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理性思考解读

合集下载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指对个人的收入按一定比例征税,以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

针对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减轻低收入者的税负,可以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

高收入者因为税负的增加,实际收入减少,而低收入者因为税负的减轻,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实现了收入的再分配。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可以通过建立起逐渐累进的税率体系,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率,对低收入者征收较低的税率,使得高收入者在纳税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从而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改革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税率的制定是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确定不同层次的税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解决如何监督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纳税的问题,避免出现逃税、漏税等不正当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税率体系,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并结合实际经济状况,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税率。

在税率设计中,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得税率能够更好地反映税收公平原则。

为了确保个人所得税的有效征收,税法规定需要明确明确规定个人所得税的适用范围和税率,同时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大对逃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个人所得税知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促进收入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建立合理的税率体系、加强税收征管和纳税人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调节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分析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分析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分析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财富分配、促进经济发展而征收的一种税收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改革已成为当前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税收调节功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的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分析。

一、税收调节功能个人所得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项重要税收制度,具有调节财富分配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通过调节高收入者的税负比例,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通过采用差别征收等措施,可以鼓励人们增加收入、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改革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尤为重要。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1. 租税太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占国内税收总额的比例仅为10%左右,而在其他国家,这一比例通常在20%以上,甚至高达30%。

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负过轻,无法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2. 税收起征点过低。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低于大部分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这就导致了很多低收入者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3. 税制不够公平。

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一些漏洞,高收入者往往通过各种途径规避税收,使得税负分配不够公平。

三、改革的必要性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比重,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

2.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通过提高税收起征点、合理设定税率等措施,可以减少低收入者的税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3.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通过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减少税收漏税,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四、可能的改革方向1.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比重。

可以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同时降低低收入者的税负,实现税收调节功能。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总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财富的分配不平衡、城乡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分化等。

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就是一项旨在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影响、重要性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税制中,工资薪金所得者和非工资薪金所得者之间的差距较大,且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较低,导致很多收入较低的人无法享受减免税的政策。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实际上是在适度地增加工资薪金所得者的税负,减轻非工资薪金所得者的税负,从而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其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化的经济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工资薪金阶层和中等以上的收入人群才能实现稳定发展,而过去税制的弊端严重导致了这种结构的缺失。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数量,促进我们的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对策在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首先,加强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

通过加强收入调节政策,突出重点调节高收入者群体的收入,将税制改革的最大效应发挥出来,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其次,加大基层税务工作的力度。

在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基层税务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强宣传教育,使纳税人了解新的税制调整,便于广大纳税人更好地申报税款,并有效减少了灰色经济的存在。

最后,加强个税征收与社保制度的衔接。

通过加强个税征收与社保的衔接,加强社会保障步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改革面临的挑战。

总之,个人所得税改革是逐步缩小财富分配差距的重要举措,可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上述策略,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有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不属于主体税种。

占总体GDP的比重也较小,所以对我国经济而言,个人所得税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个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强。

据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1.6%,提升至2012年的5.8%。

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

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对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甚微。

按常理,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

据统计,2008 年,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 左右。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直接调节效力的政策工具,应进一步加强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二、原因分析1.从税制本身来看,设计不合理,有失公平。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

这种税制模式把我国个人所得根据收入来源的不同分成了11 个类别的税目,对于不同的收入来源采用的税率、费用的扣除标准等也不相同;对于同一个纳税人,其取得的收入类型不同,则其分别根据收入类型纳税。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指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以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结构来影响收入差距。

通过降低高收入人群的税率,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税率,可以减少收入差距。

降低高收入人群的税率可以鼓励他们增加消
费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税率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从而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该综合考
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注重调整税率结构,减少收入差距。

针对上述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机制,提高征收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税务部门的执法力量与能力,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
的征收率。

加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遵纳纳税义
务的积极性。

通过倡导合理合法的税务行为,减少税收违法行为,促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顺
利进行。

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使用,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医疗等
领域的服务水平,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税收抵扣减免政策,可以减少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在于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社
会公平,注重税率结构的调整和税收抵扣减免政策的优化,实现收入差距的调节。

还需要
加强税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纳税人的税法意识,提高纳税合规性,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的
有效实施。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领域的一项热点议题,因为这项改革将直接关系到亿万居民的生计。

本文从调节收入差距的角度,探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及对策。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目的个人所得税是国家通过对个人所得征税的方式,从而实现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之一。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始于1978年开展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了数次改革,但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完善之处。

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旨在通过进一步加强税收调节,减小收入差距,提升居民的税收意识,实现税收透明化和公民化。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推动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 改变原有税率结构,缩小收入差距。

此次改革提高了起征点,将个人所得税变成了类似累进制的结构,税率分5档,按收入分别为3%,10%,20%,25%,30%。

这意味着,较低收入的人群将会受益,有所减轻税负;而富人则需要缴纳更高的税款,可以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

2. 促进财富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

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机制,可以支持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穷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问题。

3. 提升居民的税收意识,增强公民素质。

个人所得税改革也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帮助居民了解税收本身的重要性,提高纳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税收制度的完善,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公民素质。

三、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解决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税收意识。

政府可以在加强宣传教育方面下大功夫,帮助居民了解税收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为居民提供税收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税收意识,使居民主动了解税法和税法意义,提高税收意识和纳税意愿。

2.建立科学的税收信息库和实时数据。

政府也可以建立科学的税收信息库,为社会提供更全面、及时的税收政策信息以及公共服务信息。

这样既有利于税收管理工作的实施,也可提高居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让社会各方面的人或机构更了解个人所得税相关法令,并从所得税纳税中获得实际受益。

个人所得税如何影响收入差距问题

个人所得税如何影响收入差距问题

个人所得税如何影响收入差距问题在当今社会,个人所得税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收政策,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发挥这一作用的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原理。

简单来说,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当个人的收入达到一定的标准,就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税款。

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他们的收入水平较高,往往会适用较高的税率。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例如,一位年薪百万的高管,其适用的税率可能会比一位月收入几千元的普通上班族高得多。

这样一来,高收入人群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纳税的方式被重新分配,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

相反,对于低收入人群,由于他们的收入未达到纳税标准或者适用较低的税率,他们所缴纳的税款相对较少,甚至可能无需纳税。

这使得低收入人群能够保留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还体现在税收优惠政策上。

例如,对于一些特定的收入项目,如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可能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个人从事特定的创造性活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人员的税收负担。

此外,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也对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常见的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

这些扣除项目能够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负。

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这些扣除项目往往能够更有效地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因为这些扣除项目与他们的基本生活支出密切相关。

而高收入人群虽然也能享受这些扣除项目,但由于其收入基数较大,扣除的金额相对占比较小。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调整也能够对社会的劳动供给和就业结构产生影响。

如果个人所得税税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减少劳动供给,尤其是高收入人群可能会选择减少工作时间或者从事一些税负较低的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效率。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依法获得的工资、薪金、稿费、特许权使用费、股利、利息、租金、特许权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各种形式的所得。

它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对策。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减少收入差距。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一般会对起征点、税率和扣除项目等进行调整,以达到减轻低收入者负担,增加高收入者负担的效果。

通过提高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减少低收入者的税负,可以缓解收入差距。

通过调整扣除项目,可以让低收入者更多地享受税收优惠,进一步调节收入差距。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有着积极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当个人所得税税率过高时,可能会对高收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更为科学的税收政策和更加细化的税收体系,以应对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减少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如何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既调节收入差距又促进经济增长,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不仅要照顾低收入者的实际需求,也不能过分压缩高收入者的发展空间。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该更加科学,不仅要注意税率和起征点的设定,还需要更加关注扣除项目的细化和差异化,以确保税收政策更加精准地照顾各类收入群体的需求。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更加积极的创新,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地制定税收政策,更加关注税收体系的细化和差异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平等的发展。

个人总结-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从个人所得税角度看中国收入分配问题]

个人总结-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从个人所得税角度看中国收入分配问题]

个人总结-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从个人所得税角度看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摘要] 本文以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现存的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后提出仅仅依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的观点,并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和收入分配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公平改革2010年我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大国。

但是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矛盾日益凸显。

特别是从2010 年下半年开始,物价上涨而个税不减,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正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加上贫富差距的扩大,惠民减税便成为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很多人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成为必要之举。

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呼吁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 元左右,立法最终将起征点提至3500元。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来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以应对物价上涨,实现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但笔者认为,想要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方法来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确实有点杯水车薪。

首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机制本身就存在着征税税基狭窄,征税不公平和征税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是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征税方法,其征税对象界定条件过于复杂,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

同时,由于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明确划分为11 的项目,无疑缩小了个税税基。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按月、按项征税的办法,让那些逃税的人有了可趁之机,个人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这几个原因都导致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流失。

二是我国将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分为11 个项目,每一个对象都有特定的税前扣除部分和特定的税率,导致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征收的过程中出现收入总额很大但是来源于不同收入渠道的纳税人负担了较少的税负,而使那些总的收入相对较小但是收入渠道单一并且收入集中的纳税人负担了相对而言较重的税负的不公平的现象。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收入差距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节收入差距,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的实际收入,也可以通过调节财富分配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

本文将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提高税制公平性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结构来减小收入差距。

通常来说,高收入者缴纳的税款较多,低收入者则支付相对较少的税款。

通过合理的税率调整,可以实现对高收入者更高的税率,对低收入者更低的税率,从而实现税制的公平性,减小收入差距。

2. 提高扣除标准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也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提高扣除标准可以减少其纳税额,从而增加其实际收入;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扣除标准的提高可能不会对其实际收入产生太大影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纳税额,从而降低其税负,实现收入差距的调节。

3. 增加税收调节作用二、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策1. 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进一步提高税收调节作用。

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政策,政府可以灵活地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收入差距的调节。

这需要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类纳税人的收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税收政策,以更好地实现收入差距的调节。

2.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政府需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通过提高税率和加大税收力度,实现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

这不仅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高收入者的收入差距。

在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的政府也需要通过其他社会政策,如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来实现对低收入者的支持,从而全面调节收入差距。

3. 完善税收征管政府应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加大对各类纳税人的监管力度,确保所有纳税人都按法律规定纳税。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个人所得税作为税收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会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影响一:增加中高收入者的税负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大目的是缩小收入差距,但现实情况是,税制改革往往会带来税负重分布的效应。

在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中国的中高收入者税负较轻,低收入群体则占了主导地位。

在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大多数中高收入者的税负将会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策:适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减免额度为了避免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中高收入者的税负增加,政府可以适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免税额度和减免额度。

例如,可以将低收入群体适度纳入免税范围,同时将相关减免额度进行适度提高。

这样可以缓解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压力,减轻收入差距扩大的风险。

影响二:有利于提高高素质人才的收入水平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群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高素质人才将获得更多的税前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的创新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策:加强对人才培养计划的管理虽然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提高高素质人才的收入水平,但如果不能配合其他政策,仅仅靠税制改革难以根本解决人才问题。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人才培养计划的管理,建立更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各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

影响三:缓解城镇化带来的收入差距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逐渐浮现。

政府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缓解城镇化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税制改革将打工者的税负降低,这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个税政策鼓励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关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关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通过调节税率、起征点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种重要政策工具。

在研究个人所得税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税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税率越高,高收入人群的税负就越重,从而能够有效地达到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然而,税率过高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来确定税率水平。

二、起征点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

如果起征点过低,可能会使很多中低收入者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进而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因此,起征点的合理确定能够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三、纳税人的抵扣、减免等税前调节的影响
除了税率和起征点,纳税人的抵扣、减免等政策也能够对于收入分配造成影响。

例如对养老保险、教育、医疗等费用的抵扣和减免,可以让纳税人的实际税负更加合理,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总之,个人所得税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其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都会对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和社会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所得税对于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不同收入群体的财政负担。

在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税收制度。

1. 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当前,许多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存在较高的税率和基本免征额偏低的情况,导致了低收入群体的税负较重。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当着重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提高起征点和适当调低税率,以确保低收入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收入。

2. 优化税收政策,防止财富积累高收入群体通常具有更多的财富积累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个人所得税,从而减少自己的税收负担。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对税收政策进行优化,增加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缴力度,防止财富积累导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 加强税收执法,优化税收征管税收执法的严格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加强税收执法,优化税收征管,对逃税、偷税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确保各类收入都能够得到纳税,从而减少收入差距。

二、对策1. 提高低收入者的税收优惠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当着重对低收入者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包括调整起征点、提高个税免征额、减少税率等措施,确保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不会因为税收而减少,从而缩小收入差距。

2. 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对于高收入者,应当加强税收调节力度,包括增加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查力度等措施,以防止财富积累导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4. 综合考虑税收改革的社会影响在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税收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以制定更加合理、公平、有效的税收政策。

5. 提高社会公民的税收意识通过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民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纳税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能主动充分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以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进行征税的一种税收形式,调整税率不仅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负,还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的情况下,纳税人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这将直接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相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高收入群体在纳税时需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款。

因此,税率调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然而,税率调整也有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积极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财富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适当调节富人的收入,减少财富集中,实现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二、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影响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提高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这将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特别是对于低收入者而言,降低个人所得税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缓解贫困问题。

然而,在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时需谨慎处理。

过度降低税率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给国家财政造成压力,并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此外,过度降低税率还可能加剧收入差距,使一些高收入者受益更多,不利于实现收入公平。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的合理性和建议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在制定个人所得税税率时,应综合考虑国家的财政状况、收入差距、社会公平等因素。

为了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个人所得税税率应该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来设定。

应采取较高税率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款,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同时,对于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可以适当降低税率,减轻其税负,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税收征管要加强,打击逃税行为,建立公正、透明的税收制度。

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纳税人的税收合规性,促进税收公平和社会稳定。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税制改革。

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人民群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的不满情绪逐渐升温。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了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

个人所得税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适当增加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收力度,使得贫富差距得到一定的缩小。

那么,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是什么呢?首先,个人所得税改革能够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没有明确的最低免征额,个人所得税税率低于20%。

这使得中低收入者所缴纳的税率较高,影响了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而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调整税率结构,可以降低低收入者的税负,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

其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促进全民税收意识。

税务部门将对高收入人群加大征收力度,有效地鼓励他们的纳税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挤压非法、灰色收入的空间,提升税收透明度和公平度,让更多人都意识到个人所得税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全民的纳税意识。

最后,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增强社会公平正义。

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性是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而通过个人所得税制度来调节,可以使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这有助于增加群众对政府公信力和道德形象的信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公正的认同感。

然而,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于调节收入差距的贡献,还需要不断完善。

例如:一、调整个税征收比例,适当降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税收减免比例,以实现税收公平。

二、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社会保障负担,减轻一些低收入经济人口的负担,并平衡社会财富分配。

三、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加强税务部门的效能和诚信监管,加强对于高收入人群和跨国公司的有效征收和监管,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所得征收的税收。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指针对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调节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公正。

1. 调整税率结构: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结构,降低高收入者的税负,提高低收入者的税负,从而减小收入差距。

可以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同时降低低收入者的税率,以实现税收的再分配。

2. 增设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通过增设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减轻其税负。

这样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减小收入差距。

3. 强化税收执法和监管: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通过强化税收执法和监管,加强对高收入者和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减少逃税和避税现象,从而实现税收公平和社会公正。

1. 完善税法和政策:完善相关税法和政策,明确收入的计算和征税方式,统一税收征管标准,降低税收不确定性,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加强对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了解和认同,增强纳税意识和自觉性,减少逃税和避税行为。

3. 增加税收征管的科技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漏税情况。

4. 开展综合税收改革: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综合税收改革,将其他与个人所得直接相关的税种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强税收公平和社会公正。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增设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强化税收执法和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完善相关税法和政策,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增加税收征管的科技支持,以及开展综合税收改革等对策,也将促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更好的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

对新一轮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思考

对新一轮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思考

对新一轮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

个人所得税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新一轮个人所得税调整,我们都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个人所得税调整应该以减轻广大人民群众负担为出发点。

近年来,我国税收逐渐完善,但个人所得税负担依然较重。

因此,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减少底层人民的负担,激发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应该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个人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严重。

因此,个人所得税调整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高收入群体加大税收力度,以提高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

可以采取分级税率制度,将高收入者的税率提高,确保他们承担更多的纳税责任,为改善贫富分配使尽一份力量。

此外,个人所得税调整也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合理调整。

我国地域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成本差距较大。

因此,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税率应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可以适当提高高收入地区的税收比例,降低低收入地区的税收压力,以保证不同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

另外,个人所得税调整还需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情况。

比如,对低收入群体、农民工、母婴家庭等特殊群体可以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对于创业创新者和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少税负,激励他们的创业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外,个人所得税调整还需要加强对税收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在实施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税法的执行,避免个人逃税行为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税务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体而言,新一轮个人所得税调整应以减轻广大人民群众负担、增加收入再分配公平性为目标,注重考虑区域特点和特殊群体情况,并加强对税收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通过合理的调整,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背景介绍: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重要的税收方式,通过对个人所得征收税款来调节收入差距,推动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1.减轻低收入者负担: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通过增加起征点或调整税率等方式,减轻低收入者的税负,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缩小收入差距。

2.增加高收入者负担: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实现对高收入者的红istributive justice(分配正义),缩小收入差距。

3.激励收入再分配: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负,提供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激励,促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参与收入再分配,并促进社会公平。

对策:1.提高起征点:扩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免税或减税,减轻他们的税负,增加收入分配公平性。

2.调整税率结构:适当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增加其税负,实现对高收入者的红istributive justice(分配正义)。

在调整税率结构时,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就业水平等因素,避免负面影响。

3.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者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公益事业、慈善捐赠等,实现收入再分配。

要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管力度,避免滥用和逃税行为。

4.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打击逃税行为,确保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公正。

要加强对税务部门的监管,提高税收征管的透明度和效率。

5.增加税收宣传: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增强纳税人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税收公平和社会发展。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增加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可以实现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革。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来调节收入差距,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 提高起征点和调整税率结构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提高起征点和调整税率结构可以直接影响到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税负,从而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

通过提高起征点和调低税率,可以使低收入群体减轻税收负担,增加其实际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收入差距。

2. 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和增加税收优惠限制,可以有效地减少高收入者的税收优惠,增加其税负,从而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

3.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还应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特定群体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度或者税收补贴,可以直接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

1. 加强税收执法和监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税收执法和监督,在税收征管方面提高效率,严格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只有加强税收执法和监督,才能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顺利实施,从而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2. 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对策之一。

应该加强对纳税人的信息采集和管理,提高征管效率,加强对高收入者和特定群体的征税监管,保障税收的公平和合理性。

3. 强化宣传和教育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纳税人对新税法的认知和理解。

只有通过宣传和教育,才能使税法的实施得到认可和支持,从而确保税收改革的良性发展和有效实施。

4. 加强税收政策的协调和配合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强化政策的衔接和整合,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

只有通过各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使税收政策的实施更加有效,发挥其对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9-17作者简介:李红霞, 女, 北京市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财政与税收政策。

支振锋个税起征点, 真意在数字之外[N] 法制日报, 2010-03-30.刘桓调起征点与CPI 挂钩中产们的个税改革猜想[N] 中国经济周刊,2010-08-04. 张魁兴个税改革应在税制上下工夫[N] 中国青年报, 2010-07-21.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理性思考R ati ona lTh i nki ng on Personal Inco m e Tax to A dj ust Inco m e D i stri buti on G ap李红霞L IH ong x i a(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摘要]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中, 30年多来一直微调的个人所得税制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目前部分民众对收入分配存在比较强烈的不公平感, 甚至提出了国富民穷的观点, 要求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呼声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出发, 分析目前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极其有限的制约因素, 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提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免征额纳税能力混合税制纳税意识[中图分类号]F810 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10 11-0010-05一、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分析自1799年英国首创现代意义上的个人所得税以来, 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 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组织财政收入,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方式来调节收入分配, 在理论上不失为一个可行的策略。

按照马斯格雷夫的理论分析, 所得税和财产税类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显著, 所得税是在收入分配流量环节进行调整, 而财产税是在财产存量环节进行调整。

所得税类又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最佳, 通过累进税率和免征额的方式, 达到所得多的多征税, 所得少的少缴或不缴税的目的, 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优化。

从近些年看, 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已频繁调整, 1980年个人所得税为800元的免征额, 2006年1月1日起, 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 2008年3月1日起调整到2000元。

尽管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实践证明个人所得税改革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并不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现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展与风险同在的矛盾凸显期 ,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世界银行测算, 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 389, 到2009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 47, 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 说明我国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了。

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 1978年是2 6:1, 2009年城乡收入比为3 33:1,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

为什么跟老百姓最接近的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上没能给民众一个惊喜呢? 主要是大众对其有过度期盼的心理, 将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灵丹妙药。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近的统计数字, 2009年底全国从业人口是7 8亿, 在这7 8亿中只有6000万人交纳个人所得税, 约占从业人口的7 7%, 其余92 3%的从业不纳税群体, 月收入基本都在2000元以下。

如果免征额上调500元, 全国将减少10%的纳税人; 如果免征额达到5000元, 纳税人就更少了。

全国有九成多的人不用纳税, 这在事实上导致了一种尴尬, 92 3%的从业人口由于收入偏低, 免缴个税, 而对真正的高收入群体, 由于大量避税逃税, 也无法足额征缴。

2002年个税收入占税收的比重达到7 13%, 此后徘徊不前, 甚至开始逐步下降到2009年的6 26%。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 从1980年到2008年期间两次提高了免征额, 每提高一次, 都导致上千万人离开纳税人队伍。

2010年第11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如果再提高个税扣除标准, 会出现怎样一个局面呢? 根据财政部2009年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表明, 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 受惠最多的是高收入者, 中等收入者得益少, 低收入群体会成为利益的受损者。

比如将扣除标准提高至3000元/月, 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税负只能减少100元/月, 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税负减少350元/月; 将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 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受惠175元/月, 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1050元/月; 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0000元/月, 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仍然只受惠175元/月, 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2800元/月。

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收入主要用于补助弱势群体等, 如果免征额提高过多, 高收入者交税大量减少, 国家财政收入也就减少, 国家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就会受影响。

因此, 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后, 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不仅不能得益, 反而成为利益受损的主要群体。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有限呢? 影响个人所得税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又是什么呢? 其实真正影响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功能的并不是个人所得税本身, 而主要在于目前个人所得税计征模式缺陷和纳税环境的缺失。

二、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是将要素分配放在第一位的, 而对其结果进行再分配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则放在第二位。

目前的问题是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处于强势地位, 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足。

初次分配不公平的大格局一旦形成, 二次分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格局困难重重, 政府只能在此格局基础之上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干预手段, 在局部或某一环节上作出调整和修正。

而政府能够依据法律只能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规范性比较高的手段就是税收了。

因此, 税收就承担了在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任, 由于我国目前调节财富存量的税种如:房地产税、遗产与赠与税是缺失的, 所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任理所应当就落到了个人所得税的肩上。

在西方国家, 个人所得税又被称为罗宾汉税种 , 担负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的重任。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良税 , 深受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所重视, 并纷纷将其作为主体税种, 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较高。

如2008年, 美国个人所得税占联邦税的57%, 占美国GDP 比重为10 17%。

为什么个人所得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就能取得良好的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双重效果, 而我们国家这两方面都存在缺失呢? 主要制约因素如下:1 分类征收模式无法真实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征收模式, 没有就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内的全部所得综合计算征税, 难以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 无法真实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按照税收横向公平原则, 要求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必须交纳相同的税收, 但到底如何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呢? 纳税人取得同等收入就具备相同的纳税能力吗? 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纳税人处境不同, 即便取得同等收入也不意味着具有相同的纳税能力。

如具有同样收入的两个纳税人, 一个纳税人养活一家四口, 另一个纳税人是一个人吃饱, 全家不饿 , 他们俩的纳税能力决不可能相提并论。

纳税能力应该反映纳税人的生活负担和赡养义务, 如果纳税人家庭负担重, 需要的生活费用高, 则比起具有相同收入的纳税人来说, 纳税能力就应该低一些。

而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根本没有这方面人性化的考虑, 在设置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时, 一律按照2000元给予扣除, 这使得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大打折扣。

个人所得税没有计算家庭人口, 没有考虑赡养系数, 这样人均的税收负担差异就很大, 就违背了个人所得税的最基本原则公平原则。

2 税率设计档次偏多, 税率过高, 负担不公平中国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5月1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3月31日, 全国共有268 9万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到税务机关办理了2009年度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占全部纳税人的比重仅为4 5%, 这部分高收入纳税人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一般为25%左右, 适用30%以上税率的纳税人寥寥无几, 每月工薪所得超过10万元需要适用45%边际最高税率的纳税更是凤毛麟角, 在实际执行中可谓形同虚设。

况且, 税率越高, 对纳税人偷逃税的诱惑就越大, 避税、逃税事件也就越容易发生, 客观上增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大了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

因此这种边际税率过高、税率级次过多的设置是不尽合理的。

西方国家不等额税率在适用上比我国灵活很多, 其带有波动的减速累进模式, 累进性比我国更强, 累进效果更好。

西方一些国家充分考虑了广大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低税率的级距较大, 覆盖的人群广泛。

而我国5%的最低边际税率只适用于月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的人群, 范围显得过于狭窄, 让很多纳税人感觉这种制度只是为国家多征收税收, 而没有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承受能力, 它因此也打击了广大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3 一些纳税人纳税意识淡漠古往今来, 皇粮国税的理念, 在人们心目中已根深蒂固, 虽然皇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而国税给民众的概念, 仍然只体现了强制性 , 而缺乏自愿性和主动性。

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 目前我国纳税人意识总体上还较为淡薄。

自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内, 我国经济社会是在一种趋于无税的状态中运行的, 这就直接导致全民纳税意识淡漠。

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 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 少数人存在侥幸心理和财不外露的传统心理, 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另外,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税收政策目标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中倾斜于效率, 导致纳税人心理失衡。

与其他税种比, 个人所得税在培养公民纳税意识方面有其独具特色的优势, 因为它直接对居民个人征税, 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 对民众的影响最大, 纳税人的感受也最深, 也非常关注税款的来源和去向。

目前我国政府预算存在财政收入使用不够透明, 老百姓对税收的知情权一直得不到落实的状况, 纳税人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不对等, 使老百姓对交纳个人所得税存在质疑。

如老百姓一直十分关注的三公消费到底花掉多少了税款, 至今仍然是个未知数。

而一些政府官员凭借职权寻租 , 浪费国家财政资金, 出现了很多职务腐败的贪官, 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纳税人纳税的积极性。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必然是: 不知道交的税哪去了, 我为什么要纳税 ? 如果政府不能详尽地列出税收的使用清单, 明明白白告诉纳税人税款到底花落知多少 , 纳税人纳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就无法全面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