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必修4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标要求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的产生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认识世界)
哲学的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
区别
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
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
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特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二者都来自生活实践,都有正
确与错误之分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2)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方法论
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
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归纳提升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具体科学
区别
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
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
体方法的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
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
归纳提升哲学与实践、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纠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就是世界观。

纠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纠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但不影响世界观。

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

纠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向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典例1(2021·广东高考)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

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错误。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认为“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是错误的,③排除。

故本题选B。

易错提醒:误认为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知识产生于社会实践,哲学并不能生产知识,哲学也不能提供具体的知识和方法。

变式1毛泽东一生钟爱哲学,青年时代就把学习研究哲学作为寻求大本大源的途径,主张以大本大源“动心”,改造中国与世界。

他还认为,培养独立人格,学好哲学是关键,“欲人人依自己真正主张以行,不盲从他人是非,非普及哲学不可。

”毛泽东重视哲学是因为()
①哲学是人们追求思想解放的源泉和动力
②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
③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④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能够坚定人的信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实践是人们追求思想解放的源泉和动力,①说法错误。

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世界观,④说法错误。

易错提醒:误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并非都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哲学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考向二哲学与具体科学
典例2(2019·江苏高考)“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材料启示我们()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答案D
解析受错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科研工作者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具体科学研究,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哲学的来源,也体现不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A、B不符合题意;“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说法太绝对,C错误。

易错提醒:误认为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但并不是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变式2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认真学好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D.哲学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认真学好哲学
答案C
解析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D错误。

将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B排除。

易错提醒:误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
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百科全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以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核心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基本观点否认神创说,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
有能动作用
常见观点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
基本元素是金、木、水、
火、土
①霍尔巴赫:原子是世
界的本原
②培根:万物的基础是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物质具有反作用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归纳提升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关系
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命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纠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展开的。

3.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纠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也存在局限性,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纠正: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考向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典例1(2022·浙江1月选考)人(或动物)硬组织的化学组成与其食物中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当食物来源不同时,其硬组织中的碳(C)、氮(N)稳定同位素组成就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同位素分析,科学家可揭示其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

由此可见()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只能追溯过去不能推测未来
C.知识水平越高认识越深刻
D.具体科学的进步促进哲学的发展
答案A
解析通过同位素分析,科学家可揭示其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说明世界是可知的,A正确。

B、C错误。

D材料未体现。

区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
(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如“气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万物”,体现的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变式1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

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

”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来没有看见它,它以前就不存在!今天我们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

两人的争论涉及()
①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两个人的争论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是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不涉及,排除。

考向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典例2(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观点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有()
①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意思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正确。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
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排除。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正确。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意思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处理问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④排除。

故本题选B。

关键词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认真审题,先找到材料中属于“物质”的关键信息,如“金、木、水、火、土”“元气”“原子”等,再找出材料中属于“意识”的关键信息,如“心”“理”“绝对精神”“观念”等,最后依据题意判断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变式2(2020·江苏高考)有人说:你我一起看一棵被称之为“树”的植物,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树,不管你我看到的树是多么相似,而“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答案A
解析“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这否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属于不可知论,故入选;B强调了仁义礼智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强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所固有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强调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强调了理先于物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均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历史使命
产生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
必然产物
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提醒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历史使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归纳提升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哲学重新焕发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
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贡献精髓:实事求是。

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
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贡献
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
宁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地位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
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新的飞跃
贡献
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纠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纠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纠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纠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考向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典例1(2019·天津高考)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不是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而不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故C不选。

变式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

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①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③错误。

易错提醒: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有的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考向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典例2(2018·全国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社会实践。

④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不是完成了这一认识。

易错提醒:误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不是完成了这一认识。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变式2(2020·海南高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国家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提供理论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中国的革命与实践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世界各地的人所接受,①错误。

③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产生于中国的革命与实践。

课时精练
1.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的肆虐,人类生命财产健康安全遭受重大损失。

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实践是哲学思想的根源,②不选。

哲学发展是适应实践活动的需要,③不选。

2.大连一位76岁的硬核大爷乘坐地铁时,包带上别着一块“勿需让座”LED胸牌的照片传遍全网。

当问及原因,大爷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没问题。

”一句“不容易”说出了年轻人的心酸,一个“勿需”表达了呵护年轻人的心意。

这说明() A.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B.哲学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来源于具体的生活
答案C
解析A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而不是影响世界观;B错误,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C符合题意,一句“不容易”说出了年轻人的心酸,一个“勿需”表达了呵护年轻人的心意,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错误,世界观来源于社会实践。

3.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成功经验,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富矿。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史及其成功经验,可以()
①从中发现新问题,从而推翻原有理论
②为时代发展提供具体的、科学的指导
③准确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④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研究党史及其成功经验不是推翻原有理论,①排除。

研究党史及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时代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的指导,②排除。

4.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关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思想基础上的
C.哲学的发展就是不断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已有思想材料的总和构成哲学理论的创新
答案B
解析哲学产生于社会实践,哲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A错误。

哲学的发展是新观点对旧
观点的辩证否定,C错误。

不能将已有思想材料的简单相加等同于哲学理论的创新,D错误。

5.爱因斯坦曾伤感地说:“物理学家说我是数学家,而数学家说我是物理学家。

在科学界,我是一个找不到同伴的人,尽管世界上每个人都认识我,我还是这么孤独。

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我。

”这说明科学研究()
①是以世界为对象,超越具体领域的
②是脱离感性生活,追求理性认识的
③是为真理而努力,揭示事物本质的
④是基本实践形式,有社会历史性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科学是以世界的某个具体领域或具体事物为研究对象的,不能超越具体领域,不能脱离感性生活,①②错误。

6.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认识,他们的工作就会是无效的。

在我自己的一生中,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思想。

”这表明()
A.不懂哲学,科学研究终将一事无成
B.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C.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D.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
答案D
解析A说法太绝对。

本题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排除B。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提供具体的方法,C错误。

故选D。

7.人类发展史也是同病毒的斗争史。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知道流行病和大瘟疫是和细菌、病毒有关,古代人只能将之归于神灵发怒、恶灵降灾等超自然、无形的力量。

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为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④世界观对人类认识世界具有决定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