理方面,西安市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不够健全,对于水质变化和危害的及时发现和预警存在困难。
其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缺乏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管理经验,浪费严重。
最后,现有的环境监测能力和执法力度有限,监管难度大。
三、西安水资源保护的对策1.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针对西安市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挑战,我们应该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件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ad93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9.png)
虽然总量丰富,但受地形地貌和 气候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 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
地区差异明 显
陕西省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和黄土高原南部,关中盆地和陕北地区 相对较少。
水资源分区
全省划分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是陕西省最主要 的水资源分布区,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 件
目录
•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 陕西省水资源利用 • 陕西省水资源保护 •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 • 陕西省水资源问题与挑战 • 陕西省水资源未来发展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陕西省水资源总量
总量丰富
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水资 源总量相对丰富,多年平均水资 源量为42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 19位。
研发节水技术和设备,促进节水型社 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引进国际先进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 推动水资源管理创新。
THANKS
陕西省农业用水量较大, 占全省总用水量的60%以 上,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 领域。
灌溉方式
主要的灌溉方式为沟灌、 渠灌和喷灌,其中沟灌和 渠灌较为普遍。
节水灌溉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陕西省正在推广节水灌溉 技术,如滴灌和微喷灌等。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量
陕西省工业用水量逐年增 长,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 领域之一。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减少浪费和污染。
水资源保护工作展望
01
02
03
04
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 水环境质量。
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 流失。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0a4209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a.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08•【字号】陕政办发[2009]72号•【施行日期】2009.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陕政办发〔2009〕7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六月八日陕西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23号),设立省水利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取消拟定水利行业经济调节措施、指导水利行业多种经营工作的职责。
(三)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全省水利战略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组织编制全省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重大水利规划。
按规划制订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全省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中省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出中省水利建设投资安排建议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兼顾和保障。
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拟订全省和跨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规定开展水能资源调查工作,负责重要流域、区域以及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组织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防洪论证制度。
陕西省历次水资源规划成果对比与思考
![陕西省历次水资源规划成果对比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029a8ebceb19e8b8f6bad8.png)
年 中国水资 源公 报 , 西万 元 G P用 水 量 13 m , 陕 D 0 为 全 国平 均水平 18 m / 7 万元 的 5 % , 全 国排 名 第 8 8 在 ; 农 田灌 溉 平 均 用 水 量 4 6 0 m / m , 全 国平 均 值 8 h 为
对 比分 析历 次规 划 成果 , 断改 进 和 提 高 水 资 源 规 划 不
( )第 3次 , 0 9年 的 《 西 省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3 20 陕
划 》 估算 陕 西省 水资 源量 4 3 3亿 m , , 2. 水文 资 料 系列
为 15 9 6~2 0 0 0年 , 状 年 为 2 0 现 0 8年 。按 照 技 术 细 则
地 区因水 土保 护 等措施 减 少 的河川 径流 量 和关 中地 区
对 人 类 活动所 消耗 的 地下水 进 行 了还原 。
收 稿 日期 :0 1 7—3 2 1 —0 0
作者简介 : 晓利 , , 鱼 女 高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资 源规 划 、 护 及 管 理 工作 。E—m i y139 9 13 em 主 保 a :x18 1 @ 6 .o l
人 民 长 江
1 2 水 资 源 量 认 定 .
全 国水 资源综 合规 划成 果 已于 2 1 0 0年 l 0月获 国 务 院批复 , 省水 资 源 量 同时 获 得 了认 定 。 鉴 于陕 西 各 省 4 3 3亿 m 2. 水 资源量 已获 得 国家和 流域委 认 可 , 可 以作 为今 后 陕西省 水资 源量 的法定 数据 应用 。
m , 中关 中和 陕北 2 其 0亿 m , ’ 陕南 6 . 7 8亿 m 。
陕西省地下水水源地规划
![陕西省地下水水源地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e72fecb8f67c1cfad6b815.png)
潜水+承压水
孔隙含水层
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洪、湖积的砂砾卵石层。潜水水位埋深1.5—2.5米,含水层厚26—50米,降深1.88—4.99米,单井涌水量1.80—9.60升/秒米。第一承压含水岩组水头埋深0.4—4.5米,含水层厚度为72—76米。降深11.58米,单井涌水量7.33公升/秒.米。第二承压水水头埋深0.5—40米,含水层厚度63—86米,降深12.78米,单井涌水量6.51公升/秒.米。
小型
相当于D级
284.70
18
47
陕西省
延安市
安塞县
安塞潭家营—沿河湾水源地
潜水+承压水
孔隙、裂隙含水层
河谷冲积层及下覆基岩风化壳潜水含水岩组,分布于河谷阶地。上部含水层砂卵石层夹泥,下部为砂页岩及油页岩上部为冲积层孔隙含水,下部基岩风化壳为裂隙含水。含水层厚25—33米,水位埋深1—14米,涌水量0.5—5公升/秒。
潜水为重碳酸,硫酸钠或钠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0克/升。浅层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钠或重碳酸,硫酸氯化物钠型水矿化度。51—0.55.深层承压水为重碳酸,氯化物,硫酸钠型水,矿化度0.46—0.48克/升。
中型
B级
4215.75
3669.37
5
19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安市
西安市城市供水西北郊水源地
小型
相当于C级
1430.80
1160.80
10
37
陕西省
汉中市
城固县
城固县城镇供水水源地
含自来水公司水源地及各厂矿自备水源地。
潜水+承压水
孔隙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埋深80—100米,岩性为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的砂、砂砾石层,含水层厚11—78米。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冲、洪、湖积的砂砾石层。单井涌水量一般50—100立方米/时。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07]125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07]125号](https://img.taocdn.com/s3/m/7d3bd22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7c.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方案的批复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07〕125号)省环境保护局:你局《关于审批我省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的请示》(陕环字〔2007〕62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省政府同意宝鸡市嘉-清水源地、扶风县官务水库、凤翔县白狄沟水库、麟游县永安河水库、凤县城区水源地、太白县石沟河水源地、铜川市漆水河柳湾水源地、宜君县西河水库、延安市子长县中山川水库、子长县红石峁沟水源地、榆林市绥德县无定河四十铺水源地、横山县王圪堵村水源地、汉中市宁强县二郎坝水源地、安康市汉滨区红土岭水源地、岚皋县四季河水源地、紫阳县长滩沟水源地、汉阴县大木坝绿源水源地、白河县红石河水源地、旬阳县冷水河水源地、镇安县城区水源地、丹凤县龙潭水库、山阳县薛家沟水库等22个水源地作为我省第四批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同意榆林市城区红石峡水库、安康市汉滨区马坡岭水源地、汉滨区许家台水源地、商州区二龙山水库、洛南县洛河上游水源地、商南县县河水库、柞水县乾佑河水源地等7个水源保护区的范围调整方案,并同意你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对上述29个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的评审意见。
此次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后,你局要督促、指导有关市、县、区政府,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局出发,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45号)及《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快出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https://img.taocdn.com/s3/m/f2742e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7.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1999年2月27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划定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并公告如下:一、重点预防保护区,为天然植被较好、林草覆盖率在40%以上的水土流失较轻的地区,以及灌区列入保护区的基本农田。
分别为:1、黄龙山、桥山保护区:包括黄龙、黄陵、甘泉县全部及志丹、宜川、富县、宜君等县和延安市宝塔区的大部分乡镇。
2、秦岭及关山保护区:包括(1)秦岭北坡的眉县、周至、长安、户县、蓝田、潼关、华阴、华县等县(市)和西安市临潼区的部分乡镇;(2)地跨秦岭南、北坡的太白县的大部分乡镇;(3)秦岭南坡的凤县、留坝、佛坪、宁陕、柞水、洛南、勉县、石泉、安康等县(市)的部分乡镇;(4)关山地区的陇县、千阳县的部分乡镇。
3、巴山中山保护区:包括镇坪、镇巴县全部和平利、岚皋、紫阳、南郑、宁强等县的南部乡镇。
4、关中九大灌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包括宝鸡峡、冯家山、石头河、羊毛湾、桃曲坡、泾惠渠、洛惠渠、东雷抽黄、交口抽渭灌区列入保护区的基本农田。
重点预防保护区应以保护林草植被和水利水保设施为主,实行封禁管护和责任管理,严禁乱砍滥伐、陡坡开垦、毁坏耕地。
对已破坏并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予以处罚。
商洛市水资源功能规划及保护措施
![商洛市水资源功能规划及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57474a336c1eb91a375d28.png)
4 商 洛市 水 资源 保 护 措施
根据商洛市的现有水 资源 和水 环境条件 以及社 会经济发展 的需水要求 , 可采取 以下几种措施保护地表水水质和水资源。
4 1 控 制 工 业 污 染 .
商 洛市工 业 基 础 比较 薄 弱 , 规模 较小 , 矿 产 、 材 、 以 建 中
成 药加工 等为 主 。针对商 洛 市工 业 发 展 的实 际情 况 , 采取 应
和水 资源的 可持 续 利用 , 证 商 洛 市 社 会 、 济 与 环 境可 持 保 经
续 稳定 的发展 提供 依据 。
商 洛 市 水 资 源 现 状
商洛 市位 于陕西 省 东南部 , 以秦 岭 主脊 分 界 , 西长 2 9 东 2 k 南 北宽 1 8 k 由 秦 岭 山脊 垂 直 向 南 或 东 南 掌 指 状 伸 m, 3 m,
本上是川道少于山地 , 高山多于低 山。
1 2 水 资 源 总 量 .
I类水 主要适 用 于源 头水 和 自然 保 护 区 ; Ⅱ类水 适 用 于 集 中式 生活 饮用 水 供水 水 源 地 、 级保 护 区 、 贵 鱼 类 保 护 一 珍 区及鱼 虾产 卵场等 ;l I类水 适用 于集 中式 生 活饮 用水 水 源地 l
( e at n f ra n n i n n,N f w s U ies yX h 7 D pr met b na dE v o met o h et nvri in7 1 ) oU r l t 1 02
A bsra t:The e fc ie p o e to fwa e e o c ss t i b e u iiai n o t rr s ur e st e lz hes t i b e t c fe tv r t ci n o t rr s ur e usana l tlz to fwa e e o c s i o r a ie t usana l de eo v lpm e to o ey a on m y I ha g u iy wae n t a i fi ve tg to n fs cit nd ec o . n s n l o c t tro he b ss o n s ia in,t e r a o ab ewa e r a, c lult h e s n l t ra e ac a e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84e6a66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9.png)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正文:----------------------------------------------------------------------------------------------------------------------------------------------------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1991年1月19日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991年1月29日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本省境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属于国家管理权限的水资源,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办理。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一切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水资源使用权及其它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必须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节约用水、讲求效益的原则,以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各级水利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水资源的法律、法规,负责水行政执法工作;(二)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进行水资源调查、评价,组织编制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水的长期供求计划,组织制较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四)统筹城乡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协调,处理水事纠纷;(五)负责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实施与监督管理;(六)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七)归口管理全省节约用水工作;(八)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陕西省中小河流实施方案
![陕西省中小河流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89d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e.png)
陕西省中小河流实施方案一、背景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貌交错,河流众多。
中小河流是陕西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中小河流面临着严重的污染、生态破坏和水资源枯竭等问题,亟需制定实施方案,加强保护和管理。
二、目标1. 实施中小河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高水质和水量。
2. 制定中小河流管理规划,合理分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需求。
3. 加强对中小河流的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排放,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
三、措施1.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中小河流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加强生态修复实施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水生态功能。
3. 加强管理和保护建立中小河流管理规划,合理分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需求。
加强对中小河流的保护,严禁乱排乱放,减少污染源。
4.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中小河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法治化管理。
5.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小河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中小河流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中小河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中小河流保护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合力。
3.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中小河流保护和管理技术研究和支持,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期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中小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人民生活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六、总结中小河流是陕西省的重要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小河流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对中小河流的保护和管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7f01b2fad6195f302ba63d.png)
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1总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采取“蓄、连、净、排、用”,“拦、盖、填、控、复”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减轻城市内涝及管网阻塞,降低城市扬尘和雾霾,治理城市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宜居城市,依据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融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行政辖区内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导则引用下列标准中的条款,所引用标准修改或修订的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导则。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GB/T 1577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5.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 22490-2008);7《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523-2011);8《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9《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10《防洪标准》(GB50201-2014);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DB61/T496-2010)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014);1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14《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15《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20014-2006);17《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 212-2009);18《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82-2009);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2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2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24《陕西省园林绿化工程预算定额》(2009););2015》()试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25.2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003);27《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28《陕西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9);29《陕西省涝池技术导则(试行)》。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2知识讲稿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2知识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19ec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陕西省水资源保护条例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陕西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 管理办法
规定了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使用范围和管 理方式,用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
水资源管理机构与职责
国家水利部
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制定水资源政策、 法规和标准,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等。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陕 西省水资源量存在较大的年际和 年内变化,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 出现。
水资源分布情况
地区分布不均
陕西省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 南部的秦岭、巴山地区,而北部和西 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 。
河流分布
全省有大小河流581条,其中流域面 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12条,主 要河流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提高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 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尚。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 保护活动,监督水资源管理行为。
05
水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水资源短缺问题与对策
总结词
合理利用与保护
详细描述
陕西省水资源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为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 采取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高用水效率,同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详细描述: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不善、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等。为提高水 资源管理水平,需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法律法 规体系,同时引入市场化手段和科技手段,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d0fe92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png)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有效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区划至关重要。
一、陕西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陕西省南北狭长,跨越多个气候带。
北部为陕北高原,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相对较少,风沙较大。
中部是关中平原,气候较为温和,降水适中。
南部为秦巴山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地形起伏较大。
全省地形复杂,从北到南依次有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脉、汉中盆地和大巴山区等。
土壤类型多样,包括黄土、褐土、棕壤等。
植被分布也因气候和地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陕北以草原和荒漠植被为主,关中平原多为农田植被,陕南山区则以森林植被为主。
二、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陕西省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陕北地区。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上黄土本身的疏松特性和降水集中等因素,导致大量的土壤被侵蚀。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蚀和风蚀并存,沟壑纵横,土地贫瘠。
坡面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被带入黄河,对黄河下游的生态和防洪造成了巨大压力。
关中平原地区由于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陕南秦巴山区,虽然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地形陡峭,降水丰富,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
三、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水土保持区划应遵循综合性、主导性、区域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等原则。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
以地貌类型作为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因为地貌决定了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和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
在二级区划中,重点考虑土壤类型、植被状况和水土流失强度等因素。
三级区划则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特点。
四、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具体划分根据上述原则和依据,将陕西省划分为以下几个水土保持分区:1、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这一区域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大部分地区。
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10fda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0.png)
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陕西省的饮用水水源,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三条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应遵循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源头治理、分类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饮用水水源保护的主体责任由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承担,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
第五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水源地的质量和数量。
第六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注重生态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管理第七条陕西省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区划管理办法。
第八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可能导致水污染的活动和建设项目。
第九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评审批,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用于工农业生产的严重污染物。
第十一条对于已存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与检测第十二条陕西省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三条饮用水水源保护监测的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
第十四条饮用水水源保护监测结果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五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处罚,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六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图2. 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处理预案3. 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考核指标法律名词及注释:1. 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可以直接供人们饮用的水。
2. 水源地:指供应饮用水的水体及其周边地区。
3. 水质:指水中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含量。
4. 水量:指水源地的供水能力和水资源的量。
5. 水生态:指水体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题四项目编号:SZG—04陕西省水资源保护规划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二○○六年十月•西安目录1 总论 (1)1.1目的和意义 (1)1.2规划依据和标准 (2)1.3规划原则 (3)1.4规划范围 (4)1.5规划水平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规划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自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社会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水资源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水功能区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水质现状评价及趋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水质监测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