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讲义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关爱取代歧视
请我们检查一下,作为医务人员是否有意和无意间有如下 行为? 拒绝为患者、感染者提供医疗、护理、检查及生活照顾; 做检查、治疗时将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排在最后进行; 分诊、取药时不叫患者名字叫病名或病名加患者名; 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检查时过度防护; 检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感染者的告知和知情同意不到位; 教学实习过程中不注意尊重病人的隐私; 询问病史的时间、场合、方式不当。 ……
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地方CDC工作人员调查,见《中国药物依 赖性杂志》,06年,第15卷,第1期,调查 对象共415人。
基层医务工作者
镇安县调查《现代生物医学进展》,08年 第8卷,第8期,24家县城和乡镇,659名医 务人员。
不愿意与感染者保持同事关系的比例等于 35%
不愿意与感染者保持伴侣关系的比例等于 54%
2001年,“全球卫生理事会”授予她当年“乔纳 森·曼卫生及人权奖”,她将2万美元奖金和1万美元 赠款,全用来加印《艾滋病性病的防治》一书。联 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她是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预防 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女性活动家。2002年她被美国 《时代》杂志评为“亚洲英雄”、被《商业周刊》 授予“亚洲之星”称号;2003年上半年,又获得 “亚洲的诺贝尔奖”——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服 务奖; 2004年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3 年年度人物;2007年3月,赴美接受了世界妇女权 利组织“生命之音(Vital Voices Global Partnership)”的年度“全球女性领袖”奖。
案例1:
案例2:
反歧视的重要意义
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 向“零”艾滋病迈进,之“零歧视”是三个
“零”之一 消除歧视对于艾滋病防治具有促进作用 消除歧视增加病人的抗病勇气与信心 人道主义,医务人员应有的仁爱之心应成为
整个社会的典范
法律层面对艾滋病患者权利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指出,国家和 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 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 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同时该法律也规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 信息、资料。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 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关爱艾滋患者感动人物
桂希恩,男,1937年出生,湖北 武汉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桂希恩两次赴 美国进修学习。80年代末,他被国 家卫生部授予“白求恩式的医务工 作者”称号。
1999年,桂希恩发现了中国艾滋病 第一高发区———河南省上蔡县文 楼村。
2004年2月,他因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方 面的杰贡献,成为第4个“贝利—马丁奖” 的获得者。2004年6月,他从中南医院感染 科主任的位置上离职,主要负责湖北省艾滋 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
对艾滋病患者及其亲属的歧视比艾滋 病本身更可怕!
给患者和家属渗血的灵再撤一把盐
人为撕裂社会的和谐,甚至少数患者推向社 会的对立面
给我们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增添迷障 人性、人道伦理的丧失
歧视产生的原因
无知的“恐艾”心理 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 对故意传播的猜疑 部分媒体人的不当报道对歧视心态的推波助
不愿意孩子与HIV阳性儿童当同学的比例等于 59%
北京地区医院调查
北京市32家医院调查,见《中国艾滋病性 病杂志》,07年第13卷,第2期,调查对象 共1292人。主要研究发现: 反对感染者享受同等医疗服务的比例=9% 不愿到经常接触感染者的医院或科室工作的 比例49% 对职业暴露感染HIV表示担心或有些担心的比 例80%
《艾滋病管理条例》也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 病人及其配偶、子女的就业、就学、就医和参加社会活动等 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和子女。
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2009年11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我国卫生部 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组织在京发布了《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 视状况调查报告》,其调查我国25个省区市的2000余名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后得到的结果是 41.7%的受访者称曾经受到过艾滋病相关歧视 超过2/3的人表示家庭成员曾因自己的感染状况受到过歧视 知晓被感染者的感染身份后,1/4的医务工作者、超过1/3的 政府官员和教师持有负面和歧视的态度 有超过12%的受访者表示,自检测出艾滋病感染后曾至少一 次被拒绝就医
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4十大感动中国人 物”颁奖活动中,桂希恩被评为“十大年度 人物”之一。颁奖词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一 个教授做的5年,可以影响中国5百年。
高耀洁
女,山东曹县人,生于 1927年,1954年毕业于河南 大学医学院。河南省第七届人 大代表、九三学社成员、河南 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河南中 医学院退休教授、妇科肿瘤病 专家。多年来共花费近百万元 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 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被媒 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 人” 。
张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 1999-2004年,根据五年来对河南艾滋病患者的大量调查, 张可写成了《河南艾滋病五年调查报告》。
2006年10月,经过近一年时间、对1700名感染者的入户 调查,张可又完成了一份《农村、农民、艾滋病—20042006河南、安徽农村艾滋病调查》。
1996年她发现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开始意识 到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严重性,从这一年开始,她自 费进行艾滋病防治和救助工作,并从2000年开始将 主要精力放在对艾滋遗孤的救助方面。在6年多时 间里,她走访了河南省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 个艾滋病患者;她自费出版《艾滋病、性病的防治》 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仅此一项支出就达40多万 元。由她主办编写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报也已 经出版15期,印数达53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