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在等待中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在等待中绽放
精彩,在等待中绽放
江苏泰兴市蒋华小学(225400)沈军
国画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我认为,教学这门艺术也需“留白”。一节成功的课,既要有张有弛,有紧张的师生互动,又要有适当的“留白”。教学过程中适当等一等,将会出现别样的风景。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待最合适呢?
一、初读完课文等一等
初读完课文时,可让学生静一静,思考一些问题,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在上《理想的风筝》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相机,跟学生说:“老师要借你们一个相机,你们来拍关于刘老师的照片,用你们细腻的心思,明亮的眼睛来捕捉一个最值得抓拍的镜头,并给它起个名字。”我让一位读书基本功较好的学生配乐朗诵了4—9节,饱含深情的朗读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让这段文字变得特别感人。朗诵结束了,学生们都沉浸其中。在长时间的语言“留白”后,我才轻轻地问:“孩子们,你拍到了吗?”只见,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
“弯腰拾风筝的那一瞬间,起名‘弯腰’。”
“追赶风筝的那一刻,起名‘我能行’。”
“和学生一起放风筝,向前跑的画面,叫‘奔跑吧’。”
……
一个个画面在学生的脑子里定格,他们被刘老师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课堂中正是有了这一“等”,让多数学生捕捉到了属于自己的画面。
二、在问题提出后等一等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什么样的荷叶?”问题抛出后,她发现有学生举手,就急着让学生来回答了。
生1:这是一片大大的荷叶。
生2:这是一片很大的荷叶。
生3:这是一片非常大的荷叶。
接下来回答的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式,或许是受第一个学生的影响。于是,教师稍加启发:“这片荷叶像什么呀?”
生4:这是一柄特别大的伞。
其实,现在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在一个问题提出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学生的解答,以显示自己的课堂是如何的热闹与高效,这是极不科学的一种做法。如果那位教师能在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空,那么问题的答案一定会呈现出多样性,甚至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说完话后等一等
一位教师在教学课外阅读指导课《俺爹俺娘》时,让学生边看摄影照片《送行》,边听她范读:“每次我离家时,都不让娘送,娘也答应不送,但到了村头,一回头,娘往往就跟在身后……”当教师用轻柔而又满含深情的声音读完最后一个字后,声音便戛然而止。这时候的教室里,似乎连每一个人的呼吸声都没有了……教师在长时间的语言“留白”后,才静静地问:“孩子们,你们从图片和文字中读到了什么?”只见,全班45名学生无一例外,全举起了手———
“我读出了娘对我的担忧。”
“我读出了娘对我的说不尽的爱。”
“我读出了作者对娘的丝丝愧疚。”
“我感动地流泪了,因为我真正懂得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意思。” ……
学生们都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语言留白的魅力。我不禁为这位教师此时此处的“留白”叫起好来!同时我在想: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如果也能在说完某些话、读完某个片段后,适当等一等,是不是也能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呢?
四、在出示资料后等一等
课堂上,教者出示的资料包括实物、图片(像)、声音等。倘若在出示相关资料后“留白”,可能会产生别样的惊喜。我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采用了听《二泉映月》乐曲导入课文的方法。当或低缓,或高亢,或深沉,或激昂的乐曲在课堂上空飘荡的时候,学生们也完全沉浸在阿炳那动人心弦的乐曲声中。待到一曲完毕,我没有立即打破课堂上的静寂,而让学生浸润其中。几分钟后,我用低缓而又温和的声音说:“同学们,从你们眉宇间、眼眶中、凝重的脸上,看出了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告诉老师。现在,就让老师和你一起分享你那独特的感受吧!”只见,这时的课堂就像“银瓶炸破”一般,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对乐曲的独特体验———
“我耳边响起了二泉的流水声。”
“我听到了阿炳不幸的人生。”
“我的耳边似乎回响着阿炳在街头卖艺时,遭到地主的打骂的声音。”
“我听到了阿炳在对着月亮畅想未来。”
……
这就是等待产生的效果。
五、课文结束时要等一等
一篇课文结束后,我总会给学生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看看课文,可以在脑海中梳理一下自己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这样的做法好处有二:一是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总结的习惯,在“留白”中慢慢拥有自己的语文感悟和体验,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二是让教师在学生的补充提问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课堂中的等待,是给课堂中的生命平息与思考的时间,是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产生顿悟,它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悟出语文味。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