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特色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显特色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紧贴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学校专业结构还未能完全面向市场、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能适应国家和首都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例如,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专业比重偏低、招生少,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首都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存量偏少等。

2.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比例失调

传统学科专业占据优势地位,而新兴学科专业则处于劣势地位。由于传统学科汇聚了一批名家、权威,形成了稳定的学术梯队和完整的院、系、所结构,招生体系较为完善,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

3.出现了专业结构趋同现象

在调整专业结构的实践中,出现了专业结构与其他高校趋同现象,难以凸显学校的特色,导致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和特色不突出。

优化专业结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学校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时,应遵循专业结构自身发展的规律,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适应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为国家和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可行性原则

优化专业结构需充分考虑学校的性质、类型、传统、发展基础、服务面向等因素,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学术发展水平、服务对象等进行科学定位,并基于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实际基础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3.综合性原则

专业结构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各类高校专业结构

演变的共同趋势。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基础和实际需求朝着学科专业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加速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

4.前瞻性原则

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特点,学校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时应充分考虑到将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提前做好人才预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做好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

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

1.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结构优化

方向

随着国家和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发展趋势

变化,人才市场的社会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因此,学校紧密结合首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面向首都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将属于能源材料工业领域的材料类相关专业、属于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机械类各专业、属于信息产业领域的电气信息类各专业,以及金融、贸易等专业均整合为按大类招生,积极发

展新型交叉学科专业,新增物流工程、德语、安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工程管理等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技术管理领域的专业,力争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凸显优势学科专业特色

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行业性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具有明显优势,如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但与此同时,专业分布窄已成为发展瓶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材料、冶金等优势、特色专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保持并凸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通过强势专业带动基础学科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筛选并培育一些新专业方向,以适应首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高新产业的需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大专业招生,涵盖8个专业(方向),其中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等方向均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高分子物理化学、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聚合物加工的新兴前沿学科之一,涉及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本专业方向依托材料物

理与化学和材料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相关基本技能的高级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人才。

2007年,学校新增安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依托矿业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填补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口;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学生具有脑与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等宽广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操作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信息网络、电子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业、教育、医疗、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学校将进一步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寻找专业建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集群,从专业的孤立发展向学科专业交叉协同发展的转变,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

3.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产业学科专业建设,增强服务首都

经济发展能力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指出:要不断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改造提升商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物流业发展等。因此,学校也不断加强能够为现代服务产业提供人才的专业,如物流、金融、贸易、外语等。

例如,新增的德语专业,是在学校成功建设英语和日语专业的基础上,根据首都经济发展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于2002年筹建,2007年正式获批招生的。该专业主要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语言基本功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并且具备一定经贸知识的复合型德语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科研机关以及教育机构从事翻译、管理、科研和教育等工作。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整合为按类招生,旨在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其中,金融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机构和企业从事财务、风险管理和投资咨询的专门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外经、外贸专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