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王礼东

【摘要】企业内控制度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重点论述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与防范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法人治理机构;防范对策

【作者简介】王礼东(1967 ),女,辽宁普兰店人;辽宁昱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企业的内部风险普遍存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何识别、评估、分析风险,实施风险解决方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风险信息的取得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收集不到风险信息,风险管理就无从谈起。而内部控制是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这种嵌入式的工作方式,恰好为风险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见内部控制是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存在的。

一、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一)领导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部控制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三)内部审计控制薄弱。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有不少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领导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中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迎接新经济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

(六)我国未把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法律责任。《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出现的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刑事及经济处罚。这样就使得那些蠢蠢欲动者的造假成本增加,相应减少造假几率。而目前在我国从法律角度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制建设、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等相关方面的行为准则的实质性约束。大多数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有名无实,权力集中、缺乏制衡、财务信息不对称、控制环境薄弱、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等,都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

政管理法规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积极帮助和支持路政管理工作,密切与公安、水利部门及乡(镇)政府间的合作关系,避免人为因素对公路桥梁造成损害。

三、结语

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处于当前农村公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既是整个公路桥梁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工作,确保公路桥梁安全、稳定通行。

【参考文献】

1.王顺龙.浅议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成扬.对目前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交通世界,2011

·

742

·

二、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防范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国内一些大型公司目前已经或正在建立符合上市地和中国法律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以COSO框架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按照其要求规范化运做。这是一个好的迹象。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改善中国内陆地区的投资环境、树立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良好、诚信的形象,就必须在内陆上市公司中大力推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国家相关机构应从立法角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约束和准则规范;上市公司应该在2 3年内逐步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模式可以以COSO框架为基础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来设计、运行。另外,还要加重对于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同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使得注册会计师保持其执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认可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发挥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实现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集中对称分布走向分散对称分布。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例,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和终极所有者缺位,目前的治理结构表现出“行政干预———经营者控制”的基本特征。为了实现治理结构的效率改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由行政干预下的股东主权模式转变为企业主权模式,可以以转让部分国有股权的方式使公司的股权结构多元化、合理化,公众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从而使公司目标是为了追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收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服务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真正实现治理结构的效率改进,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每一位员工要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理念,应当知道个人职责对公司风险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在公司内部的作用和责任与他人有怎样的关系,这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充分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的前提。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信仰、道德、理念、规则和行为不断强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所凝聚的力量。因此,企业内部的文化学习、宣传和鼓励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领导者的言行对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言行将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涵。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受到企业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和素质的影响。企业负责人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上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要珍惜国家、投资者和职工给予自己的工作机会,踏实敬业,一切从企业发展着想,自觉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价值观念的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办好。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一种统一,不是简单的命令式和形式上的认同。要想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必须要使企业员工在价值观上达到一种统一,要对统一的行为标准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潜移默化所塑造的企业风格,才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进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质和形式要有机结合。既要注重内涵,又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作为一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经常需要团结协作,具有团队精神是力量的象征,充满竞争力的表现。任何个人的自我价值都可以通过这种集体的力量得到发展和实现。企业要创造保护、倡导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良好氛围。

(四)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内控责任。风险管理的起点是风险识别,是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我们有责任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将风险进行分类,并追溯导致风险产生的各种因素。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识别的目标,就是要广泛、持续地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发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要充分利用内控规范并使其得到不断地优化。内控规范是根据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征求相关责任岗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使用内控规范是责任岗位执行人的本分,严格执行内控规范,使每项业务得到恰当处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合理保障了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体制与机制的关系,仅有内部控制这个体制,而无风险管理的意识,则内控管理就是空架子,缺乏灵魂。有了风险管理意识,而无内部控制框架,则风险管理就失去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也易形成风险管理目标的缺失。

(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受权控制要求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同时也要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控制制度使经济业务在处理时,有关人员能够互相制约、相互监督。业务记录控制。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书面文件控制。书面文件控制是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制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或悬挂在办公室、仓库等公众场合。人员素质控制。人员素质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从而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的路径选择[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

2.陈志斌,陆瑶.内控规范制定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8

·

84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