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血涂片并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 单核细胞(monocyte) 特点:占白细胞总数的3-8% 形态: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 形;胞核形态多样,可 呈卵圆形、肾形或马蹄 形,染色质着色浅;胞质呈 蓝色。
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M):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 吞噬作用。
增多见于:
a.某些感染:伤寒、结核、疟疾等 b.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 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 增多见于: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肺炎、败血症等。 b.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等。 c.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减少见于: 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麻疹。 b.某些血液病: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 d.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3)血小板 ( blood platelet ) 形态:外形呈双凸扁盘状,大小不一,受刺激时可伸出 突起,呈不规则形,血涂片上常呈星形或多角形 结构:光镜下每一血小板周围部分染成浅蓝色,中央有 细小的紫红色颗粒,聚集成群。 功能: 止血和凝血 正常值:10~40万/ μl
血小板
3、推片: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片做推片。将 其一端置于血滴前方,向后移动到接触血滴,
使血液均匀分散在推片与载片的接触处。然 后使推片与载片呈30°~40°角,向另一端 平稳地推出,如下图所示。涂片推好后,迅 速在空气中摇,使之自然干燥。
4、染色:将瑞氏染液(伊红-美蓝染液)滴在血 膜上,至染液淹没全部血膜,染半分钟。加 等量蒸馏水与染液混合再染15分钟。最后用 蒸馏水把染液冲掉,用吸水纸吸干,自然干 燥后,即可观察。
特点: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膜是 一种半透膜,具有特殊的 ABO 血型抗原。
红细胞 Wright 或 Giemsa染色 红细胞 扫描电镜
2)白细胞 ( leukocyte, 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观察人血涂片并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陈斌 第四师77团中学
• 1、学习制作血涂片的基本方法。
• 2、观察血涂片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相关 结构。
• 3、学习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的基本数值。
二、重点与难点
• 1、如何制作一张血膜厚薄适宜, 细胞分布 均匀的血涂片。
• 2、通过对血液理论的相关知识掌握,能在 显微镜下正确辨别血液中各类细胞的结构 特征。
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③ 嗜碱性粒细胞 ( basophilic granulocyte, B)
特点:数量最少,占白细 胞总数的0-1%
形态:球形 结构:胞质内含粗大、大小
分布不均、染成蓝紫 色的嗜碱性颗粒。细胞 核虽亦呈分叶状,但常 不清楚。
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 特殊的免疫反应。 增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②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 形态:球形 结构:光镜下核常分2叶;胞质 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 颗粒,在Wright染色中呈 红色。
临床意义 嗜酸粒细胞(E): 增多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过敏紫癜。 b.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c.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等。 d.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等。 减少见于:
临床意义
血小板: 止血和凝血功能。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缺铁 性贫血等。
降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人血液涂片 Wright染色 1、红细胞质 2、中性粒细胞(杆状核)3、中性粒细胞(分叶核)4、嗜酸性粒细胞 5、嗜碱性粒细胞 6、单核细胞 7、淋巴细胞
5、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到视野目标,转入 高倍镜观察。
血液组成
血细胞 血液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细胞间质)
血浆蛋白,糖,维生素,激 素,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
六、镜检
1、血细胞 1)红细胞 ( erythrocyte, red blood cell, RBC )
形态:胞体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 缘较厚染色较深。
材料:医用采血针、酒精、棉签、载玻片、 血推片、瑞氏染液 、蒸馏水。 仪器:Motic光学显微镜。
五、实验步骤
• 可分5个步骤: 1、 消毒 2、 取血 3、 推片 4、 染色 5、 镜检
1、消毒: 先按摩取血部位,使血流通畅;再 用酒精消毒采血针和取血部位(如指尖)。
2、取血:待酒精干后,刺破皮肤,使血自然 流出。取干净载片,让血滴在离载片一端中 4~5毫米处,注意手指持握载片的边缘,勿 触及其表面。不能使载片接触取血部位的皮 肤。
正常值: 4000~10000/μl
①中性粒细胞 (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N) 形态:胞体球形
结构: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 着色深,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 2 ~ 5叶,常见3叶,胞质中含许多散 在细小颗粒;
特点: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数 量最多的白细胞
④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特点:占白细胞总数的 25-30%。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 小不等。 结构:胞核呈圆形,一侧常 有小凹陷,染色深; 胞质较少,环绕核周 围呈一窄带,嗜碱 性,呈蔚蓝色。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L):淋巴细胞能产生和运载抗体,在防御病毒感 染方面有重要作用。 增多见于: a.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结核病、百日咳。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减少见于: a.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b.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三、实验原理
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成份和化学性质是不 同的,因此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同,使用推 片技术将血液在载玻片制成血膜,通过瑞氏 染色(伊红-美蓝染液)可以使血液中的不同 细胞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染色后血红 蛋白呈现出粉红色, 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浆 呈现出蓝色或紫色, 中性颗粒呈现出紫红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