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5蜡烛的变化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0e03702ceefdc8d376ee323a.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操作(上下册合编)六年级上册一、P14第5课蜡烛的变化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
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
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食盐和水泥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
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
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
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
总结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铁生锈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
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方法:(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d1e69a02d276a200292ef8.png)
无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颜色:灰黑
红或白
无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有新物质二 温度升高
化学 氧化碳生成 变化
折 纸
炼 铁
燃 烧
小麦磨成面粉
蒸馒头
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 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理 变化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5 蜡烛的变化
现象 物体名 称 实验方法 实验前 实验后
切割
大块、整根
加热 蜡烛 点燃
碎小块 液态Βιβλιοθήκη 固态固 态一支蜡烛
燃烧、发光、放热、 烟尘…
加热蜡烛:
在温度的影响下,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 我们称之为物理变化。
点燃蜡烛:
在燃烧的过程中:温度也在升高,滴下了蜡油.产生了、
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我们称之为化学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5. 蜡烛的变化》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5. 蜡烛的变化》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8d56f0a98271fe900ef925.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蜡烛的变化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讲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够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从蜡烛一些变化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教学准备:蜡烛、火柴、镊子、白糖、橡皮泥、纸、面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讲述: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将学习物质变化的有关知识,谈话:你们能举出物质在变化的例子吗?学生可能举出动植物生长变化的例子,人的长高长胖的例子,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等等。
讲述:这一单元我们将学习没有生命的物质会发生哪些变化?今天我们以蜡烛为例,研究它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预测会出现什么结果?谈话:蜡烛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二、待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
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由于学生已往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因此实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
如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第二个实验:燃烧蜡烛,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这个实验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步操作,搞清蜡烛燃烧后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五年级上学期在学习《呼吸和循环》单元时,学生已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
这个实验,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干燥的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底部的一些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讲解:当你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时,这时烧杯壁就附着一层石灰水了。
青岛版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word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70efca5f0e7cd18525363b.png)
青岛版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word教案圣水峪小学陈勇【教学目标】●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认识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一类仅仅是形状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情愿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查找证据判定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预备】●蜡烛,酒精灯,火柴,小刀,醋,碱,烧杯,蒸发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好,尽管我和大伙儿初次见面,但大伙儿的友好与热情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深知大伙儿喜爱魔术表演,因此我甘愿为大伙儿献丑,特奉上一个小小的魔术,大伙儿喜爱吗?生:。
师:看老师表演魔术,注意认真观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两瓶溶剂)这两个细口瓶里装的差不多上无色液体,我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看如何样了? 生:师:喜爱看吗?想不想让它变回去?生:想。
师:连续演示生:哇师:奇异吗?好玩吧!事实上大千世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风雨交加、草木生长、生米煮熟饭、平地起高楼,沧海成桑田,海枯石会烂……这些差不多上变化,但是这些变化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隐秘呢?我们这节课将以蜡烛为例来研究周围世界的物质变化。
(板书课题:蜡烛的变化)二、探究研究1、猜想实验现象师:蜡烛是大伙儿专门熟悉的事物?同学们能不能谈谈你对蜡烛有哪些了解?生1:蜡烛能发光,能发热,在黑暗里能照明。
生2:在火上烤能变成蜡油。
生3:点燃还能冒烟。
师:同学们明白得真多。
那么蜡烛在什么情形下会发生这些变化呢?生1:蜡烛点燃会发光、发热、生2:蜡烛加热会变成蜡油。
师:蜡烛还有一个性能,比如说,这根蜡烛要几个同学来用,我能够如何办呢?生:掰成几段。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也确实是说我能够用刀把蜡烛切割成几段来研究。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在那个试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生1:注意安全,不要让火烧着。
最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7c26687c24028915fc3eb.png)
做面塑和泥塑
你们对面塑和泥塑有什么哪些认识?
8
课堂练习
1.判断。
(1)蜡烛熔化后,不仅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而且产生了新
物质—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 )
(2)面粉制成馒头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
(3)木块燃烧可以产生新物质。
(√ )
(4)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
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如蜡烛燃烧。
6
下面这些变化应该怎样分类呢?你的证据是什么?
折叠纸玩具
小麦加工成面粉
向石灰水里吹气
铁熔化
把鸡蛋放进醋中
把食盐放进水中
捏橡皮泥
吹气球
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 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 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 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 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蜡烛的变化 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蜡烛的变化 青岛版(六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0d282116f7ec4afe05a1df42.png)
1、.提出问题
(1)出示蜡烛问:蜡烛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关于蜡烛的变化,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2、猜想假设(对蜡烛进行这些操作之后,蜡烛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内进行。
问:你想在课堂上怎样给同学们呈现这些变化?说说你的方法。
3、制定方案
小组内进行。
问:如果采用刚才你们提的方法,蜡烛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4.、实施探究
(1)强调:在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每组发一份实验记录单
探究蜡烛变化实验记录单
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蜡烛
点燃
加热
。。。。。。
老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
(1)问: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加热蜡烛的变化?
师:回答的很细致。
板书:物质发生形态变化。
(2)问:点燃蜡烛有什么变化?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发现?
2、能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4.物质.认识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
学
重
点
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
学
难
点
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课
前
准
备
蜡烛、火柴、小刀、镊子、白糖、橡皮泥、实验记录表。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
备课
一
创
设
情
境
感
知
问
题
二
探
索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5蜡烛的变化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5蜡烛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2af2ad5d15abe23482f4d38.png)
3、实验时要注意:组长分好工,维持好本小组的纪律,大家仔 细观察实验的现象,记录员认真作好记录。
4、一定要注意实验安全,实验结束时一定不能用手直接去拿蒸 发皿。
加热蜡烛的实验现象2分
展
现象:
蜡烛逐渐熔化成液体状, 冷却后凝固成蜡块。
蜡块
蜡块
结论:没有产生新物质
红蜡烛、火柴、试管夹、
玻璃片、纸巾
蜡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体,同学们能 不能谈谈你对蜡烛有哪些了解?(1分)
学
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利用这些器材,应如何去做这个实验?2分
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分
研
可以小组讨 论一下:
三脚架
蒸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 用刀把蜡烛切成蜡沫,并把蜡沫放在蒸 发皿里。
折 纸
馒头发霉,
自然中物体千变万化,除了像折纸, 馒头发霉,还有像小苗出土了、小狗 长大啦、同学们长高了等等,自然界 的万物时时都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样的科学奥秘呢?我们这节课将 以蜡烛为例来研究周围世界的物 质变化
青岛版六年级
5 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用老师准备的器材做简单的实 验,探究蜡烛的变化,并做好实验记录。 情态与价值观: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认识蜡烛的变化有两类:一类 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 变化。
3、折纸
练
下列变化是形态变化,还是产生 新物质变化?(每组四号回答,对者得4分)
4、打破玻璃
练
下列变化是形态变化,还是产生 新物质变化?(每组四号回答,对者得4分)
5、蜡烛燃烧
练
下列变化是形态变化,还是产生 新物质变化?(每组四号回答,对者得4分)
六年级科学上册蜡烛的变化ppt课件5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蜡烛的变化ppt课件5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0694a983d049649b665846.png)
• 周村中和街小学
李帅
探究实验:
蜡烛有哪些变化?
小建议:
先猜想后实验
1.注意观察实验前后,蜡烛的变化。 2.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3.记录实验现象。
大家一起来总结: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蜡烛融化 纸折叠 炼钢 玻璃上的雾 雪 等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生成了新物质
蜡烛燃烧 木条燃烧 铁生锈 米饭烧焦 等
生活中物质的变化:
鸡蛋的变化实验过程
鸡蛋发生了什么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 蛋壳和醋发生了反应,蛋放进醋中,有气泡产生, 说明有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 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第二类:生成新物质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六年级科学上册_5蜡烛的变化青岛版(9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科学上册_5蜡烛的变化青岛版(9张)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d6d6d6192e45361166f5e3.png)
谢
加热蜡烛------ 固体----液体----固体 没有产生新物质
燃烧,最
常见的化 学变化!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瀑
布
物理变化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3、燃烧实验看见现象立刻停止加热,材料放回盘中,熄灭蜡烛。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3、燃烧实验看见现象立刻停止加热,材料放回盘中,熄灭蜡烛。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电热丝升温 仔⑵⑵细把把观 铁 铁察块块实放放验在在的地地现面面5象上上10,,,300认生生℃10真锈锈0℃以填了了00写以下℃实上验报告。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1、根据刚才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完成实验,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加热蜡烛-----加热蜡烛-----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钢 铁 生 冰锈 山 消 融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把铁块磨物成理铁变粉化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化了学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⑷铜锭抽成铜丝
物理变化
⑸铁在高温物下理熔变化化成铁水
⑹煤的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燃烧实验看见现象立刻停止加热,材料放回盘中,熄灭蜡烛。 13、根燃据烧刚实才验小看组见讨现论象的立方刻法停来止完加成热实,验材,料注放意回小盘组中成,员熄之灭间蜡的烛合。作。 蜡1、烛根燃据烧刚后才产小生组了讨新论的的物方质法来完成实验,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⑵3、把燃铁烧块实放验在看地见面现上象,立生刻锈停了止加热,材料放回盘中,熄灭蜡烛。
小学科学《蜡烛的变化》
![小学科学《蜡烛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056f6c2770bf78a652954a9.png)
再将蒸发皿用夹子取下,放在硬纸上,等蜡 蜡油冷却后看看是怎样的呢?
“点燃蜡烛”的实验:
“点燃蜡烛”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生了
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火焰上面有黑烟产生,
为了能清楚的看到黑烟是怎样的?可以 用夹子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约 1-2厘米处,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无
颜色:白色 无色
钢铁生锈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电热丝升温 颜色:灰黑 红或白
无
亮度:变亮了
木炭燃烧
发出白光
有新物质二
有集新气物瓶质变—热二,氧温化度碳升生高成氧化碳生成
给物体的的变化分类
像蜡烛熔化这样、纸折叠、铁熔化这 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 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 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
5蜡烛的变化
你知道“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 的科学道理吗?
蜡烛的特点 蜡烛有什么特点?
易燃 易碎
光滑 较软
研究蜡烛
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 有哪些方法?
加热 点燃
切割
“加热蜡烛”的实验: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把小块蜡烛放在蒸发皿里。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铁架台加热几分钟,
实验记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名 实验 称 方法
现象
蜡烛
总结:
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会产生新的物 质 ——烟。
加热蜡烛------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却后又 凝固成蜡块,没有产生新物质 。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5、蜡烛的变化》PPT课件 (8)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5、蜡烛的变化》PPT课件 (8)](https://img.taocdn.com/s3/m/ed806d92c77da26925c5b071.png)
优质课推荐使用
5
温馨提示
A、酒精灯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特别小心要用火柴点燃,
不要用打火机。 C、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 D、边观察要边记录。
优质课推荐使用
6
燃烧蜡烛实验三
将一只白瓷碗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一 会取下,观察它的底部。
发现:白瓷碗表面变黑了,有一层碳灰。
产生大量气泡
优质课推荐使用
11
把食盐放进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
不可思议,食 盐消失了!
优质课推荐使用
12
向碱中倒醋又会产生什么现象?
出现大量气泡
优质课推荐使用
木材加工成家具
优质课推荐使用
14
我思我获
优质课推荐使用
15
通过了解蜡烛的变化,我们进 一步学习到:
1.形态的变化 如:蜡烛熔 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
物质的变化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如: 蜡烛燃烧,有水、二氧 化碳、黑色物体生成等
优质课推荐使用
16
优质课推荐使用
17
No.1
优质课推荐使用
18
No.2.秋天树叶变黄了; No.3.生鸡蛋孵成小鸡; No.4.馒头发霉了; No.5.冬天点煤炉,碳变成灰; No.6.冬天玻璃上的生成窗花;
优质课推荐使用
优质课推荐使用
7
思考与发现
同学们交流试验中的发现。 思考题:
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都让蜡烛 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优质课推荐使用
8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仅仅是形态上的变化,没有产生新 的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铁水变为钢锭等。
物质的变化
(详见书P3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蜡烛的变化
你知道“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 的科学道理吗?
从观察蜡烛开始的研究
1、仔细观察蜡烛有什么特征?
(可以点燃、切割、易碎、硬的、光滑的-------)
2、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有哪些方法?
加热、点燃、切割
看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 你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小组商量讨论一下: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⑵铜器生绿锈 化学变化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 ⑷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⑸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点燃蜡烛”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火焰上面有黑烟产生,为了能清楚的看到黑烟是 怎样的?可以用夹子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约1-2厘米处,观 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总结:
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
化学 变化
没有产生新 物质的变化
仅仅外形和形 态上发生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铁水变钢锭
物 质 的 变 化
产生新物 质的变化
发光发热 (如:火柴燃烧) 颜色改变 (如:树叶颜色的变化) 产生气泡 (如: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产生沉淀 (如:树叶颜色的变化) 性质改变 (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面粉做成馒头) (变不回去啦!)
实验要求: 1、根据刚才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完成实验,注意小组 成员之间的合作。 2、实验前先猜想一下:实验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3、实验时要注意:组长分好工,维持好本小组的纪 律,大家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记录员认真作好记录。
实验报告表
(一)、“加热蜡烛”的实验: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把小块蜡烛放在蒸发皿里。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铁架台加热几分钟,看看蜡烛的变化。 (3)、熄灭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罩子熄灭酒精灯),再将蒸发皿用夹子 取下,放在硬纸上,等蜡蜡油冷却后看看是怎样的呢?
钢 铁 生 锈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化学变化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物理变化 ⑷铜锭抽成铜丝 物理变化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物理变化
⑹煤的燃烧
化学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2、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加热蜡烛------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却后又凝固
成蜡快,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 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 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 烛的燃烧。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哪几类?
物质变化
变化现象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颜色:银白色 温度从低到高 颜色:灰黑 亮度:变亮了 红棕色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理 变化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无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红或白
无
发出白光 有新物质二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氧化碳生成
加热蜡烛:物理变化
在温度的影响下,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 物质产生,所以是物 理变化。
点燃蜡烛: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在燃烧的过程中:温度也在升高,滴下了蜡油 (物理变化) 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 (化 学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 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你们知道生活中有那些物质的变化是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那些变化只是形态的改变,没有产生 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燃烧,最常见的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物理变化
瀑 布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电热丝升温
1300℃以上 500℃以下 1000℃
冰 山 消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