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项目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解决方案
2016-12-26创新型文旅俱乐部
作者:绿维创景集团董事长林峰
一、旅游投资模式解读
旅游是一个搬运的过程,通过将人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实现经济学上的消费搬运。
旅游是一个通道,把人有效的运输到目的地,实现人口及消费的聚集。
对于特色小镇而言,由于旅游对人群的大规模搬运,最终落实到对文化、体育、运动、养老、农副产品等的消费上,最终形成了增量经济。
因此旅游的思维、旅游的方式、旅游的模式、旅游的手法以及如何运用旅游去带动发展,成为特色小镇发展和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旅游思维方式首先要认清旅游行业的五大特质,即旅游是消费的搬运、依靠吸引核形成吸引力、直接面向市场终端、是一种预卖产品、具备战略统筹作用。
旅游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创意打造吸引核,强化其互动性和体验型,并依托吸引核聚集人气和消费,以实现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综合发展。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旅游思维方式的突破和自我提升,实际经历了四种结构:
产业链思维——旅游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结构,由多个产业构成的产业链结构,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体、养、学、悟;
综合开发思维——旅游不是一个产品或一个区域,而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旅游是区域开发,是跨社会、跨行业的结合,包括景区、项目、目的地、旅游村、旅游小城镇、旅游城市等;
创新思维——互联网+、创客、众筹、投行等新理念作用于旅游,将会产生新的效应。
特别是投行思维,用新的投融资的模式来带动特色小镇发展。
其次改革+资本,才能形成创新突破,旅游投行思维是当前在旅游投资风口中如何运用最重要的方面。
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应从微观主体培育、投融资渠道、政企合作等多个方面,把握投资热点,从八个方面做好投融资规划。
结合旅游思维与投行思维,绿维总结出了旅游投资的“65533”模型,即六类产品、五类管理、五大角色、三大综合与三大平台。
在打造特色休闲小镇上,首先是要文化找“魂”,找到特色小镇的特色,要文化特色、主题特色。
找到文化之“魂”后将其梳理转化为体验产品,转化成可互动的模式,结合进行游憩方式的独特设计与特色小镇效益优化,并运用互联网+思维,达到特色小镇设计提升的最优化。
在特色景观的打造上,林峰博士认为应遵循六大理念:景观主题化、景观游乐化、景观生态化、景观情境化、景观本土化与景观动感化。
并以绿维创景正在参与建设的重庆武隆白马山旅游度假景区大型特色项目——飞天之吻进行解读。
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如何规划设计四季全时引爆型项目,让特色小镇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绿维创景结合市场需求,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形成了特色小镇的四季全时解决方案,以帮助政府和开发商减少由淡旺季带来的资源使用不均衡、成本回收期拉长、可持续经营困难等问题。
林峰博士认为针对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工作日与夜间的六大解决方案,打造四季全时性的引爆核,夜间解决方案是特色小镇解决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夜游、夜间演艺、夜间夜市、夜间景区和夜间活动等五大模式来解决夜间方案,对于特色小镇和景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提出通过业态创新和培育,提升特色小镇发展。
每一个要素即是一个大的业态结构,每一个要素都能形成大量的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有效的运用旅游12要素,对重点要素与业态模式进行创新,实现资源整合与业态培育。
二、特色小镇需要专业化的孵化器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需要资金、人才、管理、营销、企业等各类资源的共同发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绿维文旅多年来以“创意经典•落地运营”为理念,在创意策划及专业规划的前提下,整合各类运营资源,搭建了一个包括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投融资、运营管理、孵化器、人才培训的六大平台体系以及“特色小镇”的一揽子全产业链全程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孵化模型为顶层设计与全要素导入以及持续的服务相结合的统一整体。
特色小镇孵化器一揽子全产业链全程服务中,第一方面,顶层设计包括特色小镇规划、投融资规划与三年/五年实施计划等几大方面。
首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是绿维文旅集团基础性咨询业务。
涉及城镇发展战略、产业规划、总规/概规/修规、建筑/景观/游乐设计、城镇风貌设计与城市品牌发展战略等板块,累计完成1000+个项目,覆盖全国31个地区。
其次投融资规划是作为整个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任何一个特色小镇,无论是政府平台来开发,还是企业来参与开发,投资结构非常关键,不是一个企业能干完的。
特色小镇提供了民营机构深度参与的机会。
第二个方面是全要素的导入服务,遵循四招五引入的机制,四招为招开发商、投资商、服务商与运营商;并结合资金资本、人才团队、智库平台、IP项目与品牌企业等五方面资源引入。
同时对绿维及合作伙伴管理的基金进行直接投资,PPP全程咨询。
第三个方面是开发支持与EPC建造服务,对于任何一个特色小镇而言,产业开发EPC即设计施工一体化,需要大量的管理与服务支持。
另一方面旅游EPC内容是绿维的强项,产业EPC或者其他EPC由导入的合伙伙伴共同完成。
诸如绿维城市海景水上乐园,从设计、建造、运营、服务形成一条龙一体化服务,达到高效率与快速回报的效果。
第四个方面是持续性后续服务,包括创建辅导,经营辅导,专业化运营支持,各种托管运营等,形成一个全面的服务结构。
三、孵化器模式下的特色小镇操作策略
1把握一大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在未来五到十年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是各地各省开发金融带动下,政策扶持结构下的发展模式,是各省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
2辨析特色小镇与特色小镇内涵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两者是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关系,两种类型都有价值,如何运用特色小镇去带动特色小城镇发展,实际上是核心手法和模式。
特色小镇是双特产业,即特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应具有特色的风情、风格与风貌。
风格我们讲的是格调,风貌是讲外观,风情是讲文化、活动、民俗,这三方面怎么形成特色一体化,是小镇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
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小镇开发运营商)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角;而与特色小镇息息相关的当地居民,则承担参与与社会监督的责任。
这是特色小镇的特有“机制”。
特色小镇总体特征以特定的产业、环境、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兴的体制机制和投融资机制为依托和保障;以产业培育带动人口聚集为推动力;以旅游消费为引擎,实现消费聚集;以产城综合开发运营及PPP架构利用为手段;以城乡结合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
3遵循三大发展逻辑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在市场机制下,基于城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方案,需要统筹兼顾政府、企业、百姓三方利益。
对于政府来说,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企业是特色小镇开发的一大主题,更是市场化运作体制下弥补政府短板、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角色。
特色小镇建设最主要和终极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开发中除了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外,还需要为他们配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精品化的休闲度假项目、提供便捷化的公共管理服务、塑造文化精神领地。
4形成三大开发基础
特色小镇的开发有三大基础。
首先特色产业真实有效的落地发展是前提基础,特色产业是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推动力,其发展构成了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人流聚集引导的消费聚集是泛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再次,人口聚集是新型城镇化落地的基础。
人口的聚集必将产生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需求,由此便催生了商街、商业综合体、居住社区、度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等系列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产生,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城市管理人性、相关政策合理完善的宜居环境。
5注重两大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首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各级政府应尊重本地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产业领先发展。
第二个是产业规划,第三是进行产业导入与培育,既要导入又要培育。
针对产业的选择有四大要求,第一要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第二要接近于市场;第三是关联性强;第四是易于形成规模化的结构。
其导入可概括为O2O导入终端产品、市场端促进产业聚集。
在特色产业的培育中,应应用集中突破的产业链思维,用一个核心产品带动产业链结构,由人才、技术、资金、开发、信息等资源的导入,培育研发、生产、应用等全产业链体系,构成规模优势产业。
因此在资源体系的导入架构中,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开发资源、营销资源的导入是我们做孵化器的核心。
特色小镇产业培育另一个就是泛旅游产业的培育,旅游是通道,泛旅游是基于旅游这个通道所形成的各种产业+ ,以旅游消费需求为驱动力形成的产业集群,是在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依托于旅游产业,并通过旅游产业的的带动、延伸发展带动起来的产业群体。
6构建“两产业三引擎五架构”
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新型城镇化架构与互联网引擎与智慧化架构,形成吸引核和消费聚集区和产业结构,构建整个小镇发展的模型。
7整合五类开发运营
特色小镇商业模式的核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从一级土地开发、房产开发、产业项目开发、产业链整合开发与城镇建设开发。
这五个开发是必须要做的,不能单一开发,要五大整合开发。
IP的导入对于特色小镇的开发来说,是推动其落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支撑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是盘活其现有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
IP的导入不同于招商引资,贯穿在特色小镇开发的全过程中。
绿维致力于联合多方优势资源,打造跨旅游产业的IP联盟,结合顶层设计,切实推动特色小镇的有效落地。
(综合来源:绿维创景、壹方城文旅大会作者:绿维创景集团董事长林峰)12地区特色小镇政策速览(收藏版)
1
特色小镇·浙江篇
在特色小镇创建热潮中,浙江的特色小镇无疑是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样板,这不仅是因为浙江早在2014年底就开始省级特色小镇的尝试,更是因为其先后公布的两批79个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产城人文”融合的成功案例,其中也不乏一些以文化产业为核心产业的特色小镇。
目前,浙江省已经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尤其是首批37个特色小镇,已经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
2015年以来浙江省特色小镇出台政策全梳理
201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特色小镇产业定位着力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本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其中,对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对象,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浙江省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小镇按60%给予配套建设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意见》还明确,各地和省级有关部门要整合优化政策资源,给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
特色小镇·北京篇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镇,提高小城镇承载力,更好地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起到“桥头堡”作用。
北京市将调整重点镇规划布局,明确各类小城镇的功能定位,比如,平原地区的乡镇,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部核心功能区”,将积极承接中心城和新城疏解的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等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大学镇、总部镇、高端产业镇;西北部山区的乡镇,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涵养区”,将重点发挥生态保障、水源涵养、旅游休闲、绿色产品供给等功能,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养老镇、休闲度假镇;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资源利用,还将统筹规划建设雪上运动小镇、世园小镇、环球影城小镇、新机场服务小镇、科技信息小镇等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和增收致富。
3
特色小镇·天津篇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
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天津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方面竞相展现特色,建设成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实力小镇、特色小镇、花园小镇。
据天津市规划院规划师介绍,与以往示范镇相比,特色小镇具有四大特色:一是重运营、轻开发;二是重市场、轻行政;三是重颜值、低成本;四是重制度、轻蓝图。
目前,天津市各区相继启动编制特色小镇规划。
武清区将打造电商小镇、台商小镇、工业创新小镇、创客小镇、欧式风情小镇、运河创意休闲小镇等“市级特色小镇”,以及自行车小镇、绢花小镇、泉州水城、津门首驿、东方马都等“区级特色小镇”;西青区中北镇将打造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将建设制造业特色小镇,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发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工业科技打印等。
4
特色小镇·河北篇
河北省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对此提出了以下指导意见:
1、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
特色小镇规划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
2、建设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万至3万人;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
3、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
突出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存和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底蕴,开发旅游资源,所有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并推行“景区+小镇”管理体制。
4、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
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
5、每个小镇投资20亿元以上,突出有效投资。
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每个小镇要谋划一批建设项目,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
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对完不成考核目标任务的予以退出。
6、引进人才,创新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
根据产业定位量身定制政策,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企业高管、科技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等创新人才,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建设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
5
特色小镇·江苏篇
在2015年底,江苏提出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
今年5月,南京市发改委农经处表示,南京将用3年时间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目前除了南京已率先进行试点建设,扬
州、泰州、宿迁等市也在积极探索
中。
6
特色小镇·广州篇
广州计划先期创建30个市级特色小镇,为其提供用地扶持、资金扶持、产业扶持和人才支持,并进行区域的划分。
黄浦区依据知识城、科学城和临港经济区三大板块空间布局,重点规划建设4个特色小镇:知识小镇、宜居健康小镇、海丝文化特色小
镇和旅游休闲慢行小镇;白云区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建设人和航空小镇,依托帽峰山、流溪河建设钟落潭健康小镇,依托物流园、淘宝村建设太和电商小镇;花都区规划了17个特色鲜明、产业基础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近期将重点扶持打造其中4个:花东绿色金融小镇、梯面生态旅游小镇、秀全珠宝小镇、狮岭时尚产业小镇;增城区打造以岭南中医药为特色,以健康管理为模式,以温泉度假为配套的健康小镇,谋划建设新塘基金小镇、朱村科教小镇、增江街1978文化创意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从化区打造6个特色主题小镇,西塘村“童话小镇”,以“互联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莲麻小镇”,联溪村“徒步休闲小镇”,温泉镇风景区“温泉浪漫小镇”,以花为主题的西和村“风情小镇”,集桃花、美食、音乐于一体的锦洞村“桃花小镇”等。
7
特色小镇·福建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融合的特色小镇。
《意见》指出,要优先满足特色小镇用地需求,对每个特色小镇各安排100亩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予以倾斜支持。
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改变现有工业用地用途的前提下,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扩建及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
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对特色小镇给予债券和贴息支持,小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优先享受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专项资金补助或扶持政策,优先支持向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的融资贷款,给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补助,支持特色小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
对特色小镇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实行税收优惠和个税优惠政策,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运营项目的担保支持。
8
特色小镇·贵州篇
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100个示范小城镇的战略,建设了一批旅游小镇、白酒小镇、茶叶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一,坚持改革创新,建设活力小城镇;第二,协调推进、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的二重唱;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小城镇;第四,坚持民生为本,建设小康小城镇;在全国率先开展以镇为单位,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工作,制定了《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统计监测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以镇为单位,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的进程。
9
特色小镇·山东篇
201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在实施扩权强镇、保障发展用地、适度扩大财权、加强资金扶持、优化机构设置等七个方面制定了创新性的优惠政策。
委托给示范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十二五”期间山东每年为100个示范镇安排不少于5000亩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直接单列下达,省里每年安排10亿元的示范镇建设专项资金。
10
特色小镇·陕西篇
2016年,陕西省发出的《进一步推进全省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从2016年到2020年,财政给予每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每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同时,还将分批次给予每个省级重点示范镇1000亩、文化旅游名镇200亩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成效显著地市级重点镇奖励600万元和600亩用地指标。
11
特色小镇·甘肃篇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用3年时间重点建设18个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