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年考博真题
2007-2014年四川大学考博试题 专业课一 资本论》研究与市场经济

2007-2014年四川大学考博试题专业课一《资本论》研究与市场经济2007年考题1、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3、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2008年考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40分)2009年考题1、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40分)2、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3、论劳动力价格是如何形成的?(30分)2010年考题1、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40分)2、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及其生产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论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30分)2011年考题1、比较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和西方通货膨胀理论。
(40分)2、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0分)2012年考题1、论马克思价格理论以及应用2、论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试比较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2013年考题1、论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货币主义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异同2、论马克思价值生产与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论马克思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014年考题1、论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试比较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和西方经济产权理论的不同3、论社会总产品实现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四川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专业课一《资本论》研究与市场经济1、《资本运行论——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弓孟谦北京大学出版社2、《经济理论比较研究》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3、《资本论》的现代解析洪银兴经济科学出版社3、《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 副本

1.马克思主义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货币学派比较2.价值的生产与分配理论3.资本的周转与循环理论2012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比较.2012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政治经济学研究》1.从经济增长方面看通胀的管理;2.欧债危机;3.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三化关系。
2010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政治经济学研究》1、论我国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2、论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3、论新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2011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意义及其传导机制2.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3.我国的工资理论2011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政治经济学研究》1.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与西方通货膨胀理论比较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3.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7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3.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2009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1.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与当前金融危机2.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劳动力价格的形成四川大学博士考试辅导,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提出以下问题请加以思考:1.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意义及途径(从原来的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转到……)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3.高通胀与低增长之间的关系(统筹速度、结构、物价三者的关系)4.经济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5.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6.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及途径7.提供发展包容性的途径8.经济金融潜在风险与宏观调控的方向及途径9.宏观调控的“稳中求进”的意义及其途径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招生人数考试科目101 经济学院45人020101 政治经济学12人01 中国经济改革杨继瑞杨明洪陈永正①1001 英语或1002 日语或1003 俄语②2001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③3001 政治经济学研究020102 经济思想史3人0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蒋永穆蒋和胜陈永正①1001 英语或1002 日语或1003 俄语②2001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③3002 经济思想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定于2012年3月12~19日开设“《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研讨班。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套试题整理

川大2021 秋冬季?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第三套测验作业标准答案√X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
1.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底子区别是〔A.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是不成知论B.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不雅观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
C. 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峙“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对峙“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D. 唯物主义认识论成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唯心主义认识论不成认认识来源于实践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A. 具体化〕。
√B. 理论根底C. 在实际工作中的表达D. 理论形式3.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 历史性的长处〕。
B. 绝对性的长处√C. 直接现实性的长处D. 相对性的长处4.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不雅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是〔〕。
A. 主不雅观唯心主义不雅观点B. 客不雅观唯心主义不雅观点√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雅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不雅观点5. 人类认识开展的底子动力是〔A. 求知欲望〕。
B. 好奇心理C. 科学兴趣√D. 社会实践6. 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大的飞跃是〔〕。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C. 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D.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7. 感觉是〔〕。
√A. 客不雅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发生的个别属性的反映B.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不雅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C. 对许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D.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8. 实践作为查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其主要依据是〔A. 它具有客不雅观实在性 〕。
√B. 它具有直接现实性C. 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D. 它具有社会历史性9.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道理,犯了〔〕。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马哲原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40分)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
(30分)原者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分)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
(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马哲原理: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3 •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马哲史: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 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3•“考察的客观性。
”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04年马哲原理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者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05年马哲原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原者1、《提纲》第二条。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3、《终结》“过程集合体”。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套考试题

川大2021秋冬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套考试作业标准答案√X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抗了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A.类似经历论的错误B.类似抵赖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2.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C.把科学的实践引入熟悉论√D.指出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是辩证的统一3.感觉是熟悉的起点〔〕。
A.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只是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经受的观点√4.成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
A.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B.同一个意思的问题√C.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5.实践之因此是查验熟悉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
A.它是对人类有效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6.最有利于社会开展的地理环境是〔〕。
A.自然条件无可比较的富裕B.草木繁茂、雨量充沛的热带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D.自然条件的不同性和多样性√7.最有利于社会开展的人口状况是〔〕。
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加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9.生态系统指的是〔〕。
A.生物群落B.生物圈C.自然环境D.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彼此作用的系统或综合体√10.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转变最强力的阻碍因素是〔〕。
A.绿色植物B.动物C.人类社会√D.非生物环境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套考试题

川大2021 秋冬季?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第二套测验作业标准答案√X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
20 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1. 辩证法所要求答复的是〔A.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底子不合在于是否成认〔A. 事物之间的普及联系〕。
B. 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C.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D. 事物的客不雅观实在性3. 唯物辩证法的本色和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认之否认规律D. 普及联系的规律4.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A. 内容和形式都是主不雅观的B. 内容和形式都是客不雅观的〕。
C. 内容是主不雅观的,形式是客不雅观的D. 内容是客不雅观的,形式是主不雅观的√5. 联系的客不雅观普及性道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不雅观点去认识事物√B. 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根底C.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根底D.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不雅观依据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A. 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C. 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D. 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7. 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 预示着事物开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A. 偶然性B. 必然性C. 现实性D.可能性 √8.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A. 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彼此关系的一对范畴 √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暗示方式的一对范畴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D. 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9.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按照 , 因而在当前条件下, 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A. 不成能性 〕。
B. 现实的可能性 √C. 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10. 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不雅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不雅观点是〕。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年考博真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目代码:267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启示。
(40分)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里程碑及其相应阶段的重要理论贡献。
(30分)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30分)几点说明: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卷字迹清晰、端正。
4,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目代码:267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试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40分)2、试述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的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30分)3、试述列宁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苏东剧变是否否定了列宁这一思想。
(30分)几点说明: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卷字迹清晰、端正。
4,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川大学200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科目代码:3200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一、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贡献。
(40分)二、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思想及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30分)三、论述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
(30分)几点说明: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四川大学马原2013和2014真题及其答案

四川大学马原2013和2014真题及其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期末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政治立场坚定B.以人为本C.与时俱进D.科学性与阶级性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性C.具体性D.矛盾性3、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体现了的哲学道理是()A. 运动的相对性B. 静止的相对性C.静止的绝对性D. 运动的绝对性4、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5、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绝对的否定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6、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7、在马克思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A.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B.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C.矛盾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8、一切真知都来源于()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9、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10、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这说明下面的哪一个哲学原理()A.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C.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D.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11、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说明()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12、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A.使用价值B.价值 C .交换价值 D.市场价值13、超额剩余价值()A.以劳动时间的不断延长为基础B.以劳动效率的普遍提高为基础C.以劳动效率的个别提高为基础D.以劳动强度的不断增强为基础1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16、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17、“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资本积累会加剧两极分化B.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C.资本主义存在绝对过剩人口D.资本家剩余价值会促进生产率提高19、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20、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A.康德的哲学B.费希特的哲学C.黑格尔的哲学D.谢林的哲学E.费尔巴哈的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其理由有()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D.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E.没有意识,就没有物质3、关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表达,正确的是()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C.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人的主观能动性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E.人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现客观规律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A.指一切运动变化B.事物前进的或上升的运动C.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内容的有()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D.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E.经济基础总是随着上层建筑的作用而发生变化6、劳动价值论包括()A.商品二因素理论B.劳动二重性理论C.劳动力商品理论D.价值规律理论7、马克思思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揭示了使用价值的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为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10、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 可以用社会主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三、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20分,总分40分)(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客观题题库(单选&多选)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B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C )A. 古希腊哲学B. 近代欧洲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经验论哲学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 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A.德国D.奥地利 C. 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最新最全四川大学考博真题

史学通论2008一、结合本专业实际论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之关系。
二、如何认识历史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当代挑战。
2009一、结合实例说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二、史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述评。
2010一、论历史思维的方法。
二、结合史学理论与实践谈谈你对“史学即史料学”这一观点的认识。
中国古代史2008一、简要解释或回答以下各题。
1、刘知几与章学诚。
2、中国古代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3、中国古代货币的主要类型。
4、结合你所报专业介绍四川大学的史学前辈学者。
二、简要论述下列各题:1、“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变化。
2、“汉承秦制”。
2009一、必做题唐代有哪些主要宗教?请分别予以简略介绍。
二、选做题:1、试论秦统一的历史原因。
2、中国历史出现过哪些重要的图书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法的代表作有哪些?试分析这些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劣。
3、试论儒墨学说的异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试论“两个体系”(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建设问题或者论述从藏书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嬗变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进程。
5、略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发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派别。
6、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儒学史(或经学史)分期的观点主要有哪些?试对这些分期法的优劣进行评析,谈谈你自己对中国儒学(或经学)发展主要阶段的基本认识。
2010一、必做题:试述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提出、内容及影响。
二、选做题:1、举例说明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2、简论中国古代官私书目的历史发展及其功能。
3、试论秦统一的主要原因。
4、论述建设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询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问题;或者分析现代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阐述现代图书馆如何有效实施知识管理与开展知识服务。
5、试论“安史之乱”及唐代后期政局。
6、试评述春秋列国的变法改制。
四川大学马原复习易错题库——超全整理版

四川大学马原复习题库——超全整理版这些都是我从课程中心给的3套题库中精选出来的易错题,答案有保证!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A. 物质的观点B. 运动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D. 发展的观点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A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论的思想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10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的观点说明(C)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C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D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12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观点属于(C)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19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D)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4“生命,蛋白质的存在方式,首先是在于:蛋白质在每一瞬间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的观点属于(A)A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B对科学发现的神秘主义的解释C相对主义的诡辩论D人本主义的唯物论25 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存在物和纯粹的抽象”的观点是(D)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9 “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
四川大学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2003-2017年专业课真题试卷

3.无产阶级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的简历最终民 百依夕勺 赖于无产阶 级革命。
二、 问答题:(每小题25分, 共50分) 1. 简述为什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
\\
2简达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因。 三、 论述题:(每小题35分, 共70分) 1. 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化的表现和实质。
2. 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 基本内容和坚待群众路线的时代意义。
几点说明: 1.本考题共15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照顺序答题,但务必写清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整;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 分析, 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 考卷字迹清晰、 书写端正。 4. 考试时间为3小时。
�,,r 丈皋
四川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科目代码: 671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各种商品的 价值能相互比较,是因为货币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2007年四川大学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7年四川大学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研真题
一、辨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马克思认为: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物质利益推动并由它决定的。
“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伦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分析这一论断。
2.在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是劳动创造价值,在机器大工业阶段是知识、技术创造价值。
二、问答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请回答恩格斯论述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理论意义。
2.阐述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性质。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真理的客观本质与辩证本性。
2.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分析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以及
缩小差距的对策措施。
几点说明
1.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题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字迹清晰、端正。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
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试时间为3小时。
2022年02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10名专职博士后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2022年02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10名专职博士后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选题(共25题)1.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生学籍应当由()决定。
A.校学术委员会B.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委员会C.校长会议D.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2.对转换岗位的劳动者进行的培训属于()。
A.在岗培训B.转岗培训C.转业培训D.职业培训答案:B本题解析:转岗培训是对转换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进行的培训。
3.教师资格丧失的条件之一是()。
A.被剥夺政治权利B.受到治安管理处罚C.受到行政处分D.体罚学生答案:A本题解析: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日起,自动丧失教师资格,今后也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4.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A.复核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B.裁判C.备案D.受理答案:D本题解析:行政复议程序基本上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几个步骤。
5.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种类()。
A.开除学籍B.记过C.留校察看D.禁止答辩答案:D本题解析: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的种类有:(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开除学籍。
6.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战略。
A.城乡一体化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健康中国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湖南真题:下列哪种人员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
A.原告B.被告C.证人D.第三人答案:C本题解析: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8.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
四川大学政治试题及答案

四川大学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客观性D. 可知性答案:A2.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联系和发展规律答案:A3. 社会存在是指()。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B.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C. 社会的政治生活条件D. 社会的思想文化条件答案:A4.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 最终动力B. 最初动力C. 直接动力D. 间接动力答案:C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参与者C. 旁观者D. 领导者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C.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D.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答案:A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宏观调控C.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答案:A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A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按人头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A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科目代码:267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启示。
(40分)
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里程碑及其相应阶段的重要理论贡献。
(30分)
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30分)
几点说明:
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卷字迹清晰、端正。
4,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科目代码:267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试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40分)
2、试述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的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30分)
3、试述列宁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苏东剧变是否否定了列宁这一思想。
(30分)
几点说明:
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卷字迹清晰、端正。
4,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川大学200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目代码:3200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贡献。
(40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思想及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30分)
三、论述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
(30分)
几点说明:
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卷字迹清晰、端正。
4,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川大学200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目代码:3200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40分)
2、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其内容中国化和表现形式中国化的关系。
(30分)
3、试述走中国特色社会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30分)
几点说明:
1,本考题为100分,答卷可以不抄题,也可以不按顺序回答,但务必写准题号。
2,答案要求观点正确、完备;论述清楚、紧扣题意、符合逻辑;既要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
3,考卷字迹清晰、端正。
4,考试时间为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