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烟台一模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烟台市2017届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7.3 2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25.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

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
A.加强官僚政治B.削弱贵族集团
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6.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A.万物皆有天理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D.“天人感应”思想
27.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皇帝权力受到约束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28.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国人不断启蒙的过程。

时代不同,各个时期的启蒙主题各异。

某时期的启蒙主题是“群(族群,即民族国家)”,而不是“己(个人)”。

这是要告诉中国人: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中国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再不觉醒,就要灭亡了。

这种启蒙思想或运动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B.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
C.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D.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
29.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
A.遵义会议B.国民大革命C.重庆和谈D.社会主义改造
30.“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赋人权B.美德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城邦利益至上
31.史学家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表明“地理大革命”
A.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C.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3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反对教权主义B.反对专制统治C.反对神学世界观D.反对世俗权威
33.1835年,托克维尔指出:“如果今天有一个政党试图在美国建立君主政体,那它的处境要比现在就想在法国建立共和国的政党还要困难。

法国的王权并没有在建立之前为自己拟定一套立法制度,所以目前只能有一个被共和制度包围的君主政体”。

托克维尔意在说明
A.政党是政体纷争的关键B.立法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美国共和制根基的深厚D.法国共和与君主政体的并存
34.一名老俄共(布)党员曾说,之前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

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觉得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

这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A.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B.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C.经济政策推行遇到阻力D.国家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
35.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
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占领或扩大世界市场。

航海条例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1651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

1860年英法还签署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经济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8分)
材料二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

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

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

这就形成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贸易战带来的影响。

(6分)
材料三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

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哪些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11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

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

请你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4、45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明世宗继位之初已经意识到文风变异,文体不正之象,他对大臣们说:“祖宗表章六经,颁赐敕谕,正欲崇正学,延正道,端士习,育真才,以成正大光明之业,百余年间人才深厚,文体纯雅,近年士习多诡异,文体务艰险,所伤治化。

”当时许多重臣也意识到文风、文体不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严重隐患。

桂萼曾上疏说:“诸生业举子,志在仕进,经书粗解章句,便拟题目作文字,竞为浮华放诞之言,以便有司之口,遂致破裂经传,不特买椟还珠而已。

若此之类,虽名曰士人,其设心与垄断之徒何异?是甘以市井小人自居,恬不以为耻也。

放心至此,尚何望其读书穷理,以求见圣贤之心法哉!”
材料二张璁评价这次文风的整顿,他说:“观经义之文,多发明理致,不事浮夸。

知初试之变也。

观诏、诰、表、论、判之文,多率循典实,不事奇怪,知再试之变也。

观五策之文,多经略世故,不事剽窃,知三试之变也。


世宗整顿的目的是针对当时考生和士子们为图功名而一味钻入考试框架,不求真才实学的不良士习而作的改革,同时也是为了考察士子的真实水平,考生要加强对考题的理解,就必须对儒家经典、程朱理学有更深入的把握,“嘉靖中,姚江之书虽盛于世,而士子学业尚谨守程朱,无敢以禅窜圣者”。

——摘编自《论明代中期的科举改革——以嘉靖朝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代文风、文体不正的严重危害。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世宗的改革。

(9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共同确立了战后德国赔偿的“实物赔偿”和“分区赔偿”原则,同时也暴露了苏联和美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矛盾。

随着丘吉尔在1946年3月发表“铁幕演说”,冷战阴云密布,苏联和美英在赔偿问题上互不信任的情绪日益加剧,1946年5月,美占区停止向苏联交付赔偿物资,标志着三大国
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正式决裂。

材料二相比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赔款政策,二战后的盟国对德战败赔偿政策显然相对成功。

对德国重工业设备的大量拆卸,彻底消除了德国短时期内在军事上重新崛起的可能。

在德国人的注视下夺走他们的工业设备和产品,这无疑比政府赔款行为更能给德国人的心灵带来震撼。

——摘编自孙文沛《二战后盟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分歧与决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苏三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决裂的原因。

(6分)
(2)根据上述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德国的战后赔偿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9分)
山东省烟台市2017届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变化: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

(2分)
原因:18世纪后期,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重商主义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6分)
(2)这种贸易战阻碍了世界贸易;不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加剧了经济危机;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6分)
(3)趋势:由各国以邻为壑、彼此对抗到通过谈判合作成立组织,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1分)
看待: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作为两种相互对立又交错出现的思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举足轻重的作用;(3分)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贸易自由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3分)但是,恶性贸易保护势必造成世界经济发展的灾难。

(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1.(12分)答案示例:
论题: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

阐述:鸦片战争前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清政府却闭关锁国、制度落后、国力衰退,在列强的炮舰政策下,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虽据理力争也因国力弱小而导致外交失败。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升,中国的外交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结论:国家贫弱、制度落后,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新中国,外交摆脱屈辱,走向独立自主,发展壮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论题: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

阐述: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在此背景下,《马关条约》的签订,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外交备受屈辱。

新中国的成立,赢得民族独立,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使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更是迎来了建交的高潮。

新时期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多边外交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结论:丧失民族独立,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赢得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逐步发展,强势外交、主动外交使当今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显。

(学生若从其它角度回答,只要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均可同等赋分)
(按高考要求划分三类卷赋分,注意如果学生只用两段材料中的一段给出论题,进行阐述,最高只能给6分)
44.(15分)
(1)危害:不利于治理国家、教化人民;败坏学术,败坏士习,以致士人素质不断降低。

(6分)
(2)评价:世宗对文体的整改规范了文体,促使了文风的端正;有利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
的人才;巩固了理学至上的地位;保证了君主对士人们的统治,加强了皇权。

(9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45.(15分)
(1)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在赔偿问题上有矛盾和互不信任;冷战因素的影响。

(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达到了惩戒德国的目的;使德国不再具备发动战争的能力,维护了世界和平;加快了冷战的到来,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分裂,为日后德国分裂埋下了伏笔。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