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作业题目及答案
国开作业《国际公法-形考任务》 (13)

题目:国家通过使领馆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叫做()。
选项A:国家保护选项B:领事保护选项C:使馆保护选项D:外交保护答案:外交保护题目:在多边条约的全体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选项A:条约的修改选项B:条约的重新实施选项C:条约的解释选项D:条约的修正答案:条约的修正题目:外交关系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公约是()选项A: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选项B: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选项C:特别使团公约选项D:哈瓦那外交官公约答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题目:特别使团是()选项A: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选项B:外交团选项C:派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使团选项D:国家派往外国的使馆答案: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题目:归化是指()取得国籍。
选项A:因婚姻选项B:因申请选项C:因收养选项D:因出生答案:因申请题目:关于国籍丧失,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A: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选项B:中国公民如属外国人的近亲属,可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选项C:国家公务员和退伍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选项D: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经申请批准可以退出中国国籍答案:国家公务员和退伍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题目: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选项A:条约的重新实施选项B:条约的修正选项C:条约的修改选项D:条约的解释答案:条约的修改题目:领事馆是()选项A:使馆的组成部分选项B: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选项C:临时使团选项D:全权外交代表机关答案: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题目: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选项A:《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选项B:《世界人权宣言》选项C:《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选项D:《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答案:《世界人权宣言》题目:外交团的职能在于()。
选项A:协商选项B:合作选项C:礼仪选项D:谈判答案:礼仪题目: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国开作业国际公法-形考任务3(20分)07参考(含答案)

题目:请求国只能以引渡请求中所指控的罪名或列明的刑期进行审判或执行刑罚,未经被请求国同意,不得对该人在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处罚,也不得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这叫()。
选项A:双重归罪原则
选项B: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选项C: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选项D:罪行特定原则
答案:罪行特定原则
题目:领事馆是()
选项A:临时使团
选项B:使馆的组成部分
选项C: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选项D:全权外交代表机关
答案: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题目: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选项A: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
选项B:不低于于给予本国国民
选项C:等于给予本国国民
选项D:等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
答案: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
题目: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选项A:联合国宪章优先
选项B: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
选项C:视情况而定,由当事国协商解决
选项D:该条约优先
答案: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
题目: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条约法公约,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缔结并受()支配的国际协议。
选项A:国际法
选项B:缔约国国内法
选项C:缔约国国家元首个人意志
选项D:国际私法
答案:国际法
题目:外交团是()方面的团体。
选项A:领事
选项B:外交使团
选项C:私人
选项D:外交礼仪
答案:外交礼仪。
国开作业《国际公法-形考任务》 (31)

题目:()是指以在沿海岸向外凸出的地方或沿海岛屿的外缘上选定若干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连成直线,形成沿海岸的坡折线。
选项A:直线基线法选项B:自然基线法选项C:正常基线法选项D:几何直线法答案:直线基线法题目:首先提出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国家是()选项A:中国选项B:美国选项C:智利选项D:秘鲁答案:智利题目: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
选项A: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选项B: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选项C: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选项D: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答案: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题目:我国采取()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选项A:几何直线法选项B:正常基线法选项C:自然基线法选项D:直线基线法答案:直线基线法题目:第一次确立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奠定了航空法的基石的公约是)。
选项A:巴黎公约选项B:泛美商业航空公约选项C:海牙公约选项D:芝加哥公约答案:巴黎公约题目: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选项A:东京公约选项B:巴黎公约选项C: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选项D:海牙公约答案: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题目: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选项A:内海选项B:国际航行的海峡选项C:历史性海湾选项D:群岛水域答案:国际航行的海峡题目: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于()年在日内瓦召开。
选项A:1956选项B:1958选项C:1954选项D:1952答案:1958题目: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是选项A:平行开发制选项B:自由开发制选项C:协商开发制选项D:单一开发制答案:平行开发制题目:根据国际实践,国家间的民用航空飞行的允许主要是通过双边航空协定实现的。
我国与近()个国家签订了航空协定。
选项A:80选项B:90选项C:70选项D:100答案:70题目:沿海国在大陆架上有()。
选项A: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选项B:开发资源自由选项C:建立法律之自由选项D: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答案: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题目: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法律来源是什么?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法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互不干涉内政B. 互不侵犯领土完整C. 互不干涉文化D. 所有上述选项3.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如何解决其国际争端?A. 通过战争B. 和平手段C. 通过经济制裁D. 通过单边行动4. 哪个国际法院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欧洲人权法院D. 海牙国际法庭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文化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宗教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项?A. 行为的非法性B. 损害的发生C. 因果关系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国家对内部叛乱的镇压B. 国家对外部武装攻击的回应C. 国家对经济制裁的回应D. 国家对文化侵犯的回应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干涉”是什么?A.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B. 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C.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援助D. 国家对经济危机的国际援助9.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海洋法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主要法律文件?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国际人权公约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0.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其国民免受严重人权侵犯?A. 经济制裁B. 外交抗议C. 军事干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2. 描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限制。
3. 解释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及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公法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国际公法》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任务2、任务3、任务4是是客观题,本人对任务1至4给出了标准答案(第1次任务_0001、国际公法02_0001、国际公法03_0001、国际公法04_0001)。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至4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第1次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经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
该叛乱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
下列关于甲国政府是否承担责任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承担直接责任B. 承担间接责任C. 甲国政府和叛乱运动共同承担直接责D. 不承担责任2. 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
A. 林则徐B. 严复C. 丁韪良D. 张之洞3. 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A. 实在法学派B. 规范法学派C. 格老秀斯派D. 自然法学派4. 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A. 克林顿B. 格老秀斯C. 普芬道夫D. 瓦特尔5.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A. 新国家B. 新政体C. 新政府D. 新国体6. 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末期由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司法判例正式确认。
A. 绝对主义B. 普遍主义C. 限制主义D. 连带主义7.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国际联盟的成立B. 《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8. 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B. 禁止使用武力C. 互不干涉内政D. 国家无权独立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A. 独立权B. 平等权C. 管辖权D. 领土完整权答案:D3. 国际法上的“领土”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陆地B. 河流C. 领海D. 领空答案:B4. 国际公法中,关于国家承认的表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承认是单方面的B. 承认是不可撤销的C. 承认可以是有条件的D. 承认可以是默示的答案:B5.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责任的来源?A. 国际不法行为B. 国际义务的违反C. 国际争端的解决D. 国际合作的失败答案:C6.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内法律途径解决B.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际法院解决C.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双边谈判解决D.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联合国解决答案:A7.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院的管辖权?A. 国家间争端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争端C. 国际条约解释D. 国际法规则的适用答案:B8.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互不使用核武器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10. 国际公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A. 难民B. 儿童C. 妇女D. 罪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指的是国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国内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保障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法中尊重国家平等和主权的体现。
国际公法综合练习4及答案

国际公法综合练习4及答案注意:红色字体为正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A. 不低于于给予本国国民B. 等于给予本国国民C. 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D. 等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2. 外交关系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公约是()A. 特别使团公约B. 哈瓦那外交官公约C.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D. 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3. 我国缔约权由()行使。
A. 国务院B. 外交部C. 国家主席D. 全国人大常委会4. 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A. 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B. 单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C. 出生地原则为主、单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D. 出生地原则为主、双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5. 以下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A. 使馆的外交人员B. 服务人员C. 领事D. 行政人员6. 中国迄今共颁布过()部国籍法。
A. 1B. 2C. 3D. 47. 外交团是()方面的团体。
A. 外交礼仪B. 外交使团C. 领事D. 私人8. 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A. 条约的重新实施B. 条约的修改C. 条约的修正D. 条约的解释9. 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
A. 认证条约约文B. 保留C. 修正D. 终止实施10. 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条约法公约,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缔结并受()支配的国际协议。
A. 缔约国国家元首个人意志B. 国际法C. 国际私法D. 缔约国国内法11. 关于国籍丧失,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B. 中国公民如属外国人的近亲属,可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C. 国家公务员和退伍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D. 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经申请批准可以退出中国国籍12. ()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2021年国际公法第一次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

1. 拟定国际法主体资格条件之一是(有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能力)2.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绝对主义)立场在19世纪末期由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司法判例正式确认。
3.甲国发生叛乱运动已经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以为叛乱团队。
该叛乱在其控制某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财产。
下列关于甲国政府与否承担责任说法哪个是对的?甲国政府和叛乱运动共同承担直接责4.国际法基本原则具备强行法性质,这表白(国际法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各种条件和特性)。
5.国家核心构成要素是(主权)。
6.国际法编纂意义在于(使国际法法典化)。
7.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属于对(新政府)承认。
8.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
9.国家领土自然划界办法有(以山为界)10.确立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最重要国际公约是(《联合国宪章》)。
1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译成中文人是(丁韪良)。
12.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国际习惯是指(习惯国际法)。
13.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她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她往来,不受她国或国际组织支配和任何形式干涉,这是国家(独立权)体现。
14.依照保护公约将本国重要国际事务交由保护国管理,但可以在保护公约所容许范畴内自行解决某些对外事务国家被称为(被保护国)。
15.学者对国家承认效果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宣布说16.一方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和缅甸17.国际法委员会于(1948)年经选举正式成立。
18.从国家构造形式上看,美国是复合国19.确立南极法律制度基本公约是南极公约20.各国采用(采纳或转化)方式将国际法纳入国内法,使其在国内得以合用。
1. 当代国际法发展体当前哪些方面?( A. 国际法主体增长B. 国际法全面系统编纂C. 国际法调节对象和范畴扩大D. 国际法领域和内容新变化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国家行为?( )2.选取一项或多项:A. 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机关行为B. 驻外记者在国外与其职务关于行为C. 实际代表国家行事人在执行公务时行为D. 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关于行为3.关于争取独立民族国际法主体地位,下列哪种说法对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1:一、不定向选择题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
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2.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C)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一般法律原则D.联合国大会的决议3.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D)A.和平友好条约B.边界领土条约C.中立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4.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的原则是(ABC)A.国民待遇原则B.最惠国待遇原则C.优惠待遇原则D.互惠待遇原则5.引渡的程序包括(ABC)。
A.提出引渡请求B.执行引渡C.被请求国审查D.引渡结果的报告二、填空题1.在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中起到里程碑作用的两件大事是威斯特伐利亚公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和格老秀斯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于1625年发表。
2.确定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包括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和国际组织的决议。
3.国际法基本原则有如下特性: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约束性、适用于一切国际法领域和构成国际法体系的基础。
4.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主权、领土和政府。
5.拒绝引渡的理由有强制性理由和任择性理由。
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是指一个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的法律效力,即一个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的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示反对,且其形成之后从不接受该规则的法律拘束力。
2.国家继承答: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3.外交保护答: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利益进行的保护。
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国家的国内外交机关或外交代表机关来行使。
4.庇护答:庇护是指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
国家对外国人的庇护通常在本国领域内,但不排除条约规定的或外庇护。
四、简述题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国际法的主体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2)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3)有国际求偿的能力。
2、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2)国家合并(3)国家分离(4)国家解体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的不法性在哪些情势下可以解除(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论述题1.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P.46)答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问题。
从理论上讲,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在主体,调整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国家处理二者关系上应遵守国内法必须执行国际法的义务的原则。
其次,从国际法看,它的许多原则,规则和制度是借用国内法概念的,并且各国的国内立法实践对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再次,从国内法看,它也受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影响。
在不少场合,国内法也采纳了国际法的概念,并且在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转化为国内法的同时,促进了国内法的建立和发展。
从处理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讲,国家可采取采纳或转化的方式使国际法在国内得到适用,并对它们的地位作出规定。
2.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P.60)答: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根本性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
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独立权。
即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内外事物而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
是指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往并承受国际的权利。
③自卫权。
即有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和协助他国防卫武力攻击的权利。
包括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
④管辖权。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包括属地管辖,即有权对位于本国领土范围之内的一切不享有管辖豁免的人、物、和行为进行管辖;属人管辖,即有权对无论位于何处的一切具有本国国籍的人进行管辖;此外还可以对本国领土以外犯有危害本国安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其他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还可以根据国际习惯规则或国际条约的规定,对在本国领域之外对本国人犯有某些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或对不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在本国领域以外所犯的某些国际罪行进行管辖。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二:一、不定项选择题1、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以公海上行使(B)A.登临权B.紧追权C.执法权D.攻击权2、对于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域基线量起可划到(B)A.240海里B.350海里C.400海里D.360海里3、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B)A.飞机B.热气球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4、使馆馆舍可用于(D)A.保护政治犯B.关押本国人C.关押犯罪的侨民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5.国家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包括(B)A.驻国际组织的使团B.使馆C.外交团D.特别使团二、填空题1、国家领土的取得与变更方式包括先占、添附、时效、割让和征服。
2、国家之间划分边界线一般采取三种方式,即自然划界法、几何学划界法和天文学划界法。
3、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及其他相关国际文件,外层空间活动的制度主要包括责任制度、救助和送回宇航员及送还发射物制度和登记制度等三项制度。
4、在国际法上,一国的国内外交机关一般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和外交部门5、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可以分为三级,分别是大使、公使和代办。
三、名词解释1、国际地役答: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承担的对其领土主权的特殊限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别国的需求或者为别国的利益服务。
国际地役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的领土,不构成国家领土组成部分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不能作为国际地役的客体2、大陆架答:是指沿海国的陆地领土在该国领海之外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大陆架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足200海里的可延长到200诲里,但不得超过350诲里或不超过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
3、发射国答:根据责任公约规定,发射国是指发射或促进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和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
4、领事答:一个政府派驻他国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外交官员,任务是保护本国与它的侨民的权益和处理侨民事务四、简答题1、简述《南极条约》法律体系及南极的法律制度答:(1)法律体系:《南极条约》订立之后,南极协商会议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南极海豹公约》,1980年通过了《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1988年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年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南极条约》和上述其他公约或议定书以及南极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构成了目前的南极的法律体系。
(2)法律制度:和平利用南极;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和权利要求;维持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2、简述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答: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迅速不停地穿过领海的航行。
在通过期间不得实施任何非无害活动。
3、简述公海上的管辖权。
答:(1)公海上的管辖权:指国家对公海上的船舶及其人员和发生的事件的管辖权。
这种的管辖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船旗国(船的国籍国)对本国船舶在公海上的航行事项和内部纪律事项,发生在公海上的碰撞事件有专属管辖权。
另一种情形是各国对发生在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贩运奴隶、非法广播及贩运毒品等行为都具有的管辖权。
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由军舰或其他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行使。
也可由军用飞机或执行政府公务的飞机行使。
(2)登临权和紧追权:登临权是指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依据认为外国船舶(享有完全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海盗行为、奴隶贩运、从事末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该船舶停船并派人登临和检查的权利;紧追权是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国家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进行追逐,继续进行到公海将其拿捕和交付审判的权利。
五、论述题1、论述《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规定。
答: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确定的根据是《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
依据上述条约,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1)任何人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采取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从而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3)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使其受损,而不能飞行或危及它的飞行安全;(4)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他人放置某种装置或物质,可能破坏该航空器;或使其受损坏以致不能飞行或危及其飞行安全;(5)破坏或损害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6)故意传送虚假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7)对国际机场内的人采取暴力,造成或足以造成重伤或死亡,危及或足以危及该机场安全的行为;(8)破坏或严重损坏国际机场的航空设备及停放在机场未使用的航空器或中断机场服务。
[注:(7)和(8)是《补充蒙特利尔公约议订书》的规定。
如果只问《蒙特利尔公约》的规定,(7)和(8)可以不答。
]2、试述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1)人身不可侵犯,外交代表不受任何方式的逮捕和监禁;(2)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①外交代表的私人寓所如使馆馆舍享有同样的不可侵犯权及保护;②接受国不得侵犯外交代表的文书、信件以及财产;(3)管辖的豁免①刑事管辖豁免,外交代表触犯了接受国的刑律,接受国的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审判和处罚;②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外交代表卷入民事纠纷,接受国的法院不得对其实行审判和处罚;(4)免税免检,外交代表免除一切对人对物课征的区域的或地方的捐税;(5)其他特权和豁免。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三一、不定项选择题:1、条约无效的理由包括(ABC)A.诈欺B、错误C、贿赂D、与强行法抵触2、下列属于安理会职权的有(ABC)A、促使和平争端解决B、制止侵略行为C、采取必要武力行动维持国际和平D、停止会员国权利3、国际争端的强制解决方式包括(ABCD)A、反报B、报复C、平时封锁D、干涉4、以下哪些实体可以请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AB)A、联合国大会B安理会C、中国D、欧洲联盟5、国际常设法院于(C)A、1899B、1900C、1922D、1928二、填空题1、条约的缔结程序包括谈判、签署、批准和交换批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