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摘要】时人所忆之李鸿章,都赋其以“卖国贼”的名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办洋务如糊纸浆,倒富了外国奸人,可谓办事不足,败事有余。
然而,李鸿章在大清朝却是一位“能臣”,若不是时代的错身,也不致招来一世的骂名。
【关键词】李鸿章;科举;洋务;时代
一、李鸿章少年是个有志青年
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村的一家低级官
僚地主家庭。
父亲李文安时任京官,共有六子,李鸿章排行老二。
李文安很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李鸿章和当时的少年们一样,攻读经史为科举考试而摇头呤诵数十载。
终于他在科举考试中层层突进。
1840年,李鸿章考取了秀才,1843年被选为优贡。
除了才能,李鸿章少年时也很有远大抱负的:“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 [1] (李鸿章《二十自述》)这首诗是李鸿章于20岁写的,足以见其雄心壮志,胸怀远大抱负,也可见他当时年少方刚的血气。
然而,他的抱负却与时代错身了,他的志向和价值观还停留在儒家的“出世”上,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国”,不懂什么是“民”,不懂什么是“臣”。
正是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的孕育,才导致他人生的悲剧。
二、李鸿章开始走向仕途
在那样的时代,人民是国家的奴隶,科举制正是选拔出统治者直
辖的奴隶,而后者只是稍微比前者高一点,却还悲剧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之目标。
在李鸿章24岁时中了进士,被授予翰林院院士。
但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兴起,朝廷派大批官员回乡组织民团与太平军作战,李鸿章也是其中之一,李鸿章的军事天赋在平捻军的过程中间渐渐显露。
巢湖之战,攻克含山,庐州,他功不可没。
但由于官场险恶,李鸿章立功却被人陷害,他只有离职去投奔曾国潘。
曾国潘是李鸿章父亲李文安的同年进士好友,因此对李鸿章颇为照顾,而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老师,李鸿章的仕途似乎更加光明了。
曾国潘是晚清著名的儒臣,也是汉臣。
他是具有“儒”性之人,通晓儒家经典,个性沉稳,刚硬。
李鸿章为人带有一股“痞气”,狡猾,精明,内敛。
正是曾国藩,交给他做人“忍”的原则,这也是他在日后能抗住那么多大风大浪的原因。
由于在平太平军立下的赫赫战功,李鸿章扶摇直上,坐上了北洋总督的职位,也正是这样,他终于有机会大展拳脚,报国报民了。
但是他不知,自己终于走进的是一个敲着丧钟序曲,腐朽堕落,昏暗阴沉的末日王朝。
悲剧,才刚刚开始。
三、李鸿章为帝国抓住救命稻草
当李鸿章在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的成功顶点上看到的却是一个国民蒙昧,迷信,缺乏理性,至于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些旧知识分子,一个个自以为是,抱残守缺。
而在国外众多国家纷纷顺应潮流改革,或变强,或更强。
但是,他还是清醒这点,作为那个时代少有的“孤
独者”他也想到改革。
自1840年以后,列强用洋枪洋炮轰炸了这个还沉睡于“天朝上国”的巨龙,然而有多少人反省了国家的命运,以林泽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潮仿佛给这个临危的帝国以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他们之后,李鸿章抓住了这颗“救命稻草”。
然而,他所想到的“改革”,却仅仅停留于“器物”上。
李鸿章的思想真如此狭隘么?他曾在与友人信中写到:“书生们空谈误国,实在可叹,外国猖獗到这个地步,不急切地求得国家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 [2]他深知中国之危亡,也知道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在世界中立足,所以他提出了“外和内”的方案,即是对外要求和,对内则需改革求富强。
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以中国当时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如虎狼的西方强国所抗衡的。
他说:“当今所有外国都在实行一个接一个的改革,每天都在进步,犹如升腾的蒸汽机。
唯我中国竟如此小心维护传统制度,即使中国往亡了,保守派也不会感到惋惜。
” [3]他深刻的意识到改革对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性,但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制度的腐败。
他太了解中国传统制度的精巧结构,还不足以以他个人的力量而改变。
在倡导洋务运动之前,李鸿章曾经要求改革中国的考试制度。
他认识到科举制的毒害性,落后性,只求一些会读死书的文人和传统技能的“弱者”,根本无法使中国走向如西方科技文化发达的路。
然而改革困难重重,沿袭了千年的科举制度怎可能说变就变,朝廷中的官僚纷纷抗议他,使他不得不妥协,只求加一些其他考试科目。
也许李鸿章曾经萌生过改革政治制度的想法,但他惧怕了,屈服了,在中国传统的庞大的封建制度面前,毕竟,他自己也是这样制度上的一根螺丝。
四、李鸿章的委屈:能臣还是“裱糊匠”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能放手办理?还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如裱糊匠东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责?” [4]李鸿章对自己办的洋务,可谓有自知之明。
洋务不过是他在维护这个国家及清朝破亡之命运,生拉硬拽的方式,内政不可变,就干脆缝缝补补吧!李鸿章用“裱糊匠”来比喻自己,把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比作“破屋”,那么“破屋”里究竟是什么材料?不言而喻,看了李鸿章再清醒不过了,他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样的王朝卖命,而这种“愚忠”,恰好将这样一位“能臣”推向悲剧的终点。
然而洋务真的如李鸿章所说只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吗?历史因素总是巧妙地在绝境中给予逢生的机会。
历史证明,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石功不可没的,中国的机器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都是洋务开先化,并带动以后的发展。
开办新式学堂和选派留学生出洋更是给近代中国带来许多意外“惊喜”。
梁启超曾评论李鸿章“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
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5】李鸿章真的是不学无术吗?,他的“不学”,可能只是对是西方知识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知识,在政治价值上也缺乏先进的观念,与时代落后,是他力图挽救却败于终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2][3]赵焰.晚晴有个李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66.
[4]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奏稿[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梁启超.李鸿章传[m].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20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