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是打下终身学习基础和人格发展基础的阶段。

要完成这样的奠基任务,语文课有着特别的重要性。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重视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实,我们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班主任老师,在语文教育中,还应该重视其人文性,尤其是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那么,在新的课堂上,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语文的人文性要在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中体现,要在课堂中体现。

一、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孩子的自信心从哪儿来?还要通过教师的鼓励,通过语文课堂上的锻炼。

课上发言、朗读课文、讲故事、演课本剧等都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的好机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机会,培养自信,一定不要忽视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

识字课《江河湖海起波浪》,其中生字有一定难度——字数多,笔画多,结构复杂,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当我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学到“海”字时,刚一出示这个字,学生的小脑袋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后面。

原来,教室的最后一排坐着一个男孩子,他叫“彭文海”。

彭文海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最后,属于教师最容易忽视掉的“中等学生”。

他平时胆子就比较小,说话声音不大,再加上容易被老师忽视,上课时表现的机会就更少了。

看着黑板上笔画复杂的“海”字,想着坐在教室最后的胆小男孩“彭文海”,我灵机一动,请他到前面当小老师,把这个字教给大家。

在我的鼓励下,彭文海勇敢地走上讲台,把“海”字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上,带着大家按笔画顺序写了两遍,并组成词语带读。

我站在一边,看着同学们神情专注地学字,看着彭文海认真地讲字,心里十分高兴。

学生对自己名字里的字十分熟悉,当课堂上要学到时更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身为老师,应该理解低年级孩子这种激动的心情,并让他们发挥出来。

学生们平时就喜欢模仿老师,爱当小老师,而这个时候就更愿意当小老师把自己名字中的字教给大家了。

我相信,这次经历会给彭文海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与此同时,平时容易被忽视的“中等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胆小的孩子也会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树立了自信心。

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因为突然变换了教学方式,他们也十分感兴趣,精力集中,就能很快学会并深深记住了所学的生字。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看到自己的课程,只局限于自己的教案。

我们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随时随地考虑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

二、在语文课堂上处理问题,了解学生的动机。

孩子是天真活泼的,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在语文课堂上也随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

身为班主任老师,不能急躁,要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巧妙解决好问题,同时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贴生字卡片的透明胶带找不到了,只好把卡片放到黑板槽里。

但是这样很不方便,卡片总是会掉下来。

正当我为此烦躁的时候,突然发现本班一名平时十分淘气的男生姜某没有听讲,手里在玩什么东西。

我快步走到他身边,刚要张嘴批评他,却发现他手里拿的正是一卷胶带。

一时间,我意识到不能冲动,自己要冷静下来。

因为我想到了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析清楚孩子的动机。

这个在课堂上玩东西的孩子是比较独特的,他的家长也早就跟我联系过,说过他主意大,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说话、做事喜欢绕弯。

今天,他看到我的胶带没有了,就拿出了自己的,但以他的性格与年龄特点,他没有跟我直说,而是把胶带拿到手里,他会不会是想让我用?他玩东西的动机应该是帮助老师。

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就没有再张嘴说什么,而是从他手中拿走了胶带,继续讲课。

当他看到我用他的胶带贴生字卡片时,显得特别自豪,胸脯挺得高高的,听讲特别认真。

课后,我把胶带还给了他,向他道谢,并且告诉他,以后有这种事可以和老师直接说,老师会更高兴的。

后来,他的家长知道了这件事,特意来到学校。

他们说道:“老师,我们真的特别感动,谢谢您对孩子的理解。

如果您当时误会了他,批评了他,后果真的很难想象。


是的,如果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处理不得当,给孩子留下的心理伤害是难以估计的。

所以,在课堂上处理问题一定要冷静,尊重理解孩子,分析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动机。

三、在语文练习中发现隐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练习形式多样,通过学生的说与写,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态。

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从练习中发现隐患,从而尽快想办法解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上的句子练习由说句子转变为写句子,也就是造句。

当学习完《聪明的华佗》一课,要求用“办法”一词造句。

“家里的电脑坏了,我得想个办法修好。

”“我家的台灯不亮了,我要想个办法修理好。

”“家里的微波炉坏了,我得想个办法修理好。

”…… 学生写出了类似的句子,句式完整、通顺,用词恰当,绝对没有错误。

但不久之后,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十分喜爱电脑,一日电脑突然断电,父亲当着孩子的面进行不安全操作,随便动了动电脑后面复杂的电源线,竟然修理好了。

没过多久,孩子的父母外出回到家里,看见自己的孩子躺在地上,已经触电身亡。

原来电脑又出故障断电了,那个孩子学着父亲的样子去修理,结果身遭不幸。

看完这个故事,我既为这一家人的遭遇感到痛心,同时也在深深地担忧。

我想到了学生们写的句子,他们那样去写,会不会也那样去做?虽然造句正确,但里面却存在着隐患。

于是,我占用了一点点上课时间,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然后郑重地教育孩子们,电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年龄还小,危险的东西绝对不能动。

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可以这样写,但绝不可以这样去做。

同时,我及时地找到了那些写这类句子的学生,建议他们把“我”要想办法修理好,改为“爸爸”要想办法修理好,或干脆另改为其他句式的句子。

就这样,造句中的隐患排除了,我的心也踏实下来了,但这还不是结束。

通过这次教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用语文,会造句,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在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关爱,倾注人文关怀。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凸现人文关怀,细心观察孩子的点点滴滴,努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使祖国的花朵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
以建构主义客观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复杂科学为理论基础的课程改革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课程是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规定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由于其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有别于以前“思想性与工具性统一”,是对语文课程的进一步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落实,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文性过于虚化和泛化、人文性和工具性与的统一失偏颇等。

小学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使小学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

因此让我们首先明确人文的含义。

在《周易》中“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一词即出于此。

“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

”现在人文的内涵是很宽泛的,是指“人类社会中一切以人为中心、主体的,能体现人的本性的各种文化现象”。

呼唤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应该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第一条也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课程标准总的目标还指出人文性包括民族性、文学性和文化性。

如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体现了民族性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体现了文学性要求。

课程总目标指出“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正是民族性和文化性的体现。

当老师置身于课堂,面对学生时,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建构:
(一)树立正确知识观,用教材教语文。

语文课文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髓要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

汉字造字方法很有趣,一个汉字也许就是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种意思,挖掘汉字的人文性。

课文往往是一篇篇童趣盎然的儿童文学作品: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和蔼可亲,多像慈祥的长辈;小鸟的活泼可爱……文章闪烁着着浓浓的亲情。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教学时,就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独立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上,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投入,通过读、演、说,让学生认识、感受、欣赏、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要把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恰当结合起来。

以往,在课程和教学中过于重视理性认识,从而使课程和教学远离了生活世界,造成了人们主体性的失落,因此课程和教学要回归并超越生活世界。

(二)师生参与合作,成为教学主体。

课程标准中写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
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

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教学必须实现价值转型,切实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

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多元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

1、夯实双基,激活灵性。

语文就是语文,有其本身的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小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堂上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不管涉及到什么领域,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语文姓“语”。

以小学低年级为例,重在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指导朗读。

而不是对其中的段落、修辞等之一讲解。

为突破年段的重难点,要让拼音和字典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再引导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

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中巩固识字。

第三册《语文园地一》中“我会写”一题,先引导学生观察各组字的特点,看看每组字相同的地方。

再让学生开火车,看看谁能照样子再写写。

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说了许多,有的学生开始翻书找生字表了,有一个学生提议:“字典上有。

”于是学生纷纷掏出自己的小字典,用自己已有的方法向字典请教。

其实这时还没有教学生查字典。

我顺学而导,请学生分小组,查一查,写一写。

教室中,学生兴趣盎然,书上的横线写满了,学生还急着写在空白处。

这为下一单元,学生查字典打下了基础。

2、加强阅读,注重实效。

课程是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阅读教学,因教材中课文的特点,有不同的侧重点,要重视感受性阅读,重视理解性阅读,重视欣赏性阅读,重视评价性阅读。

《黄山奇石》要引导学生欣赏黄山石的奇,《一分钟》要引导学生思考晚起一分钟和迟到二十分钟的联系,引导学生珍惜时间,《赠汪伦》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清澈的湖水》可适当引导学生评价孩子的做法是否得当。

3、强化表达,形成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以此养成读书是旁批的习惯。

尤其要强化书面表达。

在教学中可结合课型捕捉课内读写点、课外拓展点,可结合单元特点,捕捉单元写作训练点。

如《大瀑布的葬礼》引导学生写悼念词,《触摸春天》写下安静的想法……
(三)转变教师角色,改进师生关系。

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校各种实践中,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的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

每一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喜好、有悲伤、有寂寞。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体验和感悟力求百家争鸣,关注课堂的人文交流。

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充满人性和诗意。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有人文精
神,包括人情的意蕴、人品的精华、人性的热情、人生的价值等等。

可以说,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研究人、造就人、发展人的场所。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 应当在教师的正确组织领导下弘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让语文课堂回归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与真情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课改前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引导学生的情绪生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文,具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

语文教师要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同学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执着地充满热情地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还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

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

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
状态。

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就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二、关注学生个性与人性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

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

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

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都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社会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

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所有学生按统一的模式进行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三、关注学生道德生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人格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

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文学形象的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

语文教育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不能自动的发挥作用,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让学生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

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能收到明辨是非、净化心灵、纯洁道德的效果。

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味和道德素质得以提高。

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