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与漕运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清水河》与漕运文化
中国古代的运输方式以漕运为主,因此,水成为了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独特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和水域的流动是紧密相连的,漕运的贯通造就了水文化带来的传统民间文艺的互文特色。《探清水河》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剧目与时调。从二人转到燕赵小调皆有,其音律与唱词颇为相似。除去偶然的特色,我们还可以从中发现漕运文化带来的民间文化的流传与互文特色。
一、《探清水河》溯源
《探清水河》单单从词面理解,为发生在北京满族聚集区的爱情悲剧。讲述了清末民初发生在火器营村的一个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清末民初,满族的聚居区―――火器营村,该村以制造枪炮为主。村里住着宋老三一家,以种大烟、开烟馆为生。老两口子膝下无儿,所生一女起名叫大莲。老三两口子整天吃喝玩乐,不关心女儿的婚姻大事,后来遇到本村青年农民佟小六,他们两个就偷偷地相爱了。有一次小六来到大莲家,他俩偷偷地幽会被父母发现,这一下可惹下大祸,在传统的社会,这是辱没祖宗、败坏门庭的行为。父亲用皮鞭子把大莲打得皮开肉绽,给她一把菜刀、一根绳子、一把剪子叫她自裁,大莲被逼无奈跳进了门前那条
颐和园流出来的一条长河―――清水河。小六听说大莲已经跳河自尽,便带着烧纸来到清水河,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来祭奠大莲,小六祭奠完也跳河自尽。为纪念这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后来有人编成了小曲到处传唱,《探清水河》从此就在北京广泛流传开来。
按照故事描述地点来解读,其曲目应该以北京时调为源头。在满族曲目中,也记载了《探清水河》。其描写的火器营村与清水河也都是清末满族聚集地。从故事中对于大莲父母种植、贩卖大烟的描写来看,产生于清末的火器营为主的八旗聚集地。而根据现当代所能查阅的文献记载,火器营附近却有八旗子弟的票房可以唱曲娱乐。在现今流传于市面的几种版本来看,有着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不同版本的不同。内容与地域却一致。而各个版本《探清水河》基本曲调又与江南小调《无锡景》异曲同工。这种看似偶然的文化现象却让漕运文化带来的民间文化的流传因此得以窥见。
二、《探清水河》传播与漕运文化特点
在漕运中,京杭大运河无疑担负着主干的作用。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更是承担着经济的交流作用。南北方的货物流通便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得以实现。在经济交流中,文化也在自然的传承着,京剧的形成与传播便与京杭大运河的沿线一脉相承。而其他的民间文化更是在随着水文化的传播而在民间杂糅贯通。随着南方商人的进入,南方的音乐元素也渐
渐进入北京地区,《无锡景》作为江南曲调的基本形态,便是在这种民间文化交流中进入了北京时调的音乐元素,从而诞生出带有南方音乐元素和满族故事脉络的《探清水河》。
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播,有种大而化之的说法“小调有脚,游走四方”,“游”字深刻的刻画出水路的流通作为民间文化传播途径的首要地位。水路途径哪里,民间文化便传播到哪里。从京杭大运河的流通中,我们不难发现《探清水河》几个版本所成型的地点,一脉贯通与运河的水路。可以说,漕运文化造就了不同民间文化之间的互文关系。形成了晚清时期独特的漕运过程造就的民间文化特色。
(一)平原化审美特色
不同的地域特征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形成了传统民间艺术多样性。不同地域的戏曲特色也各不相同,其所描写内容也大相径庭,如江浙地区浓郁的文人色彩和温婉气质形成的越剧以描写才子佳人为主,秦腔更多的是英雄悲情的苍凉感、河北燕赵之地的梆子多表现尚武的武戏。漕运文化贯穿于京杭,途径城市多为平原开放性城市,因此其文化特色更多的是平原文化。平原文化大多以描写市井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篇幅短小、叙事性强。从《探清水河》体裁长短来看,几个版本都是短小精干的形式。即使在二人转版本中,也作为小帽出现。这与漕运文化独特的平原性紧密相连。与海运的广袤相比,漕运更多的接触的是平原文化。平原文化
精巧内敛,没有大开大合的史诗性构造。以便于流传、诙谐通俗为主,平原居民对于内容的选择和接受也都是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家长里短。最好细致到仿若身边街坊邻居一般。因此,《探清水河》以时调的形式、口语化表达、强烈的叙述性在文化语境相同的四地得到了艺术欣赏的共鸣,从而植根发芽。并一直贯穿于平原平民的审美趣味中。
(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与市民文化
漕运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的发展,让市民文化成为了民间文化的主流。让此类题材的故事形成的市民时调、小戏等得以流传。市民文化中对于情欲的向往之情不仅仅代表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动向,更是这个时期漕运文化带来的新兴思想萌芽。这种思想造就了《探清水河》此类故事诞生的可能性。中国民间文化具有共融性和互文性,很多民间取材相似,如《双槐树》与《探清水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描写追求自由爱情的青年男女在封建家长制度的压迫下被迫殉情的故事。
此类的民间文艺作品还有很多,这种共同的思想追求,体现了市民阶层在晚清资产阶级思想萌芽下的道德观念。对于封建父母的角色设置还包含了对于鸦片毒害人身心的谴责意味,这些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之后,市民阶层对于开化思想的接纳。从作品表达方式看,对于自由结合的青年男女,都是采用了同情歌颂的表达方式,与文人阶层的谴责
类描写大相径庭。这是在漕运造就的经济形态改变后的人文审美的改变的体现。
(三)表演方式探究
在漕运经济中诞生的民间艺术与海运带来的海神文化
和文人创作的案头文化不同,加工者多为职业艺人和半职业艺人,表演场合多为漕运码头附近平原地区的茶肆酒楼,因此,在流传中针对性得到了强化,形成了《探清水河》的开篇吸引观众落座听讲的引言成分。从“在其位的明公细听我来言”此类的表述语中,不难看出,作为民间艺术,《探清水河》是以表演的形态面对市民观众进行交流。其中包含了商业与谋生的成分,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此类民间韵事。因此,其文化中带有小手工业者的审美偏好和消极的思想狭隘,这也不难理解其结局的消极性。而酒肆田间带来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形成的与观众的交流性,带来了此类民间艺术表演的即兴性。口口相传的教授方式也让《探清水河》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同一地域版本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民间文化的特点。
(四)漕运带来的共融性
平原地带因为其开放性,加之漕运带来的交通便利,造成了开放式的文化特色,与周边的风俗文化具有互文共融的特色。地域特性往往显得模糊,在《探清水河》出现的四地: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从生活习惯到语言特色有很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