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是一线教师颇感头疼的问题。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觉得课堂教学与课程目标就像两张皮,各不相干。有的教师甚至怀疑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我认为,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是无容置疑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将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一、丰富教材内容,以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玩中学
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应当思考教材上提出的“任务”与他们的生活贴近吗?学生感兴趣吗?如果不,我们又该怎样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我想,作为教师应当将“任务”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无论是在导入环节还是新授环节,都应尽可能的以“趣”字引领,让他们有参与的热情,尽可能达到像他们平时玩游戏那样争着动手,积极主动。如教学“网络知识”单元,“下载信息”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前,将“下载信息”这四个枯燥的文字符号改成“我最喜爱的旅游景点”,要求学生能够从网页上搜索并下载自己喜欢的景区的漂亮图片和相关文字。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去网上下载喜欢的文字、图片,复制到WPS文字或WPS演示中,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此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这
也很好地体现了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的课程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视角丰富教材,让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发挥小组作用,以有效的合作让学生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教师有一共同感受,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多不是来自教学内容本身,而是同一班级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同一任务布置下去后完成的进度不一,总有“留尾巴”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怎样去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呢?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利用伙伴合作的策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要让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需要我们熟悉每一个学生,尤其要熟悉学生家庭基础和对电脑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结成合作学习的对子,让一些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挑起指导基础较差学生的担子。从平时的教学情形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智力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进行能够进行下去的操练。因此以有效的合作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流畅操作的能力,促进大多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形式上可以是同电脑的操练,也可以是分电脑的操练。如WPS文字单元,教者设计了《班级名片》一课,不少学生制作的名片较为简陋,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小组分工再集体完成的形式做好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样既增强了合作意识,也使得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功
的喜悦,取得了共同的进步。
三、体验成功喜悦,以成就感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毕竟是有技术属性的,有的内容简单,有的内容则相对复杂与抽象。学生都希望在老师设计的一个个任务中获得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当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失败时,即使不是一败涂地,也会立马丧失信心,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形成。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里,我们要力求做到多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课堂不留成功的死角。应当说,最不容易获取成功的是一些具有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需要注重发挥问题学生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尤其注意鼓励处于问题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的成功,让这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我们要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Scratch”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交上来具有个人风格的动画作品时,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在其完成一个简单任务的同时布置更具挑战的内容,并告之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范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如此长期实施下去,学生就会在一次次成功中,乐在其中地主动摸索,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完成任务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是形成了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意志品质和
获取成功的方法途径,无形中促进了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合本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培养信息素养首先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主线,整体设计课程”。创设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真实的实际问题中。倘若学生每次课都在经历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度过,长期下来,他们的信息意识就会逐渐增强,信息能力就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