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甲肝、戊肝以急性肝炎为主,也可引起重型肝炎及淤胆型肝炎;乙型、 丙型、丁型肝 炎则可引起各型肝炎。急性肝炎可出现广泛肝细胞变性, 以气球样变最常见,有散在的 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轻度慢性肝炎 除上述改变外,汇管区有或无炎症细胞浸润、扩 大,可见轻度碎屑坏死, 小叶结构完整。中度慢性肝炎汇管区炎症明显,伴中度碎屑坏 死;小叶 内炎症重,伴桥形坏死;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4. 丁型肝炎 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 IgM或HDAg阳性。急性感染时 HDAg仅在血中 出现数天,随之出现抗-HDV IgM,持续时间也较短。 慢性感染时抗-HDV IgG持续升高。
5. 戊型肝炎 诊断有赖于血清中抗-HEV 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找 到HEV颗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HAV经口进入人体后,经肠黏膜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最终侵入肝
脏,在肝细胞内增殖,随即通过胆汁排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早期的临床 表现是HAV本身的致病作用,而随后发生的病理改变则是一种免疫介导 的损害。 HBV进入机体后,迅速通过血流到达肝脏和其他器官。乙肝的组织损伤 主要由于机体 的免疫应答所致,但也不排除病毒本身引起组织损伤的可 能性。HBV所激发的免疫应答, 一方面清除病毒,另一方面可造成免 疫损伤。一般认为,免疫功能正常时,表现为急性肝 炎,最终HBV被 清除;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易成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免疫 应 答过强时,临床上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免疫耐受时,不能诱发免疫 应答,成为HBV无症 状携带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2)黄疸期:自觉症状有所好转,但黄疸继续加重,巩膜和皮肤出现 黄染,约2周内达 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阻塞性黄疸表 现。肝肿大、压痛及叩击痛。约10% 的患者有脾肿大。此期约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 逐渐恢复正常。 此期持续2~16周,平均1个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二)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甲肝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甲肝潜伏期末
至发病后10 日,传染性最大,出现黄疸后20天始无传染性。乙肝传染 源包括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பைடு நூலகம் 携带者,以后两者最为重要,HBeAg、 HBV-DNA阳性者传染性强。丙肝患者是丙肝的传 染源,以慢性患者较 为重要。丁肝常发生在乙肝的基础上,慢性患者与携带者是丁肝的主 要 传染源。戊肝传染源以急性患者为主。慢性庚肝患者中,仅有半数左右 患者有转氨酶升 高,常与乙肝、丙肝同时感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重度慢性肝炎汇 管区炎症重或伴重度碎屑坏死;桥形坏死范围广泛,累 及多个小叶;多数纤维间隔,致小 叶结构紊乱,或形成早期肝硬化。急 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呈大块坏死(坏死面积≥肝实质的2/3)或亚大块坏死。 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伴有肝细胞再生。慢性 重型 肝炎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淤胆型肝炎除轻度 急性肝炎变化 外,还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肝细胞内胆色素滞留,出 现小点状胆色素颗粒;汇管区水 肿和小胆管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
(三)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1. 甲型肝炎 (1)血清标记物:抗-HAV IgM阳性,提示HAV现症感染。抗-HAV
IgG阳性,提示过 去感染HAV而产生的免疫。 (2)粪便标记物:用组织培养或动物接种法均可从粪便中可检出HAV
颗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2. 乙型肝炎 (1)血清免疫学标记物:①HBsAg(+)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
2.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轻型的肝炎,症状、体 征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无黄疸。发生率则远高于黄疸型。本型病程 长短不一,大多于3~6个月内恢复健康,但部分病例病情迁延转为慢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二)慢性肝炎 1. 轻度慢性肝炎 过去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重型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
数及中性粒细 胞均可增高。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 (二)肝功能检查 1. 血清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2)分子生物学标记:HBV-DNA检测常用斑点杂交法或PCR法检测。 血清HBV-DNA阳性表明HBV有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
3. 丙型肝炎 抗-HCV是有传染性的标记而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CV于 丙型肝炎恢复 或治愈后仍持续存在。抗-HCV IgM或(和)HCV-RNA阳 性可确诊。
4. 丁型肝炎病毒(HDV) 是一种缺陷性RNA病毒,直径35~37nm, 必须依靠HBV或 其他嗜肝DNA病毒的帮助才能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 肝损害。它的外壳有HBsAg。HDV只 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血清中一般 检测不到游离的HDVAg,但可检测到抗-HDVIgM,提示 现症感染。
5. 戊型肝炎病毒(HEV) 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无包膜,直径 27~38nm。血清 中可检测到抗-HEV,IgM和IgG型可同时出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2. 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病毒可通过饮食、饮水及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 传播,即粪-口 途径。乙、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可 经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液 透析等方式传播;其次是生活上的密 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哺乳、 喂养)和性接触也 是乙、丙肝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HGV和TTV则主要见于静脉药瘾者和 输血者。
HBsAg阴性不能 排除HBV感染,因为可能有S基因突变株存在。 HBsAb(+)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 去感染产生对HBV的保护性 免疫。HBsAb(-)说明对HBV易感。②HBeAg持续(+)表 明存在 HBV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HBeAb持续(+) 提示HBV复 制处于低水平,HBV-DNA可能已和宿主DNA整合,并长期 潜伏下来。③HBcAg与HBcAb HBcAg(+)意义同HBeAg。HBcAb (+)提示为过去感染或现在的低水平感染;高滴度 HBcAb IgM(+) 提示HBV有活动性复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3. 慢性重型肝炎 表现为在慢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 出现上述重型 肝炎的表现,预后差,病死率高。
4. 淤胆型肝炎 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 如皮肤瘙痒、 粪便颜色变浅、肝肿大、乏力,但消化道症状较轻,黄疸 可持续2~4个月或更长。血清胆红 素明显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转 氨酶中度增高。多数患者可恢复,仅少数发展为胆汁 性肝硬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肝炎 1. 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程约2~4个月,分为3期。典型表现为: (1)黄疸前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
恶心、腹胀、 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至浓茶色。本期持续1~21 天,平均5~7天。
反复出现乏力、 纳差、头晕、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血清转氨酶反 复或持续升高。肝活检仅有轻度肝炎 病理改变,病程可迁延数年。 2. 中度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各消化道症状、乏力、头晕、失眠及 肝区痛等明 显,肝肿大,质地中等以上,可伴有肝掌、蜘蛛痣,进行性 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尤 其是血浆蛋白改变,肝脏纤维化指标升高。 肝活检仅有中度肝炎病理改变。 3. 重度慢性肝炎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 改变与临床上 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病理】 (一)病原学 上述7种病毒中,除乙肝病毒和TTV属DNA病毒外,其余均属RNA病毒
。 1 . 甲 型 肝 炎 病 毒 ( H AV ) 是 一 种 微 小 核 糖 核 酸 ( R N
A ) 病 毒 , 球 形 , 直 径25~29nm,无包膜,内含单股正链RNA。 HAV在外界抵抗力强,能耐受56℃30分钟,在干 粪中25℃能存活30天, 贝壳类动物、水、泥土中可存活数月。但煮沸5分钟、紫外线照射1 小 时、3%甲醛25℃5分钟均可灭活。HAV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 系统。
(AST)分别主 要存在于在肝细胞浆内及线粒体中,肝细胞损伤时即释 出细胞外。各型急性肝炎自潜伏期 ALT就开始升高,直至黄疸消退后 2~4周才恢复正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2. 血清蛋白 肝损害时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导致血清白蛋白减少。 3. 血清和尿胆色素 急性肝炎早期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期尿胆红素及
3. 丙型肝炎病毒(H CV ) 是直径为30~80nm的单股正链RN A 病毒 ,球形颗粒。1∶1 000甲醛6h、煮沸5分钟或60℃10h可被灭活。只有1 个抗原抗体系统。血中一般检测 不到HCVAg,但可检测出抗-HCV阳性, 提示有传染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6. 庚型肝炎 和TTV主要依靠PCR法检测血清中HGV-RNA和TTV-DNA, 抗体检测及 意义尚在研究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3. 易感人群 甲肝多发生于6个月后的儿童及青少年,随年龄增长,由 于隐性感染而血 中抗-HAV阳性的人逐渐增多,易感性递减。甲肝病后 免疫一般可维持终生。乙肝则普遍易 感,高峰年龄为20~40岁,高发区 的高峰年龄为4~8岁。随年龄增长,由于隐性感染获得免 疫力者逐步增 加,临床上携带者、慢性患者较多见。对于丙、丁、戊肝,未感染者均 普遍 易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三)重型肝炎 1. 急性重型肝炎 亦称暴发型肝炎,常有诱因,病情在10天内迅速恶化,
出现黄疸迅 速加深,明显出血倾向,肝脏迅速缩小,高度腹胀,腹水迅 速增加,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 不全(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肝功 能损害严重,血清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上,凝 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 凝血酶原活动度<40%等。病程不超过3周。 2. 亚急性重型肝炎 临床症状与急性重症肝炎相似,但病程超过10天。 本型亦可因发 生肝昏迷、肝肾综合征而死亡,或发展成坏死后肝硬化。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2. 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由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的完整的DNA颗 粒,环状,直 径42nm。其外壳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糖蛋白与细胞脂肪,核心则由 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 原(HBcAg)和HBeAg组成。HBV抵抗力很强,能 耐受60℃4h和一般 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65℃10h或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6. 庚型肝炎病毒(HGV) 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是 1996年美国首 先报道发现的一种新病毒,但对HGV的致病性尚待进一 步研究。
7. 输血传播病毒(TTV) 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DNA病毒,是1997年年 底由日本学者 首先发现的一种可能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病毒。
尿胆原均增加; 淤胆型肝炎时尿胆红素强阳性而尿胆原阴性。血清胆红 素升高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 4.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主要由肝脏合成,肝病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且与肝损害 程度成正比。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凝血酶原时间比正 常对照延长一倍以上时提示肝损 害严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