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和影响因素__省略_济发展对城市集中度影响的回归分析_周文
备战2023年北京市高考地理专题精练(3年真题1年一二模)分项汇编17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带讲解

专题17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2022·北京·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里求斯岛地处印度洋西南部,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图(a)为毛里求斯岛地图,图(b)为当地时间2022年2月2日16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2)说明岛上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的理由。
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落差大、流量季节变化大等。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岛屿面积较小,同时该岛屿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程短。
由于该岛屿地处印度洋西南部,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使得该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故该岛屿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
2.(2021·北京·高考真题)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
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
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径流量减少。
截留雨水、径流,增加下渗。
【分析】结合材料可知,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后,年净流量明显小于西沟,原因是修建梯田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坡度,植物落叶及根系可以截留地表径流,减少流域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
3.(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
(1)若在雷卡河修建一座水电站,请评价选址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降水较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起伏,河流有落差,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流量小,水能不稳定;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易渗漏。
【分析】雷卡河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南部,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西南部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结合陆高图例可以看出,该地西南部海拔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东北城市收缩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东北城市收缩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一些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收缩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城市收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东北城市收缩的测度,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东北城市收缩的测度1. 人口测度城市收缩的首要表现是人口数量的减少。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分析东北地区各大城市的人口变化趋势。
包括总人口的减少量、人口减少的速率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等。
2. 经济测度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衡量城市收缩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GDP、工业产值、投资规模等经济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城市经济的收缩程度。
3. 社会服务测度城市收缩还表现在社会服务领域的萎缩,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减少。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这些社会服务的变化情况。
三、东北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分析1. 人口流失人口流失是导致东北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口从东北地区流向了其他经济更为活跃的地区。
2. 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重工业的衰退对城市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 政策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也对东北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政策措施,都可能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 地理位置与交通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北地区虽然地处要冲,但随着其他地区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东北地区的交通优势逐渐减弱。
四、对策建议针对东北城市收缩的现象,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2. 改善人口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通过优化户籍政策、提供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人口回流,增加城市活力。
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行业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行业集中度不同的行业,其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程度和市场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对于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将对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行业集中度的概念和指标行业集中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概念,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行业中前几大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所占的比例。
常用的行业集中度指标有市场份额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指数。
市场份额集中度指数是指某个行业前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据该行业总市场份额的百分比,通常用前四家企业或前八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总市场份额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例如,假设某个行业总市场份额为100亿元,前四大企业分别占据30亿元、25亿元、20亿元和15亿元的市场份额,那么该行业的前四大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指数为90%。
赫芬达指数是指某行业各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除以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赫芬达指数越大,说明该行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程度越低。
当赫芬达指数为1时,说明该行业只由一个企业垄断市场。
二、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在经济学界,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高集中度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高行业集中度会阻碍市场竞争,导致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低行业集中度会促进经济增长。
在低集中度的市场中,竞争程度较高,各家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也比较小。
这种市场环境下,小企业有更多机会进入市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更容易得到挖掘和发展。
对市场中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产业而言,低集中度市场的创新潜力更大。
对于整个经济社会而言,低集中度市场也能够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高行业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在高集中度的市场中,市场Leader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
产业集中度的经济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产业集中度的经济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集中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测度指标。
产业集中度是指某个行业或领域内少数几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集中程度。
它可以通过一些经济学方法来进行计算和衡量,对于了解市场竞争状况和评估产业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对产业集中度进行测量。
常用的方法是集中度指数,其中最常见的是四公司集中度指数和八公司集中度指数。
四公司集中度指数是指市场上前四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占整个市场总份额的比例。
而八公司集中度指数则是将前八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作为分子来计算。
这两种指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行业或领域内企业的集中度程度。
一般而言,指数越高,说明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市场竞争程度越低。
那么,产业集中度的高低对经济有何影响呢?首先,高度集中的产业往往会面临垄断的问题。
少数几家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可以通过垄断定价等手段牟取高额利润,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福利很可能会受到损害,因为他们只能选择少数几个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并且价格可能相对较高。
其次,产业集中度的高低还会对创新和技术进步产生影响。
在高度集中的产业中,少数几家企业往往能够控制资源和市场,从而更有能力投入创新和研发。
这使得这些企业在技术领先和创新能力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技术创新的局限性。
其他企业由于竞争压力和市场份额较小,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研发,这可能会降低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
同时,产业集中度的高低还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市场规模和潜在需求。
在一个较小的市场规模下,很难支撑多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市场集中度较高。
另外,技术和资本的要求也会对市场集中度产生影响。
一些高技术和高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由于技术门槛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进行生产和发展,因此往往集中度较高。
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于较低的技术门槛和资本要求,更容易分散和竞争。
市场竞争报告:市场集中度与竞争行为分析

市场竞争报告:市场集中度与竞争行为分析【引言】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集中度和竞争行为是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通过分析市场集中度与竞争行为的关系,旨在揭示市场竞争状态、识别竞争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中少数企业对市场的控制程度。
市场集中度高低对竞争环境和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本节将讨论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
1. 影响因素:市场集中度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行业结构、产品差异化程度、进出壁垒等。
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理解市场集中度的形成机制。
2. 测算方法:市场集中度的测算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四家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等。
对于不同行业,选择适合的指标进行测算,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集中度分析结果。
【二、竞争行为分析】竞争行为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所采取的行动。
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节将探讨竞争行为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1. 竞争行为分类:竞争行为可以分为定价竞争、非定价竞争和合作竞争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竞争行为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影响因素:竞争行为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集中度、行业特点、企业策略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深入理解竞争行为的本质和动因。
【三、市场集中度与竞争行为的关系】市场集中度和竞争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评估市场竞争状况和制定竞争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阐述市场集中度与竞争行为的关系机制。
1. 影响关系: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行为。
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中,企业更容易形成垄断地位,采取限制竞争的行为;而在低度集中的市场中,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将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竞争策略。
2. 互动作用:市场集中度和竞争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竞争行为的改变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的变化,而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竞争行为。
了解二者的互动机制有助于理解市场竞争的动态变化。
市场集中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集中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一、市场集中度的含义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市场中卖方与买方的数量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总和,它是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用产业内或市场上较大企业、消费者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来衡量。
市场集中度按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
买方集中度衡量产业市场上的买方企业数量及较大消费者在消费市场上所占份额的大小,反映买方对产业市场的垄断程度。
卖方集中度衡量产业市场上卖方企业数量及较大企业在市场上所占份额的大小,反映该产业市场规模结构与产业的生产集中度。
卖方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就越高,反之,卖方市场集中度越低,市场的垄断程度就越低。
因卖方市场集中度比较容易测算,而买方集中仅限于某些特殊产业,所以在产业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提到的市场集中度是指卖方集中度。
二、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1)规模经济水平。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收益增加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规模经济可分为四个层次:企业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产品规模经济和产业规模经济。
在这四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中,企业规模经济是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
在某个特定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规模经济越高,市场集中度就越高。
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在竞争的驱动下,任何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都有把企业规模扩展到单位产出成本最低的水平的倾向,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从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也就是说,追求规模效益和垄断以最大化自己利润的动机促使企业扩大规模。
二是技术进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使产品生产和经营能够大规模扩大,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
此外,由于政府经济政策和法律的影响、企业在政府反垄断政策规制的影响下有收缩兼并、缩小规模的潜在趋势。
第三章 市场集中

>75%
该产业的企业总数 列入该类型的产业
20家以内
轿车、电解铜、氧化铝
20-40家
卷烟、电灯、石膏制品、平板玻璃
II.高集中寡占型 65-75% >85% 20-200家
轮胎、洋酒、变压器、洗衣机
III.中(上)集中 50-65% 75-85% 较多
寡占型
粗钢、钢琴、轴承
IV.中(下)集中寡 35-50% 45-75% 很多
占型
使用肉类制品、壁纸、杀虫剂
V.低集中寡占型 30-35% 40-45% 很多
面粉、男式鞋、女式鞋、水果和菜 罐头、涂料
VI.原子型
<30%
极多,不存在集中 妇女服装、纺织、木制品中的多数
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日本著名产业组织理论学者越后和典教授, 根据贝恩的分类方法,和日本产业分类的实际情 况,将日本的产业分为5类。
实际应用中,人们常用10000乘以份额平方和来 便利地表达H指数。例如美国司法部1997年公布的水 平合并指南规定:对于HHI高于1800的市场,政府有 可能对使指数提高50-100个点的合并进行干预;对 于HHI在1000-1800之间的市场,一项合并若使指数 提高100点,政府就要进行调查;对于HHI低于100的 市场,政府不会对合并进行干预。
企业还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性手段来设置进入壁 垒,对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产生影响。
五、其它因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因素成为影响一国市场集中 度的常见因素。
在转型经济国家,公有企业更多集中在缺乏竞争的产 业,民间资本和外资更多投向逐步放开管制的领域。相应 地,所有制结构与市场集中度产生复杂的联系。
第三节 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
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成因分析城市规模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指的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大小。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
这种影响关系不仅存在于国内城市,也可以在国际层面看到。
然而,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成因却有很多,需要具体分析。
一、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城市规模会对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城市规模越大,则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越强,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口、资源和资本的流动。
从人口角度来说,大城市的劳动力储备通常比较充足,劳动力多样化程度更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出更多的人才,这些人才带来的大量知识和技术的流动能够促进城市的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资源和资本角度来说,大城市通常有较高的资本密度和技术密度,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大量工业、商贸、服务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便于市场流通,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备,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更加多元化,这些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城市规模的变化不仅仅影响到城市内部,还会对周边城市和地区产生影响。
大城市可以向周边地区进行外部功能扩展,带来对地区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这种影响常常体现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教育等方面。
例如,大城市的发展会促进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的流动性和便捷性,促进区域内人员、货物和信息的流通。
同时,大城市也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例如更先进的医疗设备、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好的教育资源等。
这些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让周边地区民众获取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更多机会,吸引了更多人员和企业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和商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了此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成因分析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上述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外,还有一些成因。
其中一点就是城市规模本身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促成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
这种规模效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在同样的用工、资本和技术投入下产生更多的利润。
我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论文报告标题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通过对我国城镇化数据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吸引优秀的人才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带动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
其次,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逐渐扩大,贫富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
因此,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城市内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尤其是国家政策应该加强支持和引导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标题二:房地产市场对城镇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城市扩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对城市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家政策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避免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存在着影响土地使用和城市规划的问题。
在城市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违法和不规范的现象,需要国家政策加以规范和管理。
同时,国家政策应该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理,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标题三: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城镇化是一项伴随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演变的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发现,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镇化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增加通勤距离,从而增加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可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家政策应该加强公共交通建设,优化城市人口分布和门户结构,降低通勤距离和交通拥堵程度。
中国行业集中度研究现状

中国行业集中度研究现状中国行业集中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行业集中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定义和测量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经济领域内,少数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程度。
常用的衡量指标包括市场份额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四大集中度和五大集中度等。
二、中国行业集中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行业集中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石化等在国有企业改革后出现了更高的集中度,而一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则存在较高的竞争。
整体而言,中国行业集中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三、行业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优势企业的形成:高集中度的行业常常出现一些优势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 技术进步和创新:高集中度的行业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从而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3.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高集中度会形成市场壁垒,限制中小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导致市场竞争减少,资源不均衡分配。
4. 影响消费者权益:高集中度的行业可能会形成垄断地位,导致产品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权益。
四、中国行业集中度的原因1. 市场规模扩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一些行业出现了较高的集中度。
2. 产业政策的影响:一些行业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和支持,导致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优势地位。
3. 企业兼并和重组:一些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的方式提高了市场份额,从而增加了行业的集中度。
五、中国行业集中度研究的挑战和展望1. 数据获取和统计方法的问题:由于行业集中度涉及大量的市场数据,数据获取和统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差,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多维度研究的需求: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市场份额集中度上,缺乏对行业内其他要素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的研究。
3. 政府监管的作用:政府在行业集中度问题上的监管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集聚经济的识别与测度

印度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是印度著名的 软件外包城市,集聚了 大量IT和软件开发企业 ,如Infosys、Wipro等 。
日本东京
东京是日本的经济和文 化中心,集聚了大量的 金融机构、制造业和服 务业企业,如丰田、日 立、索尼等。
06
CATALOGUE
集聚经济的未来研究展望
研究不足与局限
集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以揭示产业集聚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3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以便决策 者了解产业集聚状况,制定相应政策。
集聚经济的模型构建
01
经济模型
02
模型参数
基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构建反映产 业集聚现象的经济模型。常见的模型 包括新古典贸易模型、新经济地理模 型等。
企业集聚经济是指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 上的集聚,例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
集聚经济的影响
集聚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可 以促进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集聚经济还可以带来人口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 变化,例如人口向城市或某些地区集中,以及 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力市场变化。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集聚现象具有 重要影响。
技术因素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集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集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因素
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集中度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集中度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集中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用于描述一个系统、群体或资源的集中程度。
简单来说,集中度就是指某个事物在特定范围内的集中或聚集程度。
集中度可以用来衡量某个事物在空间或数量上的分布特征。
在空间分布方面,集中度可以描述一个地区或城市中人口、经济、资源等的集中程度。
例如,一个城市的人口集中度高意味着人口密度大,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在市区;而人口集中度低则意味着人口较为分散,分布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
在数量分布方面,集中度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群体或组织中某个属性的分布程度。
例如,在一个企业中,某个部门的员工集中度高表示该部门的人员较多,而集中度低则表示该部门的人员相对较少。
集中度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中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集中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导致集中度高或低的因素,进而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或策略来引导和调控事物的分布。
例如,对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度,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规划,引导人口向相应的地区进行分布,以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口的均衡发展。
在各个领域中,集中度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应用。
例如,在经济学中,集中度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竞争程度,评估某个行业或市场的垄断程度。
在社会学中,集中度可以用来研究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平等程度,评估社会的公平性和社会阶层结构。
在城市规划和地理学领域,集中度可以用来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集中度的定义、影响集中度的因素以及集中度的意义和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集中度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分布特征,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介绍和讨论这些内容。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方式展开对集中度的概念进行探讨:1. 引言: 在此部分,将对集中度的概念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并阐明文章的目的。
城市经济学重点总结

经济学的概念内涵:经济学是以人们在稀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并进而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去研究其他有关社会现象的一门社会学科经济学的门类分支: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的是一个社会的各种总体经济问题。
以及对应的经济总量间的关系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目的在于解释经济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规律。
规范经济学目的在于指导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结果生产要素: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生产要素分为四个类型: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管理。
七个方面:土地、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技术、制度、开放。
经济效率,指用最小的成本来得到最大的收益,因而与要素价格有关。
技术效率,指是在给定生产技术水平和要素质量条件下,投入的生产要素所能够生产出的做多产品量。
技术系数,指生产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配合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市场失灵: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明显缺陷,会在调节资源配置等方面发生失效现象。
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失效通常被称为市场失灵。
一、非理想状态所引发的市场失灵:1.信息的不完备 2.垄断 3.行业门槛;二、自身缺陷导致的市场失灵:1.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影响无论好坏,都无须因这种影响而索取回报或付出代价,这种影响为外部性。
2.公共物品:专指效用不可分割地影响到不确定的公众人群而无论这些人是否愿意为此支付代价。
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整体性。
3.社会公平政府管制方式:1征税和补贴2价格管制3配额政府失灵:政府不当干预不仅未能实现期望目标,反而导致市场紊乱、资源低效配置,乃至公共物品生产和配置出行明显的不公平不公正等现象。
政府失灵的经常表现形式包括:政府的干预导致市场出现供给的短缺或者过剩,政府的决策频繁变动导致市场调节信号紊乱,政府的干预导致市场激励失效,政府的行动效率低下导致社会整体资源浪费,政府的盲目扩张加大社会负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部门或者个人私利等。
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行业集中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行业集中度指的是一个行业内的市场份额或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现象。
那么,行业集中度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首先,行业集中度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当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少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变得更加激烈,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
这些改进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其次,行业集中度可以提高行业的规模效益。
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大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优势可以在诸多方面体现,比如在物流、采购、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可以显著提高效率。
这种增效带来更高的利润,从而有助于整个产业更快地发展。
但是,行业集中度也有可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当行业主要由几家大企业垄断时,他们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限制市场竞争,导致市场失去活力,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行业集中度还有可能导致资本垄断、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行业集中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与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关。
像一些新兴产业,尚处于创新期,市场份额分布较为分散,此时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然而,一些成熟的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企业优劣的明显差异,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这种趋势需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以期找到更好的政策和方案来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尽可能地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行业集中度的发展也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
我国现有的相对宽松的产权法规对于行业的发展、企业合并和兼并等方面的限制相对较少,从而使得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然而,这种实践也存在风险,我们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从而避免由行业集中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行业集中度对于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带来一定的阻碍。
此时,行业的规范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从而实现行业的稳步进步。
城市集中主义

城市集中主义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
城市形成大致是这样的:早期的人类居无定所,过着随遇而栖的生活,但农业的出现与兴起,人们就逐步逐步地适应了定居生活,这也促进了村落的形成。
而后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入村落,村落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村落被崭新的面貌所取代——城市,不过这时期的城市还有没有完全成型,只不过规模上部分不亚于现代城市,人类生产劳动也出现了简单分工,一些非农业劳动者的出现出现标志着商贸活动展开。
市场越来越大,商贸活动越来越密集,再加上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货币的诞生,标志着工业革命爆发,工业革命将工厂﹑先进生活设施﹑商店等等一些新的面孔引入早期的城市当中,赋予了城市越来越多的功能,这时候城市也就因此成型了。
时光在渐渐地飞逝,只要生产力这个巨大的齿轮不停地旋转,城市也将不停地发展,新的东西与观念也随之孕育出来。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集中化也会随其发展而产生,所以城市的发展必将引发城市集中化。
城市集中化能够反映了该城市许多信息,因此了解或者掌握城市集中化的信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们用城市集中度来表述城市的集中化,一般来说城市集中度可以分为三种: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城市集中的H指数﹑首位城市比率。
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是根据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法则,根据帕累托方程 Y=Ax-α能够推断出一国城市规模的分布,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早前研究成果很多,尤其对于研究城市化问题中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大多数学者们会采用该指标;城市集中的H指数,就是对一国经济体系中所有城市的规模分布进行分析,衡量出城市之间的竞争度;首位城市比率,多为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所使用,这种方法具有方便地获取数据﹑计算简单等特点,但往往忽略除了最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分布,因此这项指标也只能算的上粗略估计。
城市集中化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大体上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点。
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和影响因素__省略_济发展对城市集中度影响的回归分析_周文

但是, 当进行跨国家分析时, 该假设不能完全得 到证实。 K am erschen ( 1969) [ 7] 选 用首 位城 市比 率 作 为衡量城市集中度的 指标, 根 据 80个 国家的 数据 研 究认为, 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负相关, 即随着经济 发展, 城市集中度下降。 R osen和 R esn ick ( 1980 ) [ 12] 运用城市集中的帕累 托系 数, 分析 了 44 个国 家影 响 城市集中 度的 因素, 结 论是, 一 国 GDP越 高, 总 人 口越多, 该国城市人口分布就越均匀, 即城市集中度 就越 低。W heaton 和 Sh ish ido ( 1981) [ 15] 运用 城 市 集 中的 H 指数, 根据 38 个国家的 数据证 实, 城市集 中 度 与 经 济 发 展 之 间 倒 U 形 关 系 的 存 在。 Parr ( 1985 ) [ 10] 选用城市集中的 帕累 托系 数作 为衡 量城 市 集中度的指标, 运 用 12 个国 家的 相关数 据, 对 W i-l liam son A lon so假 定 进 行 验 证, 结 果 显 示: 澳 大 利 亚、法国、瑞士、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存在明显的倒 U 形, 其中, 澳 大 利 亚 在 1910 年, 瑞 士、 美 国 均 在 1930年, 法国在 1954年分别达到 倒 U 形的高 峰; 巴 西、日本、 西 班牙、 前 苏 联 等国 家 倒 U 形 不 明 显; 埃及、印度、尼加拉瓜、土耳其等低收入国家则不存
第三章 市场集中度

第三章市场集中本章在区分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两种现象的基础上,主要讨论测量市场集中度的方法、分析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以及市场集中与利润率的关系等问题。
第一节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在经济领域,集中是指国民经济和部分产业中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通常可以分为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
一、一般集中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例如最大的50家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制造业职工人数的比重,最大的100家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或销售额的比重等等。
从已有数据看,一般集中度的变化趋势并不十分明确,不同的时间区间、不同的资源种类、不同的企业范围、不同的企业数量计算出来的变动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表3-1 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占同年GDP的比重(%)一般集中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可能引起两方面的忧虑。
一是经济上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引发社会对市场有效性的忧虑。
需要指出的事,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般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二是这种状况可能与民主政治的理念相冲突。
在民主国家,名义上实行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度。
实际上通过资助竞选、游说立法、俘获管制,每个人的政治影响力可能与个人财富以及个人控制的财富有关。
因此即使没有经济上的理由,政治上可能也需要降低一般集中度,减少寡头政治的危险。
扩迈拉(Comanor)就认为一般集中度仅仅反映了人们对个人权利集中本能的恐惧,因此主要是社会学、政治学研究的问题。
①二、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的组织特征,从实用的目的看特指那些决定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者之间、在位卖者与潜在卖者之间关系的那些特征。
换句话说,市场结构特指那些对市场竞争性质和价格行为产生战略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
②经典理论往往使用企业数量来刻画市场结构。
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可能意味着垄断,少数一些企业可能意味着寡头,许多企业接近于完全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排列时, 排序乘以规模等于一个常数, 如果最大 城市的人口规模已知, 即式中的常数已知, 其他城市
的规模就可以由该法则推算出来, 因此, 最大城市的
人口规模决定了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换句话说, 如
果认同城市集中的帕累托 方程 y= A x- , 以及其 特殊 形式, 排序 - 规模法则 ( = 1) , 就等于认同 最大城
配的指标, 尽管研究城市集中的文献难以计数, 但城
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主要有三项: 城市集中的帕累托 系数 ( Pareto coeff ic ien t) 、城市集中的 H 指数 ( H in-
d ex) 、首位城市比率 ( p rmi acy rate) 。
城 市 集 中 的 帕 累 托 系 数 可 以 追 溯 到 S inger
* 基金项目: 论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立项批准号 05CJL008)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从城市集中的帕累托方程 y= A x- , 可以得到城市规模分布的 排序 - 规模法则 ( rank - size ru le) , 该 法则表明, 某一城 市的 排序与该城市的人口规模的乘积为一常数, 常数的大小等于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在 y= A x- 中, 当 = 1时, y x= A, 即排序 - 规模 法则, 所以, 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 也被称作排序 - 规模指数。
在倒 U 形。 R ichard son 和 S chuartz ( 1988 ) [ 11] 选用 116 个国家的大样本数据的研究结论认为, 城市集中度与 一国经济发展不存在任何关系。
无论结论如何, 经济 发展 必然影 响城 市集中 度。 城市集中度高, 意味着城市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 市, 大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大, 城市集中度降低, 表明 城市人口在城市之间的分布趋向均匀, 各城市规模大 致相当。本文认为, 城市集中度受众多因素影响, 经 济、政治、自然因素都在同时发生作用, 对城市集中 度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 经济发展对 城市集中度的具体影响, 视国家不同而必将不同。但 是,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城市集中度相对较高, 随 着经济发展, 城市集中度趋向降低, 这一结论却是可 以得到较为充分证明的。
则 H 值很 小, 城市 人口 分散 在 n个城 市中, 规模 相
当的城 市数 量很 多, 空 间竞 争突 出, 城市 集 中度 极
低, 称为完全分散。 城市集中的 H 指 数考 虑了 一国 经济 体系 中所 有
城市的规模分布, 衡量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度。该指标
不需要回 归估 计, 便于 计 算。但是, 因为 H 指数 起
的帕累托系数, 研究发现, 3 /4国家城市 集中的 帕累
托系数大于 1。其中, 摩 洛哥 的城 市集 中度 最高 (
= 0 809 ), 澳 大 利 亚 的 城 市 集 中 度 最 低 ( =
1 963 ), 的 平 均 值 为 1 136, 标 准 离 差 为 0 196。
实际研究 中, 有的 学 者运 用对 数 形式 的线 性回 归 方
(>
如果城市数量既定, 值的大小与城市集 中度的
高低成反 向关 系, 即 值 越 小, 人口 越 集中 在少 数
几个大城市, 城市集中度越高, 否则相 反, 当 →
时, 意味着每个城 市拥有相 等的人 口规模。 Rosen 和
Resn ick ( 1980) [ 12] 根据 1970 年 的人 口数 据, 测算 了 44个国家 (每个国家包含 50 个样本城市 ) 城 市集中
总人口的份额的 平方 和即 为衡 量城 市集中 度的 H 指
数, 用公式表示为:
H=
n i= 1
( Pi /P) 2,
式中, Pi 表示 i城市 的人口 规模, P 为城市总 人
口, i为城市数量。
城市集中的 H 指 数越 大, 一 国中 的城 市人 口 就
作者简介: 周文 ( 1968年 - ) , 女, 中国人民大学经 济学院副教授, 经 济学博士, 研究 方向城市经 济学。余志 斌 ( 1982年 ) , 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连洁 ( 1982年 - ) , 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源于对产业集中的测度, 所以, 在城市经济学中的运
用不是很普遍。
城市集中度的第三种衡量指标首位城市比率, 多
为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时所使用。首位城市比率有不同的定义, 如
PR = P1 /P1 + P2 式中, P1 为一 国中 最 大城 市的 人口 规 模, P2 为
一国中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又如
简单, 明显不足是忽略 了最大 城市之 外的其 他城 市的
分布, 所以, 该指标是 对城市集 中度 的一个 粗略 估计。 但是, 以下两点原因表明, 首位城市比率与城市集中的
帕累托系 数, 以 及 城 市集 中 的 H 指 数 有 较 强的 相 关
性, 从而表明该指标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第一, 根据排序 - 规模法则, 当把城市由最大到
最大城 市人 口 占 该 国前 五 十 名 大 城 市人 口 的 比 例。
H enderson ( 2000 ) [ 6] 利用一国中最大城 市人口占 该国
全部城市人口的比 例, 作为城 市集 中度的 衡量 指标, 研究了城市集中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首位城市比率的最 大优势 是数 据获取 方便, 计算
国外 众多学 者对 W illiamson A lon so假定 进行 了 验证, E I- Sh akh s ( 1972) [ 5] 运 用 英国 的时 间序 列 数 据, 证实英国经 济发 展与 城市 集中 度倒 U 形关 系 的 存在, A lp erov ich ( 1992 ) [ 4]证实了以 色列的经济发 展 与城市集中也存在倒 U 形关系。
但是, 当进行跨国家分析时, 该假设不能完全得 到证实。 K am erschen ( 1969) [ 7] 选 用首 位城 市比 率 作 为衡量城市集中度的 指标, 根 据 80个 国家的 数据 研 究认为, 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负相关, 即随着经济 发展, 城市集中度下降。 R osen和 R esn ick ( 1980 ) [ 12] 运用城市集中的帕累 托系 数, 分析 了 44 个国 家影 响 城市集中 度的 因素, 结 论是, 一 国 GDP越 高, 总 人 口越多, 该国城市人口分布就越均匀, 即城市集中度 就越 低。W heaton 和 Sh ish ido ( 1981) [ 15] 运用 城 市 集 中的 H 指数, 根据 38 个国家的 数据证 实, 城市集 中 度 与 经 济 发 展 之 间 倒 U 形 关 系 的 存 在。 Parr ( 1985 ) [ 10] 选用城市集中的 帕累 托系 数作 为衡 量城 市 集中度的指标, 运 用 12 个国 家的 相关数 据, 对 W i-l liam son A lon so假 定 进 行 验 证, 结 果 显 示: 澳 大 利 亚、法国、瑞士、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存在明显的倒 U 形, 其中, 澳 大 利 亚 在 1910 年, 瑞 士、 美 国 均 在 1930年, 法国在 1954年分别达到 倒 U 形的高 峰; 巴 西、日本、 西 班牙、 前 苏 联 等国 家 倒 U 形 不 明 显; 埃及、印度、尼加拉瓜、土耳其等低收入国家则不存
32
越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城市集中度就越高。在实际研
究中, 通常使用 H 指数的倒数 1 /H 来解释研 究结论。
如果 1 /H = 1, 则 H 值 为 1, 表示 一国中 只有 一个 城
市, 全部城市人口集中在该城市, 城市集中达到了极 值, 称为完全集 中。如果 1 /H 取 值较 大, 假设 为 n,
市的规模决定其他城市的规模, 从而认同首位城市比
率作为衡量城市集中度指标的合理性。
第二, 城市集中的 H 指数是 各城市人 口占全 国城
市总人口份额平方 的总和, 如 果一个 国家城 市集 中明 显, 最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份额将会较大, H 指
数的计算结果受最 大城市人 口规模 的影响 也会 较大,
产业中各企业的市场份额平方的总和。例如,某产业
中有 三家 企 业, 各自 的 市 场 份 额 分 别为 0 5、 0 3、
0 2, 则该产业的市 场集 中度则 为 0 52 + 0 32 + 0 22
= 0 38。该指数越大, 产业集中的程度就 越高。H 指
数的取值范围为 0 到 1。
借用这一概念, 一国中各城市的人口占该国城市
关键词: 城市集中度; 测定指标;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一、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用一国
城市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当
城市化水平既定时, 城市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配
问题就凸现出来, 这是城市化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城
市集中度是用以衡量现有城市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分
进行估计, 从这点上说, 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作为
回归估计值的 意 义比 其作 为衡 量 指标 的意 义更 为 显
著。
城市集中的 H 指数 (有些文献 中也称 HH 指 数 )
起源于 对 产 业 集中 的 研 究, 根据 O C H erfind ah l和
A O H irschmann名字命名的 H 指数, 其本来含 义是:
《经济问题探索》 2007年第 3 期
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