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篇一:课题自我鉴定】
课题自我鉴定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立项的时间,研究的年限,选题立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
义等。(意义)
课题研究思路是否清晰,设计是否科学,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规范,
是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先进性等。(科学性和
规范性)
研究工作和贡献。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做法、操作模式、形
成的教材等)、达成的目标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教育效果、区域
推广、发表论著等)综述。(创新性)
结论性评价。课题研究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到达了研究目标,达到的水平(范围:国内、省内、市内;比较:同期同类研究;水平:领先、先进),是否值得推广,以及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研究
的方向或问题。(研究水平和应用价值)
自我鉴定意见行文样式
(范例)
本课题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读写分离、效益低下等现实问题,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认真整合和积
极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的有效策略,并最终形成切实可行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立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
问卷调查、实践总结等研究方法,主要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
现状、改进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最终探索出了
以“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的有效
策略,并形成了以“猜读导学、自读质疑、互动设疑、拓展创读”为
基本特征的“四环节”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初中语文阅
读教学的基本现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题研究指导思想正确,理论观点鲜明,研究方法(比较)科学,研究过程认真扎实,研究步骤完整、严密,研究成果(比较、相对)可靠,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或推广)后,取得了理想(较好)的研
究成效,在同类学校、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先进、较高)水平。《新形势下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与实验》自我鉴定意见
《新形势下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与实验》是2002年3月立项
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经过课题组近五年的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该课题针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实际和
在这种变革中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开展德育活动,旨在提
高农村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
义和理论意义。
课题研究对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当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在思想道德
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农村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分
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推动农村中小学德育
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课题研究针对传统德育在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
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德育活动的改革实践。一是针对传统德育不尊重儿童人格,把儿童作为一张“白纸”,
任意涂抹,把德育作为社会控制个人的工具的弊端,改革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发展观。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
选择权,注重少年儿童生存发展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性。
二是针对传统的德育不切实际地把连教育者本身都达不到的目标作
为对全体学生的现实要求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目标,把培养“具有
社会主义道德的合格公民”作为主要德育活动目标。三是针对传统德
育内容要求过多、过高,不能落实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内容,加
强基础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四
是针对传统德育注重灌输,注重道德认知而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和道德行为,造成学生知行脱节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方法,注
重实践体验教育,并正确处理了体验活动中的几个关系,有利于解决
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双重人格”问题,促进了实验学校学生思想
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改革,对于优化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
提高农村学校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
理论价值,对于改进目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提高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
们认为,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乡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专题调查
研究的空白,针对乡镇社会经济状况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开展
的德育活动行动研究也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
理论价值。“十一五”将立题“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的人文关怀研究”
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
【篇二:课题研究自我鉴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自2013年9月起,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
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性教学的研究》
的子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
体课题组教师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的学习、课题
研讨和活动探究,对新课程的理念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紧密整合的思
想方法有了飞跃,而且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在实
验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参加市评优课;撰写的相关
教学论文、在市以上评比中获奖。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均得到了提高。
推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解决问题
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日益浓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
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在课题实验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反思,真实地总
结自己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
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
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