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退变的病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腰椎退变课件最新版

胸腰椎退变课件最新版

退变性脊柱畸形 – 症状??
1978
1982
1986
1989
退变性脊柱畸形 – 治疗??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常见的退变性疾病
– 椎间盘突出 –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DD) – 退变性椎体滑脱 – 退变性椎管狭窄 – 退变性脊柱畸形
椎间盘突出 – 临床表现
– 20 ~ 50 岁, 男性多见 – 腰痛 (91%) – 坐骨神经痛 – 感觉迟钝, 麻木 – 肌力下降 – 大小便功能障碍, 鞍区感觉异常
椎间盘突出 – 治疗
– 保守治疗 – 注射治疗 – 手术治疗
化学溶核 电热疗法 (IDET) 经皮椎间盘切吸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传统的椎间盘切除术
(除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外一般不需要进行内固定)
常见的退变性疾病
– 椎间盘突出 –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DD) – 退变性椎体滑脱 – 退变性椎管狭窄 – 退变性脊柱畸形
胸腰椎退变性疾病
椎间盘病理
纤维环撕裂 髓核突出 膨出
脱出
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 + Radiculopathie
Radiculopathie = 神经根性病变
游离型
发病率 • 97% L4/L5/S1
腰椎退变性疾病 – 腰椎退变的过程
7岁 30 岁 70 岁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病理变化
所含水分的减少
– 腰痛 – 间歇性跛行 – 感觉迟钝, 麻木 – 肌力下降 – 大小便功能障碍, 鞍区感觉异常
退变性椎管狭窄 – 治疗
– 保守治疗 – 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治 – 手术治疗
减压 脊柱融合? (后外侧融合) ± 内固定 <50岁 减压范围涉及关节突或 >50岁, 小关节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MRI在评估中价值
检查方法
利用MRI技术对腰椎进行多序列、多方位 扫描,观察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结 构的信号变化。
VS
意义
MRI检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 重要价值,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范 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选 择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简介
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技术对腰椎进行扫描, 观察椎间盘的形态和信号变化。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 ,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处方。
建议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 进行3-5次。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增强康复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 的信心和决心。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 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长期随访计划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以评估康复效果和调整治疗 方案。
生活方式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以巩固康复效果。
及时处理复发情况
对于出现复发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THANKS内因主要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 变;外因则有长期劳损、外伤、妊娠、遗传因素等 。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 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 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 多于女性。
发病部位
以L4/5、L5/S1发病率最 高,约占95%。
复发率
本病复发率高,约1/3的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意义
X线平片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检查方法,对于初步判断病情、排除其他腰椎病变具有重要价 值。

腰椎间盘ppt

腰椎间盘ppt

临床表现
• 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诱因; • 疼痛: 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 • 脊柱侧弯畸形; 脊柱活动受限
临床表现
• 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诱因; • 疼痛: 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 • 脊柱侧弯畸形; 脊柱活动受限
在生化组成退变的基础上,生物力学功能降低或丧失
导致纤维环出现诸如裂隙、断裂甚至破裂等一系列变化,
最终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
产生腰腿痛症状和体征。
纤维环后外侧尤著
发病情况
• 男性好发,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可能 与男性多从事体力劳动和老年性椎间盘退 行性变有关;
• 好发于L4/5 和L5/S1 椎间盘,这可能与L 4/5 和L5/S1 负重有关。
•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膨隆型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 3、脱垂游离型 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 4、许莫氏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 腰椎间盘突出:以椎间盘疝出物突出的方向分为 四型,即中央型、外侧型、远外侧型、侧前型。
椎管内型
椎管外型
腰椎间盘突出
• 中央型椎间盘疝出物位于椎管
中部,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和硬 膜囊形成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
• 外侧型椎间盘疝出物位于椎管内
一侧,未超过椎间孔内口,主要对 硬膜外脂肪间隙、硬膜囊和神经根 形成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表现
•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
1、膨隆型 2、突出型 3、脱垂游离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椎间盘疝出物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 4、许莫氏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护理ppt课件.ppt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护理ppt课件.ppt
纤维环 髓核
纤 维 环
椎 间 盘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 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 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 性。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 约占先90%~9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4)出现压痛的最常见位置为 A棘突上方 B腰椎椎体 C腰椎体间 D棘突旁1CM E腰背肌处 (5)若要行骨盆牵引的重量一般为 A1~3千克 B4~6千克 C7~15千克 D15~20千克 E以上都不对
2、密切观察脸色及呼吸情况 3、观察伤口出血 血压、伤口敷料、
引流液、局部情况。 4、并发症的预防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腰椎管狭窄症 B急性腰扭伤
C腰肌劳损
D腰椎间盘突出症
E腰椎结核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此病最常见的部位为 AL1/L2 BL2/L3 CL3/L4 DL4/L5 EL5/S1 (3)此病好发于下列哪一人群 A60岁以上 B3~15岁儿童 C15~25岁 D20~40岁 D40~60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PPT课件

处理方法讲解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缓解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
物理治疗
通过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椎间融合术、 椎板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部署
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从多个角 度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更加直 观地了解病情。
发现伴随病变
CT检查还可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伴随 的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病变,为 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MRI检查
高分辨率成像
MRI检查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神经 根、硬膜囊等结构,对于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手术后康复训练和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 练,如床上活动、站立、行走等。
佩戴腰围保护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弯 腰、扭腰等动作。
定期随访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复查,评估 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
注意生活细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等 。
01
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担忧,给 予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02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 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
0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 者调整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家属参与:共同关注患者身心健康
向家属普及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知识,让他 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治疗方案。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 康复训练,提高患者 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 量。

颈椎病 ppt课件

颈椎病 ppt课件

发病原因
颈椎退行性变 外伤因素 慢性劳损 其他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会逐渐退行性变,包括颈椎间盘突 出、骨质增生等,从而压迫神经根、脊髓等组织,引发颈椎病

外伤是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颈椎骨折、脱位等,这些外 伤会导致颈椎结构不稳定,从而诱发颈椎病。
长期低头工作、不良姿势等慢性劳损也会导致颈椎结构发生变 化,进而引发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需要增加钙质的摄入,以增强 骨骼和肌肉的支撑作用。富含钙质的食物 有牛奶、豆制品、鱼虾等。
控制盐分摄入
增加维生素摄入
颈椎病患者应控制盐分的摄入,以减轻颈 部肌肉的紧张程度。高盐食物包括腌制品 、加工食品等,应尽量避免。
颈椎病患者需要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尤其 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推荐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温热性质的食物
颈椎病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 白质,以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健 康。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 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 、软化血管,对颈椎病的预防 和康复有益。富含不饱和脂肪 酸的食物有深海鱼、坚果、橄 榄油等。
颈椎病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颈椎病概述 • 颈椎病类型与特点 •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 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 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 颈椎病问答
01
颈椎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 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根据病因和 临床表现,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

脊椎退行性变PPT成品

脊椎退行性变PPT成品
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
3. 分型 后正中型:脱出的椎间盘居后方
正中,硬膜囊前缘受压内凹, 严重时可使硬膜囊变扁、闭塞, 脊髓受压移位 后外侧型:侧隐窝或椎间孔前后 径缩短,神经根受压移位 外侧型:较少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表现特殊,一般不用鉴别 返回
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
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 软骨和软组织异常, 引起椎管有效容积减 少。
病因、病理:
多为自然老化——退行性变(内因), 其次外伤 (外因)。 分型:依部位不同可分为后正中型、后外侧型和外 侧型。以后外侧型多见。(有临床症状)
➢也有少数向前方或侧方突出者,称椎管外椎间盘突 出。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板的薄弱区突入椎 体松质骨内,形成椎体上下缘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压 迹,称之为Schmorl 结节。 (常无临床症状)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脊椎退行性变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病理
脊椎退行性变包括: ①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髓核、软骨终板 ②椎体退行性变:相邻椎体发生水肿、脂肪沉 积和骨质增生。 ③椎间关节退行性变 ④韧带退行性变:韧带受力增加,出现纤维增 生、硬化、钙化或骨化。 ⑤继发性改变: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的继发 性狭窄等。
临床与病理
关节软骨细胞的变性、坏死(透明度混浊,弹性下降 ,坏死后不易修复)。急性:疼痛剧烈
①反应性增生:软骨细胞的增生、骨化、硬化;骨性 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
承重时可有变 形,凹陷,裂缝
关节液充填
④软骨/骨赘脱 落,形成游离体
②关节间隙变窄
③假囊肿形 成,边缘可有 硬化
⑤关节疼痛; 刺激关节囊: 纤维化骨化

2024版颈椎病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颈椎病ppt课件完整版

颈椎病ppt课件完整版•颈椎病概述与流行病学•颈椎结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目录颈椎病概述与流行病学01定义及发病原因定义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

颈椎骨质增生长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可刺激颈椎骨质增生,形成骨刺或骨赘,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容易发生破裂和突出。

颈部损伤颈部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可导致颈椎结构异常,进而引发颈椎病。

发病率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流行病学特点颈椎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关。

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不同地域和人群的颈椎病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危害与影响颈椎病患者常出现颈肩痛、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颈椎病可导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影响工作效率。

颈椎病可并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增加患者健康风险。

长期受病痛困扰,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增加心理健康受损颈椎结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02颈椎骨颈椎关节颈椎韧带颈部肌肉颈椎结构组成01020304包括7个颈椎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是颈椎的主要支撑结构。

包括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负责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等,对颈椎起到保护和固定作用。

包括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对颈椎的运动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颈椎是头部的重要支撑结构,能够保持头部的平衡和稳定。

支撑头部颈椎内部有脊髓通过,颈椎结构对脊髓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脊髓颈椎具有一定的活动度,能够使头部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

腰椎退行性病变护理PPT课件

腰椎退行性病变护理PPT课件

05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 压迫神经根,导致疼痛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X 光片、CT扫描、 MRI检查等
01
药物治疗:非 甾体抗炎药、 肌肉松弛剂、 镇痛药等
03
手术治疗:椎 体融合术、椎 弓根螺钉固定 术等
05
02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 疗等
04
物理治疗:牵 引治疗、按摩 治疗、康复训 练等
腰椎退行性病变护理PP02. 腰椎退行性病变护理要点 03. 腰椎退行性病变预防措施 04. 腰椎退行性病变护理案例分

腰椎退行性病变概述
病因和病理
01
病因:年龄、遗传、外伤、职业、生活习惯 等
02
病理: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体边缘骨赘形 成、关节突关节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等
0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 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等
02
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游泳、瑜 伽等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 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增强信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和寂寞 学会放松,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退行性病变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坐姿
保持正确的 坐姿,避免 长时间保持 一个姿势
01
保持腰部挺 直,避免弯 腰驼背
03
避免长时间久 坐,每隔一段 时间站立或活 动一下
05
02
04
调整座椅高度, 使双脚平放在 地上,大腿与 地面平行
避免长时间低 头或抬头,每 隔一段时间活 动颈部和肩部
加强腰部锻炼
腰椎退行性病变护理案例 分析

腰椎退行性变腰痛的MR诊断PPT课件

腰椎退行性变腰痛的MR诊断PPT课件

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 窄症状
破裂
与相应椎间盘 不连接,游走
完整/破裂
与相应椎间盘不 连接,游离到椎 管内病变的上或 下节段、椎间孔 等
需手术治疗
22
定位体征
23
24
正 常 椎 间 盘 影 像 表 现
25
腰椎间盘突出分型
26
CT检查对椎间隙局部扫描
未能显示椎间隙水平以外椎管内结构
27
中 央 型
10
一、椎间盘源性痛(discogenic pain)
39%以上的腰痛原因为椎间盘来源。
椎间盘退变与炎症、髓核脱水、椎间高度降低,纤维环撕裂和椎间盘力 学传导功能损害有关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能机制为退变伴随椎间盘中神经纤维长入,炎 症介质对这些神经终端的刺激而产生疼痛。
椎间盘源性痛是指纤维环退变形成内裂症,但表层没有破裂,没有神经根 受损体征,以腰骶部疼痛为主。
21
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类型
分型
临床症状和体征 纤维环 髓核 后纵韧带 影像表现 治疗
退变型

或有钙化
含水量减少
完整
膨出型
生理退变,可有反复腰痛, 很少出现根性症状
松弛但完整,外周 纤维环匀称超出椎 体终板边缘的正常 生理限度,
皱缩
完整
突出型(纵韧带下型)
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 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
52
腰椎退行性变MR检查注意点
在有定位体征条件下,建议连续层面扫描。 横断面发现病灶、注意到椎间孔外区域。 矢状位有利于对椎间孔水平及侧隐窝水平神经根观察。
53
7
8
9
椎间盘退变的形态学演变
椎间盘退变最初的形态学表现为髓核脱水、纤维 环撕裂及软骨终板裂隙形成。 随之发生软骨终板下骨硬化,孔隙变小,椎间盘 与锥体髓腔内营养成分交换受阻,椎间盘内酸性 物质聚集,基质降解产物堆积,进一步加重孔隙 堵塞,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髓核和纤维环退 变。 椎间盘退变的晚期表现为失水的椎间盘弹性减小, 椎间高度下降。随着纤维环裂隙的增大,逐渐失 去对髓核的包容,可能导致髓核脱出。

颈椎胸椎椎间盘变性的护理PPT课件

颈椎胸椎椎间盘变性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心得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长时 间低头、久坐等
不良姿势
02
加强颈部肌肉锻 炼,如游泳、瑜
伽等
03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受凉
04
定期进行颈椎胸 椎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椎间盘
变性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紧张情绪
06
学习正确的颈椎 胸椎护理知识, 提高自我护理能

护理建议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 和站姿,避免长 时间保持一个姿
康复治疗
01
颈椎牵引:缓解颈椎压力,减轻疼痛
02
颈椎按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03 颈椎康复操: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功

04
颈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05 颈椎矫正器:矫正颈椎生理曲度,减轻颈椎压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 和站姿,避免长 时间低头或弯腰
02
避免长时间保持 一个姿势,适当 活动颈部和腰部
护理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复发率
活动受限程度 康复时间 患者满意度
4
护理技巧
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2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一个姿势 3 定期进行颈椎胸椎锻炼 4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6 定期进行颈椎胸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手术治疗:在保守 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如椎间盘切除术、 椎体融合术等
2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坐 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低 头或保持一个 姿势
加强颈部和背 部肌肉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早 睡早起,避免 熬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炎性介质
研究表明,病理情况下椎间盘内主要有 Il-1、 NO、Il-6、 PGE2等炎性介质。椎 间盘的细胞,在Il-1的诱导下,能产生 NO,Il-6 ,MMPs等, NO能抑制蛋白多 糖的合成,诱导MMPs降解基质,基质降 解酶降解蛋白多糖的核心蛋白,胶原酶 和透明质酸酶共同降解胶原。 因而,NO, Il-6 ,PGE2,MMPs参与间盘退变相关的 蛋白多糖网眼的丢失,加速了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是人体最早最易随年龄而发生退行性 变的组织,与积累劳损、外伤有重大关系,与 生活习惯、职业、全身情况或内分泌等也有一 定的关系;腰椎间盘因较颈椎间盘承受更大的 压应力而更容易发生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约50%的患者有外伤史。 患者痛苦大,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引起大小便 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 活。
十岁时颈椎间盘已经成为一个无血管的组织,其营养供 应主要来自于软骨终板的渗透。软骨终板中央部分渗透 性较周围部分高。软骨终板中央部分有1/3区域可以渗 透,而周围部分仅约1/10 区域可以渗透;软骨终板在 髓核处溶质渗透占整个软骨终板的85%,在软骨终板接 近内呈纤维环处下降到35%,在软骨终板接近外层纤维 环界面处几乎完全不能渗透;
脊索细胞逐渐消失,类软骨细胞也开始坏死,并逐渐去分化而成 为纤维样细胞外观,功能上也由表达Ⅱ型胶原转化为表达Ⅰ、Ⅲ 型胶原,而TGF-β起正反馈作用,使Ⅰ、Ⅲ型胶原合成进一步增
加,髓核纤维化,促进椎间盘的退变。
5、免疫
胡有谷等研究认为正常椎间盘组织中,Ⅰ、Ⅱ 两型胶原、糖蛋白及软骨终板基质均有自身抗 原性,而且抗原性相近。纤维环破裂后,淋巴 细胞对自身椎间盘的这四种成份极度敏感,发 生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Tc细 胞可改变椎间盘软骨细胞的溶酶体膜的通透性, 释放多种溶酶体酶。Tc活化而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及TD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在椎间盘退变早 期发挥作用。
维持正常脊柱高度、连接椎体活动、分 散均匀传递应力、维持关节突的距离和 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维持生理屈度
二、病因、诱因
目前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酶、 外伤、免疫、炎性介质、内分泌、细胞 凋亡、压力、缺血缺氧 ,但其确切的发 病因素仍然不清楚。
1、外伤
外伤可引起间盘细胞的表现型发生变化,细胞不能合 成正常的基质,胶原合成发生变化,Ⅰ型胶原合成增 多,髓核纤维化;同时,部分仍能合成Ⅱ型胶原的细 胞合成的胶原不完整,这些分子量小于正常的胶原成 分很容易被降解或丢失;
在软骨终板钙化的情况下,在远离纤维环边缘 区就可能出现硫酸阴离子不足,而硫酸软骨素 的下降,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硫酸软骨素(CS)和硫酸角质素(KS)的合成 都需要经过UDP旁路,CS是由葡萄糖转化为葡 萄糖醛酸内酯,这是个需氧过程,而KS是由葡 萄糖转化为半乳糖,这是个无氧过程,因而在 缺氧的环境中KS合成增多,CS合成减少。KS 和CS比例的变化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 之一。
椎间盘中酶的来源主要为:1、与软骨终 板相邻的椎体有高中性蛋白酶活性,病 理情况下流入间盘并降解基质;2、正常 的椎间盘内有少量的中性蛋白酶类,在 外伤等因素作用下激活。3、椎间盘的细 胞凋亡后,细胞内的溶酶体酶释放入基 质。
3、缺血缺氧
四岁时椎间盘就几乎没有任何血管,间盘营养严重减少, 髓核细胞群随之发生明显变化,脊索细胞被更多的能适 应无氧环境的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所代替;
TGF-β对间盘细胞Ⅰ、Ⅲ型胶原的mRNA有调节作用,对间盘细胞 发挥正相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在传代细胞更为明显,提示TGF-β 与退变间盘中Ⅰ、Ⅲ型胶原的不断增多有密切关系。TGF-β对Ⅲ 型胶原的调节作用明显弱于Ⅰ型胶原,它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 成骨细胞等合成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的增多,在转录水平上 调节胶原的合成为最主要的作用方式,同时TGF-β可介导由于缺 氧而刺激Ⅰ型胶原mRNA水平的提高。随着椎间盘退变,髓核中
6、内分泌
正常人椎间盘细胞与糖胺多糖分子结合能力是糖尿 病患者的15倍,糖尿病患者核心蛋白糖基化比率低, 糖侧链少,硫酸软骨素链长度轻度增加,硫酸角质 素数量减少,因而,糖尿病患者的椎间盘中含有大 量的未硫酸化的糖胺聚糖,使椎间盘的负电荷含量 减少,其维持水分的能力大大降低,进而影响了椎 间盘的营养渗透,加速椎间盘的退变。糖尿病患者 末梢神经损害后,椎间盘的营养进一步受损,由于 感觉障碍,椎间盘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能力减弱,其 间盘突出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外伤后血管侵入,肉芽组织形成,多种血管源性的细 胞破坏脊索细胞,甚至降解基质,加速了髓核纤维化 的进程。
外伤引起软骨终板的完整性破坏,使正常存在于椎体 的中性蛋白酶类释放进入髓核并激活,分解正常的基 质成分。
2、酶
正常存在于人椎间盘的中性蛋白酶类主要有金属蛋 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前者以胶原酶为代表,后者主要 有弹性蛋白酶和明胶酶。胶原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胶原 蛋白,使胶原降解变性,导致其结构强度下降,可溶性 增加。胶原蛋白的降解使其网状结构破坏,附着在胶原 之间的蛋白多糖也随之流失,进而使椎间盘的电荷密度 降低,引水分的丢失。造成髓核纤维化并使以胶原为主 要结构成分的纤维环周围出现生物力学上的薄弱环节。 椎间盘缓冲震荡、吸引压应力的能力明显减弱,在不正 当的应力下容易引起间盘突出、破裂。
7、压力
椎间盘静水压为1Mpa时髓核的胶原和蛋 白多糖合成被激活,而在纤维环则被抑 制,因而静水压直接影响间盘细胞胶原 和蛋白多糖的合成。
一、椎间盘的组成及功能
1. 纤维环(AF anulus fibrosus):防止 脊柱过度运动、保持NP水分、营养NP、 吸收震荡。
2. 软骨终板(CEP cartilage end plate): 保护椎体防止塌陷、营养NP。
3.髓核(NP nucleus posus):均匀分 散应力、轴承、吸收震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