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体验的理论研究概述
FSS—流畅体验量表在学业情景中的应用研究
![FSS—流畅体验量表在学业情景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fa74054a7302768e993910.png)
本研究 采用 实验组 和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 见表 1 。
表 1 课 程 干 预 训 练 研 究 设 计
表 3可以看出 , 实验组和控制组 被试身体 素质五项 指标 测试 结果 没有 显 著性 差 异 , P>0 0 显著 性 水 平 分别 为 . . 5(
23 2 实 验 组 教 学 干预 措 施 ..
《 流畅状态量表》 F w Sa cl, S ) ( l tt Sae F S 。该量 表共有 3 o e 6个
题 目,6 题 目的 因 子载 荷 均达 到 了理 想 的水 平 , 高 为 3个 最
.
本研究实质上属 于心 理学理 论指导 下 的心理 干预 实验 研究 , 实验法是本研究最核心 的方法。 实验共安排六 周 ,2次课。实验组和控制组都按照 正常 1 的教学安排上课 , 每周 2 , 次 每次 15 。专 项体育 教师在 给 .h 实验组被试授课时 , 着眼于通过多种方 法激发 学生 的流 畅心 理状 态 , 使学生在享 受愉快 体验 的 同时掌握 知识 和技 能 , 具 体干预措施见 表 2 。本研究 以流畅心理状态的 9个特征 因子
齐克森米 哈里把这些感受 统称为“ l 一流 畅心理状态 ” 并 Fo w ,
指出 , 流畅心理状态 ” 学 习、 “ 是 工作 时 的“ 佳体 验” O t 最 ( pi — ma E p r ne , l x e ec ) 它带来 的内在满 足感能使 人们 在从 事任 务 i
时满怀兴趣 , 忘记疲劳 , 不停探索 , 不断达到新的 目标 。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1 实验前 实验组 和控 制组被试身体素质的 比较 .
基于流畅体验理论探索大学生体育选课满意度
![基于流畅体验理论探索大学生体育选课满意度](https://img.taocdn.com/s3/m/a2a569383968011ca300919b.png)
目前 国内高校体 育教学基本采取让学生按兴趣 自
主选课 的模式 ,其 出发点是提高学生选课 满意度 ,体
17 ~ 07年 的有关研究进行关键词检索 , 9 5 20 共获得 17 8
篇文章 ,运用流畅体验理论对 问题进行讨论 ,剖 析学
生选课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并就此提 出解决 的建议 。 本研究 的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强选课认知 ,避免选课
维普资讯
第 l 卷第 8 5 期 2 0 年 8 月 08
Vo1 5 .1 No 8 . A Ug.2 008
基 于 流 畅体 验 理 论 探 索 大 学 生体 育选 课 满 意 度
胡 炬 波 ,金 新 玉 ,王进
( 江大学 教育学 院体育系 ,浙江 杭州 浙 302 ) 10 8
c u s eecin. o r e s l to
Ke r s s h lsi h sc l d c to ;p y ia d c t n t a h gc n e t : h o ff i x e e c :d g e ywo d : c o a tc y ia u ai n h s l u a i c i o tn s t e r o l d e p r n e e e p e c e o e n y u i r o t f c i na o r es lc i n c l g t d n fs i a t t u s e e t : o l es e t as o c o e 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162 0 )80 6 -4 0 67 1(0 80 .0 80
中图分类号:G 0 . 848 5
Ex o a o ft e r eo a if c i n o o lg t pl r t n o d g e fs ts a to fc le e sude sa y i a duc to i he nt tph sc l e a in c ur es lc o s d o het o y o u d e p re c o s e e t n ba e n t he r ff i x e i n e i l
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
![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b076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c.png)
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也对幸福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并介绍一些有关幸福感的心理学理论和幸福感的提升方法。
一、心理学对幸福感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心理学对幸福感的定义通常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整体幸福感两个方面。
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而整体幸福感则包括了个体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的满意程度。
为了测量幸福感,心理学学者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
其中最常用的是主观幸福感问卷和积极情感问卷。
主观幸福感问卷通常包括了一些描述个体满意度的问题,如对生活满意度、对自己婚姻满意度等,通过量表来测量个体的满意度。
而积极情感问卷则用来测量个体积极情感的程度,包括快乐、满足、希望等。
二、幸福感的心理学理论1. 需求理论根据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个体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会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在满足这些需求后,个体才能达到幸福感的最高水平。
2. 流畅理论流畅理论认为,当个体投入到一项具有挑战和技能平衡的活动中时,会出现心流状态,即一种高度集中和享受的体验。
心流状态的出现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因为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感受到忘我和满足。
3. 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与他人的比较有关。
根据这个理论,个体通常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的幸福感水平。
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他人,那么他的幸福感就会受到影响。
三、幸福感的提升方法1. 培养积极的心态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例如,积极思考、培养感恩的心情、保持乐观的情绪等。
2.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亲密的社交网络,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增加幸福感。
涉入理论的名词解释
![涉入理论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d720e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9.png)
涉入理论的名词解释涉入理论,又称为身心投入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迈亚德·西奥多·洛瑞茨(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
涉入理论旨在解释人们在特定活动中体验到的流畅和无我感,以及如何通过追求挑战性和发挥个人才能达到心流状态。
一、定义与特征涉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流畅体验”或“心流状态”。
心流是指人们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投入其中、忘却时间和自我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心流状态中,个体能够专注于挑战性的任务,经历一系列连贯且积极的体验。
心流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专注与投入:个体全神贯注于活动,对外界干扰几乎置之不理。
2. 挑战与技能平衡:活动需求与个体技能相匹配,既有挑战又不过于困难。
3. 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个体清楚知道活动目标,并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
4. 自我意识的减少:个体在心流状态中,忘记了自我的存在,身心融为一体。
二、涉入理论的影响因素具体的活动类型会影响一个人是否进入心流状态,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活动性质:活动越有挑战性,越容易引发心流状态。
对于个体而言,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潜在的能力,提高参与的动机。
2. 个体技能:个体的技能水平决定了是否能够适应和应对挑战。
如果一个人的技能与活动要求相差过大,可能会出现无聊或压力过大的状态,难以达到心流状态。
3. 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活动中明确的目标和实时的反馈对于心流体验至关重要。
它们帮助个体在心流状态中保持投入,并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4. 环境条件:环境对于心流状态的产生也起到重要作用。
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充足的时间和舒适的氛围可以促进人们达入心流状态。
三、心流对个体的影响心流状态对个体有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1. 心理幸福感:在心流状态中,人们感受到快乐、满足和幸福感。
这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
2. 自我成长与发展:心流状态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通过挑战技能平衡的活动,个体的能力和技能得到发展。
国内外教育游戏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育游戏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89544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e.png)
国内外教育游戏研究综述
教育游戏的定义是对教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和目的进行解释。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教育游戏是一种融合了游戏性与教育目标的学习工具。
它通过模拟、互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游戏机制,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教育游戏可以根据其教学目标和游戏形态的差异进行分类。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教育游戏可以分为知识型游戏、技能型游戏和情感型游戏等。
根据游戏形态的不同,教育游戏可以分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和智力游戏等。
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是保证游戏具有教育效果的关键。
教育游戏的设计应遵循认知负荷理论、游戏流畅体验理论等原则。
认知负荷理论强调游戏的任务应恰到好处,既不过于简单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也不过于复杂导致学习困难。
游戏流畅体验理论强调游戏的设计应符合用户需求,提供愉悦的游戏体验。
教育游戏的教育效果评价是对教育游戏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教育效果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育游戏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情感引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66cfd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0.png)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性、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的优点、积极心态和积极行为,并致力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积极情绪、乐观主义、流畅体验、人类的优点和积极教育等方面。
一、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积极情绪包括喜悦、幸福、满足等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积极情绪可以提升个体的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促进个体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不仅关注如何提升积极情绪,还致力于探索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影响机制。
二、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乐观主义指个体对未来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信念。
研究显示,乐观主义与个体的幸福感、健康状况和成功表现密切相关。
乐观主义者更有可能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更有可能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成功。
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关注如何培养和提升个体的乐观主义,以促进个体的幸福和成长。
三、流畅体验流畅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流畅体验是指个体在投入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体验到自我与活动之间的完美契合感。
研究表明,流畅体验对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有着重要影响。
人们在流畅体验中感到愉悦和满足,同时也能提高个体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积极心理学研究致力于探索如何促进个体的流畅体验,以提升个体的幸福和满足感。
四、人类的优点积极心理学研究还关注人类的优点和优秀品质。
传统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类的问题、疾病和缺陷,而积极心理学希望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的优点和优秀品质。
研究发现,人类具有许多优点,如智慧、勇气、正直等。
积极心理学研究不仅探索人类的优点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还致力于发现如何培养和运用人类的优点,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幸福。
五、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涉及到教育领域,即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积极行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体育课学生心理“流畅体验”状况的调查研究
![体育课学生心理“流畅体验”状况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038a06844769eae009edde.png)
f 键词】 关 流畅 体验 ; 炼 心理 学 ; 育课 堂 ; 育 活动 锻 体 体 0 前 言 片断 一 : 师 和 学 生 在操 场 上 玩 “ 兵 捉 强 盗 ” 教 官 的游 戏 。 于活 动, 由 进行 激 烈 , 氛活 跃 , 气 大家 投 入 地都 没 听 到 下课 的 铃 声 。 、 . 片断 二 : 校 即 将举 行 “ 跳 ” 学 三 比赛 了 . 某班 同学 主 动要 求 练 习 。 在 集体 长绳 项 臼时 , 功 超 越 了 去 年 的 学 校最 高 纪 录 , 班 学 生 兴 奋 异 成 全 常 , 起 双 拳 , 起 了“ 岁” 举 喊 万 以上 是 体 育锻 炼 中 出现 的 两个 教 学 片 断 。片 段 ~ 中 。 生 沉浸 在 学
近 . 愿 意 去参 与 那 些 有 可能 完 成 。 有 可 能完 成 不 了 的 活动 。 更 也
3 分 析与 结 论
31 在 体 育 课 上 体 验 过 流 畅 的 学 生 表 现 出对 体育 课 的 极 大 兴 趣 , . 对 体 育 课上 的活 动 有 良好 的 心 理反 馈 。教 师在 体 育 教 学 过程 中 . 该 在 应 教 学 的设 计 上 真 正从 学 生 的 心理 体 验 出 发 。 32 女 生 在体 育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受 到更 多 的 关 注 。女 生 较 早 地 进 入 青 . 春 期 , 理会 出现 敏感 、 羞 等不 利 于 体育 运 动 开 展 的情 绪 。 心 害 这时 候 就 体 育 活动 中 , 课 的 铃 声 没 有 打 扰 他们 , 入 的状 态 使 他 们 失 去 了时 下 投 需 要 体 育 教 师 帮 助 她们 建 立正 确 的健 康 观 、 美 观 , 审 同时 在 教 学 中 给 间感 。片 段二 中 , 学生 向 明确 的 挑 战 目标 努力 , 当获 得 成 功后 , 表现 出 予 更 细心 、 心 的 指导 。让 更 多 的女 生撇 开心 理 束缚 , 与运 动 , 受 耐 参 享 极 大 的兴 奋 、 悦 。 这类 体 育锻 炼 过 程 中 , 炼 者 ( 愉 在 锻 学生 ) 仅 身 体获 不 “ 畅” 流 体验 。 得 了愉 悦 , 心理 上 也 达 到 了最 佳境 界 。这 种心 理 境 界 被 , 学 界称 为 1理 “ 畅群 体 ” , 学 水 平三 阶段 学 生 多于 水 平 二 阶段 学 生 。应 该 流 中 小 “ 流畅 体 验 ” 。 认 为 , 畅 体 验 是一 种 “ 流 自含 目的 的体 验 ”所 以它 的 测 量 评 价 是 自我 , 《 课 程标 准 》 传统 体 育 课程 重 视 运 动技 能 的 基 础 上 . 新 在 更关 注青 评价为主 。自我评价与被试的认知能力直接相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 少 年 的 心理 健 康 。 通过 体 育 课程 的 实 施 。 何 使 学 生 在 体 育锻 炼 中获 如 程 中要带 领 学 生学 会 自我 感 知 , 学 生学 会 清 楚 地 体会 自己情 绪 等 心 让 得 良好 的 、 的 、 的 心 理 体验 成 为学 校 体 育 工作 者 的 叉 一任 务 。 积极 健康 理 活 动 的变 化 。 随着 年 龄 的 增长 , 一步 学 会 自我感 知 、 制 、 节 情 进 控 调 “ 畅体 验 ” 流 就是 锻 炼 者 在 体育 锻 炼过 程 中达 到 的 一种 最 佳 境 界 。 绪。 从 心 理 学 角度 分 析 . 青 少 年 充分 体 验 流 畅 的感 觉 会 给 他 们 的心 理 健 让 33 体 育 课 的 挑 战难 度 是 直接 影 响 学生 课 堂 心理 体 验 的 因素 。“ 畅 . 流 康 发 展 产生 积 极 的 作 用 。C iset hli 为 , 畅 表 示 一种 毫 不 费 s znmi y 认 k a 流 群 体 ”43 6- %学 生 认 为 体 育课 的挑 战难 度 处于 “ 点难 —— 一 般 ” 间 有 之 力 的 , 能 体验 运 动 内 在乐 趣 的 主观 感 受 。 并 他是 这 样 解释 流 畅 理论 的 : ( 图 1 。图 1中显示 , 择 “ 容易 ” 见 ) 选 很 的学 生 分 布 异 常 , 符合 正态 分 不 锻 炼 过程 中 , 体 认 知 环 境 有 足 够 的 机 遇或 挑 战供 其 享 受 , 相 信机 个 且 布 的 规 律 , 味着 这 部 分 学 生 的挑 战 难 度 还 要 加 强 , 从 侧 面 反 映 出 意 也 遇或 挑 战 是 自己的 能 力所 能 应 付时 , 动 过程 就 会 达 到 最 佳体 验 的状 活 体 育 教 师为 了达 到课 的教 学 目标 , 意 降低 预 设 目标 的情 况 。 有 态 3 “ . 4 流畅 群 体 ” , 6 - 中 有 93 %的 学生 期 望 体 育课 上 的挑 战难 度 应 该 与 自身 具有 的技 能 相适 应 。 生 能清 晰 地 衡量 自身 技能 与 所 面 临挑 战 难 学 1 研 究 方法 度 的 匹 配度 。57 2 .%的学 生 愿 意选 择 难度 高 于技 能 的 活动 , 这类 学 生 中 11 研 究对 象 . 男 生 的 占 了大 比 重 , 见 男 生 的挑 战 欲 、 可 冒险 欲 更强 烈 。 以 随着 学 生 所 随 即抽 取 城 区 四 所小 学 水 平二 、 平 三阶 段 学 生 。 水 心 理 的发 展 , 男 、 生 分 目标教 学 是 心理 学 依 据 的 。 对 女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https://img.taocdn.com/s3/m/3c3a95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7.png)
3.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
马斯洛(Maslow)通过研究自我实现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并达到自我实现, 而高峰体验便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
高峰体验的特征: ➢ 注意力与目标完全地融合; ➢ 人在从事目标活动中能够获得流畅和喜悦的体验; ➢ 这样的目标活动能够使潜能充分发挥,使人更真实地成
新编21世纪心理学 系列教材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第二章 心理流畅体验
刘翔平课题组制
目录
2
01 何谓心理流畅体验
02 流畅体验的心理特点
03 在不同活动中的心理流畅体验
01 何谓心理流畅体验
4
心理流畅体验的缘起
1. 意识流与幸福感:
意识和意识流 意识: 对客观存在的感知能力。任何思想 的产生的基础。 意识流: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1904)将意识命名为 “意 识流”,强调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 动的性质以及思维的不间断性。
如果你有足够强烈的 “意图”去享受当下的幸 福,你的目标和价值观忠实于你的主观感受,
你将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8
心理流畅体验的缘起
2. 意识的桎梏和精神能趋疲:
如果你有足够强烈的 “意图”去享受当下的 幸福,你的目标和价值观忠实于你的主观
感受,你将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心理学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和应用
![心理学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142a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9.png)
心理学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和应用1. 引言自我实现理论是人istic psychology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伯拉罕·马斯洛提出。
该理论主张每个人都有追求成长、发展和实现潜力的内在动力,探索并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获得健康、幸福和满意感。
2. 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在一定需求层次被满足之后,人们才能追求更高级的需要。
自我实现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2.1 需求层次:马斯洛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需求层次模型,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2 流畅体验:流畅体验指个体参与充满挑战但符合其技能水平的活动时所经历到的完全投入感受。
2.3 自我认知与成长:个体需要通过自我反思、意义寻求和价值觉知等方式不断发展个人的自我认知,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3. 自我实现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自我实现理论对个体的发展和组织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方面:3.1 教育领域:教育者可以根据自我实现理论的原则来设计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3.2 组织管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但符合员工技能水平的工作任务,帮助员工获得流畅体验,并激励他们追求更高级的需求。
3.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可以运用自我实现理论来帮助客户探索并满足个人需求,并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
4. 总结自我实现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成长、发展和实现潜力的内在动力。
了解自我实现的内涵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组织管理和心理治疗等领域,有助于帮助个体实现自身的潜能并获得更高水平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营造舒适流畅感受的互联网使用体验设计思路
![营造舒适流畅感受的互联网使用体验设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42493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2.png)
营造舒适流畅感受的互联网使用体验设计思路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成为衡量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个舒适流畅的互联网使用体验,能够使用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设计营造舒适流畅感受的互联网使用体验。
一、用户研究1. 用户画像:通过对目标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用户画像。
2. 用户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用户测试等方式,了解用户在互联网使用中的需求和痛点。
二、界面设计1. 视觉感受:采用简洁、美观的界面设计,让用户在视觉上感受到舒适和愉悦。
2. 布局合理:合理布局界面元素,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提高操作便捷性。
三、交互设计1. 反馈机制:设计及时、明确的反馈机制,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系统的响应和认可。
2. 操作流畅性:确保用户在平台上的操作流畅、顺畅,减少用户的操作难度和时间。
四、内容呈现与个性化1. 内容呈现:采用丰富、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文字等,提升用户阅读体验。
2. 个性化推荐: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活跃度。
五、智能化与自动化1. 智能搜索:提供智能搜索功能,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搜索效率。
2. 自动化服务:支持自动化服务,如自动登录、一键支付等,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和麻烦。
六、安全性与隐私保护1. 数据安全: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2. 隐私保护: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户的隐私不被泄露。
七、平台稳定性与优化1. 系统稳定性:确保平台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出现卡顿、故障等情况。
2. 持续优化:根据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持续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八、用户反馈与迭代1. 用户反馈:积极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用户对互联网使用体验的满意度和建议。
2. 迭代更新: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不断迭代更新产品,提升用户满意度。
流畅体验的理论研究概述
![流畅体验的理论研究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aa5cf523b3567ec102d8af8.png)
流畅体验的理论研究概述摘要:流畅体验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使人们更有效地工作,增强人们的学习动机,让生活更有乐趣与意义。
积极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以及提高创造性都有较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流畅体验;Csikszentimihalyi;广场集体舞一、流畅体验理论的起源追根溯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 提出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被认为是流畅体验理论的起源。
高峰体验是人类生命中最精彩、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刻,是最令人心醉神迷、欣喜若狂、极度快乐的高度浓缩。
高峰体验和流畅体验都表现出高水平的愉悦感,但是两者还是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程度上,高峰体验是最高水平上的愉悦体验,而流畅体验则允许水平上的高低不同,但主要指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上的愉悦体验。
Maslow 只是从哲学的层面上提出了“高峰体验”,真正对流畅体验进行系统研究的则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
他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现许多在自身领域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运动员、作曲家等在从事活动时都出现了一种投入、忘我并且乐在其中的情绪体验,他将这种体验命名为“流畅”并在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访谈后于1975 年首次提出了流畅理论。
二、流畅体验的概念Csikszentimihalyi给流畅体验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流畅是指一种当个人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
个人因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就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
当人们处于流畅状态时,因为过于关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1]。
三、流畅体验产生的心理机制人的自我结构中存在一个目标梯度(hierarchy of goals),它是将自己的行动目标按照社会和个体的价值大小排列而成的以便在采取行动时选择优先次序,即哪些行动先被支配,哪些后被支配。
积极心理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积极心理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559f3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积极心理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概述:积极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幸福感和积极情感,而人格心理学则研究个体的特质、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对个体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源于对心理学研究中过度关注问题和病态的反思。
它强调个体的积极心理特征,如乐观、自尊、希望和幸福感等。
研究表明,积极心理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包括对积极情感、流畅体验、人类强项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探索。
1. 积极情感的研究积极情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研究发现,积极情感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心理适应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益。
积极情感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社会支持和认知重塑等机制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研究还发现积极情感与个体的创造力、决策能力和工作表现等方面密切相关。
2. 流畅体验的研究流畅体验是指个体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忘我投入、感受到时间消失的状态。
研究表明,流畅体验与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密切相关。
流畅体验的产生与任务的挑战性、个体的技能水平和任务目标的清晰性等因素有关。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使我们更加了解流畅体验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3. 人类强项的研究人类强项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中表现出的优异能力和特质。
研究发现,人类强项与个体的幸福感和自我实现感密切相关。
通过发掘和培养人类强项,个体可以提升自我认同感和生活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为人类强项的发现和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持久性特质、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旨在揭示个体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发展规律。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不仅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深远影响。
1. 人格特质的研究人格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游戏理论研究范文
![游戏理论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9e40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d.png)
游戏理论研究范文游戏理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游戏行为和游戏规则的学科,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设计等多个领域。
游戏理论的研究旨在深入理解游戏的本质、游戏规则对玩家行为的影响以及游戏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游戏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典型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首先,游戏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实验。
在这个时期,研究者开始通过实验来研究游戏行为,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游戏理论概念,如“流畅体验”和“自由主义”。
然而,这些早期的研究方法存在一些限制,因为它们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忽视了游戏行为的社会性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随着社会学的发展,游戏理论开始关注游戏行为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
社会学研究者们通过观察和访谈来了解游戏行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如“游戏社会化”和“游戏社交网络”。
这些理论强调了游戏行为在塑造个体社会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游戏设计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应用产生了影响。
经济学在游戏理论的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虚拟经济和游戏交易等问题,揭示了游戏规则对玩家行为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他们提出了一些经济学模型和理论,如“虚拟资本”和“游戏通货膨胀”,用于解释游戏中的经济现象和玩家行为。
除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设计也是游戏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设计理论通常关注游戏规则和环境对玩家体验和学习的影响。
设计师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游戏设计和玩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和理论,如“奖励系统”和“学习曲线”。
这些理论为游戏设计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设计更好的游戏体验。
总之,游戏理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游戏行为和游戏规则的学科,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设计等多个领域。
通过研究游戏行为和游戏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游戏的本质、游戏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并在游戏设计、治疗、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应用这些理论,从而提高游戏的质量和效果。
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ca8a1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3.png)
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引言定向动机流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活动中产生流畅体验的内在动机机制。
随着该理论的逐渐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定向动机流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定向动机流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奥赫斯森提出,并于1975年首次在他的著作《流体体验:流畅的心理学》中被引入。
该理论认为,当人们沉浸在一项活动中且能够发挥其最大潜能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被称为"流"的心理状态。
"流"被描述为一种全神贯注和身心完全投入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和潜力,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随着理论的逐渐发展,研究者们陆续对定向动机流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完善。
他们提出了许多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包括流体体验的结构、产生流体体验的条件、流体体验和幸福感的关系等。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定向动机流理论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1. 流体体验的内在机制定向动机流理论认为,人们在流体体验中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某项活动,背后有一系列的内在机制在起作用。
这些机制包括任务挑战性适中、明确的目标与反馈、自我效能感等。
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也会影响人们产生流体体验的可能性。
2. 流体体验的影响因素流体体验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的特质、外部环境的条件、任务的性质等。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流体体验的产生规律,并为促进流体体验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3. 流体体验与幸福感的关系定向动机流理论指出,流体体验是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与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那些能够经常体验流体体验的人更加幸福满足,生活质量也更高。
三、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的应用现状和局限性1. 应用现状定向动机流理论在教育、管理、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流畅体验理论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流畅体验理论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8e0967561252d380eb6e71.png)
2 01 3 年1 2月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C i t y P o l y t e c h n i c
V0 1 . 7 N0. 4
De e. 2 0 1 3
国内外 学 者 对 流 畅 体 验 理 论 在 运 动 训 练 、 竞
提 出 的。他 在 对 运 动员 、 音 乐 家 等 对 象 的研 究 中 发现 , 他 们在 自然 情 境下 的 活动 中 , 全 心 投 入 时 能
感受 到 一种最 佳体 验 , C s i k s z e n t mi h a l y i 称之 为 流 畅
赛领域中的研究 较多 , 而针对体 育教学方 面的研 究文献成果较少 , 本文试从其对 大学体育教学 的
启 示 方面 作 一 些 探 讨 , 期 望 能 为 广 大 体 育 教 育 工
作 者 提供一 些 理论 上 的借鉴 。
体验 。因此 , 流 畅体 验 是 指 人 们 在从 事 活 动 时 达 到 全神 贯注 , 完全 融入 到活 动 中的状 态 , 是 人们 在
生 活 中一种最 好 的感 觉 , 且最具愉悦性, 并 且 期 待 能再 次经 历到 此种感 觉 … 。 C s i k s z e n t m i h a I y i ( 1 9 9 0 ) 认 为 流 畅 体 验 是 一 种
Ab s t r a c t :Af t e r s t u d y i n g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d e i f n i t i o n t o t h e f l o w e x p e r i e n c e,i t s f e a t u r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t h e i f e l d o f s p o r t s ,t h i s p a p e r h o l d s t h a t i t ls a o e n l i g h t e n s i n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s p o t r s t e a c h i n g i n a s p e c t s o f c h a n g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a l i d e a S O a s t o
网球运动中的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
![网球运动中的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7adc8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6.png)
网球运动中的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张亮亮;沈世琦【摘要】流畅体验是人沉浸在某种活动中的一种愉悦、欣喜、忘我的心理状态,也被人称为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最佳体验.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流畅体验因可以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个体对活动的内部动机,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一直被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被众学者所研究.本文以洛阳市206名网球运动参与者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得出,网球运动参与者流畅体验的产生在性别方面存在着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网球运动参与者流畅体验得分较高;不同锻炼量对流畅体验的产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锻炼量越大越容易获得流畅体验;在主观锻炼感受方面,相比\"不费力\"、\"费力\",主观锻炼感受为\"轻松\"时,流畅体验的水平最高;运动年限的不同也影响着流畅体验的产生,运动年限越长越容易产生流畅体验.【期刊名称】《湖北体育科技》【年(卷),期】2019(038)008【总页数】6页(P710-714,743)【关键词】网球运动参与者;流畅体验;锻炼量;主观锻炼感受【作者】张亮亮;沈世琦【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5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通过近些年的体质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投入到祖国建设的必要保证,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没有办法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要想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势在必行。
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其锻炼的时间、频率成正相关,而流畅体验对其参加锻炼时间、频率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因为流畅体验是人沉浸在某种活动中的一种愉悦、欣喜、忘我的心理状态,这种好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其在运动中获得满足感,从而促进其对体育活动的热爱。
积极心理学经典著作
![积极心理学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4777e04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e.png)
积极心理学经典著作“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
他认为,传统的心理学研究重点是治疗精神疾病,而积极心理学则是研究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更快乐、更满意地生活。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本积极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1. 《流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流畅》是一本被誉为“人类智慧宝库”的经典著作。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总结了人们感到真正快乐、满足和充实的经验。
他认为,人们在充分发挥自我能力、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情况下,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书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体验,从智力和创造性,到身体和运动,以及社交和爱情等方面,都包含了如何在其中寻求快乐的方法。
2. 《快乐心理学》——宋晓波宋晓波是中国最知名的积极心理学专家之一,他的《快乐心理学》被誉为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书中包含了许多有关快乐的理论和技术,如快乐的定义、快乐的评估、快乐的来源、快乐的培养等。
宋晓波认为,当人们意识到快乐比任何物质都重要时,他们就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寻求快乐。
这本书中包含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让人每天都能感受到快乐的氛围。
3. 《最好的你》——肯·沃德《最好的你》是美国著名演讲家、学者肯·沃德所写的一本书。
书中揭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原则,如乐观、幸福、热情、同情、感激、成长和实现自我等。
肯·沃德通过自己的故事和研究成果,阐述了这些原则对个人和组织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他呼吁人们主动掌握这些原则,践行积极心理学,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4. 《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的著作《心流》是一本关于深度体验的经典书籍。
它阐述了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指的是人们在做某项任务时,完全沉浸在其中,忘却时间和周围环境的一种状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认为,心流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能够提高生产力。
网球运动中的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
![网球运动中的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2ce2ebf59eef8c75ebfb355.png)
窑 710 窑
畅体验是人沉浸在某种活动中的一种愉悦尧欣喜尧忘我的心理 状态袁这种好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其在运动中获得满足感袁从而 促进其对体育活动的热爱遥 若能找到影响流畅体验产生的因 素袁并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袁这将会对个人对运动的喜爱尧参 与程度产生积极的影响遥 因此袁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网球运 动中来袁本研究以洛阳市网球爱好者为调查对象袁对他们在网 球运动中产生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遥
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生活方式的同时袁 也给人们 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遥 通过近些年的体质报告袁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遥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投 入到祖国建设的必要保证袁没有好的身体素质袁就没有办法让 国家变得更加强大遥 要想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袁提高居民身体 素质势在必行遥
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其锻炼的时间尧频率成正相关袁而流畅 体验对其参加锻炼时间尧频率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遥 因为流
2019 年 8 月 第第383卷8 卷第 8 期
湖北体育科技 湖Hu北bei S体ports育Scie科nce 技
Aug. 2019 Vo第l. 388 N期o. 8
网球运动中的流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
张亮亮袁沈世琦
渊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袁湖北 武汉 430079冤
摘 要院 流畅体验是人沉浸在某种活动中的一种愉悦尧欣喜尧忘我的心理状态袁也被人称为个体从事某种活动 的最佳体验遥 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袁流畅体验因可以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心理状态袁促进个体对活动的内部 动机袁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袁一直被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被众学者所研究遥 本文以洛阳市 206 名网球运 动参与者为调查对象袁运用文献资料法尧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遥 结论得出袁网球运动参与 者流畅体验的产生在性别方面存在着差异遥 与女性相比袁男性网球运动参与者流畅体验得分较高曰不同锻炼 量对流畅体验的产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袁锻炼量越大越容易获得流畅体验曰在主观锻炼感受方面袁相比野不费 力冶尧野费力冶袁主观锻炼感受为野轻松冶时袁流畅体验的水平最高曰运动年限的不同也影响着流畅体验的产生袁运 动年限越长越容易产生流畅体验遥 关键词院 网球运动参与者曰流畅体验曰锻炼量曰主观锻炼感受 中图分类号院 G 845 文献标识码院 A 文章编号院 1 003- 983X 渊201 9冤08- 07 1 0- 06
流畅体验给体育教学的启示
![流畅体验给体育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6c7b10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e.png)
流畅体验给体育教学的启示
肖明善;巩运河
【期刊名称】《内蒙古体育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流畅体验也称高峰体验,是指锻炼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获得身体上的愉悦,而且,在心理上也会达到一种最佳境界。
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的流畅体验,对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调节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具有现实的意义。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肖明善;巩运河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奉化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01
【相关文献】
1.流畅体验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探索研究 [J], 於佩红;胡炬波
2.运动体验研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J], 黄金玲
3.流畅体验理论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J], 相振伟
4.基于学生流畅体验生成的体育教学区间预设 [J], 张鸿
5.流畅体验理论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J], 相振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畅体验的理论研究概述
摘要:流畅体验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使人们更有效地工作,增强人们的学习动机,让生活更有乐趣与意义。
积极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以及提高创造性都有较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流畅体验;Csikszentimihalyi;广场集体舞
一、流畅体验理论的起源
追根溯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 提出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被认为是流畅体验理论的起源。
高峰体验是人类生命中最精彩、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刻,是最令人心醉神迷、欣喜若狂、极度快乐的高度浓缩。
高峰体验和流畅体验都表现出高水平的愉悦感,但是两者还是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程度上,高峰体验是最高水平上的愉悦体验,而流畅体验则允许水平上的高低不同,但主要指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上的愉悦体验。
Maslow 只是从哲学的层面上提出了“高峰体验”,真正对流畅体验进行系统研究的则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
他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现许多在自身领域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运动员、作曲家等在从事活动时都出现了一种投入、忘我并且乐在其中的情绪体验,他将这种体验命名为“流畅”并在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访谈后于1975 年首次提出了流畅理论。
二、流畅体验的概念
Csikszentimihalyi给流畅体验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流畅是指一种
当个人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
个人因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就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
当人们处于流畅状态时,因为过于关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1]。
三、流畅体验产生的心理机制
人的自我结构中存在一个目标梯度(hierarchy of goals),它是将自己的行动目标按照社会和个体的价值大小排列而成的以便在采取行动时选择优先次序,即哪些行动先被支配,哪些后被支配。
当外在的活动进入人的意识后,个体的意识系统就会把它与自我结构中的目标梯度进行比较,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有时又会相一致,如果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就会出现“精神熵”(psychicentropy)。
“精神熵”指的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与自我目标梯度不匹配的“噪音”程度,它常表现为恐惧、厌恶、冷漠、焦虑、妒忌、慌乱等消极体验。
相反,如果进入意识的外在活动与自我的目标梯度相协调时,就会出现“精神负熵”(psychic negentropy),这种“精神负熵”就是文章中所说的流畅感,它表现为愉快、幸福、满意和愉快等主观体验。
四、流畅体验的特征
Csikszentmihalyi认为流畅体验具有九个特征:一是挑战—技能平衡(challenge-skills balance):当外在活动的挑战水平和个体自身的技能水平达到平衡时,才会出现流畅体验;二是行为—意识融合(action-awareness merging):在流畅状态中,人的行为活动和他自身的意识是融为一体的,往往不用思索就能本能地完成动作,动作的发生
是自然或者说是自动出现的;三是清晰的目标(clear goals):处于流畅状态中,个体的目标是很清晰、明确的,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在活动过程中自己要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四是明确的反馈(unambiguous feedback):因为个体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因此他很清楚自己当时表现的好坏,即产生即时反馈,个体可以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后来的表现,如果反馈很好,那现在的行为就可继续保持,如果不理想就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能够持续地沉浸其中;五是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total 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at hand):进入流畅状态后,个体的注意力都会完全集中于当前的任务,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外在的其他不相干的信息都无法容纳,不受外界影响;六是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因为个体的行动与意识相互融合,完成动作得心应手,自然而然,因此个体便会产生一种对所做事情的控制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对所做事情游刃有余,不费力气;七是自我意识的丧失(loss of self-consciousness):由于个体进入流畅状态后,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正在从事的活动上,无力分心,因此对其他任何事情的意识,包括自我意识都会丧失,如忘记饥饿、疲惫等;八是时间的变换(transformation of time):在流畅状态中,个体完全沉醉其中,造成对时间上的判断错误,有时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感觉很慢;九是享受的体验(autotelic experience):个体是出于兴趣,发自内心参与活动的,是为了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而不是外在奖励,因此能享受活动过程并且感到满足。
Novak 和Hoffman 将这九个特征进一步归纳为前提(antecedent
conditions)、特性(characteristics)和经验的结果(consequences of experience)三个群组,而Chen 等人则认为这是流畅产生的三个阶段:事前(antecedents)、经验(experience)和效果(effects)阶段。
见表1。
<img
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204/sshot-1295.jpg" />
五、流畅体验产生的条件
任俊把流畅体验产生的条件概括为三个方面。
1.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
结构性特征是指一个活动在目标、规则和评价标准上是明确、具体的。
这样,参与该项活动的个体就会非常清楚自己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应该做些什么才能一步步达成目标,同时活动本身应该可以提供即时的反馈,使得活动参与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表现,有利于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调整,达成目标。
2.所感知的挑战和技能水平间必须建立相对的平衡
只有当外在活动的挑战水平和个体所具备的技能水平达到平衡时,个体才会出现流畅体验。
当外在活动的挑战水平高于个体具备的技能水平时,个体就会出现焦虑情绪,而当外在活动的挑战水平低于个体具备的技能水平时,个体就会出现厌倦感。
3.流畅体验的产生还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点
人人都有体验流畅状态的能力,但是这种体验确实存在个体差异。
有些人经常出现流畅体验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而有些人则
很少有这种体验,出现的频率很低;即使是频率相同,在体验到的水平上也有所差别,有些人体验到的流畅感水平很高,而有的只有轻微的体验。
研究发现那些只是为了从活动本身体会到乐趣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奖励而参与活动的人更易产生流畅体验。
此外,个体注意力方面的品质也会对流畅体验产生影响,注意力品质高的人,即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的人更易产生流畅体验。
研究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对流畅体验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工作方面,工作的技能、空间的安排、场地的设计、组织目标、改善工作的方式、效能提高的方式等都会影响流畅体验的产生:当所从事工作的技能复杂性和灵活性较高时更易产生流畅体验;空间安排越有创意越易产生流畅体验;当工作中锁定组织目标,流畅体验就越容易发生;如果采取原型化的方式来改善现有的工作,那么流畅体验也易产生;通过可视化来提高效能也更有利于流畅体验的产生。
在文化方面,当角色、规范和礼仪与国民素质相符合时人们会体验到更多地流畅感。
在社会方面,政府越稳定,人民越富足、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流畅体验产生的频率也越高。
在家庭方面,生活在透明、中心、选择、反馈、承诺和挑战性等都最理想的家庭中的青少年更频繁体验到流畅感。
六、流畅体验研究的意义
对流畅体验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Seligman 将研究幸福感和主观良好状态定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
幸福感和主观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感和积极的状态。
而流畅体验正是积极
状态的一个关键指标。
实证研究证明流畅体验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使人们更有效地工作,增强人们的学习动机,让生活更有乐趣与意义。
积极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以及提高创造性都有较大帮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理论意义。
七、展望
流畅体验的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有30 多年。
目前,流畅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生活、运动、网络等多个领域,并已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活动中,如音乐创作、数学考试、排球运动、网络游戏等,但还有很多并未涉及,如笔者认为针对越来越有影响的广场集体舞现象,如何增加广场集体舞中的流畅体验使得锻炼者坚持锻炼、提高幸福感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点。
建议未来流畅的研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加紧密地联系,扎根于生活实践,使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流畅体验的理论起源于西方,主要研究也在西方,将其推广到全人类是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该问题的思考将会积极推动流畅体验方面的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