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C.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并加酚酞作指示剂
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答案】A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可生成Al(OH)3
B.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O2
C.向热的蔗糖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可生成银镜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CO2,可生成Na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发生的反应为: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3H2↑,不会生成氢氧化铝,A项错误;
C.液氮的气化是吸热的过程,选项C错误;
D.水蒸气液化,为放热过程,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NaH中氢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NaH中氢离子H-,得到1个电子,因此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A正确;
②在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NH4+;
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Br-,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
B.用pH试纸检测气体的酸碱性时,需要预先润湿
C.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碘
D.中和热测定时环形玻璃搅拌棒要不断顺时针搅拌,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溴水可氧化橡胶,应选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B.气体溶于水后才能显示一定的酸碱性,因此,用pH试纸检测气体的酸碱性时,需要预先润湿,故B正确;C.溴与KI反应生成的碘易溶于溴苯,汽油与溴苯互溶,无法萃取,应选NaOH溶液充分洗涤、分液,故C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正确判断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溶质及其浓度无关。
10.下列符合元素周期律的是
A.碱性:Ca(OH)2>Mg(OH)2B.酸性:H2SO3> H2CO3
C.热稳定性:NH3< PH3D.还原性:S2-< Cl-
D.环形玻璃搅拌棒应该上下移动,进行搅拌,温度计插在玻璃环中间,无法旋转搅拌棒,故D错误;
答案选B。
9.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时的pH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A元素的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2H2(g)+O2(g)=2H2O(g) ΔH=-485 kJ·mol-1,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B.将SO2通入 溶液可生成 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答案】C
C.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Fe2+氧化生成Fe3+,所以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并不能说明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故C错误;
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与NaOH溶液反应并加热生成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变化中只存在放热过程的是( )
A.氯化钠晶体熔化B.氢氧化钠晶体溶于水
C.液氮的气化D.水蒸气的液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解质的电离、铵盐溶于水、固体融化、液体汽化等均为吸热过程,而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物质的液化、液体的固化均为放热过程,据此分析。
【详解】
A.氯化钠晶体熔化是吸热的过程,选项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在水中电离吸热,选项B错误;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金属性Ca>Mg,对应碱的碱性为Ca(OH)2>Mg(OH)2,故A正确;
B.非金属性S>C,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为H2SO4>H2CO3,而H2SO3>H2CO3可利用强酸制取弱酸反应说明,故B错误;
C.非金属性N>P,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为NH3>PH3,故C错误;
C.根据图知,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
D.pH=3时,溶液中不存在H2A,说明该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则NaHA只电离不水解,Na2A能水解,且c(A2−)=c(HA−)。
【详解】
A.pH=3时A2−、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所以二者的浓度相等,则Ka2= =c(H+)=0.001mol/L,由同一溶液中 = ,pH=4时该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不变,且原溶液中n(HA−)+n(A2−)=0.1mol,Ka2= = ×c(H+)= ×0.0001mol/L=0.001mol/L,n(HA−)约为0.0091mol,故A正确;
A.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
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可知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一定含CO32-,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可知,溶液中一定含AlO2-,由离子共存的条件可知,一定不含H+、Mg2+、Cu2+;
【解析】
【分析】
A.pH=3时A2−、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所以二者的浓度相等,则Ka2= =c(H+)=0.001mol/L,由同一溶液中 = ,pH=4时该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不变,且原溶液中n(HA−)+n(A2−)=0.1mol,据此计算n(HA−);
B.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NaHA溶液中不存在H2A;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D
取少量某无色弱酸性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裂化汽油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故A错误;
B. Na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的碱性强弱,故B错误;
D.非金属性S<Cl,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S2->Cl-,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
【解析】
【分析】
【详解】
A、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得不到Li2O2,A错误;
B、SO2和BaCl2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B错误;
C、由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因此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可生成次氯酸,C正确;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氨气可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D错误。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
②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详解】
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O32-、AlO2-,故A正确;
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4+、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l-,故B错误;
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故C错误;
D项、由于溶液事先已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Cl-,故D错误。
A.KI(AgNO3溶液)B.FeCl2(KSCN溶液)
C.HCHO(银氨溶液)D.Na2SO3(BaCl2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KI是否变质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是否变质,故A不选;
B.FeCl2溶液变质混有FeCl3,则加KSCN可检验铁离子,能检验是否变质,故B选;
C.HCHO变质生成HCOOH,银氨溶液与甲醛、甲酸均能反应,所以不能检验,故C不选;
D.Na2SO3溶液变质生成Na2SO4,Na2SO3、Na2SO4均能与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加氯化钡不能检验变质,故D不选;
故选:B。
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要量取15.80mL溴水,须使用棕色的碱式滴定管
答案选C。
4.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目的或结论
A
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
裂化汽油可萃取溴
Bwk.baidu.com
用pH试纸分别测定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验证酸性:
CH3COOH>HClO
C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试题信息量较大,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把握离子的反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2.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H—O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解析】
【详解】
A.断开1 mol H2O(g)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 kJ的能量,故A错误;
B. 2H2O(g) = 2H2(g)+O2(g) ΔH=463 kJ·mol-1×4-436 kJ·mol-1×2-495 kJ·mol-1= + 485 kJ·mol-1,故B错误;
C. 2H2(g)+O2(g)=2H2O(l)应该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A.断开1 mol H2O(l)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 kJ的能量
B.2H2O(g)=2H2(g)+O2(g)ΔH=-485 kJ·mol-1
C.2H2(g)+O2(g)=2H2O(l)ΔH=+485 kJ·mol-1
D.2H2(g)+O2(g)=2H2O(g)ΔH=-485 kJ·mol-1
【答案】D
B.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NaHA只能电离不能水解,则溶液中不存在H2A,根据物料守恒得c(A2−)+c(HA−)=0.1mol/L,故B错误;
C.根据图知,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应该选取甲基橙作指示剂,故C错误;
D.pH=3时,溶液中不存在H2A,说明该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则NaHA只电离不水解,Na2A能水解,且c(A2−)=c(H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因为电离、水解程度不同导致c(A2−)、c(HA−)不一定相等,则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3,故D错误;
B.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故B错误;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质量数为10+8 =18的氧原子: O,故C正确;
D.次氯酸中氧共用两对电子,因此在中间,其结构式:H—O—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分子式、最简式一定要分清。
7.地球表面是易被氧化的环境,用括号内的试剂检验对应的久置的下列物质是否被氧化。正确的是(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