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历城二中百日誓师口号

历城二中百日誓师口号 奋战百日,三载拼搏终有回报;决战高考,父母期待定成现实!下面是历城二中百日誓师口号,欢迎参考阅读! 1、我心豪迈,永不言败!逢一必争,遇冠必夺! 2、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3、忘时,忘物,忘我。诚实,朴实,踏实。 4、高考百日冲刺振奋精神满怀信心苦战必能胜;人生几回打拼昂扬斗志竭尽全力爱拼定会赢。 5、只要学不死,往死里学!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7、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 8、十年磨剑争分夺秒砺志凌绝顶;今朝竞渡你追我赶破浪展雄风。 9、对命运承诺,对承诺负责 10、今朝我以校为荣,明日校以我为耀 11、保专科,争本科 12、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13、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14、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5、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终生。 16、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17、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 18、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19、苦过,方能跳出农门 20、心有多宽,舞台有多大,心有多高,梦想有多远

21、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22、展我智慧,秀我风采 23、奋勇拼搏,决战高考 24、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25、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26、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27、把握现在、是创造未来 28、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29、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预赛”,每天是“现场直播” 30、请老师放心,我是你最骄傲的学子;请父母放心,我是你们最争气的孩子。 31、我们接受命运,但不卑怯。 32、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 33、囊萤映雪今夜挑灯惜韶华厚积薄发明朝挥鞭向天涯 34、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未来。 35、奇迹总在拼搏之后;成功蕴于进取之中。 36、十年寒窗百日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一腔热血万丈豪情我辈英才夺桂冠。 37、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38、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39、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40、海阔凭鱼游鲤跃龙门;天高任鸟飞鹏程万里。 41、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42、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43、意志能使生命继续,奋斗能使人生辉煌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爱芬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2015年上期高一语文期末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a)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氓.隶(m?ng)度.长絜大(duó)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沟壑声名鹊起鞭辟入里坐收渔利 B. 缭倒甘之如饴两全齐美礼尚往来 C. 斑驳美伦美奂座无虚席至死不渝 D. 歆享断壁残桓应急预案商界巨擘 3.下列各句中,加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12月2日,湖南茶业博览会在省展览馆举行。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君山银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1万多种名优湘茶,真可谓浩如烟 ...海.,应有尽有。 B.瓦尔德照顾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的霍金,还帮助他整理资料,打印论文, 并抚育三个孩子,无所不为 ....。 C.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 ....,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D.对老百姓来讲,生活幸福与否,跟收入是否有增加、社会是否有保障、社区 是否功能健全这三大指标休戚相关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是伦敦奥组委在国家皇家植物园举行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之前向记者提交的一份新闻公报中公布的。 B.草莓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被誉为“果中皇后”,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 C.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品企业使用了这种“毒胶囊”,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D.据报道,日本某小岛近海突然有大量深海鱼漂浮至水面,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当地岛民感到很吃惊,并担心近期会有大地震发生。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寂寞对于生命的意义自然不可低估。。 ①一个人大红大紫,各种应酬纷至沓来,花在事业上的时间会大幅减少。 ②人的天性喜欢热闹,热闹可以刺激我们的感官,娱悦我们的肉体,而寂寞作用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它的美丽需要我们静静地品味。 ③寂寞一点,没有电视报纸约你做这个访谈、那个对话,没有单位找你做此种鉴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dǎī教诲. hǔī犄.角 jǐ干瘪.bīě B、称.呼chēng 召.唤zhào 迂.回yū撩.起līāo C、脊.骨 jí憎.厌zèng 卓.越 zhúo 慰藉.jìe D、睫.毛jí怪癖. pì敷.演 fú洞穴.xu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翔实沉缅逸事绣钝 B、锁碎耗废决择焦躁 C、脉搏笔杆寥廓恢弘 D、若大祟高激励磕拌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单靠报纸和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2)我将冷静地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3)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象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 (4)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A、偶尔检查不致祛除 B、偶尔检查不至驱除 C、偶然检点不致祛除 D.偶然检点不至祛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可谓春意阑珊 ....,正适合出外踏青。 B、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C、王选、黄昆两位院士都是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 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树一帜 ....的勇气。 D、何老师认为,在当今这个网络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文本阅读获取信息 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看法可称是不易之论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的学习态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C、在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中,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D、2004年4月14日的美国股市高科技板块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投资者恐惧通货膨胀而在尾市狂跌400点,是今年以来单日下跌点数最多的。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二、阅读与理解 (一)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完成回答。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担不起沉重。”不,命运把你们的未来早已安排定,你们的任务将几倍地超过你们的年龄。前一代——你们的父辈真正称得起开天辟地的先锋,他们用热汗和鲜血做出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而伟大到无边的事业却还远没有完成,你们当然会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呵呵,你们这一代将是怎样的光荣!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混浊的黄河将因你们的双手变得澄清,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将因你们的劳动变得和江南一样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 (二) 回忆《劝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中间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 C、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 ..而思矣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取之于.蓝(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说明: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⑴请按照题号顺序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另附的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在此试题卷上答题无效。⑵考试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⑶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卷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第1至6小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厢庑(wú)逡巡(qūn)钩戟长铩(shā)B.歆享(xīn)榫头(sǔn)宵柝(tuò)度长絜大(xié)C.孱头(càn) 给予(gěi) 骸骨(hái))前合后偃(yǎn) D.罪愆(qiān) 纺缴(zhuó)玄虚(xuán)雄姿英发(f à)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国粹暇疵暴殄天物急功进利 B.湮没端祥绿草如茵残羹冷灸 C.暮蔼斑斓畏葸不前遗笑大方 D.嫡亲嬉闹礼尚往来瓮牖绳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动物的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不透。 ⑵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 ⑶直到祥林嫂说到呜咽,她们也就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 ⑷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A.捉摸原型一齐休戚相关B.琢磨原形一齐休戚相关C.捉摸原型一起息息相关D.琢磨原形一起息息相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会欣赏戏剧不易,能够创作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不易,小张对戏剧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戏剧创作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努力。 B.作者巧妙地将中外文化遗产比喻为一座大宅子,通过对其不同态度的评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种种错误态度,生动阐明了应批判地继承遗产。 C.在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颇多。在今后的日子里,这种阅读体验将无时无刻都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D.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历城二中55级10月份物理试题高三

历城二中55级高三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磁波,如:GPS定位系统使用频率为10.23MHz(1MHz=106Hz)的电磁波,手机工作时使用频率为800~1900MHz的电磁波,家用5GWi-Fi使用频率约为5725MHz的电磁波,地铁行李安检时使用频率为1018Hz的电磁波。关于这四种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5GWi-Fi电磁波的衍射现象最明显 B.GPS定位系统使用的电磁波的能量最强 C.地铁行李安检时使用的电磁波利用了其穿透本领 D.手机工作时使用的电磁波是纵波且不能产生偏振现象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 B.轻核聚变后核子的总质量大于聚变前核子的总质量 C.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3.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10m/s v≤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2 46m/s之间的某一值,则该车应设计的最小安全距离最接近 A.5m B.12.5m C.20m D.30m 4.如图所示,矩形线框置于磁场中,该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线框通过导线与电阻构成闭合电路,线框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逆时针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AB边的电流方向由A到B B.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C.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通过电阻的电流瞬时值最大 D .若使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增大一倍,那么通过电阻电流的有效值变为原来的 2 倍 5.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过程①到达状态B,再由状态B经过过程②到达状态C,其中过程①图线与横轴平行,过程②图线与纵轴平行。对于这个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放出热量 B.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在减小 C.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分子对容器壁撞击的频繁程度增加 D.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吸收热量 6.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电导率”这一概念来表示物质导电本领的强弱,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如图是硫酸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导率的单位可以用Ω/m表示 B.对于硫酸,浓度越高导电本领越强 C.可以根据电导率来确定硫酸浓度 D.某一浓度的硫酸导电时,遵从欧姆定律 电导率 O 浓度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新高考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高二新高考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选修3-1第三章前2节。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最早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 B.法拉第 C.奥斯特 D.库仑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下列对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开普勒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B.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共面),则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在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D.同一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与绕月球运行,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其运动周期的平方之比相同 3.2019年全国女排冠军赛于5月10日至5月19日分别在浙江嘉善体育馆和姚庄体育馆举行。最终,天津、上海、山东获得前三名。某次训练时,一运动员把一质量为0.27 kg的排球竖直向上击出,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 m,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2,以击出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则 A.排球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 B.排球上升过程中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排球的最大重力势能为3.375 J D.排球回到击出点时的动能可能等于5 J 4.汽车以某一恒定功率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3×103 N,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该恒定功率为 A.120 kW B.90 kW C.60 kW D.45 kW 5.如图所示,洗衣机的甩干筒的半径为25 cm,可绕竖直中心轴OO'旋转,衣物(可看成质点)靠在筒壁上,已知衣物与筒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使衣物不下滑,甩干筒的最小角速度为 A.5 rad/s B.10 rad/s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的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体现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发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选自《中国文化论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 .....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méng)隶脸颊(xiá)暗然流血漂橹 B.朱拓(tà)咀( jǔ)嚼(jiáo)褴缕万乘之势 C.逡(qūn)巡(xún)踌(chóu)躇(z hú)竦然翁牖绳枢 D.呜咽(yè)牲( shēng )醴( lǐ)踉跄瘐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 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 ....,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得到了有效实施。 D.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 ....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最后还有尾声。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班固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历城二中57级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一(化学)

历城二中57级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是大气污染指标的是() A.氮氧化合物 B.二氧化碳 C.悬浮颗粒 D.二氧化硫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了提高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可以加入少量食醋 B.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 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C. 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不是浓硫酸跟铝不反应,而是发生钝化 D.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SO2,造成大气污染,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3.对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 C.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将过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稀Na2CO3溶液中,开始几乎不会产生气体,后来出现大量气体。4.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FeO B. FeO 、Fe2O3 C.Fe3O4 D. Fe2O3 5.Fe和Fe2O3的混合物共13.6g,加入150mL稀H2SO4,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H2,Fe和Fe2O3均无剩余。为中和过量的H2SO4,并使Fe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2沉淀,消耗了200mL 3mol/L的NaOH 溶液,则该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mol/L B.2.25mol/L C.4mol/L D.0.6mol/L 6. 下列化合物:①Na2O2、②Fe(OH) 3、③FeCl2、④CuS、⑤SO3、⑥NaHCO3,其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有几项?()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7.已知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硫元素的质量分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 A.a% B.2a% C. 1―1.75a% D.1―0.75a% 8.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③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制取蒸馏水时,先通冷却水,后加热烧瓶 ⑥进行分液操作时,先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后从通过下端活塞放出下层液体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D.全部 9.将3.2 g Cu投入100 mL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若边加热边缓缓加入一定量H2O2,金属Cu 逐渐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 H2O2对Cu和稀硫酸的反应起催化作用 C. 若Cu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 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10.将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等体积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Na2CO3和Ca(OH)2B.Na2CO3和CaCl2 C.Ca(HCO3)2和NaOH D.Na2SO4和Ba(NO3)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一个得2分,错选不得分。) 11.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32-、SO32-、Na+、NO3-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CO32-、NO3- B.NO3- C. SO32-、NO3-、 D.CO32-、Na+、NO3-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2022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2022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鲁人版、苏教版必修1至必修5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人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传授知识,医生用语言探查病情。俗语“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当然,中国文化很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生活中人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解对方。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便没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荀子》云:“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需要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态。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 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书写。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摘编自黄彩玉《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融相连,语言能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等。 B.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表现。 C.“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 D.《最后一课》中法语教师的话说明语言能把民族凝聚起来,使民族充满生机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试题21440

黄陵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③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呤”“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④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Ι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却有重要的影响。 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

赴历城二中考察学习心得

赴历城二中考察学习心得 高三年级朱太峰 为学习历城二中的先进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提升我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我们一行35人在孔祥庆校长的带领下赴历城二中进行了学习考察。在历城二中的学习中,我切身感受到这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现代化学校的大家风范,体会到该校在教学教研、学生管理、学生社团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历城二中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本次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下面我谈一下本次学习的感触与心得。 感触一:处处有思想,时时在教育。 步入历城二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办公楼上面的八个大字:“人生在勤,志达天下”,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进门的左侧一块巨石,在巨石的背面是学校的核心理念:志达天下,校训:人生在勤,校风:勤朴中和志行高雅,教风:博学谨业修己立人,学风:勤学善思知礼乐行,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 然后进入报告厅,在两面墙壁上宣传语:“用文化点亮学生幸福人生,用特色张扬学生优势潜能”,对学校文化的深刻理解,。 还有校园里的稼轩广场,教学楼上的走廊里,教室内,甚至是学生的教学案的边缝里都印着励志的话语。可见历城二中校园文化建设之细之深。 这种处处有思想学习生活氛围,可以让学生时时处处都在受教育受熏陶,可以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感触二:教师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刘和国校长再给我们作报告的时候首先提到的就是历城二中的奉献实干的教师团队,历城二中的校徽中就有一个大大的“勤”字。二中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从校领导到一线老师更多的是依靠勤奋加实干。学校所有的行政干部都在教学一线,有的还担任主课和班主任的工作,是指导员,更是一名战斗员。学校实行的是扁平式管理模式,每个副校长分管一个年级,同时也是这个年级的主任。正是干部的这种勤奋实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才形成今天二中教师团队这种敢于奉献,勇于进取良好的精神风貌。 历城二中在教学上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杜绝单打独斗,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为方便教师备课,历城二中设有专门的备课室,这样老师交流方便,便于讨论,而且讨论时认真、激烈,备课效率极高。通过集备,用团队的力量打造高效的课堂。 感触三:制度完备,规范管理。 历城二中推行“规范”管理,一些严格规范的管理手段也曾引起社会争议,但学校始终不动摇、不盲从,始终坚持规范管理不放松,从抓学生的仪容仪表做起,统一穿校服,统一的发型,从整理宿舍内务做起,从规范学生的言行做起,从规范学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感触四:工作主动,行动迅速 这是我参观了高三教学楼之后的感触。高三的教室里对最后40天的教学安排,学生各科的学习方法指导,二模成绩以及分析,学生临考心态指导等早已张贴。让我不禁感叹他们工作的细致,主动,迅速。 感触五:制度的落实。 历城二中给我的感觉是对制度落实到位。历城二中的好多制度我们也

2020年10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检测 数学试题 (解析版) 2020年10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已知集合{|{2023}A x y B ===-,,,,,M A B =,则M 的子集共有( ) A. 3个 B. 4个 C. 7个 D. 8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由已知条件求出集合A B M 、、,再求M 的子集即可知子集个数. 【详解】因为{}{2{||230|3A x y x x x x x ===+-≥=≤-或}1x ≥ 且{}2,0,2,3B =-,所以{}2,3M A B == 所以M 的子集共有224=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以及集合子集的个数,涉及求函数的定义域,属于基础题. 2. 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23i 1z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 在以(2,3)为圆心,1为半

径的圆上,根据图像即可得答案. 【详解】设复数=z a bi +,则23=2(3)z i a b i ---+-,所 以231z i --=,即22(2)(3)1a b -+-=,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 在以(2,3)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所以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需熟练掌握复数的加减及求模运算法则,属基础题. 3. 已知向量()2,2AB =,(),1AC t =,若2AB BC ?=,则t =( ) A. 5 B. 4 C. 3 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已知条件计算BC ,再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2,22,1BC AC AB t t =-=-=--, 所以()()22212422AB BC t t ?=-+?-=--=,解得4t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减法坐标运算,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考查运算能力,是基础题. 4. 已知函数()f x 对任意x y R ∈,,都有()()()f x y f x f y +=,且1(1)2f =,则01 ()n i f i ==∑( ) A. 112n - B. 122n - C. 21n - D. 121n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