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易患性性别差异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性别差异;相关因素;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749.4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38X (2010)03-0062-03
抑郁症(depression ,DEP ),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
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对工作失去兴趣,甚至出现了自杀倾向等。据WHO 调查,DEP 的患病率高达3%~5%[1],已成为目前世界第四大疾病,并有上升趋势。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又发现女性DEP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都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比为3∶1[2-4]。国内外医学界长期致力于对这种差异的病因的探讨,而对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性别差异与DEP 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便能进一步研究DEP 。1性别差异的相关因素
DEP 是由于单因素或多因素持续作用所导致的,而女性DEP 高患病率大多与现代女性的地位和承受的负荷过大等外界因素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于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女性不再像以往那样仅承受家庭生活的压力,而是和男性一样要承受学习、工作、生活、婚姻情感、病患等多重负担,甚至还经历了流产、生产、节育等一些较男性更沉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容易使精神神志、身心体能失调。除此之外,人格、遗传以及体内一些物质的含量和代谢障碍也成为目前引起DEP 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1.1外界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因素被认为是DEP 发生的主要外界原因,它能引起负性情绪[5]。这些负性情绪主要是通过个体易感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如个性特征、归因方式和认知应付方式[6]。而女性对待这些负性因素容易产生不适当态度和负性的归因方式,这样就导致了女性DEP 的高患病率[7]。依据Nolen-Hoeksema 的研究[8],女性DEP 逐渐增加,主要与应付最初情绪低落存在的性别差异有关。男性倾向于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发泄和摆脱自己的抑郁情绪,故不易患DEP 。而女性不愿意活动,并常反复思虑情绪低落发生的可能原因及给出各种可能的牵连,这样就延长了她们的抑郁情绪。而且如果长期对负性结果和无助的预料最终会导致无望,并可能进展为DEP [9]。
目前还发现,妇产科手术对女性DEP 有重要影
响。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可刺激体内血中儿茶酚胺增加而致内源性抑郁,因此手术前后患者经常出现抑郁状态。例如对手术治疗的认识不足,对麻醉、疼痛的恐惧以及患者的经历等都可增加患者的抑郁情绪。而且随着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手术治疗的广泛应用,有调查显示[10],女性患者在住院时及手术前后心理压力大,她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对手术的信心以及对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担心都是造成女性抑郁的很重要原因。
1.2自身因素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研究者们发现,外界的负性因素并不是导致DEP 发生的主导因素,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易感性,它包括了人格、遗传以及体内各种分子物质等自身因素。
1.2.1人格因素在人格状态方面,女性面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较男性差,心理上具有依赖性。这种心理状态的改变令她们变得不自信,对于自己的能力评价较低,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更易责怪自己,而男性的性别角色正好相反。因此遇到了同等的负性外部事件,由于自身的人格因素影响,女性比男性更易患DEP 。
1.2.2遗传因素随着遗传学和人类基因图谱的出现,遗传学领域对DEP 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有研究显示,DEP 患病率的性别差异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11]。近年来,针对遗传与DEP 易患性的性别差异又展开了进一步研究,不少结果都充分显示出遗传因素与这种差异密切相关。Kendler 等[12]最近的一项对双生子DEP 终生发病情况的研究表明,女性DEP 的发生,遗传所起的作用为42%,远高于男性的29%。还有一项针对男、女性单相DEP 患者的遗传学研究[13]显示,男性单相DEP 的平均遗传率为60.10%,而女性为86.77%。可见,遗传基础在决定两性单相DEP 易患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遗传基因对女性发生DEP 的重要性远大于男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一级亲属患单相DEP 危险性为男性的2.5倍,其结果与Kendler 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目前认为这种遗传因素主要与5-羟色胺转运体(5-
抑郁症易患性性别差异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林立元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018)
收稿日期:2010-04-02
福建中医药2010年6月第41卷第3期
Fujian Journal of TCM June 2010,41(3)
62
HTTLPR)基因多态性有关[14]。有实验证实了,在5-HTTLPR上的14倍重复的短等位基因(S基因)是DEP易患基因,同时它也增加了女性DEP的易患性。在实验中女性患者基因型频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但是,也有研究结果与上述实验的结论相矛盾,Steffens认为S等位基因增加男性的易患性,增加女性的复发危险[16]。
1.2.3分子生物因素DEP的病因多样,机制复杂,其是否存在生物学的原因是长久以来争论的焦点。仅靠在人格和遗传因素方面的研究太过局限,而且人格因素还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少客观的标准,不能说明女性易患性的机制。对DEP发生前和发生时体内物质的代谢、转化及DEP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各物质的差异均无法得到认识,这样使得我们一直以来都不能全面彻底地解释其发生机制。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从许多客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了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
1.2.3.1激素针对男女性别差异的相关问题,性激素差异首先成为了研究的关键。不少研究推测:女性高抑郁与女性荷尔蒙即卵巢激素、雌激素、孕酮等等可能有关,如雌激素的升高与负性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17],而且在负性应激情况下雌激素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平衡,使女性HPA 轴看上去更加有活性,肾上腺过度增生,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高[18]。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对此有争议,只是认为这种性别差异主要是女性在青春期、经前期、更年期时心理上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导致的抑郁情绪上升[19-20]。
1.2.3.2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是一种很重要的B 族维生素,对人的大脑、神经、情感、认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外对血清维生素B12缺乏与DEP的关系已有较多报道[21],并且已有临床证实血浆高浓度维生素B12对DEP的治疗有更好的转归作用。近2a,国内有实验证明[22]:不同性别的DE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存在不同。研究发现,男性DEP患者与男性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女性DEP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女性健康对照组。也就是说,女性DEP 易患性可能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有关。但由于本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做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1.2.3.3神经递质很早以前就有学者发现神经递质的改变与DEP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当时就提出了“神经递质及受体假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假说逐渐被证实,其认为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水平的改变在DEP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对DEP性别差异的许多研究中还证实了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2种神经递质系统与这种性别差异亦有相关,尤其以5-羟色胺更为明显。Muck等[23]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内5-羟色胺浓度有性别差异,女性低于男性。Nishizawa等[24]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测定脑内放射性元
素标记的-[11C]甲基5-羟色胺的生成率,发现健康男性5-羟色胺合成率比健康女性高出50%。这些发现暗示了5-羟色胺机制调节抑郁情绪存在男女差
别,更直观地反映了女性DEP患者生化改变的特征性,也与女性的高易感性的特点相一致,这些结果为
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男女5-羟色胺代谢率的差异有限,并且结果也是不一致的。
在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深入研究中,有学者发现,DEP男女血浆3-甲氧基-4-羟基-苯乙
二醇(MHPG)水平随年龄的变化率是不同的。按照年龄,大多数的女性患者MHPG水平低于或者高于参考范围,而大多数DEP男性在参考范围之内[6]。也有人发现脑脊液内5-羟色胺的终端代谢产物5-羟
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在女性是升高的,但是也有其他的研究无此类发现[25-27]。
1.2.3.4锌元素我们已经知道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机体免疫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而且已有许多研究[28]证实,DEP常伴随着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功能的改变,因此锌对DEP发病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有实验研究[29]表明,DEP患者血清Z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且DEP组血清Zn 水平女性患者显著低于男性患者,与性别有明显的正相关。但也有研究在这方面存在分歧,故需进一步进行验证。
2性别差异的发生机制
由于引起DEP的因素非常繁多而且复杂,现代医学由于实验技术、样本的排纳、样本数量等方面的原因,对DEP性别差异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白。上述所列的一些原因是近年来最新的研究结果,但是许多结论目前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缺乏可重复性。现阶段只是根据一些较明确的原因推测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男女性染色体上存在差异,即女性在性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一些DEP的易感基因,对于外界因素刺激较敏感,更容易引起体内神经激素代谢紊乱,然后通过一些细胞因子中介作用或信号转导通路,导致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发生异常,最终容易患DEP。
然而中医学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思想的指导下,对DEP的证候学进行了研究归纳,并结合临床调查后发现[30],DEP最常见的中医证候有10种,依次为:肝郁脾虚证(25.7%)、肝郁气滞证(22.8%)、心脾两虚证(12.5%)、肾阳不足证(9.1%)、肝肾阴虚证(5.5%)、心胆气虚证(5.1%)、气滞血瘀证(4.7%)、心肾不交证(3.5%)、胆郁痰扰证(3.3%)和阴阳两虚证(2.9%),其他证型出现较少。其中肝郁脾虚证和肝郁气滞证相加所占的比例为48.5%,约占了所有证型的一半。
第3期林立元:抑郁症易患性性别差异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