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智慧智慧教育智慧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智慧智慧教育智慧文化
人,缘何能在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具有复杂思想、规则语言的生命存在,成
为世界之主体去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活动?这其中无疑表明人定然具有任何
其它生命所不具备的独特生存优势、独特的发展优势,这种优势,应该就是我们时下非常
热称的“智慧”。智慧,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优势,是在物竞天择的生命角逐中,人
类自己“发现”并“积淀”在其身心结构中的,也是造物主厚爱人类而特别赋予的。人类
自超越一般生物、揖别猿猴称为世界主体之后,便不断激活和发挥自己的智慧,便走出自
己独特的生命轨迹,又在前行中日渐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
人有智慧,人的发展过程即是生成智慧和提升智慧的过程;那么,智慧是什么?教育
与智慧有何关系?教育对于人的智慧生成与智慧提升又意味着什么?“十二五”期间,我
们通过“以教育智慧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对其进行了理性的思辨和实践
的探索。
一、智慧涵育:教育意旨的宏大定位
智慧,辞书上的通解是:“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我们认为,这
样的界定虽直白易懂,但过于笼统,流于狭窄,关注的主要是认识层面的元素。智慧,人
们的习惯理解是:机灵、敏锐、应变迅速、处置事情方式方法独特、效果圆满。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虽具体直观,但稍显浅表,偏颇于行事风格,关注的只是实践层面的因素。智
慧既然是人所特具、它物绝无的本质特征,是人所潜心追寻的发展境界,在人生活动中固
然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但它绝不只是行为之具体,更是闪耀在人之精神星空、照亮着人生
灵魂的宏旨大趣,它使人达成“个人与实在的和谐”,实现人“与存在、道、天、上帝、无……的一致”。[1]有这样的强大魅力,有这样的卓越境界,智慧之内涵应该就是人类
孜孜以求的真、善、美。真,即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善,即是对世界存在的认同
和包容;美,即是对世界状况的处置和应对。这真、善、美有别于人类具体知识,恰恰对
应了三种高端意识形态――哲学、宗教、艺术,一切具体知识也只有升华至哲学、宗教、
艺术境界,才堪称生命智慧。
在教育看来,智慧的三维内涵是:
1.智慧建基于“真”的认知
真,在作为客观之世界,乃是事物的本性、本质、本来面目,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发展规律;真,在作为主体的人类,乃是探寻事物本性、本质,把握其运动、发展规律的
求真精神、求真行为以及最终形成的认识水平。延伸至教育,真,即是教育的本性、本质,即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亦指教育者探寻教育本性、本质,把握教育活动基本规律
的求真精神、求真行为以及最终形成的教育理解水平。这种教育理解水平,首先是对教育
过程中人的理解水平,然后是对由此统率进而派生出来的人与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人与知识关系(人的学习过程)的理解水平。有作为的教育,对学生应该灼见其是有着主
观能动性的主体,对学习应该灼见其是个体能动建构个人经验的实践。这样“以生为本”,以尊重人之发展的深度需求为最高价值,来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其它关系和现象,才可能高
瞻远瞩,洞见教育之奥秘,胸藏万壑,找到教育的正道。
2.智慧得力于“善”的情怀
善,《辞海》列出其十一款义项,最切本文研究主旨的有第一、第二项,分别为“①
善良;美好。②友好;亲善。”《现代汉语词典》列出其十款义项,最切本文主旨的有第一、第二、第四项,分别为“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④友好;和好。”从辞书注释义项
所处位置看,我们不难发现,在普遍的社会意识中,善是与“恶”相对并与其并存的一种
伦理概念,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价值与终极归宿所在,反映着人类共同的伦理诉求。它
本质意涵的基本境界是知足、感恩、友善、宽厚、包容、仁慈,最高境界则是“舍己”而“为人”。教育之善,若以“为人”观之,显然应该集中表达对人之爱,对学生之爱。推
及育人,教育善主要体现于“以培养完满人性、以对人的尊重为基础的人性化”、“以发
展人的独特性为基础的个性化”两个维度[2],有了这样的善,再融以“无私”之情,那么,教育中遭遇的种种纠结均可以顺利化解。
3.智慧落脚于“美”的行为
美,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话题,学界对其研究兴致素来极其浓厚,然而迄今为止对
其定义却一直悬置于似有似无若明若晦的模糊表达状态中。尽管如此,我们对美还是可以
给出基本描述――所谓美,当指情景、事件、境界、意义等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主体感官需
求又恰好应和主体心理需求进而激起主体感官享受和心理愉悦,使之产生谐和、舒爽、惬意、快慰、满足等美好身心体验的属性,它们可能是有形存在物,也可能是无形存在物,
可能是自然存在物,也可能是人类创造物,这些属性是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一种特
殊属性。据此,教育之“美”,就是教育过程中所呈现的内容、所投入的行为、所营造的
情境、所揭示的形象或意义、所采取的方式或方法等,能给学生以视听的愉悦、心灵的享受、乃至完整学习生活的幸福体验。教育能达到这种美的境界,必定有强大的吸引力,也
必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绝不至于成为一种压抑和压力。
二、智慧缺失:教育现实的深度审视
说起现代教育,毋庸讳言已经误入歧途,驳杂却又单调,浮艳却又刻板,功利却又堂皇。对此,业外人困惑,业内人迷惘,谁都感觉不对,又谁都感觉无奈,谁都认为非改不可,又谁也不想付诸行动。教育何以陷于此种境地?陷于此种境地的教育可以作何估价、
作何归因?自然,各有见地,各有评说,并且各有其理,尽皆无可非议。在我们看来,既
已将教育理解为人类彰显、发展、提升自身智慧的特殊实践活动,将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定位于开掘、开发受教育者智慧的活动,那么现实教育的种种积弊,均可归结为缺失智慧――教育之整体没有了智慧,教育目标不再指向人的智慧培育,教育施事主体不再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