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2课
高一必修一第22课
三、基层民主选举
基层民主选举的含义 基层民主选举的含义 民主选举
根据1989年 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 1989 组织法》 1998年 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 织法》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织法》,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居民直 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 直接选举产生 每届任期均为三 产生。 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均为三年。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文革”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历史背景 1.历史背景
①必要性:文革教训 必要性: 可能性: ②可能性: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思想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指导思想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思考: 阅读思考:
1980年 月下旬,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 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 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 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邓小平回答: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想一想:邓小平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邓小平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吸取教训、 吸取教训、表明建设民主法制的决心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2. 表现
①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首要环节:平反“文革” ②政治体制改革 人大、政协、 人大、政协、基层政权民主建设 ③法治建设 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A、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一大进步--- 民告官” ---“民告官 B、一大进步--- 民告官” 依法治国” 法治社会新时期 C、 “依法治国”—法治社会新时期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精品课件
《封神榜》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强大的周朝建 立以后,如果让你来治理怎么进行?当时没有先进 的联系和交通工具,你如何加强对国家的管理?17
周武王病逝,其子继位, 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 政。
周 成 王
周 公 旦
18
周公
周公,姬姓,名旦,又称叔旦;西周初 年政治家。周文王子,武王弟,采邑在周 (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他曾助武 王灭商。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武庚和东 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反叛,大 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 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于《尚书》 的《大诰》、《康诰》、《多士》、《无 逸》、《立政》等篇。
中国历史朝代沿革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 奴隶社会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王 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认识: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 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7
思考: ①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这种方式被称做什么? ②启是如何改变这种方式的?
提示: ①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称作禅让。 ② 夏朝的建立者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公 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 制。
内服是指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主要 管理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单选题1.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该讲话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B.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
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新时期()A.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3.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为此,文革后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平反冤假错案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③加强基层民主建设④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5.下列条款,出现在1982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是()A.“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扶助其发展”B.“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D.“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6.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六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片所体现的六大时代主题先后顺序是()A.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B.峥嵘岁月伟大转折千年局变中国新生继往开来世纪跨越C.峥嵘岁月千年局变中国新生伟大转折继往开来世纪跨越D.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伟大转折中国新生世纪跨越继往开来7.《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中载:刘少奇在一次批判大会后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2课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精讲
基层干部由上级任命变成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
法制:法律制度,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法治:法律统治,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 而言,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 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 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 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一、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二)文革造成的破坏 1.公民: 人身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人权被严重践踏 2.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极端混乱(革命委员会夺权、武斗) 3.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 了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严重遭到践踏 4.党内: 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文革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 使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三)教训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被抄家后凌乱的房间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 1969年11月12日),湖南省 宁乡县人,中共称其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 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政 治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1959年始任国家主席。1969 年作为国家主席的他被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本课小结:
纵观本课内容: 民主化和法制化贯穿中国的政 治现代化建设进程,那么民主 和法制的关系如何呢?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民主化 法制化
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新时期:民主 法制的发展 文革:民主 法制的破坏
向着理想目标前进……
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案22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应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新颖的情境,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历史面貌,生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
2、指导学生:分组板演主要知识,循环式批改并激励。
组成正方与反方,加以辩论。分组展示成果,各小组量化评比。
训练
一、例题.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运用微课进行知识建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指导下的计量史学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导学案这一有效工具,重新整合教材,调整个性化知识体系,为学生预设材料和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前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训练其“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创设情境:播放孙中山演讲音频,插入《走向共和》片段。
聆听——感知——思考
音频,AVI格式
新授
辛亥革命的发生绝非偶然,革命的酝酿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应该从革命前的中国社会状态中,寻找它爆发的原因。材料呈现: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运用计量史学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对某⼀阶段的学习、⼯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些规律性认识的⼀种书⾯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店铺精⼼整理的岳麓版⾼⼀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麓版⾼⼀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1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两对⽭盾: ①皇权和相权的⽃争 ②中央集权与地⽅分权的⽃争 2、汉初:郡国并⾏制 3、汉武帝削相的措施: ①频繁更换丞相(在位54年更相12⼈); ②汉武帝还特意从⾝份低微的⼈⼠中破格选⽤⼈才; ③设“内朝”对抗“外朝”。
(“中朝”⼜称“内朝”) 4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5、门下省(审议)、中书省(决策)、尚书省(执⾏)﹡三省的最⾼长官都是宰相 流程:门下省——中书省——皇帝——尚书省 三省六部制的作⽤ :①三省的最⾼长官都是宰相,分割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 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明确,提⾼了办事效率; ③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严密完备的体现,此后历朝基本沿⽤。
7、宋朝削相:设有中书门下的设置,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增设“参知政事” 宋朝中央分权机构:参知政事(⾏政权)、枢密使(军政权)、三司使(财政权) 8、元朝中央分权机构:中书省(全国最⾼⾏政机关)、枢密院(最⾼军事管理机构)、御史台(最⾼监察机构) 9、中国古代选官制的演进:“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股取⼠” 岳麓版⾼⼀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2 ⼀、分封制 ⽬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武装、征派赋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2课
32.38%
28.61%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1、民告官的法律依据的是? 2、从上述图我文国中民,主你、可法以制得的出发那展些认识?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 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 加幸福、更有尊严, 让社会更加公正、更 加和谐 。
—— 温家宝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上,人们能清晰 地听到民主政治的铿 锵足音。
合 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 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
作 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 探 题。谈谈你对“文革”教训的认识。 究 探究3:根据课本第二三目,概括新时期民主 ( 法制建设的成就
探究要求:
分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长搞好调控。 钟 2.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提高效率。 ) 3.小组力争解决全部疑难问题,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求条理,做到序号化、
知识梳理
【我的收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有关知 识点,完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知识网 络图 (2分钟完善,之后小组展示、解 读结构图)
课堂小结
曲折
社会主义政治建 设曲折发展
“文革”
发展
平反冤假错案 民主建设 法制建设
当堂练习
1、“文革”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4)宪法和法律遭受 受到侵 到犯 法破, 律坏破 的坏严宪厉法制的裁人的是。要”
但还是戴上“叛徒、内奸, 工贼”的帽子,最后被迫害 致死。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5)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 章制度被践踏。
1、“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
(1)人民的人权和生命财产权遭到践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23课综合学案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喻芬芳编印【课程标准】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的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由于“全面夺权”,司法部门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人大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综上,“文革”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要避免文革这样的重大失误,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二、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民主法制建设1、平反冤假错案2、改革政治体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加强法制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被写入宪法。
《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的保证,体现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4、建立完善基层民主体制198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程标准】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形成:雏形:50年代中期毛泽东、周恩来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基础:1981年叶剑英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宪法保证:1982年写入宪法第31条;成为国策:1984年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美课件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10.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
了一套隆重的册封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
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二、创立皇帝制度
【探究一】根据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及课本上的内
容,小组同学一起总结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 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优质PPT课件 .(共19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优质PPT课件 .(共19张PPT)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优质PPT课件 .(共19张PPT)
6.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 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
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 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是皇
权至上、皇帝独裁。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
秦朝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制度
中央 官制
地方 行政 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2课_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教案_(2)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设计理念】为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三个维度的落实,特别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两个维度的落实。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独立思考,又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学习材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还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意学生在学习过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与法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第一目“‘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法制的破坏”,主要是从四个方面介绍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情况和危害。
这从反面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目“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是在宏观上从四个方面介绍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第三目“基层民主选举”,具体介绍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
【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没有重点分析民主法制的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民主法制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且和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感性认识,也会对此有所兴趣。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素质较低要理解民主法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需要老师加发启发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材料,进行情境营造,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历史,反思现实,并且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对各个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课件
04
秦朝的文化政策
秦朝的文化政策概况
统一文字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颁布了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 同文字”的命令,以小篆为标准 文字,简化字体,统一书写形式
。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下令 焚烧《诗》《书》等百家语和禁 书,同时坑杀了一批儒生和方士
。
推崇法家
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实行法治, 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
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02
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概况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官僚制度严格,法律制度严明。
秦朝的政治制度特点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权力高度 集中,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各级官吏 由皇帝直接任免,听从皇帝的统一指 挥。
05
秦朝的灭亡
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朝的暴政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严格的法家统治,对人民征收重税、征 发重役,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秦始皇的去世
秦始皇的去世使得秦朝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统治集团内部的 矛盾开始加剧。
六国旧势力的反扑
六国旧势力对秦朝的统治一直心存不满,在秦朝内部混乱之际,他 们开始联合起来反抗秦朝的统治。
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 进步。
加强了中央集权
文化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秦始皇对全国的统治和管理 。
对文化传承造成一定影响
焚书坑儒等措施对古代文化传承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损失。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和发展方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工具:礼乐制度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结构:1.统一(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C. 郡县制(地方)(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知识结构: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岳麓版必修1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时间:公元前2070年政治制度: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结束:成汤灭夏二,商时间:公元前1600年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关系:有支配权力,但控制力是有限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附属国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特点:神权色彩,占卜,祭祀,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结束:周武王东征,灭商建西周三: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政治制度:分封制: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目的是广封建国,以拱卫王室。
中心:以镐京都城为中心对象:主体是同姓亲族,其他是功臣和姻亲物品:土地人口物资武装地点: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关系: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有血缘关系),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封地都是周王分封的)作用:国家强大: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X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土广大的国家王权强大:周王确立的“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等级序列: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足:不能直接控制诸侯国,分散割据总结: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宗法制:概念:为巩固等级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又实行了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宗法制特点: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血缘的亲疏远近)同政治关系(隶属,等级)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度大小宗关系: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家族: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国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制遭到破坏礼乐制度产生方式:因为商通过征服,臣服,西周是封土封地商周比较血缘关系:商无血缘关系王权大小:有权却权力有限,附属国有很大的主权第二课.,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由分裂到统一1.分裂原因:直接原因:烽火戏诸侯,犬戎之乱根本原因: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2课
第六单元第22课学业达标1.有一位父亲对儿子说:“我读高中那时,很多老师被划成了右派,整的可惨了。
”我们可以推断这位父亲读高中时是(A)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D.20世纪80年代初【解析】反右派斗争始于1957年。
2.(2016·乐山)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
新的立法体制(B)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解析】八二宪法指1982年修订的宪法,中共十四大(1992年),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A项错误;新的立法体制,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体现了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故B项正确;八二宪法标志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多元立法体制框架的确立,没有涉及我国的法律体系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扩大立法机关的主体范围而不是职权,故D项错误。
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C)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模糊时间限制条件“新时期”,“新时期”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时期,四项中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项。
4.(2016·菏泽)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
材料认为(D) A.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B.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C.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D.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解析】材料只提到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并没有涉及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情况,体现不出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没有涉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说明协商制度是我国引入的,不具中国特色,故B项错误。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六单元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材料二 1980 年 8 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 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 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说:“只有认真建 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文革”中的什么现象?说明了什 么?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 祖国统一
第 22 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 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 踏,说明民主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 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提示:现象:国家机关处于瘫痪,干部群众个人权利 无法保障。说明: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根据材料二,“文革”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 怎样的警钟?
提示: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和法制教 育。
(4)各级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 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易错易混] “文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 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 争为纲”的结果。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 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依据 (1)1989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 组织法》。 (2)1998 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
3.实践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 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4.作用 (1)激发了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2)体现了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
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
1.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选C。
“文革”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A.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B.平反“文革”前后冤假错案C.加快法制建设步伐D.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解析:选B。
因为在“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制造了一系列冤假错案,所以选B。
3.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解析:选C。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岳麓教材必修Ⅰ P98有明确表述。
4.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逐步建立,其核心是()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⑤民主促进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A。
本题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岳麓版历史必修ⅠP99明确提到:“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据统计,到2003年11月,“民告官”案件超过了10万件,国家赔偿案件2713件(其中审结2443件)。
(1)材料中的信息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继材料中的文献之后,我国在什么时间,什么机关通过的法律文献,使“民告官”又进一步有了法律保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时期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的努力及其成效。
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思考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村__民__委__员__会__组__织__法___》,居民(村民)委员会主任、
副主为___三____年。
历
3.实践:以民主__选__举____、民主___决__策___、民主___管__理___、民主___监__督___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基层民主选举的地位(含义):是我国落实___宪__法_____赋予人民的权利, 保障人民用___投__票_____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基础。
2.法律依据: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① ·岳麓版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感知导引
2
知识梳理
3
疑难探究
4
随堂演练
5
课时作业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感知导引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点拨: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有法可依是依 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国家政治生活、经济 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领域都有法可依。一字之差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 伐大大加快,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新时期。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典例 1 1982年发行的我国宪法大全套,是新中国邮票的精品之一。其中 该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
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选
项是( A ) 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是不正当的具体行政行为,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 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行政复议决定, 适用本法。
史
必 修
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普及的意义
(1)激发了广大农(居)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居)民的合法权益。 (2) 是 中 国 ___基__层_____ 民 主 政 治 建 设 的 重 大 进 展 , 是 中 国 政 府 贯 彻 “_依__法__治__国___”精神、保障群众的_民__主__权__利___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材料三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请思考: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问题? (2)材料二规范了谁的行为?此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现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内容,你有何认识?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有利条件:“文革”的结束;___十__一__届__三__中___全会的召开。
2.表现 (1)首要环节:平反“__文__革____”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_人__民__代__表__大__会___制度和__政__治__协__商____制度,加 强__基__层__政__权____和__基__层__民__主__建__设____。
1.列举“文革”破坏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
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历 史
3.什么是基层民主选举?指出其实施的法律依据、实践效果和意义。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梳理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4)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①__1_9_9_7_____年党的“__十__五__大____”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 的 重 点 ; ___1_9_9_9____ 年 , “ 依 法 治 国 ” 被 正 式 写 入 宪 法 , 中 国 进 入 建 设 __法__治______社会的新时期。 ②1989年,颁布了《行政诉讼法》,1999年,通过《_行__政__复__议__法___》,规 范了政府行为,使“__民__告__官____”有了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 __平__等____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保障了其合法权益,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精神。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健全社会
历 史
主义法制。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拓展:“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给我们的教训 (1)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 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 (3)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反对“左”的和 “右”的错误,特别是“左”的错误。这是最深刻、最基本的教训。
点拨: 基层民主选举属于直接民主制而不是代议制。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疑难探究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由江青、康生等人在中南海举行的针对刘少奇、邓 小平、陶铸等同志的斗争会结束后,刘少奇拿着《宪法》义正词严地抗议: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 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 什么不让我个人讲话?”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提示:(1)问题:反映出建国初我国民主法制不健全,“文革”时期民主法
制遭到破坏。
(2)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政府的行为第一次有了法律
的监督,规范了政府的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
【解析】 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比例的变化体现了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
历 史 必
转变为城乡平等;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扩大了题干的内容,排除;
修
① D项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随堂演练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典例 2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 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
明( C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C.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__人__民__代__表__大__会____制度、__多__党__合__作____和___政__治__协__商___制度都遭到了破 坏,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_人__权____被严重践踏。 2.党的各级组织也遭到破坏,党内__政__治__生__活____无法正常进行。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课共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
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选举。贯穿于本课的基本线索是民主和法制从破坏
到建设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民获得了应有的民主权利,从中可以更深
刻地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思考:如何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 提示: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 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历 史 必 修 ①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
(3) 法 制 建 设 加 快 : 颁 布 并 多 次 修 改 ___1_9_8_2____ 年 宪 法 , 相 继 出 台 了
历 史
《__选__举__法____》《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
必
修 ①
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岳 麓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