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一)
【摘要】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分析区域循环经济的存在形态,区域循环经济的内部性、外部性,对区域循环经济体制、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和建立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经济评价体系
区域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按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经济系统,使区域经济系统纳入整体自然生态系统中。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要求,构成一个“区域资源—社会化产品—区域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往复的新的流动系统。区域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子系统,多个区域循环经济复合系统则构成整体循环经济系统。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要求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能再次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区域循环经济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内部性。内部性表现在区域循环经济内部的活动,不一定对区域外部具有影响或至少不具有同等的影响。二是外部性。外部性表现在区域循环经济内部的活动,对区域内部影响不大,但是对区域外部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河流上游的城市排污控制不力,可能会对河流下游城市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三是不可加性。循环经济不是各区域循环经济的总和。例如,发达国家一般都要求电器产品的生产商回收旧电器,减少资源耗用。于是人们常常看到发达国家大量旧电器出口或走私到发展中国家,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回收了旧电器,废弃物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而发展中国家处理了旧电器,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但是从我国查处的走私垃圾的案件中可以看到,进口及走私垃圾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水资源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就这个例子来讲,决不能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了循环经济。
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
循环经济区域层次是循环经济由宏观向微观的渐次发展,是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空间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区域循环经济是针对当地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经济形式。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不同的产业集群内部及不同产业集群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生态产业链。
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循环经济要求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以集约增长方式,由共生关系建立环境产业链,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最大限度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依托,发展环境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加强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对原有的区域产业体系和结构进行产业规划和改造,增强和提高区域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集群中构筑生态链,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国际环境认证,加强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等制度的实施。加强区域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建立绿色生态的产业链,积极应对现代国际贸易中新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对我国工业品的出口限制。
三、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体制
以区域循环经济为起点,对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循环经济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杜邦模式”,也称为企业模式,是指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使企业内部各工艺路线之间的物料循环利用、能源梯次利用。第二种模式是“卡伦堡模
式”,也称企业间模式,是指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特征是把不同的企业按不同的类别相联结,企业之间具有共享资源,能够对副产品相互利用。第三种模式是“福罗什—加劳布劳斯”模式,也称生态工业园模式。第四种模式是地理模式,是指地理条件下,经济区与经济区之间结合成区域循环经济。
2、发展循环经济,以区域循环经济为先导
发展循环经济以区域循环经济为出发点,以发展生态工业园为先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四种模式中,以“生态工业园”最具有代表性。第一,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利用废弃物减少了在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并且可以低成本地利用企业之间边角余料及废弃物。此外,在能源利用上可以就近进行能量循环使用。第二,可以实现外部性和内部性的统一。例如,园区内的一家金属制品企业排放的粉尘危害了园区内的另一家微电子企业,生态园区就有义务协调这两家企业使排放的粉尘达到生态园区的标准,而不是把问题推给社会和政府去解决。这就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3、加强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
加强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要改变各地区各自为政、多头治理的模式。第一,加强以流域为主体的水资源的综合治理。流域水资源治理要与行政辖区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相协调。应科学地规划流域内产业布局,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在产业布局的关系。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等因素,科学核算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排放定额和排放标准。第二,加强地方矿产资源管理。从地区范围看,相邻地区的矿产资源需要进行规范,需要明确各相邻地区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责任和权利。在邻界地区之间建立横向协调机制。
4、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能科学地概括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能用量化数据测评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能够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定量指标均可通过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进行计算。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减少难于量化或定性指标的数量。合理确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以最少量(个数)的指标,来考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要具有动态描述和评价的功能;要能够反映循环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有预测功能,根据目前状况对今后长期目标进行预测等。
四、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1、经济发展指标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在考虑地区人口与劳动力因素情况下,结合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可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表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环境支持、再利用指标
当前的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建设循环经济要调整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形成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要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完善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切实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支持指标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3、资源节约指标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长期以来,在资源利用上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水资源消耗、能源资源消耗上。衡量水资源、能源资源的耗用,可从两个角度:一是以实物形态表述,例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煤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原油量等;另一个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