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隐杆菌线虫开放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秀丽隐杆菌线虫开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线虫这一模式生物的生活史和遗传特性。
2.学习利用线虫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3.确定rol突变的显隐性以及是否伴性;判断A双突变体是否连锁,计算遗传距离。
4.提高统筹计划、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
二、实验原理
秀丽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小杆线虫目,广杆线虫属,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线虫。
它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方便、容易保存、细胞数目少且可在显微镜下追踪每一个细胞的命运等优点,如今已成为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
1999年,秀丽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其基因组由80Mb组成,包含大约13000个基因,线虫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人类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秀丽线虫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同一个体既产生精子,也产生卵子,由于体内没有自交不相容系统,所以能自体受精,产生子代。
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中,只有0.2%是雄性线虫,其余都是雌雄同体的线虫。
一个典型的雌雄同体线虫可产生200~300个精子和大量卵母细胞,自体受精约产生250个子代,若与雄性交配则可产生1000个以上的子代。
雌雄同体的线虫有两条X染色体和5对常染色体。
偶尔由于X染
色体不分离,会产生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5对常染色体的雄性线虫。
雄性线虫只产生精子不产生卵子。
当XO型雄性线虫与XX型雌雄同体线虫交配时,产生的子代中,50%是雄体,50%是雌雄同体。
秀丽线虫的模式图及生活史图如下所示:
三、实验材料
秀丽杆菌品系:正常体型线虫(野生型N2)、滚动型线虫(rol突变)、A类短胖鼓泡型线虫(dpy和unc双突变)
四、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体视显微镜,水浴锅,6mm培养皿,铂金丝棒(picker)。
2.试剂
线虫生长培养基,配制方法如下:
称取蛋白胨2.5g,琼脂20g,NaCl 3g,置于洁净2000mL玻璃三角瓶,加入蒸馏水975ml,120℃高压蒸汽灭菌30min,之后置于55℃水浴锅中冷却。
依次加入5mg/ml胆固醇(乙醇溶解,不灭菌)1ml,高压灭菌的1M MgSO4,1M CaCl2,1M KPO4缓冲液(pH6.0)各1ml,摇匀。
1M KPO4缓冲液的配置方法为:称取108.3g KH2PO4 和35.6g K2HPO4,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值到6.0。
五、实验任务
1.观察线虫形态及其生活史。
2.确定rol突变的显隐性,判断是否伴性遗传,并据此验证遗传学分离定律。
3.确定双突变体的两个突变基因是否连锁,若连锁则计算遗传距离。
六、实验方案
1.定期去观察线虫形态以找到各个生长时期线虫的形态特点。
2.取N2雄性与rol突变雌雄同体杂交,比例控制在3:1左右。
观察F1中线虫的性状。
如果后代中绝大多数为雌雄同体,则说明F1多为雌雄同体自交产生的,实验失败。
如果F1中有差不多一半的雄虫,则说明杂交成功,可继续后面的实验。
观察F1形状,将各种情况列表如下:
表1 F1性状分析
由上表可知,仅凭F1,常显和伴显无法区分。
可以取F1中的雄虫与N2雌雄同体交配。
由于rol雄虫的交配能力比较弱,因此可以适当提高雄虫的比例,如5:1。
若后代的雄虫均为野生型,雌雄同体均为rol突变,则rol突变为性染色体显性性状,若后代形状与性别无明显关联,则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
3.取N2雄性与A双突变雌雄同体杂交,由于A生长力较弱,可以适当提高雌雄同体的比例。
F1应均为野生型性状(已知不是伴性遗传)。
去F1中的雌雄同体自交,观察统计后代各个形状的比例,若接近
9:3:3:1,则两个突变基因不连锁,若双突与野生型的比例约为1:3,且仅有少数unc和dmp单突个体,则两个突变基因连锁。
根据后代各个性状的比例可以来计算遗传距离。
七、实验过程
1.前两周练习区分线虫头尾、“雌”雄、形状;熟练挑虫技术;先以挑虫子杂交方法,后来采取chunk的方法制作保种板;观察线虫的生活史。
2.两人分别取12条雄虫与3条雌雄同体杂交,观察F1性状,而后挑取7条rol突变的雌雄同体,放在4个培养基上,令其自交产生F2,观察F2中线虫的性状。
并同时取12条F1中rol突变的雄虫与2条N2雌雄同体交配,观察后代性状。
3.两人分别取10条N2雄虫与5条A双突雌雄同体杂交,观察F1形状。
由于及时去观察,导致“过代”,实验失败。
4.两人分别取10条N2雄虫与5条A双突雌雄同体杂交,观察F1形状。
从两盘中挑出9条雌雄同体,分别放在9个培养皿上,令其自交。
统计F2各个性状数目,计算比例。
同时又取了F1中的12条雄虫,令其与3条N2雌雄同体杂交,观察后代性状,统计数目,计算比例。
5.由于第一次rol的实验结果不太理想,我们又将rol的实验重新做了一遍。
由于这个时候知道了rol不是伴性遗传,不再需要后续的杂交来确定是否伴性,所以我们省去了杂交的步骤,集中精力做了五组F1自交(每组一条虫子)。
八、实验现象观察
1.线虫头尾及性别判断
线虫头部可看到有黑点在移动(线虫在进食);雄性线虫尾部像是被斜着切了一刀,而雌雄同体则是慢慢收在一起,并且非常细长。
2.各阶段线虫形态观察
卵:在5×10倍镜下观察,呈一个透明的椭圆,非常小,但仔细看还是比较容易辨识的。
各龄幼虫:线虫各个阶段的幼虫在我看来除了长短和粗细之外,整体形态并没有太大差异。
相比于成虫,幼虫普遍比较透明,而且还会在腹部长有白斑。
这个月牙形的白斑也是挑取四龄幼虫做杂交时的一个重要判据(不过据我们观察,更小的线虫也有白斑)。
3.生活史观察
在实际实验的过程中,线虫的生长速度要比我们预期的慢,尤其是A突变。
我觉得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培养基面积很大,而虫子数量很少,因此交配进行的较为缓慢,另一方面也可能是A突变本身就会对线虫的生长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正常线虫的生长速度大概比A突变快1.5倍。
4.形状观察
N2:雌雄同体较雄虫大很多。
线虫行动敏捷,滑行路线为标准的正弦曲线,既可前进也能后退。
rol突变:成熟的雌雄同体比N2要大。
静止时多成C型,滑行时身体翻滚。
但是rol突变的表现型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有的虫子静止时并没有成C型,而且在用picker触碰后也能正常的滑行,只是在滑动了四五圈后会略微的滚动一下,因此常被误认为是N2。
A双突:虫体段胖,行动不利。
经常是不能倒退,或退了一两圈后,身体感觉像是出现一个“结”,无法继续倒退,只能前进(即使用picker 去触碰它的头部)。
unc突变:虫体较N2略短,但明显比A双突要长。
行动不利,倒退不能。
dmp突变:行动正常,但是虫体短胖。
九、原始实验数据
1.rol突变显隐性的判断与遗传分离定律的验证
第一次:
表2 第一次rol实验的统计结果
注:另一盘F1染菌,没有统计。
以上F2为F1自交产生的。
F1中rol突变的雄虫与2条N2雌雄同体交配产生的后代极少,无法计数,后来又长菌,实验失败。
第二次:
表3 第二次rol实验的统计结果
2.判断A双突变体两个突变基因是否连锁,计算遗传距离
第一次:“过代”,实验失败。
第二次:F1均为野生型性状。
F1自交得到的F2性状比例如下:
表4 第二次A实验F2性状分析
注:表中的F2均为F1自交产生的。
F1中的12条雄虫,令其与3条N2雌雄同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N2 12条,unc 1条,dmp 0条,双突8条。
十、实验数据处理
1.rol突变显隐性的判断与遗传分离定律的验证
第一次:
F1中雄虫37条,雌雄同体51条,雄虫较多,说明F1主要是亲本杂交而非自交产生的。
F1中仅有1条N2,而剩余的87条虫子均表现为rol突变,说明rol为显性突变。
这1条N2很可能是接N2雄虫时不慎带入的小虫子造成的。
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中第一组rol的比例过高,很可能是所接的F1是亲本自交产生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F2应均为rol,而实际却数出了6条野生型性状的线虫。
这可以解释为rol是个不容易辨别的性状,可能原本是rol的线虫被误认为成了野生型,这一点会在后面的“分析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F2的第2、3、4组数据中,rol:N2没有像第一组那样高得离谱,可以排除F1为亲本自交产生的可能性,但同时rol:N2也远远没有达到3:1的理论值。
假设后代的比例应为3:1,则可计算各组的卡方值,结果如下表:
表5 第一次实验F2的第2、3、4组数据卡方检验
由于只有两个变量,自由度为1,因此没有一组通过卡方检验,说明实验失败。
数据出现如此大偏差的原因会在后面的“分析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第二次:
这次较第一次F1数目大大增加了,而我们也考虑到统计F1中的
雄虫与雌雄同体数目没有太大意义,因此为了降低实验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一条条去计数,只大概观察了一下,发现盘中有很多的雄虫,可以排除后代多数为亲本自交产生的可能性,便继续后面的实验了。
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中第3组只有rol突变而没有野生型性状的线虫,可以认为是所接F1由亲本自交产生。
其余四组中rol突变和野生型线虫都占有一定比例,可以排除F1由亲本自交产生的可能性。
假设后代中rol:N2应为3:1,那么对各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可得下表:
表6 第二次实验F2的第1、2、4、5组数据卡方检验
由于只有两个变量,因此自由度为1,通过查表可知,第2和第5组的数据通过了卡方检验,而第1和第4组的数据没有通过卡方检验。
结果仍不理想,不能有力验证遗传分离定律,其背后的原因会在“分析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2.判断A双突变体两个突变基因是否连锁,计算遗传距离
自交:
若两个突变基因连锁,则理论上F1自交产生的F2中N2:双突应为3:1;若两个基因不连锁,则理论上F1自交产生的F2中N2:双突应为9:1。
故可先比较各组F2中N2与双突的数目,计算比例,从而来判断基因连锁与否。
表7 各组F2中N2与双突的数目及其比例
注:红色标示的卡方值超过了可以接受原假设的范围。
可以从上表明显看出,N2:双突应为3:1而不是9:1,两个突变基因连锁。
由于第6、7组数据与3:1的比例偏差较大,说明这几组
实验的数据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后面计算遗传距离的时候仅用其余6组数据(第8组虽然也没有通过卡方检验,但相对来说偏差还较小,因此后面的计算也将其考虑在内)。
至于为什么这几组数据误差较大,会在后面的“讨论分析”有所涉及。
用剩余5组数据可以分别算出遗传距离。
下面先推倒计算公式: 假设两个基因A 和B 连锁,重组率为x ,亲本为AB/ab ×AB/ab 。
则产生的配子中AB 和ab 的比例均为()x -12
1,Ab 和aB 的比例均为x 2
1。
产生的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下表:
表8 理论上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所以根据上表可整理出个表型的比例,如下表:
表9 理论上后代各种表现型的比例
所以根据各个表现型的比例可分别算出重组率,进而得到遗传距离。
由各组数据算出的遗传距离如下表所示:
表10 由各组数据计算出的遗传距离
显然,将所有数据加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大的统计量,算出的重组率相对偏差也会更小,所以只用上表中的最后一组即“总和”的数据来作为最后的结论。
根据总和算出的重组率分别为0.072、0.074、0.064、0.065,四组数据相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还是可以令人满意的,求平均可得重组率为0.069,所以遗传距离应为6.9cM。
杂交:
F 1中的12条雄虫,令其与3条N 2雌雄同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N 2 12条,unc 1条,dmp 0条,双突8条。
故重组率为
048021
1
. ,所
以遗传距离为4.8cM 。
但显然,杂交产生的后代数目较少,因此实验结果并不可靠,还是由自交结果计算出的遗传距离6.9cM 更加可信。
十一、分析讨论 1. 染菌问题
开始时,我们的保种盘是挑虫子杂交做的,经常长菌。
由于是保种盘,所以一旦长菌就不能再使用了,而我们又觉得挑出虫子,让它爬过OP50来“除菌”太麻烦了,因此还曾向其他组的同学结果N 2,感觉非常狼狈。
我觉得,当时频繁长菌的原因主要是挑虫子的操作太不熟练,导致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
当时我们挑10条N 2雄虫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还经常戳洞。
由于屡屡失败,我们还经常在操作过程中抱怨几句,这可能也是造成染菌的一个原因。
后来我们的操作熟练的不少,染菌的情况也就不那么多见了。
不过我觉得,彻底的避免染菌还是不太可能的,只要我们能在杂菌旺盛的生长起来之前完成实验就没有问题。
2. 挑选四龄幼虫问题
为了避免雌雄同体在杂交实验之前已经产生了卵,在实验过程中
经常要涉及到挑选四龄幼虫的问题。
虽然四龄幼虫腹部有明显的月牙形白斑,但实验中,四龄幼虫往往比较少,而且还未长到四龄的幼虫腹部也有白斑,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有时候挑选的幼虫会小一些。
这并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是延长了每次杂交实验的时间。
3.代入卵或幼虫问题
N2,rol或是A的保种盘上往往虫子的密度是比较大的,因此无论是采用粘还是挑的方法,都难免会代入卵或是幼虫,这样就会给后面从F1代里挑虫子来产生F2代造成麻烦。
这也是有时候我们看到了四龄幼虫,但因为其旁边的虫子太多而不得不放弃,选择别的幼虫的原因。
为了减少这个问题对实验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在挑虫子的过程中,尽量在培养基的边缘(那里虫子相对稀疏),另一方面,在挑完之后,我们会在下一代长出来之前去看一下杂交盘,如果那里面不慎带进去了卵或是幼虫,那么培养基上就会有相对较大的幼虫,我们会及时将它们挑走。
4.rol突变的判断
像前面所说的那样,rol突变的表现型差异较大,有的“伪装”的非常像N2,我想这也是我们两次rol的实验结果均没有达到理论值3:1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然,后来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第二次rol 的实验过程中,相比于第一次,更加耐心的去辨别线虫的表现型,数一条杀一条,但结果仍不是十分理想。
5.dmp和unc性状的判断
dmp突变的性状比较明显,很容易判断。
但unc突变不是这样。
理论上,unc应该在后退的时候能看到身体有一个折叠,像个“结”似的,将线虫“卡”住,这种典型的情况我们也看到不少,但实际上更多的unc表现得没有这么明显。
它们虽然摆动起来感觉和N2有所区别,不太协调,但能够倒退3~4圈,而且身体也没有明显被“卡”住的现象。
另外,即便是N2,倒退也没有前进灵活。
在不断地用picker 触碰N2头部时,它们往往也只后退几圈,便向前行进。
因此,unc的判据并不是十分清晰,有一些处在“中间地带”的虫子,往往要看观察同学的主观判断。
而unc或是双突本来就不是多数,所以这种判断上的主观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6.过代问题
我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过一次“过代”的问题,辛辛苦苦做的杂交盘变得毫无用处,感觉很心痛。
当时我们之前看的时候觉得F1太少,马上除亲本可能会使后代的数目太少,因此又等了等,结果一下子F1长成了成虫,无法与亲本区分。
后来我们想了想,A杂交的后代F1本来就不需要计数,没必要量很大,于是第二次实验就很早的将亲本去除,免去了“过代”的风险。
7.计数过程中的不准确
除了上述的一些性状判断不清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对计数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比如,有的线虫会钻到培养基的下面。
有一个阶段实验室的培养基比较糟糕,非常软而且表面不平滑,即使我们很小心没有戳破培养基,还是会有不少虫子能够钻到培养基的下面。
而一旦有虫子钻了进去,就会在培养基里面到处爬行,钻出更多的洞。
所以那一个时间段我们的杂交盘基本都无法计数,只能舍弃不用。
后来培养基的质地好了,但我们还是偶尔会不小心在培养基上戳洞。
不过我发现,如果洞很小的话,可以用picker将旁边的菌液填到洞里,只要不是等太长时间,线虫一般还不会钻进去。
8.对实验结果的评价
rol突变: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rol为显性突变,但是F2代的数据却与遗传分离定律有较大出入。
所有的F2,除了由rol自交产生的第一次实验的第一组外,其余均是rol的比例偏低,我觉得这主要是由许多rol被错误的认作N2造成的。
A突变: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A的两个突变基因连锁,且遗传距离在6.9cM附近。
不过各组根据不同性状比例算出的重组率差异比较大,说明实验的精确度不是很高。
十二、实验结论
1. rol突变为显性突变,实验结果并不能很好验证遗传分离定律。
2. A线虫的两个突变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在6.9cM左右。
十三、参考文献
[1] 《线虫开放实验指导》word文档赵培
[2] 《线虫开放实验的补充说明》word文档赵培
[3] 《秀丽线虫的遗传分析》 word文档赵培
十四、实验感想及致谢
这是我至今为止做过的第一个完全由自己做主的实验。
虽然看上去,一共就几个任务,感觉会比较轻松,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远比我想象的大,出现的问题也远比我想象的多。
我在这个实验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甚至要在实验室待到晚上一两点(感谢看门儿大爷对我们的耐心和理解)。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在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开始时,我连线虫的头尾和“雌雄”都分不清,更不要说在不戳洞的情况下挑一盘虫子了。
那时候,由于操作不熟练,极其简单的事情都要耗费很长时间,感觉非常烦躁。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的耐心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慢慢地,那些原本很难顺利完成的操作,在我们一遍遍的重复下,终于变得简单了。
但随后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于是我们又要去想办法解决。
这就是线虫实验的魅力所在。
我们永远不要去奢望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实验就会一切顺利了,因为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bug一定会涌现出来。
在这个纠结的过程中,
我们的统筹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最后,我要感谢助教的耐心指导,在我们摔断了无数根picker 后又非常nice地帮我们补了4根(我也不小心摔断了一根,非常抱歉)。
还要感谢其他组的同学,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最后,要感谢我的同组同学李伟锋。
我们是室友,因此几乎每次都是一起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所以哪些数据是谁做的也分不太清了)。
他很有耐心,也常常能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让我们的实验顺利进行。
更重要的是,和他在一起做实验非常愉快,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分工的事情而起争执,这点我觉得非常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