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与教学体系的衔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与教学体系的衔接
[摘要]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同时对学生的就业也有很大帮助。

文章在探讨高职院校现有教学体系与双证书制度不相适应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建立与双证书制度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教学体系
所谓双证书制度,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必须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必须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使二者达到有机衔接。

一、双证书制度与高职院校的内在联系
学历证书即毕业文凭,是一种学历证明,表明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学”过什么;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工作能力证明,表明持有者能“做”什么。

前者强调“学”,后者强调“做”。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由此可见,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要求。

推行双证书制度是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保证,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因此,高职教育应加快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接轨工作,把实行双证书制度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与双证书制度的不相适应之处
1.在思想观念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某些高职院校办学思路还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有的将高职教育“边缘化”,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附属品,有的将高职教育“普教化”,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原有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将高职教育办成了普通高等教育。

①加上我国长期单一文凭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的氛围;学校在办学上盲目追求高层次等。

2.在学时分配上,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习实训条件不足。

这些问题造成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技能水平不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3.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不一致,造成考证与教学冲突。

一直以来,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计划的制订都没有认真参照职业资格要求,因此一些职业技能课程虽然名称相同,但学校的课程大纲与职业资格的考试大纲截然不同,学生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还需要另外参加培训,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甚至影响正常学习。


4.缺乏高水平的“双师型”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当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双证书制度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5.双证融通转换机制还不健全。

目前主要还是“毕业生考证”,较少考虑社会上拥有职业资格者如何获得学历证书(或学历资格)。

在台湾地区,持有执业资格证书者,加上一定的工作年限,也能获得相应的同等学力资格。

如乙级证书加四年工作经验即可相当于专科学校毕业,可参加科技大学的入学考试。


三、高职院校建立与双证书制度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的策略
1.转变观念,在办学思想上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和方向,改变“重理轻技”的做法。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双证教育的前提,高职教育实施的“双证书”制度特别强调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度统一和均衡互补。

只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训练,毕业生将难以快速适应就业岗位;只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学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生将难以适应变化的就业岗位需求,可能会出现就业后很快失业的情况。

2.专业建设。

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做好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按照社会职业分类,结合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进行专业设置,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

3.课程设置方面,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其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来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按照文化与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充实专业与技能教学,强化“学生想学什么技能,社会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技能,我们就要教好教会什么技能”的教改思路,使实习与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台湾地区为70%④)。

鼓励专业课、技能课教师认真研究分析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写讲义,形成校本实训教材,同时提出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配置及建设计划,保证满足教学需要。

二是要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一致,解决教学与考证的冲突。

如新疆克拉玛依职业学院,学生通过二年学习,毕业时不用参加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举行的资格考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在完成所有课程之后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改革考评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考试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技能的倾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双证制度的实施不利。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除传统的闭卷考试外,还可以采用开卷、口试、技能测试、现场操作和答辩等多种方式,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具有一大批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是保证学生取得“双证”的关键。

每年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认真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及顶岗的制度。

同时,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课酬分配及学生鉴定培训课程安排方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6.大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环境开展,同时结合生产、服务实际,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增加职业技能实训周数,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7.实行灵活的办学机制,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推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保障。

我国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运行机制,但缺乏实行“双证书”结合培养的沟通方式、媒介以及政策。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可以说为寻找有效的“双证书”结合培养沟通方式和管理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8.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体系改革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还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必须把教会学生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加强德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职业能力的形成。

在职业技术训练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基本素质和爱岗敬业意识,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

9.突出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管理来确保“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第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施“双证书”的要求和质量。

第二,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质量重心下移,充分发挥教学系(部)的作用。

第三,深化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这个基本要求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注释]
①张超,颜嘉慧.“双证书”制度下的教学管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7.
②黄锡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J].职业圈,2000(20):106.
③④左家哺,屈中正,彭蝶飞.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58,259.
⑤王洪军.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状、不足与改进[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