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归纳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归纳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归纳

P

·

α

L

β

D C

B

A

α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

,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L

A

· α C

·

B ·

A

· α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

a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我们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注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大于90?)。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 —— 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共面直线

=>a ∥c

2

π

a α a∩α=A 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β

b β

a∩b = P 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α

a β a∥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 a a∥b

β∩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L

p

α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

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 l β

B

α

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若直线a、b都和平面α平行,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异面

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

【解析】可以画出直线a、b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图形.

【答案】D

2.给出下列结论:

①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③若直线a∥b,b?α,则a∥α;④若直线a∥b,b?α,则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解析】①直线l还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①错误;

②直线a还可能与平面α相交,所以②错误;

③直线a还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③错误;

④平面α内,与直线b平行的直线都与直线a平行,所以④正确.

【答案】A

3.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的六条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共3对,分别为AP与BC,CP与AB,BP与AC.

【答案】C

4.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D.无法确定

【解析】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无数条,包括相交垂直和异面垂直.

【答案】C

5.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取一条直线,若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个数().

A.有限个

B.无限个

C.没有

D.没有或无限个

【解析】两平面相交或者平行,因此这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或有无限个公共点.

【答案】D

6.一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则这两个平面().

A.平行

B.相交

C.平行或重合

D.平行或相交

【解析】若三点在平面的同侧,则两平面平行;若三点在平面的异侧,则两平面相交.【答案】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b,那么直线a∥平面α.

③若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平面α相交,那么另一条也与平面α相交.

④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相交,那么直线a在平面α内.

A.0B.1C.2D.3

【解析】只有③正确.

【答案】B

8.a,b是两条直线,α是一个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如果a∥b,b?α,那么a∥α;

②如果a∥α,b∥α,那么a∥b;

③如果a∥b,a∥α,那么b∥α.

其中真命题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①中,a有可能在平面α内,故①不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故②不正确;③中,b有可能在平面α内,故③不正确.综上可知,选A.

【答案】A

9.平面α,β满足α∥β,直线a?α,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a与β内的所有直线平行;②a与β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③a与β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不相交;④a与β无公共点.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解析】因为α∥β,直线a?α,所以a与β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由此可知①错,其他均正确.

【答案】C

10.已知A、B、C、D四点不共面,且AB∥平面α,CD∥平面α,AC∩α=E,AD∩α=F,BD∩α=G,BC ∩α=H,则四边形EFGH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答案】A

11.若平面α外的直线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θ的取值范围是().

A.(0,)

B.[0,)

C.(0,]

D.[0,]

【解析】当a∥α时,θ=0;当a⊥α时,θ=;a和α斜交时,θ的取值范围是(0,),综上,θ的取值范围是[0,].

【答案】D

12.P为△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

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解析】∵PA⊥PB,PA⊥PC,∴PA⊥平面PBC,

∴PA⊥BC,即①正确,同理可证得②③正确.

【答案】D

13.室内有一根直尺,无论怎么样放置,在地面上总有这样的直线,它与直尺所在的直线().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垂直

【答案】D

14.若平面α、β互相垂直,则().

A.α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于β

B.α中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β

C.平行于α的直线垂直于β

D.α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β

【答案】D

1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则点A1到截面AB1D1的距离为().

A. B. C. D.

【解析】利用三棱锥A1-AB1D1的体积变换:=,则×2×4=×6×h,解得h=.

【答案】C

16.点P是等腰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PA=8,在△ABC中,底边BC=6,AB=5,则P到BC的距离为().

A.4

B.5

C.3

D.2

【解析】作AD⊥BC于D,连接PD,易证PD⊥BC,故PD的长即为P到BC的距离,

易求得AD=4,PD=4.

【答案】A

17.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1)?m∥n;(2)?n∥α;(3)?m⊥n.其中推理正确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解析】若则m∥n,即命题(1)正确;若则n∥α或n?α,即命题(2)不正确;若则m⊥n,即命题(3)正确.故选C.

【答案】C

18.如图,平面α∩平面β=l,A∈α,B∈α,AB∩l=D,C∈β,C?l,则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是().

A.直线AC

B.直线AB

C.直线CD

D.直线BC

【解析】∵D∈l,l?平面β,∴D∈平面β.

∵D∈AB,AB?平面ABC,∴D∈平面ABC,

∴D在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上.

∵C∈平面ABC,且C∈平面β,∴C在平面β与平面ABC的交线上,

∴平面ABC∩平面β=CD.

【答案】C

二填空题

1.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5,又AD=6,BC=8,则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

【解析】取AC中点G,连接EG,FG,

在△EFG中,EG∥BC,EG=BC=4,FG∥AD,FG=AD=3,又知EF=5,

∴∠EGF=90°,∴AD与BC所成角为90°.

【答案】90°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D和B1D1分别是正方形ABCD和A1B1C1D1的对角线.

(1)∠DBC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同;

(2)∠DBC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反.

【解析】(1)B1D1∥BD,B1C1∥BC,并且方向相同,所以∠DBC的两边与∠D1B1C1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同.

(2)D1B1∥BD,D1A1∥BC,并且方向相反,所以∠DBC的两边与∠B1D1A1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反.

【答案】(1)∠D1B1C1(2)∠B1D1A1

3.若a?α,b?β,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解析】可能异面,也可能存在平面γ,使a?γ,且b?γ,即a与b仍可以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C1D1的中点,则EF与平面BB1D1D的位置关系是.

【解析】如图,取D1B1的中点O,连接OF,OB.

∵OF B1C1,BE B1C1,

∴OF BE,∴四边形OFEB为平行四边形,∴EF∥BO.

∵EF?平面BB1D1D,BO?平面BB1D1D,

∴EF∥平面BB1D1D.

【答案】平行

5.平面α∥平面β,△ABC和△A'B'C'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若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这两个三角形.

【解析】由于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AB与A'B'共面,

由面与面平行的性质知AB∥A'B',

同理AC∥A'C',BC∥B'C',故两个三角形相似.

【答案】相似

6.过平面外一点作该平面的垂线有条;垂面有个;平行线有条;平行平面有个.

【答案】一无数无数一

7.已知AH⊥Rt△HEF所在的平面,且HE⊥EF,连接AE、AF,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

是.

【解析】易知△AHE,△AHF,△HEF为直角三角形,又因为EF⊥HE,EF⊥AH,所以EF⊥平面AEH,所以EF⊥AE,即△AEF也是直角三角形.综上所述,图中直角三角形个数为4.

【答案】4

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C1D与平面B1CD所成的角为.

【解析】连接C1B交B1C于点O,根据直线C1B⊥平面B1CD,可得直线C1D与平面B1CD所成的角为∠ODC1,在Rt△ODC1中,根据DC1=2OC1,可得∠ODC1=30°,因此直线C1D与平面B1CD所成的角为30°.

【答案】30°

9.正四棱锥(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2,求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

【解析】易求得底面边长为2,高为3,tan θ=,所以θ=60°.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

【解析】由EF∥平面AB1C,可知EF∥AC,

所以EF=AC=×2=.

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l外一点P,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l垂直.

③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

④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第三边.

⑤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垂直于a的平面内.

A.2个B.3个

C.4个D.5个

[答案]C

[解析]②③④⑤正确,①中当这无数条直线都平行时,结论不成立.

2.设直线l、m,平面α、β,下列条件能得出α∥β的是()

A.l?α,m?α,且l∥β,m∥β

B.l?α,m?β,且l∥m

C.l⊥α,m⊥β,且l∥m

D.l∥α,m∥β,且l∥m

[答案]C

[解析]排除法,A可举反例,如图(1),B可举反例如图(2),其中l与m都平行于a,D可举反例,如图(3),故选C.

3.(08·福建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BC1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63

B.255

C.155

D.

105

[答案] D

[解析] 取B 1D 1中点O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A 1B 1=B 1C 1=2,∴C 1O ⊥B 1D 1, 又C 1O ⊥BB 1,C 1O ⊥平面BB 1D 1D ,

∴∠C 1BO 为直线C 1B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 在Rt △BOC 1中,C 1O =2,BC 1=BC 2+CC 21=5,

∴sin ∠OBC 1=

10

5

. 4.(09·四川文)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 ⊥平面ABC ,P A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P

B ⊥AD

B .平面P AB ⊥平面PB

C C .直线BC ∥平面P AE

D .直线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 [答案] D

[解析] 设AB 长为1,由P A =2AB 得P A =2, 又ABCDEF 是正六边形,所以AD 长也为2, 又P A ⊥平面ABC ,所以P A ⊥AD , 所以△P AD 为直角三角形. ∵P A =AD ,∴∠PDA =45°,

∴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故选D.

5.(09·湖北文)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ACC 1=60°,∠BCC 1

=45°,侧棱CC 1的长为1,则该三棱柱的高等于( )

A.1

2

B.22

C.3

2

D.

33

[答案] A

[解析] 作C 1O ⊥底面ABC 于O ,

作OM ⊥CB 于M ,连C 1M . 作ON ⊥AC 于N ,连C 1N .

易知ON ⊥AC ,OM ⊥BC ,

又∠ACB =Rt ∠,∴ONCM 为矩形,OC =MN , 在Rt △CNC 1中,∠C 1CN =60°,CC 1=1,∴CN =1

2

在Rt △C 1MC 中,∠C 1CM =45°,CC 1=1,∴CM =

22

. ∴NM =

????122+????222=32,∴OC =32

, 在Rt △C 1OC 中,C 1O =1-??

??322=1

2

, ∴三棱柱高为1

2

.

6.(09·宁夏海南文)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线段B 1D 1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EF =

2

2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C ⊥BE B .EF ∥平面ABCD

C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

D .△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相等

[答案]D

[解析]由正方体ABCD-A1B1C1D1得,B1B⊥平面ABCD,∴AC⊥B1B,又∵AC⊥BD,∴AC⊥面BDD1B1,BE?面BDD1B1,

∴AC⊥BE,故A正确.

由正方体ABCD-A1B1C1D1得,B1D1∥BD,

B1D1?平面ABCD,BD?平面ABCD,

∴B1D1∥平面ABCD,

∴EF∥平面ABCD,∴B正确.

∵A到平面BDD1B1的距离d=

2 2,

∴V A-BEF=1

3S△BEF·d

=1

1

2S△BB1D1·d=

1

12.

∴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

下册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词汇拓展 1. sing(现在分词)singing 2. dance(现在分词)dancing 3. swim(现在分词)swimming 4.draw(同义词)paint 5. story(复数)stories 6. Write(同音词)right 7. drum(复数)drums 8. piano(复数)pianos 9. also(同义词)too/either 10.make(单三)makes (现在分词)making 11. Center(形容词)central 12.teach(名词)teacher 13. musician(形容词)musical 二、重点短语与句型 1. play chess下国际象棋speak English说英语play the guitar弹吉它 want to do…想做……2. be good at擅长于what club /sports什么俱乐部/运动music /swimming /sports club音乐/游泳/运动俱乐部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like to do …喜欢做… What about…?…怎么样? be good at doing…擅长做… tell stories讲故事 the story telling club讲故事俱乐部 3. talk to跟…..说write stories写小说 want …for the school show为学校表演招聘…… after school放学后 do kung fu打中国功夫com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表演 4. play the drum敲鼓play the piano弹钢琴 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 5. be good with善于应付(处理)…的;和某人相处很好 make friends结交朋友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on the weekend在周末help with...帮助做…… be free /busy有空/很忙call sb. at…拨打某人的……号码 need sb./sth. to do…需要某人/某物做……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join…… the club加入…俱乐部,be in=join in …成为…中的一员 三、关键句型 1. Can you draw? Yes, I can. / No, I can’t.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 Sounds good. 4.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 5.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 ◆话题写作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和典型例题分析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位置与坐标 一、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重难点) 1、行列定位法 把平面分成若干个行列的组合,然后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中点的位置,要准确表示平面中的位置,需要行号、列号两个独立的数据,缺一不可。 2、方位角加距离定位法 此方法也叫极坐标定位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平面中确定位置时需要两个独立的数据:方位角、距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心位置的确定。 3、方格定位法 在方格纸上,一点的位置由横向方格数和纵向方格数确定,记作(横向方个数,纵向方个数)。需要两个数据确定物体位置。 4、区域定位法 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也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此方法简单明了,但不够准确。A1区,D3区等。 5、经纬度定位法 利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也同时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重点) 在平面内,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位置水平和垂直位置,规定水平轴向右和垂直轴向上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垂直数轴称为y轴或者纵轴,x轴、y轴统称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系的原点。 两条数轴把平面划分为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余部分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做第二、第三、第四象限。 2、点的坐标表示(重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都可以用坐标来表示。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都有唯一一对有序实数(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之,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都可以在平面上找到唯一一点与它对应。 3、特殊位置上点的坐标特点(难点)

图形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3分)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直线的概念 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4、射线的概念 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5、线段的概念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6、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 一条线段可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注意: (1)表示点、直线、射线、线段时,都要在字母前面注明点、直线、射线、线段。 (2)直线和射线无长度,线段有长度。 (3)直线无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4)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7、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它可以简单地说成: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8、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9、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短语归纳 1.speak English/Chinese 说英语/汉语 2. what club /sports 什么俱乐部/运动 3.play the guitar/ piano/drums/ violin 弹吉它/弹钢琴/敲鼓/拉小提琴 4. play chess/ basketball/ volleyball/ soccer 下国际象棋/ 打篮球/排球/足球 5.tell stories 讲故 6. the art/chess/swimming/sports/ story telling/English club 艺术/国际象棋/游泳/体育/讲故事/英语俱乐部 7.school show 学校演出 8.sound good听起来不错 9.teach music 教音乐 10.do kung fu 练(中国) 功夫 11.make friends(with sb.)( 结交朋友) 12.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在周末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104416.html,e and show us 来给我们表演 15.write stories 写故事 16.after school 放学后 17.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 18.play games 做游戏

19.the Students’Sports Center学生运动中心 20.at the old people’s home在老人之家 21.be in our school music festival 参加学校音乐节 22.jion the music club加入音乐俱乐部 二用法集萃 1. 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2. play the +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擅长做某事 be good for.. 对…有好处be good /kind to …对…友好 4. 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地好; 善于应付(处理)… 5. need(sb./sth.)to do… 需要(某人/某物)做….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9. like to do sth.或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0.want to do…想做…… 11.What about…?…怎么样?(后面接Ving/代词/名词) 12. talk用法: talk to/with sb. 跟某人说话 talk about sth. 谈论某事 tell 用法:tell sb sth. 告诉某人某事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去做某事 tell stories 讲故事

八年级数学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及测验题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一、知识要点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1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例2 点P (a-1,2a-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3、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相等 D .互为相反数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3)已知点P (x 2 -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5.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6.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点有第三象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线、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 书中所涉及的定理和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1、平行关系与平行关系互推; 2、垂直关系与垂直关系互推; 线面垂直判定定线面垂直的定面面垂直性质定理(需加线线 两平面的法线 垂 面面垂直判定定垂直的两平面的法线互相线面平行判定定线面平行性质定面面平行定义(交线面平行转面面平行判定定 面面平行性质定 两平面内分别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互相 两平面内分别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互相垂直,则两 面面垂直定

3、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互推。 以线或面为元素,互推的本质是以某一元素为中介,通过另外两元素与中介元素的垂直或平行关系,推导出该两元素的关系,总共有21种情况,能得出结论的有以下9种情况。 线线平行传递性:b c c a b a //////?? ??; 面面平行传递性:γαβγβα//////?? ??; 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线面平行: ααββα//a a a ??? ????⊥⊥; 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垂直性质定理):b a b a //?? ??⊥⊥αα; 线面垂直?面面平行:βαβα//?? ??⊥⊥a a ; 线面垂直、面面平行?线面垂直:βαβα⊥?? ??⊥a a //; 线线平行、线面垂直?线面垂直:αα⊥?? ??⊥b a b a //; 线面垂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βααβ⊥?? ??⊥a a //。 备注:另外证明平行关系时可以从最基本的定义交点入手,证明垂直关系时可以从最基本的定义角度入手。 符号化语言一览表 ①线面平行ααα////a a b b a ????????;αββα////a a ?????;ααββα//a a a ??? ????⊥⊥;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一、 图形分类 二、 1比直角大的是钝角三角形,与直角的两边重合的是 直角三角形,小于直角的是锐角三角形。 ⑷任意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任意三角形也叫不 等边三角形。 ⑸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第三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 的两个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 等。) (它的三 学过的图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判断是()边的三角形方法:用直尺量长度最接近的两条边,如 果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三边都相近,都要用尺 量一量,看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边的特点分成以下三类) ⑴任意四边形: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⑵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⑶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 作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作上底,较长的底叫作下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3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4、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 三角形和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三边关系: ⑴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⑵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长边与最短边之差小于第三条

边) 6、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数图形中的学问: 从同一个点引出n个基本角(三角形),那么图中所有角(三角形)的个数为n×(n+1)÷2(也可以是从基本角的个数开始递减相加到1)

新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 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 化妆丝带剪刀冲出 寻找姑娘吐丝柳枝 荡秋千鲜花桃花杏花 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 邮局东西太太做客 惊奇去年美好一堆

礼物植树格外 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 四、多音字 长:cháng(长处) zhǎng(长大) 似:sì(似乎) shì(似的) 冲:chōng(冲锋枪) chòng(冲着) 藏:cáng(捉迷藏) zàng(藏族) 奇:qí(奇怪) jī(奇数) 种:zhǒng(种子) zhòng(栽种)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 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格外—特别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茁壮—瘦弱笔直—弯曲

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 (奔向)田野(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 (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 (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 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与经典题型归纳

位置与坐标 知识点一确定位置 1.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2个数据。 2.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方位角距离定位法:方位角和距离。 (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经度和纬度。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解放路22号”。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且具有公共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____ 或______,向__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向____为正方向;两条数轴交点叫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 2.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x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a叫P的____坐标,y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b叫P的_______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的坐标。 若P的坐标为(a,b),则P到x轴距离为_______,到y轴距离为_______.注意: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1) 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它们的坐标特征 ①在x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②在y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 (3)P(a,b)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坐标特征 _____________; ①点P(a,b)关于x轴对称点P 1 ②点 P(a,b)关于y轴对称点P _____________; 2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1.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 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四边形(含多边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 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相交与平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重合三种,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平行公理及其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内容,理解并 掌握此内容.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实际生活学习几何,感受几何知识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内容 教学难点: 对平行公理及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快乐启航 1.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经过三点呢? 2.线段AB=CD,CD=EF,那么AB与EF的关系怎样?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二、我会自主学习 1.观察P72的图形 说出这些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相交、重合、不相交也不重合(平行)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相交,可能重合,也可能不相交也不重合.归纳 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关键:有没有公共点 2.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4.用三角板画平行线AB∥CD.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 线的问题. 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P72的注意内容. 6.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实例. 三、我会合作交流探究 7.做一做 任意画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外任取一点A,通过点A画直线a的平行线,看 能画出几条?(学生画图,实际上只能画一条) 8.归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9.直线的平行关系具有传递性: 设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 因为如果直线a与c不平行,就会相交于一点p,那么过p点就有两条直线 与直线b平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a∥c 四、我会归纳总结 1.2.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的传性: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b∥a,c∥a,那 么b 五、快乐摘星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 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 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 姿势(zī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 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 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 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 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 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荷花 清香 赶紧 圆盘 眼前 画家 本领 飘动 了不起 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x íng (行走) h áng (银行) 得?????d é(得到)d ěi (我得) 地? ????d ì(地球)de (高兴地) 杆?????g ān (电线杆)g ǎn (枪杆儿) 散?????s ǎn (闲散)s àn (散步) 圈?????qu ān (圆圈)ju àn (羊圈) 佛?????f ú(仿佛)f ó(佛像) 挨?????āi (挨着)ái (挨冻) 骨?????ɡū(花骨朵)ɡǔ(骨头) 蚂?????m à(蚂蚱)m ā(蚂螂)m ǎ(蚂蚁) 五、形近字 ? ????牙(牙齿)芽(芦芽) ?????芦(芦芽)庐(庐山) ?????沾(沾水)粘(糖粘牙) ?????瓣(花瓣)辨(分辨) ?????胀(饱胀)账(账目)) ?????蓬(莲蓬)篷(帐篷) ? ????姿(姿势)资(资助) ?????佛(仿佛)拂(拂尘) ?????斑(斑纹)班(班级) ?????距(距离)巨(巨大 ?????绸(绸缎)稠(稠密) ?????膜(膜翅)馍(馍馍)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空间中直线和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2、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分类 (1)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可归纳为

(2)在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中,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相交统称直线在平面外, 我们用记号α?a 来表示a ∥α和A a =α 这两种情形. (3)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图形画法: ①画直线a 在平面α内时,表示直线α的直线段只能在表示平面α的平行四边形内, 而不能有部分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之外,这是因为这个用来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周应是 无限延伸而没有边界的,因而这条直线不可能有某部分在某外; ②在画直线a 与平面α相交时,表示直线a 的线段必须有部分在表示平面a 的平行四边 形之外,这样既能与表示直线在平面内区分开来,又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③画直线与平面平行时,最直观的画法是用来表示直线的线在用来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之外,且与某一边平行。 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 ①如果一条直线与一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②如果一 条直线与一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③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与平画平行;④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到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 平面。 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则l αααα?b αα?b α.1 C ?答案:B 变式3、 若直线l 上有两个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讨论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 图3 解: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如图3),直线与平面平行或直线与平面相交. 例2、若两条相交直线中的一条在平面α内,讨论另一条直线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

(完整版)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M O a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一节:直线、射线、线段 知识点1:概念 线段: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的画法:(1)画线段时,要画出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不要画出向任何一方延伸的情况.(2)以后我们说“连结 ”就是指画以A 、B 为端点的线段.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如手电筒、探照灯 射出的光线等。 射线的画法:画射线 一要画出射线端点 ;二要画出射线经过一点,并向一旁延伸的情况.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如笔直的铁轨等。 直线的画法:用直尺画直线,但只能画出一部分,不能画端点。 知识点2: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 (1) 点的记法: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2)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图: 记作线段AB 或线段BA , 记作线段a , 与字母顺序无关 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 温馨提示:线段是直线(或射线)的一部分;2.线段不可向两方无限延伸,但可度量;3.延长线常化成虚线;4.延长线段AB 是指按A 到B 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 是指按B 到A 的方向延长. (3) 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如图: 记作射线OM,但不能记作射线MO 温馨提示:1.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2.射线是像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大小;3.射线可作反向延长线,不存在射线的延长线。 (4) 直线的记法: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图: 记作直线AB 或直线BA , 记作直线l 与字母顺序无关。 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 知识点3: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三者都是直的,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可得到射线,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可得到 直线,故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区别:直线可以向两方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三者的区别 见下表: B A l

(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各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一、多音字: 长:zhǎng(长大、生长)cháng(很长、长短) 散:sǎn(散文、松散)sàn(扩散、散开) 露:lù(露珠、露水)lòu(露风、露脸) 似:sì(似乎、好似)shì(似的) 冲:chōng(冲走、冲洗)chòng(冲人、很冲) 行::x?ng(行走、行人)háng(一行、银行) 种:zhǒng(种子 zhòng种树) 节:jié(节日 jiē节骨眼) 几:jī(几乎 j?几个) 解:jiě(解开 xiè解数)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难:nán(困难 nàn灾难) 二、反义词: 散—聚忙—闲仔细—马虎脱—穿吐—吞嫩—老害羞—大方美好—糟糕笔直—弯曲美丽—丑陋 三、近义词: 挑选--选择仔细--认真美丽--漂亮格外--特别赶紧--赶快 懊丧--懊恼正巧--恰巧惊奇--惊讶探出--露出寻找--寻觅 害羞--羞涩茁壮--强壮触--碰 四、日积月累:《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词语积累 (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广阔)的田野(轻轻)的微风 (高远)的天空(明亮)的阳光(碧绿)的田野(温暖)的微风 (细长)的柳条(碧绿)的草坪(难忘)的日子(美好)的礼物 (碧绿)的柳条(柔软)的草坪(快乐)的日子(神秘)的礼物 (美丽)的风景(满意)的笑容(小心)地移入(惊奇)地说 (迷人)的风景(幸福)的笑容(精心)地挑选(笔直)地站着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 一个树坑一个包裹一堆小颗粒一条小路一片鲜花 快活地蹦脱棉袄冲出家门寻找春天奔向田野探出头 ABB式的词语:绿油油白花花金灿灿黑乎乎 AABB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ABCC式的词语:兴致勃勃果实累累仪表堂堂气喘吁吁得意洋洋 六、句子积累: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长着一排排高大的杨树。 山坡上种着一大片碧绿的果树。 河里游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七、拟人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比喻句: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八、本册书中描写春天的古诗有:《村居》和《咏柳》。《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将写景和写人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这首诗巧用比喻。把柳叶喻为碧玉,把柳条喻为丝带,把春风喻为剪刀。 九、《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先生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十、《邓小平爷爷植树》告诉我们: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一、会写词语 雷锋叔叔足迹昨天冒着留下弯弯背着洒下迷路温暖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农具 甜菜工具劳动经过买卖才能甘甜一匹妹妹出色

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一节:直线、射线、线段 知识点1:概念 线段: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的画法:(1)画线段时,要画出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不要画出向任何一方延伸的情况.(2)以后我们说“连结”就是指画以A 、B 为端点的线段.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如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等。 射线的画法:画射线一要画出射线端点;二要画出射线经过一点,并向一旁延伸的情况.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如笔直的铁轨等。 直线的画法:用直尺画直线,但只能画出一部分,不能画端点。 知识点2: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 (1)点的记法: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2)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图: 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记作线段a, 与字母顺序无关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 温馨提示:线段是直线(或射线)的一部分;2.线段不可向两方无限延伸,但可度量;3.延长线常化成虚线;4.延长线段AB是指按A到B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 是指按B到A的方向延长. (3)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如图: 记作射线OM,但不能记作射线MO 温馨提示:1.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2.射线是像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大小;3.射线可作反向延长线,不存在射线的延长线。 (4)直线的记法: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图: 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记作直线l 与字母顺序无关。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知识点3: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三者都是直的,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可得到射线,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可得到直线,故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区别:直线可以向两方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三者的区别见下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 1、易错生字: 春:下面是“日”。齐:上面长横两边露头。 绿:右边“录”下面不是水。花:右下不是匕。 岁:上面山最后竖下面露头。亲:注意横长度不同。 声:上面是士。知:矢字旁最后是点。 忙:竖心旁的点要注意,亡横长。多:两个夕上下要对齐。 知:左半部分是两横,第一横莫忘。 2、同音字、音近字区别: 冬(冬天)白(白云)声(叫声)只(一只)有(没有)百(百万)生(生气)知(知道)友(朋友) 3、加偏旁变成新字: 舌(话)月(朋)门(们)工(红) 早(草)卜(处)夕(多)(岁)亡(忙) 4、多音字: 行 xíng 行走行人不行人行横道行车 háng 一行银行车行

5、重点词语: 万物复苏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说话朋友春天 高兴你们红花绿草爷爷春节岁月亲人行走古诗 笑声叫声多少到处处处知识很忙 6、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识字1》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词语 写下来。 第二单元知识点 1、易错的生字: 扫:最后一笔横不能出头。真:中间有三横。关:最后一笔是捺。写:“写”的偏旁是“秃宝盖”。看、着:两个字的下半部分是“目”。妈、奶:注意“女字旁”最后一笔“提”不露头。 放、收:注意“反文旁”的写法。气:最后一笔是“横斜钩”。去:上面一笔为竖。亮:和“高”区分开。 2、形近字、同音字 西(西方)真(真正)看(看书)奶(牛奶)画(书画) 洗(洗手)直(一直)着(看着)妈(妈妈)话(说话) 太(太阳)收(丰收)午(中午)合(合唱)爸(爸爸) 大(大山)放(放手)牛(黄牛)和(和平)爷(爷爷)

3、易错的笔顺。母:奶: 女:家: 4、重点词语: 父母眼睛医生太阳喜爱照顾改变离开精彩奇妙 认真欢乐事情变化另外刚刚完全摆动火车票植树值日生元旦一篇小说满山遍野东张西望懂礼貌教师碗筷心愿等待胖乎乎脱鞋躺在 5、词语搭配 洗碗筷扫庭院美滋滋懂礼貌红润润胖乎乎跳舞蹈 白花花晒棉被亮晶晶有趣的问题精彩的球赛满意的笑容 胖乎乎的小手茁壮的树苗绿油油的小树亮晶晶的眼睛 温暖的阳光 6、反义词 假(真)收(放)开(关)晚(早)笑(哭)来(往) 7、辨字组词 天太大()阳()家()气()累长()直值植()日生()树正()价()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a b a b α α??//a α//a b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 1.判定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判定定理: (3)其他方法://a αββ? 2.性质定理://a a b α βαβ??=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 1.判定方法 (1)定义法:两平面无公共点. (2)判定定理:////a b a b a b P β β αα ???= //αβ (3)其他方法:a a α β⊥⊥ //αβ; ////a γ βγ //αβ 2.性质定理://a b αβ γαγβ?=?= //a α //a b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 1.判定方法 (1)用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判定定理:a b a c b c A b c α α ⊥⊥?=?? a α⊥ (3)推论://a a b α ⊥ b α⊥ (3)性质① a b α α⊥? a b ⊥ ② a b α α⊥⊥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 (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 a a αβ?⊥ αβ⊥ (3)性质:①性质定理 l a a l αβ αβα ⊥?=?⊥ αβ⊥ ② l P PA A αβαβαβ⊥?=∈⊥垂足为 A l ∈ ③ l P PA αβ αβα β⊥?=∈⊥ PA α? 【转化思想】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 //a b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