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电离平衡常数的五大应用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讲义(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

• 课后练习:H2CO3和H2S在25 ℃时的电离常数如下:
电离常数
Ka1
Ka2
H2CO3
4.2×10-7
5.6×10-11
H2S
-8
5.7×10
-15
1.2×10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硫化钠中:2CO2+2H2O+Na2S==H2S+2NaHCO₃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硫化钠中:CO2+H2O+Na2S==NaHS + Na2CO₃
c H
•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
增大
c CH 3COOH
• D.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D
• 题型二:根据电离常数书写方程式
• 【例2】(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
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化学式
HClO
电离常数/mol·L
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
种酸的电离常数(25 ℃)。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
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K1=4.3×10-7 K1=1.5×10-2
K2=5.6×10-11 K2=1.0×10-7
A.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32-+2HClO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SO2+H2O+Ca2++2ClO- ═CaSO3↓+2HClO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一、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弱酸或弱碱溶液酸碱性的相对强弱已知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几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二、比较酸对应盐溶液PH的大小比较方法:酸越弱对应盐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根据电离平衡常数:HCN、H2CO3、HCO3—、CH3COOH的酸性强弱为:CH3COOH>H2CO3>HCN>HCO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N、NaHCO3、Na2CO3、NaClO、NaF、HCOONa、CH3COONa、C6H5Na几种溶液PH大小顺序为三、比较酸根结合H+的能力规律:酸越弱,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强;碱越弱,弱碱阳离子结合OH—的能力超强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同浓度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 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四、书写化学方程式1、少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25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
(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右表。
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4、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
已知如表数据。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五、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已知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常温下,0.1mol·L-1 NaClO溶液的PH 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填“>”、“<”、“=”)浓度均0.1mol·L-1 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六、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1、已知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反应所用的原理与工业合成乙酸的原理类似;常温下,将amolCH3COONa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的bmol·L-1的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醋酸和盐酸的挥发),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___2、25℃时,将amol·L-1氨水与0.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平衡时,c(NH4+)=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3、常温下,0.1mol·L-1HCOONa溶液的PH=10,则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4、常温下,amol·L-1(NH4)2SO4溶液的PH=5,存在平衡:NH4++H2ONH3H2O+OH-,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用含a较为准确的表示式表示,不可化简,近似计算)5、HR是含Z元素的一元酸。
专题突破13电离常数及其应用-高二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例3]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
”、“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
( )× (+)
c
()
;稀释一倍后,假设平衡不移动,Q =
电离方向移动。
= K,Qc<K,平衡向
[例1]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电离平
衡常数
CH3COOH
H2CO3
HClO
1.76×10-5
K1=4.30×10-7
K2=5.61×10-11
+)的数值
K a=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
()-(+ )
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c(HX)。则
c(H+)= ·
()。
(+ )
K=
或
()
[变式训练1]某固体化合物X不导电,但其在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都能
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mol·L-1= ×10-6 mol·L-1,A 项正确。
方法技巧
有关电离平衡常数计算的答题模板(以弱酸HX为例)。
起始浓度
(·- )
平衡浓度
(·- )
则
HX
H+
c(HX)
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课件

。
10—10
【考向四】有关电离常数计算
练3、25℃时,2.0×10-3mol·L-1氢氟酸水
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
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
10—3.42
【考向四】有关电离常数计算
练4、甲酸的用途之一是用于配制“缓冲溶液”, 在这种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溶液的 pH变化不大,能保持溶液pH相对稳定。 (已知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8×10-4) 若用100mL 0.2mol·L-1HCOOH溶液配制pH为 4的缓冲溶液,需加入多少mL 0.2mol· L-1NaOH溶液。
===C2O24-+H2O
OH-===PO34-+H2O
K(CH3COOH)=
cCH3COO-·cH+,从图 cCH3COOH
可知,c(CH3COO-)=
K2( H2C2O4)=
K3(H3PO4)=
cCc2OH24C-2O·c4-H +,从图可知,c cPOH34P-O·c42-H +,从图可知,
c(CH3COOH) 时 pH=pKa c(C2O24-)=c(HC2O-4 ) 时 c( HPO24-)=c( PO34-) 时
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1.表达式:
【基础回顾】
一元弱酸(HA)
电离 方程式
_H_A______A___H_
电离常数 表达式
c A c H
__K_a____c__H_A____
一元弱碱(BOH) BO__H_____B___O__H
c B c OH
_K_b____c__B_O_H____
2.意义:相同条件下,K 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__易__ 电离,所对应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 。
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和应用

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和应用五大平衡常数是指化学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及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这部分知识为新课标中的新增内容,在高考题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及溶度积常数的应用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
化学平衡常数(K) 电离平衡常数(K a、K 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幂之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水或稀的水溶液中c(OH-)与c(H+)的乘积水解平衡也是一种化学平衡,其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错误!(1)对于一元弱酸HA:HA H++A-,平衡常数K a=错误!;(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OH-,平衡常数K b=错误!K w=c(OH-)·c(H+)如NaA溶液中,A-(aq)+H2O(l)HA(aq)+OH-(aq) K h=错误!=K w/K a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只与温度有关,升温,K值增大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w增大温度(升温,K h增大)只与难溶物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化学平衡常数常考题型(1)求解平衡常数;(2)由平衡常数计算初始(或平衡)浓度;(3)计算转化率(或产率);(4)应用平衡常数K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或放热、吸热等情况)注意事项从基础的地方入手,如速率计算、“三阶段式”的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计算转化率等,这些都与化学平衡常数密不可分(严格讲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也是化学平衡,只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特定类型的反应而已),要在练习中多反思,提高应试能力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2O3(s)+CO(g)23Fe(s)+CO2(g)。
电离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

定性分析判断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 压强以及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 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定性分析、定量计算(重要工具) 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平衡常数 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特征值,通常只受温度影响
Tankertanker Design
4.(2017·天津卷)已知25 ℃,NH3·H2O的Kb=1.8×10-5,
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
度为2.0 mol·L-1,溶液中的c(OH-)=
mol·L-1。
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 mol·L-1
HCO3-+H+的平衡常数K1
=______(已知10-5.60=2.5×10-6) 。
(2)在25 ℃ 下,将a mol·L-1 的氨水与0.01 mol·L-1 的盐酸等体积混
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填“酸”“碱
”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
不变
Tankertanker Design
7.(2016·全国Ⅰ卷)298K时,在20.0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 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 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2020高考化学冲刺核心素养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核心素养微专题四大平衡常数(K a、K h、K w、K sp)的综合应用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常数符号适用体系影响因素表达式水的离子积常数Kw任意水溶液温度升高,Kw增大Kw=c(OH-)·c(H+)电离常数酸K a弱酸溶液升温,K值增大HA H++A-,电离常数K a= 碱K b弱碱溶液BOH B++OH-,电离常数K b=盐的水解常数Kh盐溶液升温,K h值增大A-+H2OOH-+HA,水解常数K h=溶度积常数Ksp难溶电解质溶液升温,大多数K sp值增大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2.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Qc与K的关系平衡移动方向溶解平衡Qc>K逆向沉淀生成Qc=K不移动饱和溶液Qc<K正向不饱和溶液(2)常数间的关系。
①K h=②K h=(3)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
如将NH3·H2O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平衡常数为,此值不变,故的值增大。
(4)利用四大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典例】(2019·武汉模拟)(1)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V1和V2的关系:V1________V2(填“>”“=”或“<”)。
(2)25 ℃时,a mol·L-1的醋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审题流程】明确意义作判断,紧扣关系解计算【解析】(1)①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等浓度时醋酸的pH大,曲线Ⅱ为滴定盐酸曲线,曲线Ⅰ为滴定醋酸曲线,答案填Ⅰ;②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要使溶液pH=7,需要醋酸稍过量,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所以。
2019届高中化学复习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及应用(共42张PPT)

【类题通法】 1.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在一定温度下,写出某可逆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如果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反应或生
成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水溶液中进行
的反应,如有水参加反应,由于水的浓度是常数,不出现在表达式中;
角度三
平衡常数间关系的综合应用
(2014·山东高考)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
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2NO(g)+Cl2(g) NaNO3(s)+ClNO(g) K1 2ClNO(g) K2 ΔH2<0 ΔH1<0 (Ⅰ)
(Ⅱ)
(1)4NO2(g)+2NaCl(s)
①Qc<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②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③Q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类题备选】1.已知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
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可以发生反应
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4.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
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所得的比,即Qc
=
c p C cq D c
m n
A c B
,称为该反应的浓度商。若同一温度下该可逆反应
平衡常数的妙用

平衡常数的妙用作者:周异虎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17期摘 ;要:平衡思想是0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新高考重点考查的素养,平衡常数则是平衡思想“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定量化研究平衡的抓手,也是高中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充分地认识并掌握好平衡常数的有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很有必要深挖平衡常数的潜在价值,充分用好平衡常数这一重要工具,提高平衡思想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平衡 ;平衡常数 ;反应方向及程度 ;粒子浓度大小 ;盐溶液的酸碱性 ;平衡移动方向中图分类号:G633.8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224-02从热力学理论上来说,任何反应都有可逆性,其中一个就是平衡状态,该状态下反应体系有个重要参数——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的大小只取决于反应的本性和温度高低,且平衡常数越大,说明正反应的程度越大。
据此,由平衡常数的大小可确定在该温度下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能达到的程度。
该文试从应用的角度谈谈平衡常数(中学化学中的五大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Kc或Kp、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盐水解平衡常数Kh和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Ksp)的奇妙作用。
1 ;判断酸碱的强弱及溶液中非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反应的方向及程度在所有弱酸的电离常数Ka或弱碱的电离常数Kb表达式中,总的幂为1,所以各种弱酸或弱碱的强弱程度可以直接由Ka或Kb的大小反应。
在同一温度下,Ka或Kb越大,弱酸或弱碱就越强,反之亦然。
例1 解释:为什么强酸可以制出弱酸(这里的强弱只是相对而言),如反应CH3COONa+HCl=CH3COOH+NaCl可以发生,逆反应却不能进行?解析:CH3COONa+HCl=CH3COOH+NaCl的离子反应式为CH3COO-+H+=CH3COOH∴假设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其显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说明正反应进行的较为彻底,为不可逆反应,其逆反应相当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很小,认为不进行。
3.1.2电离平衡常数-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同浓度CH的3CCOHO3HC>OHO2C-O、3>HHCClOO 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__C_O_23_-_>_C_lO__->_H__C_O_3-_>_C_H_3_C_O_O__-_____。
5、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酸性强弱
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或碱)性越强。
H2S
1.8×10-5
Ka1=4.3×10-7 Ka1=9.1×10-8 Ka2=5.6×10-11 Ka2=1.1×10-12
H3PO4 Ka1=7.5×10-3 Ka2=6.2×10-8 Ka3=2.2×10-13
A.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
B.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 cH
7.将6 g CH3COOH溶于水制成1 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_0_.1_m__o_l/_L_,经测定某温度时,溶液中c(CH3COO-)为 1.4×10-3 mol·L-1,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a=_1_.9_6_×_1_0_-_5 , 温度升高,Ka将___变__大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 同),加入少量CH3COONa后c(H+)__变__小_____,Ka____不__变__。
②同一弱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改变浓度时,其电离常数不变。
③电离常数K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升高温度,K值增大。 ④多元弱酸电离常数:K1≫K2≫K3,其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K值越大,相应酸 的酸性越强。计算多元弱酸中的c(H+),或比较多元弱酸酸性的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
第一步电离。多元弱碱的情况与多元弱酸相似。
4、向10mL氨水中加入蒸馏水,将其稀释到1L后,下列变化中
2020届高三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34PPT

答案:(1) 该反应的K=Ksp·Kβ=1.6×10-7<10-5所以 反应很难进行 (2)AgCl 1.5×10-7 (3)2.7×10-13 >
【加固训练】1.已知25 ℃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弱酸化学式
HX
HY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7.8×10-9
3.7×10-15
(3)上题C项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
[NH
4
]
[Cl ]
>1是否成立?
提示:否。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
NH4Cl溶液,由于
NH+4
发生水解,故
[NH4 ] <1。
[Cl ]
【训练·提升素养】
结合题干信息,进行下列计算
(1)氨水是制备铜氨溶液的常用试剂,通过以下反应及数
(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 ①从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__。
②在NaHS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
A.[Na+]=2[SO32]+[HSO3] B.[Na+][HSO3][H][SO32][OH-] C.[H2SO3]+[H]=[SO32]+[OH-] D.[Na+]+[H]=2[SO32]+[HSO3]+[OH-]
【解析】(1)根据平衡常数定义,K=[OH-]2× {[Cu(NH3)4]2+}/[NH3·H2O]4=[OH]2×{[Cu(NH3)4]2+}× [Cu2+]/{[NH3·H2O]4 ×[Cu2+]}=Ksp×Kβ=2.2× 10-20×7.24×1012=1.6×10-7<10-5,此反应很难进
K1=4.3×10-7 K2=5.6×10-11
高中化学复习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及应用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1.7×10-5mol·L-1)
b、c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⑤的方法是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微型专题突破 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及应用
【考情播报】 化学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类的 水解常数以及溶度积常数这五大常数,均只与温度有关。掌握了五大 平衡常数,就握住了一把解决化学反应原理的金钥匙。常见的命题角 度有: (1)利用电离常数确定离子浓度比值的变化; (2)利用电离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正误; (3)平衡常数间关系的综合应用。
①CaCO3(s)
CaO(s)+CO2(g) K=c(CO2)
②3Fe(s)+4H2O(g)
Fe3O4(s)+4H2(g)
③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a1>Ka2>Ka3,故多元弱酸的 酸性取决于其第一步电离常数。
3.水的离子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纯水或水溶液中的c(H+)·c(OH-)是个常数,通常用KW 表示,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离子积。其表达式为KW= c(H+)·c(OH-),25℃时该常数为1×10-14。 特点:①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 ②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把酸还是把碱加到水中,水电离出的c(H+) =c(OH-)。
2NO(g)+Cl2(g)
2ClNO(g) K2 ΔH2<0 (Ⅱ)
(1)4NO2(g)+2NaCl(s)
专题17 四大平衡常数及应用

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5时33分5秒
1. Kw、Ka(或Kb)、Kh的应用 (1)表达式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2O⇌H++OH- Kw=c(H+)·c(OH-)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HF⇌H++F-
盐的水解平衡常数Kh:CH3COO-+H2O⇌CH3COOH+OH-
(2)相关规律应用 ①Qc与K的关。二者表达式相同:
若Qc<K,平衡正向移动; 若Qc=K,平衡不移动; 若Qc>K,平衡逆向移动。
②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 变。升高温度,Ka、Kb、Kw、Kh均增大。
③Ka、Kh、Kw三者的关系式为:
■对点练习 1.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 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对点练习
1.室温时,向含有 AgCl 和 AgBr 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 NaBr 固体,
下列各项中增大的是( ) A.c(Ag+) C.c(Cl-)
cCl- B.cBr-
cAg+·cBr- D. cCl-
C [向含有 AgCl 和 AgBr 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 NaBr 固体,溴离子浓度 增大,使 AgBr 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A 错误;B 项的比例式上 下同乘 c(Ag+),则转化为溶度积常数之比,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 错 误;c(Ag+)减小,使 AgCl 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Cl-)增大,C 正确; c(Ag+)·c(Br-)不变,c(Cl-)增大,D 项比值减小,错误。]
Ksp=cm(An+)·cn(Bm-)
(2).影响Ksp大小的因素 对于确定的物质来说,Ksp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热点专题突破系列(八)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S
O
2 3
)=0.1
mol·L-1-xmol·L-1≈
0.1 mol·L-1,利用水解平衡常数易求出x=1×
10-4mol·L-1,pH=10。一级水解中产生的OH-对二级
水解有抑制作用,导致二级水解程度降低。
(2)Kh(CN-)=1.61×10-5,由此可求出Ka(HCN)=6.2× 10-10,故CN-的水解能力强于HCN的电离能力,由于盐 与酸的总浓度相等,故水解产生的c(OH-)大于电离生 成的c(H+),混合溶液显碱性。由于水解能力更强,故 c(CN-)<c(HCN)。当溶液显中性时,由电荷守恒原理知 溶液中c(CN-)≈c(Cl-)=0.5cmol·L-1,由物料守恒得 此时溶液中c(HCN)=(0.31-0.5c)mol·L-1,由CN-+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并计算)。
向0.001 mol·L-1FeCl3溶液中通入氨气(体积变化忽略 不计),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lg 5=0.7)。
【K解[ sp F析K e(w 3】OH该)3] 反应810的1104 平339 衡=常8×数1K03=。cc(开3F (H e始3 ))沉c淀c(3F (时H e3 c))(ccO33((HO O -H H )= ))
(3)草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合成草酸钠的操作 如下:
①75%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当草酸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按2∶1充分混合后,溶 液中pH<7。请将该溶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温度下CaC2O4的Ksp为2.5×10-9。将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八) 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3.1.2电离平衡常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内容逻辑关系
①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表达式
-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②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温度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
-压力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
-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
③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电离平衡常数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电离平衡常数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电离平衡常数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4)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5)学习小组: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课后作业与反馈: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9.电离平衡常数与离子浓度的关系:电离平衡常数与离子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0.电离平衡常数与溶剂的关系:电离平衡常数与溶剂的性质也有关。一般情况下,极性溶剂中的电离平衡常数较大,非极性溶剂中的电离平衡常数较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常数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电离平衡常数案例进行分析。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高考化学专题

考点43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1.表达式(1)对于一元弱酸HA :HAH ++A −,电离常数K =H A HA c c c +-⋅()()()。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B ++OH −,电离常数K =B OH BOH c c c +-⋅()()()。
(3)对于二元弱酸,如H 2CO 3:H 2CO 3H ++3HCO -,K 1=323H HCO H CO c c c +-⋅()()();3HCO-H ++23CO -,K 2=233H CO HCO c c c +--⋅()()();且K 1>K 2。
2.意义:相同条件下,K 越大→越易电离→酸(或碱)性越强3.特点: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1≫K 2……,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4.影响因素5.电离常数的三大应用(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6.电离平衡常数相关计算(以弱酸HX 为例)(1)已知c (HX)和c (H +),求电离常数 HXH + + X −起始(mol·L −1):c (HX) 0 0 平衡(mol·L −1):c (HX)−c (H +) c (H +) c (H +)则:K=H XHXc cc+-⋅()()()=2HHX Hcc c++()()-()。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c(HX),则K=2HHXcc+()(),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2)已知c(HX)和电离常数,求c(H+)HX H++X−起始:c(HX)00平衡:c(HX)−c(H+)c(H+) c(H+)则:K=H XHXc cc+-⋅()()()=2HHX Hcc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常数,能应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下面就考纲中要求简单加以总结:
一、判断电解质溶液中导电性强弱
例:(2019年全国卷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 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答案】C
A项、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Na+和A2—的浓度增大。
由图像可知,溶液导电性增强,说明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故A正确;
B项、a点和b点K+的物质的量相同,K+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不明显,HA—转化为A2—,b点导电性强于a点,说明Na+和A2—的导电能力强于HA—,故B正确;
C项、b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邻苯二甲酸钾为强碱弱酸盐,A2—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溶液pH>7,故C错误;
D项、b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c(Na+)和c(K+)相等,c点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邻苯二甲酸钾、邻苯二甲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则溶液中c(Na+)>c(K+),由图可知,a点到b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大
于b点到c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则溶液中c(K+)>c(OH—),溶液中三者大小顺序为c(Na+)>c(K+)>c(OH—),故D正确。
故选C。
练习1: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稀氨水,其电流I随加入氨水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是()
答案:B
2.电导率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与离子浓度和离子迁移速率有关。
图1 为相同电导率盐酸和醋酸溶液升温过程中电导率变化曲线,图2 为相同电导率氯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升温过程中电导率变化曲线,温度均由22℃上升
到70℃。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由曲线1可以推测:温度升高可以提高离子的迁移速率
B.由曲线4可以推测:温度升高,醋酸钠电导率变化与醋酸根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
C.由图1和图2可以判定:相同条件下,盐酸的电导率大于醋酸的电导率,可能的原因是Cl−的迁移速率大于CH3COO−的迁移速率
D.由图1和图2可以判定:两图中电导率的差值不同,与溶液中H+、OH−的浓度和迁移速率无关
答案:D
二、判断酸及碱的结构和性质
例1、根据H 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酸
解析:由硼酸的离解方程式知,硼酸在水溶液中是通过与水分子的配位作用产生氢离子,而三价硼原子最多只能再形成一个配位键,且硼酸不能完全解离,所以硼酸为一元弱酸
练习:(2016全国卷2)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
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则联氨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N 2H4+H2O N2H5++OH-,已知:N2H4+H+N2H5+的K=8.7×107;
K W=1.0×10-14,
联氨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
K=[c(N2H5+)×c(OH-)]÷c(N2H4)=[c(N2H5+)×c(OH-)×c(H+)]÷[c(N2H4)×c(H+)]=K×Kw= 8.7×107×1.0×10-14=8.7×10-7 ;联氨为二元弱碱,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则联氨与硫酸形成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
三:有关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与书写
例: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CO
2通入NaClO溶液中:CO
2
+H
2
O+2ClO-=CO+2HClO
B.少量的SO
2通入Ca(ClO)
2
溶液中:SO
2
+H
2
O+Ca2++2ClO-=CaSO
3
↓+2HClO
C.少量的SO
2通入Na
2
CO
3
溶液中:SO
2
+H
2
O+2 CO=SO+2HCO
3
-
D.相同浓度NaHCO
3溶液与NaHSO
3
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
3
-=CO
2
↑+H
2
O
答案:C
练习1、.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2CN -+H 2O+CO 2→2HCN+CO 32-
B.2HCOOH+CO 32-→2HCOO -+H 2O+CO 2↑
C.中和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 和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答案】AD
2、已知H 2CO 3的第二级电离常数K 2=5.6×10-11,HClO 的电离常数K=3.0×10-8,写出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少量Cl 2通人到过量的Na 2CO 3溶液中: (2)、Cl 2与Na 2CO 3按物质的量之比1:1恰好反应: (3)、少量CO 2通人到过量的NaClO 溶液中: 答案:(1)、Cl 2+H 2O+2CO 32-=2HCO 3-+Cl -+ClO - (2)、Cl 2+H 2O+CO 32-=HCO 3-+Cl -+HClO (3)、ClO -+CO 2+H 2O═HClO+HCO 3-. 四、图像分析
例:【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
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
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
D .当0lg V V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R c M c 增大 【答案】D
解: A .相同浓度的一元碱,碱的pH 越大其碱性越强,根据图知,未加水时,相同浓度条件下,MOH 的pH 大于ROH 的pH ,说明MOH 的电离程度大于ROH ,
则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故A 正确;
B .由图示可以看出ROH 为弱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减小其电离程度增大,b 点溶液体积大于a 点,所以b 点浓度小于a 点,则ROH 电离程度:b >a ,故B 正确;
C .若两种溶液无限稀释,最终其溶液中c (OH -)接近于纯水中c (OH -),所以它们的c (OH -)相等,故C 正确;
D .根据A 知,碱性MOH >ROH ,当lg VV0VV0=2时,由于ROH 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能促进ROH 的电离,所以c (M +)/c (R +)减小,故D 错误; 故选D .
练习:(2017全国卷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22(X)
(X)(H A)(HA )(A )
c c c c δ--=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2(H A)(HA )c c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答案】D
五.计算(课后P44)
已知25℃下,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
=1.75×10-5
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试回答下述问题:
(1)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上式中的数值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理由是______.
(2)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0.010mol/L ,平衡时氢离子浓度c (H +
)是______(提
示:醋酸的电离常数很小,平衡时的c (CH 3
COOH )可近似视为仍等于0.010mol/L .)
答案:(1)不变;温度不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2) 4.18×10-4mol/L .
c(H +)•c(CH 3COO −) c(CH 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