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正常肝功能五项指标
![正常肝功能五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a9f4f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f.png)
正常肝功能五项指标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许多关键的生理机能。
为了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医学界通常使用五项指标来检测肝功能的正常程度。
这五项指标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白蛋白(ALB)。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指标及其参考范围。
1.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又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的酶。
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ALT会释放入血液中。
因此,血液中ALT水平的增高常常被视为肝功能异常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ALT参考值在10-40 U/L之间,女性则略低,为9-32 U/L。
2.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又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样存在于肝细胞中。
AST被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多个组织中,包括心脏、肌肉和肝脏。
因此,AST的水平不仅反映了肝功能的情况,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AST参考值为8-38 U/L,女性为7-34 U/L。
3.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胆红素形式,它是胆汁的成分之一。
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浓度应该保持在约0.3-1.2 mg/dL之间。
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导致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4.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总胆红素在肝脏内经过排泄过程后形成的产物。
正常情况下,直接胆红素的浓度应该在约0.1-0.3 mg/dL之间。
如果肝脏功能受损,直接胆红素的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其浓度升高。
5.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在维持血液渗透压和运输物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参考值在3.5-5.5 g/dL之间。
如果肝脏受损,白蛋白的合成可能会减少,导致其浓度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范围的具体数值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方法或实验室而有所不同。
因此,最好参考具体的实验室报告及医生的建议来判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dd17ebcc17552706220815.png)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
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下面介绍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一)转氨酶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
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
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
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
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
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
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
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
患有重型肝炎时,若出现胆红素迅速升高,转氨酶反而下降,称为酶胆分离,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对肝病的病因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
肝细胞损害严重者, 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和肝病类型。
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及意义
![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c3dff8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e.png)
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诊断肝脏疾病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肝功能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脏功能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疾病。
比如肝功能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可能是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引起的。
这些疾病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肝功能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比如在肝炎患者中,如果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水平升高,说明肝脏炎症比较严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此外,在肝硬化患者中,如果肝功能检查显示白蛋白水平下降、胆红素水平升高,说明肝脏储备功能较差,需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及意义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指导治疗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指导治疗。
比如在肝炎患者中,如果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水平较高,医生可能会给予保肝药物或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此外,在脂肪肝患者中,如果肝功能检查显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取低脂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监测疗效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疗效。
比如在肝炎患者中,如果经过治疗转氨酶水平下降,说明治疗有效。
在肝硬化患者中,如果经过治疗白蛋白水平上升、胆红素水平下降,说明治疗有效。
通过监测疗效,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肝脏疾病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肝脏疾病。
通过肝功能检查,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脂肪肝倾向,患者可以采取低脂饮食和运动等干预措施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肝炎等疾病,也可以通过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措施来及时发现和治疗。
肝功能检查都检查哪些疾病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种表现,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等感染引起。
肝功能检查可文|周敏58|科学之友| 肝功能检查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肝脏健康状况、诊断肝病、监测治疗效果,以及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肝功能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肝功能检查各指标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8098d928ea81c758f57815.png)
新闻网页问答百科视频图片音乐地图雷电软件购物良医雨足ECHO|退出360百科进入词条搜索词条首页自媒体推荐编辑肝功能肝功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等。
目录基本简介生理功能基本数值受损原因保健方式检查项目异常状况调理方法展开基本简介英文名称:liver function中文名称:肝功能名词解释:包括胆红素(Bilirubin)、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转氨酶(SGOT,SGPT)、胆道酵素(r-GTAlkalinePhosphatase)、血清氨(Ammonia)、凝血酶原时间等,不同项目的检查,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
生理功能人体的肝脏一般在1250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
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肝脏的功能包括:第一,解毒功能。
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
在严重肝病时,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解毒功能减退,体内有毒物质就会蓄积,这不仅对其他器官有损害,还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
对于这类病人,医生在用药时就会特别小心,即使使用保肝的药物也要慎重选择。
第二,代谢功能。
其中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
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胃肠内初步消化吸收后被送到肝脏,在肝脏里被分解,“由大变小”,蛋白质变(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等,分解后的“小物质”又会根据身体需要再在肝脏内被合成为蛋白质、脂肪和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物质等,这是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
经过这个过程之后,摄入的营养物质就变成了人体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如果肝脏“罢工”,人体的营养来源就会中断,生命也就危险了。
肝功能检查临床意义课件
![肝功能检查临床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1443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7.png)
(一)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①生理性减少: 小于3岁的婴幼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或 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 高,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 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二)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范围] 醋酸纤维素膜法
2. 胆汁淤积 由于胆汁排出受阻而反流入血,血中 出现阻塞性脂蛋白X,同时肝合成胆固醇能力增加, 血中总胆固醇增加,其中以游离胆固醇增加为主。 3. 营养不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中总胆固 醇减少。
(二)阻塞性脂蛋白X测定
[原理] 当胆道阻塞胆汁淤积时, 由于胆汁排泄受阻, 胆汁内的磷脂逆流入血, 血中出现大颗粒脂蛋白, 称 为阻塞性脂蛋白X(LP-X), 它是一种异常的低密度脂 蛋白。 [参考值范围] 正常血清中LP-X为阴性
第二节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除γ球蛋白以外的大部分血浆蛋白, 如清蛋白、
糖蛋白、脂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抗凝因子、 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由肝脏合成, 当肝 细胞受损时这些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γ球蛋白系免疫球蛋白, 由B淋巴细胞及浆细 胞所产生, 当肝脏受损, 尤其是慢性炎症时, 刺激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球蛋白生成增加。
[参考值范围]
肝功能检查标准
![肝功能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0a71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d.png)
肝功能检查标准肝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验项目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多种功能。
因此,肝功能检查对于评估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肝酶、肝功能代谢、肝功能合成和肝功能排泄等方面。
其中,肝酶是指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液中的酶类物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肝酶水平的升高通常是肝细胞损伤的表现,可用于评估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等肝脏疾病的程度和进展。
肝功能代谢方面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和胆固醇等。
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黄色色素,由肝脏合成和排泄,其水平的升高可提示肝细胞功能异常或胆道梗阻等情况。
胆汁酸是胆汁中的一种成分,主要在肝脏合成,其水平的测定可用于评估肝功能代谢的情况。
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其水平的增加可提示脂肪代谢异常或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合成方面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和凝血功能等。
肝脏合成大部分体内的蛋白质,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等。
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成分之一,其水平的下降可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异常。
球蛋白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其水平的改变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
凝血功能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功能之一,肝功能异常时凝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肝功能排泄方面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胆红素排泄率和胆汁排泄功能等。
胆红素排泄率是指胆红素从肝脏排泄到胆道的速度,其测定可用于评估肝脏排泄功能的情况。
胆汁排泄功能是指胆汁从肝脏排泄到十二指肠的功能,其测定主要通过胆红素、胆汁酸和胆固醇等成分的测定来评估。
总之,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肝酶、肝功能代谢、肝功能合成和肝功能排泄等方面的检查项目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疾病的类型、程度和进展,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教你看懂肝功能检查
![教你看懂肝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d696c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2.png)
教你看懂肝功能检查引言肝功能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代谢、分泌、解毒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肝功能检查中常见的指标及其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肝功能检查报告。
1. 肝功能检查的常见指标1.1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
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时,ALT会释放入血液中,造成血液中ALT水平升高。
因此,ALT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正常参考范围是男性10-40 U/L,女性6-34 U/L。
1.2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ST)是另一种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
与ALT类似,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时,AST 也会释放入血液中。
因此,AST也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正常参考范围是男性10-40 U/L,女性6-34 U/L。
1.3 白蛋白(ALB)白蛋白(albumin)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它在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平衡、运输营养物质和药物、调节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合成的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水平下降。
因此,白蛋白水平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参考范围一般为35-55 g/L。
1.4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简称TBIL)是由肝脏代谢后产生的一种黄色的物质。
它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溶血等因素引起的。
检测总胆红素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的排泄功能以及胆红素代谢的情况。
正常参考范围一般为5.1-17.1 umol/L。
1.5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是存在于肝脏、胆道系统和骨骼等组织中的一种酶。
肝脏和胆道疾病引起的阻塞或破坏会导致ALP水平升高。
肝功的检查报告
![肝功的检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ab5e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5.png)
肝功的检查报告当我们走进医院,接受肝功能检查后,拿到那份检查报告时,上面密密麻麻的指标和数值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一头雾水。
但别担心,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份报告的神秘面纱,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报告中通常包含多种项目,每一项都有着特定的意义。
首先是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这两个指标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物。
如果它们的数值升高,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损害。
比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都可能导致这两个酶的升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轻度升高不一定就代表着严重的问题,有时剧烈运动、熬夜、饮酒等也可能引起暂时性的升高。
接下来是胆红素的相关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其代谢与肝脏密切相关。
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黄疸的存在。
如果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是由于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胆管炎等;而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则可能与溶血性疾病、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有关。
白蛋白和球蛋白也是肝功能报告中的重要部分。
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水平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如果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肝脏合成能力减退,常见于肝硬化、慢性肝病等。
球蛋白则与免疫系统有关,球蛋白升高可能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肝功能检查中也有一定的意义。
ALP 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骨骼疾病等;GGT 升高则多见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胆道梗阻等情况。
了解了这些常见指标的意义后,我们还要知道如何解读整个报告。
一般来说,如果只是某个指标轻微的异常,而其他指标都正常,身体也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能不需要过于紧张,但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指标的变化。
如果多个指标都出现明显的异常,或者伴有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那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肝脏超声、CT 等,以明确病因。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1f1a3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0.png)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和肾脏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通过检查相关指标可以了解肝脏和肾脏是否出现异常。
下面就具体介绍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检查方法及其意义。
一、肝功能检查方法:1.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和肝功能恢复情况。
2. 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也可以作为补充指标,用于评估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
3. 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ALB/GLO)比值,该比值反映了肝内合成与代谢功能状况,可用于鉴别合成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二、肝功能检查的意义:1.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肝脏损伤、炎症和肝硬化等疾病。
2.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素、胆红素等物质的代谢情况,判断肝脏的排毒功能是否正常。
3. 肝功能检查可以指导一些特殊药物使用,如抗结核药物和化疗药物等,避免对肝脏产生进一步损伤。
三、肾功能检查方法:1. 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是常用的肾功能指标,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
2. 尿液常规检查,检测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指标,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功能是否正常。
3. 血清尿酸(UA)检测,尿酸是由肾脏分泌的代谢产物,高尿酸血症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异常。
四、肾功能检查的意义:1. 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健康状况,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肾脏疾病。
2. 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肾脏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代谢产物的调节能力,判断肾脏是否正常工作。
3. 肾功能检查指导肾脏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例如透析治疗、抗凝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综上所述,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对于评估肝脏和肾脏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早发现疾病和指导治疗,建议人们定期进行这些检查,特别是对于有肝肾疾病家族史、长期使用药物或饮酒过量的人群更应重视。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8578951f12d2af90342e60c.png)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肝功能化验(详细解读肝功能化验单)2008年09月13日星期六02:25 P.M.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目前,能够在临床上开展的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
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
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
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
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
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 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
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
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肝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f610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e.png)
肝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1. 引言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多
项指标可以了解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和排泄功能,对临床疾病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
2.1 谷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的常用指标。
它们
在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水平的升高提示肝脏损伤。
常见的原因包括肝炎、脂肪肝和药物性肝损伤等。
2.2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是由肝脏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通过检测胆红素的水平可以了解肝脏排泄功能的情况。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其升高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胆红素代谢障碍等。
2.3 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和球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检测它们的水平可以判断肝脏的合成功能。
低蛋白血症可以提示肝脏疾病、营养不良等情况。
3. 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肝脏疾病的存在或肝功能的异常。
根据不同指标的异常情况,医生可以进一步判断具体的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肝功能检查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
4. 结论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和球蛋白。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肝脏的代谢、合成、解毒和排泄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1228f99e31433239689377.png)
分类
降低肝酶药物 降低胆酶药物 降低胆红素药物 保护和修复肝细胞膜药物 促进肝细胞代谢药物 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 抗病毒和调节免疫药物 降低血氨和调节氨基酸比例药物
降低肝酶药物
五味子制剂 联苯双酯滴丸、五味子酯胶囊、 五灵丸、百赛诺
甘草甜素类 甘美 强力宁、美能、甘力欣、天晴
超声检查或CT
Dubin-Johnson综合 征,Rotor’s综合征 胆管正常
胆管扩张 ERCP或MRCP 临床怀疑胆管病变,考虑 MRCP或ERCP或肝活检 按ALT、AST、ALP升高 处理评估服药情况、 AMA、 肝活检
肝脏合成功能
血清白蛋白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白蛋白(Albumin)
肝脏是其唯一合成部位,低白蛋白血症通常反 映了肝损害严重和白蛋白合成减少 常见于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患者 蛋白质丢失(肾病综合征、烧伤、蛋白质丢失 性肠病) 蛋白质摄入减少(营养不良、 极低蛋白饮食), 以及慢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相关PCR检查
视病情,抗糜泻、Α-1 抗胰蛋白酶缺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退症
推荐意见
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
ALT 反映肝损害的灵敏度高于 AST,但它们的水平 高低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常常并不平行 应注意骨骼肌、心脏、肾脏等其他组织器官病变也 可导致血清 ALT 和(或)AST 活性升高
ALT ﹙肝源性﹚轻度(<5*ULN)至中度 (<10*ULN)升高的可能病因
慢乙肝 慢丙肝 急性病毒性肝炎(AE,EBV,CMV) 脂肪性肝炎
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_图文.
![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898750767f5acfa1c7cdbb.png)
讲睦|JIANG妇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185(2008 l㈣18-04 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姜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 110023人体的肝脏具有合成、排泄和代谢转化功能,狭义的肝功能试验就是指反映上述肝基本功能的试验,是肝脏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解读肝功能的结果, 对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现着重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验的一些内容。
1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肝功能试验主要选用反映肝胆损害的各种酶试验,其中以转氨酶 (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最为常用。
由于自动化检测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又增加了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 (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Ire— ALB、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 (CHE。
常用肝功能指标及参考值见表1。
2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2.1转氨酶血清转氨酶主要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肝富含这两种酶,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其所释放的转氨酶即足以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1倍。
在肝内,转氨酶主要含于肝细胞内,胞内/外酶活性为5000: 1。
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内的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升高。
表1常用肝功能指标及参考值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参考值丙氯酸转氨酶 (谷丙转氯酶门冬氨酸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o.40U,L5—,34U/L40-150U/L%4U/L3.4.-20.5U/Lo.-.8.6pmol/L3.4—11.9pmol/I..,60.--83g/I.,35~539/L1.1—,2.0:l0.18一o.45班0.5-10.0pmol/L4000~11700U,L目前,血清转氨酶测定仍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准试验。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5c28b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2.png)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肝酶:肝酶是指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的酶类物质,常见的肝酶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LT和AST被广泛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肝炎活动性。
正常情况下,血清ALT和AST水平较低,但当肝细胞损伤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血清ALT和AST水平会升高。
因此,ALT和AST水平的升高是肝功能异常的指标之一2.肝蛋白:肝蛋白是指在肝细胞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的蛋白质,常见的肝蛋白有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它主要由肝脏合成。
白蛋白的合成功能受肝细胞的功能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因此,血清白蛋白水平可反映肝脏合成能力和预测营养状况。
3.胆红素:胆红素是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在肝脏中由肝细胞转化为胆红素结合的形式后,由胆管从肝脏排出。
胆红素的升高可表明肝脏合成胆汁过程中的障碍,如肝功能不全或胆道梗阻。
胆红素水平检测是判断黄疸原因的重要指标之一4.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是肝脏另一个重要的功能,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抗凝血物质,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和溶解平衡。
因此,肝功能异常时,凝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PT和APTT的延长可提示肝功能异常和凝血系统的紊乱。
除上述指标外,肝功能检查还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氨、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测定。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常见的脂代谢指标,血液中的异常水平可提示脂类代谢紊乱,影响肝脏功能。
氨和LDH是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时常见的指标,血液中的异常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有关。
总的来说,肝功能检查通过测定多项指标,可以综合评估肝脏的合成、代谢、排泄、解毒和调节等功能,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解读肝功能检查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管理肝脏疾病,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评估。
肝功检查基本项目的临床意义
![肝功检查基本项目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81db34376baf1ffc4fad5c.png)
肝功检查基本项目临床意义(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
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
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
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
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
P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正常值为80%~100%.其临床意义同PTC、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能敏感而可靠地反映肝损害所造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Ⅹ合成障碍。
临床检测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
肝功能的临床意义
![肝功能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dcea04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4.png)
肝功能的临床意义肝功能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项目,那么,肝功能各项指标都有什么临床意义呢?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又名谷丙转氨酶,当肝细胞受损时ALT 进入血液,是目前临床上反应肝脏受损最常用的指标,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呈正比。
参考范围:成人5~40U/L。
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叫谷草转氨酶,此酶大多存在于线粒体中,在心肌含量最高。
肝炎时血清中ALT含量升高提示线粒体受损,病程易持久且较严重,急性肺炎时,如果AST持续在高水平,则有转为慢性肺炎的可能。
参考范围:成人8~40U/L。
AST的测定除了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AST升高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清。
急性病毒性肺炎ALT/AST常小于1,黄疸出现以后,ALT开始下降。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LT/AST常大于1。
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肝炎和肝癌患者可显著升高。
在胆管炎症,阻塞的情况下更严重。
连续监测法:<50U/L。
四、碱性磷酸酶(ALP)正常人的血液中的ALP主要来源于骨组织和肝组织。
血液中AFP含量升高,预示胆汁排泄受阻(儿童正常发育期也可升高)。
参考范围:成人 40~110U/L;儿童<250U/L。
五、乳酸脱氢酶(LDH)LDH升高在重症肝炎时,提示肝细胞缺血、缺氧。
六、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1、参考范围:总蛋白(TP):双缩脲法60~80g/L。
白蛋白(A):溴甲酚氯法40~55g/L。
球蛋白(G):20~30g/L。
A/G比值:1.5:1~2.5:1。
2、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时,血清蛋白的质和量可在正常范围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时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下降,甚至倒置。
六、血清总胆红素(STB)、非结合胆红素(UCB)、结合胆红素(CB)1、参考值STB:成人3.4~17.1μmol/L。
CB: 0~6.8μmol/L。
临床分析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与解读
![临床分析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b0f4c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8.png)
临床分析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与解读肝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肝脏状况以及肝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对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与解读进行分析。
一、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蛋白质、分解代谢、解毒等。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正常功能及异常情况,对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具体来说,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肝疾病: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疾病。
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酶的水平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排泄功能障碍;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异常可提示肝功能异常。
2. 判断肝炎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严重肝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异常与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如ALT、AST的水平升高提示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干预病毒感染,以避免进一步的肝脏损害。
3. 评估肝脏病变程度:肝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反映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例如,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与肝细胞坏死的程度密切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下降与肝功能不全的程度相关。
通过对肝功能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肝功能检查包括肝酶、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等多个指标,各项指标的异常值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或功能异常。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肝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解读:1.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酶的水平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
ALT水平的升高常见于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而AST水平的升高则可能与心肌、肌肉等其他疾病有关。
血清ALT和AST的升高程度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2.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胆红素是由肝脏代谢产生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或代谢紊乱。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777c5825c52cc58bd6be39.png)
血清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的诊断流程
肝外病因 (如仅AST升高)
脂肪性肝炎 酒精性肝损害 肝硬化
AST﹙非肝源性﹚轻度(<5*ULN)至中度 (<10*ULN)升高的可能病因
溶血 肌病 甲状腺疾病 剧烈运动
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升高(>15×ULN) 的可能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急性药 物或毒物诱导性肝损害
逐渐下降 直至正常
观察
视病情,抗病 毒治疗或观察
推荐意见
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
ALT 反映肝损害的灵敏度高于 AST,但它们的水平 高低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常常并不平行
应注意骨骼肌、心脏、肾脏等其他组织器官病变也 可导致血清 ALT 和(或)AST 活性升高
胆管损伤的酶学
病史、体格检查、肝炎病毒血 清学标志物、超声检查
除外肝脏占 位性或胆道
病变
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
饮酒、用药史、肥胖 、糖尿病、脂肪肝
有 戒酒停药控制 血 糖 体 重 后 3-6 个月复查肝功肝炎病毒血清 Nhomakorabea志物阳性
相关PCR检查
无
异常
考虑少见肝脏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血色病、肝窦状核变性、乳糜泻、Α-1 抗胰蛋白酶缺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退症
血清碱性磷酸酶和 γ-谷氨酰转移酶
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摘要】:肝功能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不同项目的检查,代表著不同的临床意义。
人体的肝脏一般在1250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
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关键词】检查方法、检测项目、检查前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一、选择肝功能的检查方法
1.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实验。
尿三胆实验、血清凡登白实验和胆红素定量。
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
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
对原发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实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
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2.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
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 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
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
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
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
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
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
对原发性肝癌,
除一般的肝功能试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
在各项较大手术前, 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3.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
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 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 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
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
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
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二、肝功能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1.以血清酶检测常用: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 T或GGT)等。
以上各项酶在肝细胞中均有存在,当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坏死时,这些酶进入血清便增多。
通过测定血清或血浆中酶的活性,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及损伤程度。
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
各种急性病毒肝炎、药物或肝炎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
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 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 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患慢性肝炎时如-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 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ALT 与AST 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0-40国际单位。
碱性磷酸酶(ALP)和y-谷酰胺转肽酶(GGT -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2.反应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00~120天。
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
3.反应肝脏合成储备功能的项目:反映肝细胞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凝血酶原时间。
一旦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标在血液中浓度随之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血清麝浊试验简称TTT,反映了肝实质损伤的程度,也是肝脏蛋白质功能代谢紊乱的一种定性试验,其升高的程度基本与肝脏损伤的程度平行。
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产生减少, 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
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
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机体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来消灭敌人。
因此,球蛋白产生增加。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 比值为1.3-2.5。
4.反应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慢性乙肝患者,长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迹象。
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常肝细胞的数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渐减少,则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好;治疗后白蛋值上升,提示治疗有效;白蛋白值减少到25g/L以下时,容易发生腹水。
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脏内有炎症改变。
当A/G 比值小于1 比值下降。
若倒置,常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预后较差。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肝脏是血液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当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时,常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常引起出血、淤血等临床表现。
A/G 比值正常为1.3-2.5。
5.反应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
虽然甲胎蛋白(AFP)升高,但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无明显症状。
不过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
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诊断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