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货币政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理论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 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四个 政策目标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由于四个目标中本身存 在冲突之处, 长期来看, 不可能全部达到理想的状态, 而且由于政策“时滞”效应的存在和人们理性预期对 政策的抵消作用, 灵活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取得预期效 果. 因此指出, 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应该只有一个,即稳 定物价. 中央银行应该长期一贯地维持固定的或稳定 的货币增长率, 不应该运用各种权力或工具企图操纵 或管制各种经济变量. 货币主义相信市场的力量, 认为 在经济繁荣时期, 需求过旺, 固定货币增长率低于货币 需求的增长, 经济会自动收缩. 在衰退时期, 需求减弱, 固定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增长, 经济会自动膨胀.
中国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根据1997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 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中国人民银 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是货币政策委员 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 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 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汇率政策。
我国历年货币政策
年份 2000年-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货币政策 稳健 从紧 适度宽松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适度宽松
稳健 稳健
具体课件
2008年货币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 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我国宏观经济政 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 币政策则经历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 宽松”的转变过程。总体而言,人民银行根据年内不同阶 段经济金融情况的特点,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反 周期调节,较好地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年初“从紧” 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 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 础;7月份以后逐渐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 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一系列差别性货 币信贷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支持了“三农”、中小企业、 灾后重建和经济结构调整。
①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 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 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 ②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 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 量。 ③中央银行贷款: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 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 资金供应能力。 ④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 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 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 标。 ⑤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 际收支。
谢 谢!
中国近年的货币政策
彭 佳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国家通过银行金融系统,组织 和调节全国货币的供应,确立和实施货币 供应量与货币需要量的相互关系的准则, 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 和稳定货币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 长。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 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wk.baidu.com直接信用控制等。
争论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主要有以下两 种观点: 一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中央银行的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 有四个, 分别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 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银行应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 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两个目标 上, 凯恩斯主义把菲力普斯曲线纳入自己的理论体 系, 认为两者存在替代关系, 中央银行应该视具体 的经济形势而定, 采取灵活的“相机抉择”政策, 轮番突击, 在短期之内, 可以牺牲其中一个目标而 达到另外一个目标的目的。
点击星号
2010年货币政策及效果分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 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 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 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 平稳健康发展。总体看,2010年金融运行平稳, 货币信贷增速高位回落趋稳,利率有所上升,人 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价格杠杆在金融宏观 调控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点击星号
2009年货币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 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 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 风险防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009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利率保持在较低 水平,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为经济企稳回升提 供了有力支持。但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矛盾仍然突出,资产 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的问题逐步积累。
点击星号
2011年货币政策:稳健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 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 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 胡晓炼明确表示,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既能在经济偏热 时适当紧缩,也能在经济偏冷时适当放松,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 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她也提出2011年“稳健”政策的四大任务:其一,控制好 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 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 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 归常态,才能实现“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其二,保持贷款总 量合理适度增长。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 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 期的常态应对,转向合理适度的增长。其三,继续优化信贷结构,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 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其四,有效防范系统性金 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 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 慎管理制度框架。
2011年货币政策效果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2年货币政策
定调稳健趋于放松
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 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 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 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中央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 的表述 。2012年宏观政策 的重心将是“稳增长”优先,除非国内外的 经济基本面出乎预料地恶化,否则货币政策将平稳推进,稳健的货币政 策在2012年将回归“中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方向 趋于放松。2012年货币政策定调“稳健”,特点仍然是适时适度进行预 调微调。因此预测2012年的M2投放将被设定在14%左右的水平,回归历 史上比GDP和CPI增长之和高2到3个百分点的常态水平,低于2009年设 定的17%和2010年16%的目标。但是14%的目标仍然高于2011年全年M2 实际增长12%的水平,体现了预调基调下货币控制将趋于放松,这也与 会议提出的“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相契合。 彭文生认为,当前通胀有所回落,给货币政策的调整创造了空间, 央行也已经通过下调存准率等措施开始预调、微调。但此时如过度放松, 将有导致通胀反弹的风险。总体来看,未来信贷政策将对在建基础设施 建设、保障房建设、中小企业贷款等方面施以定向宽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经济适度减速 可以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带来契机,因此明年不能急于放松货币刺激 经济,而应从利率市场化、投融资体制、民间资本准入、政府职能转变 等方面深化改革,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