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对高校财务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全面客观地衡量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果和绩效。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构建的基本原则以及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的质量。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发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高校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现代化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引导高校财务工作朝着规范、科学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三)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定期的财务绩效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遏制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高校财务的稳健运行,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科学性原则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当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尊重财务管理的规律性和特点,综合考虑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第三步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当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周期和评价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综合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评价结果的准确无误。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井喷,高校的财务收支已成为高校运营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高校全面了解财务运作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的财务管理、持续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一、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体系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高校的经济效益、财务稳定性等。
其中,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财务收入、利润增长率、费用占比等;财务稳定性指标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等。
通过建立这些指标体系,可以了解高校的资金流向、财务稳定性、经营效益等情况,并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
二、建立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系统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以确保评价过程的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
同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而得出更精准的评价结果。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技能,熟悉高校运营和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提供专业化的财务服务。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能够胜任财务绩效评价工作。
四、逐步完善财务绩效评价政策体系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之后,需要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规范评价工作的实施。
例如,建立财务绩效评价各环节的责任制、明确评价结果使用的范围和方式等,从而保证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公正、客观和有效性。
总之,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规范,帮助高校更好地实施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同时,在建立和完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准确、科学、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有效性。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Synthesis【摘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内在要求,高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更好地界定高校财政项目支出的实际效益,促使高校树立绩效理念,推动绩效管理模式由预算绩效向绩效预算转变。
【关键词】高校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G647.5一、引言自2000年起,教育部和财政部针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和资金安全问题已经颁布众多政策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已初步建立了以项目支出为主要内容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务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一整套系统工程,他的核心工具就是绩效评价。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明确了将用3~5年的时间基本打造出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考核,项目资金分配靠经验,投入产出效益低下,以及职能部门人员绩效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
绩效表示成绩、成效,从财政支出角度定义为公共支出实现的产出和成果。
绩效评价即是对产出和成果的评价,也是对目标实现的评价。
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财预[2013]53号)中给出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共设有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下设6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
作为纲领性文件,20个三级指标中,关于产出成果和效益的指标仅有9个,剩余11个指标都是关于项目投入和执行过程的合规性、制度性指标,突出强调了过程导向,对作为绩效重点的产出和效益类指标的重视不足,难以充分衡量一个项目支出的绩效。
二、高校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分解从高等学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来看,虽然各高校类型不尽相同、财政支出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基本上都包括了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高校自身发展等四个方面。
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Y
。 E
溅落财 躅缀
( .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江 苏 苏 州 1 苏
播蕊 暴国莉莛 l
孙 玉 军 ,邱 丽敏
25 0 ;2浙 江 省 福 利 彩 票 发 行 中 心 ,杭 州 3 0 0 ) 10 1 . 10 7
祷 : 0 - 1X 20)1 0 6- A 1 5 93 ( 9 - 06 C 0 0 0 | |。 摘要: 构建财政 支 出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 要明确财政
ce rt e ma a e n ff 口 itc p tte p n iu e l a h n g me to n 曲ca a ia x e d t r i rq ie n s o de rtr estp ,弧 d t ;e ridc t 谯 e ur me t t a ag t y e o c a n aQ l i
社 会 共 同需 要 ,而 社会 共 同需 要 的 “ 非排 他 性 ” 及 其 他 特 点 决 定 了 这些 项 目难 以直 接 量化 ;另一
p ro ma c v l to n e ytm o o sr c o f e r n e e aua n i d x sse frc n tu t n o f i i c a es n ld s h e t cto fe  ̄u t n t est p h nn li cu e ei n i ain o v a o , h u t d i f i e
o v l ai n i d x s l c i n o v l a o n 、n c t r fe au t n e ee t fe au t n a d i d a o o o a i s
方 面是 由于 专 项 资 金使 用 所 产 生 的社 会效 益 和环 境 效 益 涉 及 到 社 会 的 多个 方 面 ,其 信 息 量 和统 计 数 据 都 受 到 时 问 、技 术 等 多方 面 的 限制 。 因此 在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作者:李艳来源:《对外经贸》2015年第09期[摘要]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为出发点,基于财务管理、产出效果、社会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来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指标体系。
并提出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9-0152-03[作者简介]李艳(1971-),女,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出的效果已被政府部门和教育理论界所关注。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政府为主的行为主体,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运作与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未来项目的决策与优化,从而促进项目实施主体达到预期绩效的管理行为。
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如在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吴建南和李贵宁(2004)以公平和效率为主线,将指标体系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总体情况、目标达成情况、合规性情况、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五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孟令君、曾繁荣(2009)根据评价过程将指标体系分为总体情况评价指标、合规性评价指标、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指标、直接影响评价指标、间接影响评价指标五大类指标体系;刘荣(2009)根据绩效评价(3E)原则,设计了一套包括投入资金指标、产出效益指标、资金利用效率指标、发展潜力指标和综合实力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徐挺、杨琳(2009)根据投入产出关系,构建包括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高等教育经费产出和高等教育经费效果类指标体系;应望江、李泉英(2010)依据投入产出分析和学科资源条件,构建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资源条件四大类在内的一级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理念 ,确立绩 效考核至上 的理念 ,高校领导的关 注和支持 是做 好高校财 务绩效评价工作坚强有力 的后盾 。高校需要进一 步强化绩 效考核方面 的 研究与宣传 ,并能全 面认识到绩效考核的价值。还需要全 面认识到高校 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是 在开展财务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技能利于实现 高校战略 目标 ,改善未 来 的决策 ,加 强后续 的管 理能力 ,提升 管理效 能 ,更加明确应有的责任 ,全 面提升管理水平。 3 .2设计和构建科 学地、可持 续性发展 的财务 绩效考核 体 系指标 体 系,并选择适 宜的评价方法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需要设计和构建科学地 、可持续性发 展 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 体系 ,因为这是高 校财 务绩效 考核 管理 的重要路 径 ,是提升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发展 的重心 ,是充分保证该项工作 的 评价程序与有效的组织保证 。所 以 ,需要创建 高校财务绩 效评价制 度、 具体管理办法 以及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进一步确定财务绩效评价 的 范 围、内容 、对象 、标准。在确立 的高校绩效财务绩效评价 系统中 ,不 管是在对财务指标展 开定量 分析 ,还 是展开 非财务 指标 方面 的定性 分 析,都需要做到结果评价和 过程评价 、长期 目标评价 与短 期 目标评 价 、 综合考核与 目 标评价相互补充的基本原则 , 确保高校财务绩效考 核的结 果能成 为主管部 门分配经费 、制定具体政策 的合理保证和根据。 另外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还需要选取适 宜的评 价方法 。因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的量纲是存 在差异的 ,所 以, 需要在确定每一个指标 的具体权重之后 , 还需要对指标 的原始数量 展开无 量化处 理 ,然 后 经 过计 算 后 得 到计 算 统 一 量纲 ,然后 再 借 助 S P A S S 软件来处理数据 。实 际上对高校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是通 过建立特 定数 学模 型 , 将评价指标确 定为整体综 合评价值 ,然 后对其加 以赋值 , 选择线性加权法为基础展开综合性评价 ,得到综合评价 的数值 。 3 .3以财务缋效评价为导向 ,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 为了确保 高校教育资金在使用做到有效性 , 并且在管 理方面做到公 平、公开 、 公 正,该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将财务绩效评 价作 为基本导 向,考查高校各个部 门开展部 门预算的科学性以及执行 效能 ,政府展开 采购的科学性以及 资金使 用上 的有效性 ,都要得 到会 计信息 方 面的支 撑。所以 ,将财务绩效评价作为导 向,建立高校会计 系统是科学安排财 务经费 ,并其并强化 资产管理 ,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能的重要基础 。要 做到全面开展财务绩效评价方面 的工作 ,就应该 创建以财务绩效导 向的 会计系统 ,适当改革 当前 的高校财务报告制度与会 计核算制度 ,并在 高 校财务预算管理中 , 适 当引进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 , 科 学调配财政资金 的分配方向 ,并将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 目标 ,对预算执 行情况做到严格 控制 ,适当增设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方面的 内容 ,推动高校财力资源合理 配置 。另外 ,根据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的具体结果 ,对高校财务报告进行 适 当的调整 ,真正将财务工作做到实处 。 总之 ,在全面认 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基础上 ,采取加强 管理层对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统一思想 ,设 计和构建科学地 、可持续性 发展 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指标体系 ,并选择 适宜 的评价方法 ,以财务 绩效评 价 为导 向,对 财务 报告进 行调 整等措 施 ,真正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促进财政 资金 的高效 配置。 ( 作者 单 位 :南京 中医药大学计划财务处 ) 参考文献 : [ 1 ] 鲁曦 ,王菱艳.浅谈 高校财务 绩效评 价体 系的弊 端与设 计构 想 [ J ] .商场现代化. 2 0 1 1( 0 2 )
浅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税金融浅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喻婷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系【摘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由于人们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认识不清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本身的复杂性,中国目前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相当不完整,效率也不高。
鉴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很有必要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公共部门更有效率的开展活动服务。
【关键词】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定义及特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近20年来出现在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公共支出是指所有以公共资源为成本支出所开展的各项活动。
简单地说就是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收入开展的公共活动。
般来说,公共支出根据其影响程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某一项具体的公共支出活动;某一公共部门所开展的公共支出活动;为实现某一类职能而进行的公共支出活动;整个公共部门的公共支出活动。
绩效评价的内容也就可以分为相应的四个层次:对单个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对部门支出的绩效评价;对某职能实现程度的绩效评价;对公共支出综合绩效的评价。
财政支出是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来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总体性。
由于财政资金的划拨过程和耗用过程涉及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多个环节,既包括生产建设领域,也包括非生产建设领域;既涉及中央和地方,也涉及部门和单位。
2^多样性。
社会共同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公共支出包括多个方面,如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等,公共支出效益就要从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
多层次性。
社会需要存在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公共支出的多样性,进而形成了公共支出效益的不同层次,评价公共支出绩效要从多角度出发,既要评价财政资金的经济性,又要评价财政资金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4 ^外在性。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一套评估高校财务状况和绩效的指标和方法,旨在为高校提供改进财务管理和提升绩效的参考。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方面详细介绍。
一、指标体系1.资产负债表指标:包括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债务率等指标,通过比较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评估高校的偿债能力和经济稳定性。
2.收入支出表指标:包括总收入、总支出、净收入、收入增长率等指标,通过比较收入和支出的比例,评估高校的经济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经营效益指标:包括人均资金使用效益、教育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等指标,通过比较经营效益的水平,评估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
4.资金运营指标:包括现金流量和资金周转率等指标,通过比较资金运营的效率,评估高校的资金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
5.风险控制指标:包括拨备覆盖率、风险损失率等指标,通过比较风险控制的水平,评估高校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二、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高校的财务绩效进行主观评估,得出定性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定量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对高校的财务指标进行量化评价。
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得出综合评价指数。
3.参考评价:参考其他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评价,借鉴已有经验和成功案例,以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
4.动态评价:评价体系要具备长期稳定性和动态更新性,及时反映高校财务绩效的变化,包括定期评估和跟踪评价。
5.多角度评价: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财务、运营、风险、创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价高校财务绩效。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1.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和运营。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高校的发展规划和经费使用。
基于高校职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校职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要: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学者讨论的焦点问题。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投入产出理论,然后介绍了高校的三个基本职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评价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职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投入产出法的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
1953年,他完成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文,文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投入产出理论”的基本原理,这意味着“投入产出理论”的研究获得了重大的成果。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一般均衡理论。
根据一般均衡理论,总投入和总产出应该是平衡的,并按照该均衡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该理论中的投入要素包括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物质资源,此外还要计算该投入相对应的消耗系数,即其产出情况,通过比较本行业的投入产出表,判断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附加值,并参考附加值的信息,对被评价单位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
投入产出理论是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支出指标反映的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数量和使用方向;产出指标反映的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效果效率,包括学生质量、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满意度等。
二、高校的三个基本职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使用综合效益的衡量,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方向合理化发展,能够为资金配置和决策使用提供有效依据。
而高校职能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直接依据,指标的设计必须有利于高校职能的实现。
为了更好地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我国高校职能进行重新界定,高校有三种基本职能:(一)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的最主要职能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培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本国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复合型人才,我国也不例外。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日益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有效评估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率、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确定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首先确定其层次结构。
一般而言,可以分为目标层、成果层和活动层三个层次。
目标层主要包括财政支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成果层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活动层主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方式。
2.确定指标的选取原则确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关键。
首先要确保选取的指标既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又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和适用性;其次要确保选取的指标既具有关联性、连续性,又具有灵活性和运用性。
3.确定指标的分类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特点和属性,将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适当的分类。
一般可以按照财政支出的性质(投资性支出、运营性支出)、领域(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对象(国家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等方面进行分类。
4.确定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的权重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
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权重的计算和确定。
5.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了层次结构、选取原则、分类和权重等方面的内容后,便可以依据这些原则和方法,建立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体系应能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绩效情况,为后续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预算编制中的应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帮助预算编制部门更加科学地确定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摘要:近年国家不断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如何保证公共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何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在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原则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各层次指标体系,并详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高职教育引言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但其各有分工:本科教育则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延伸为胜任相关专门技术研究工作,最终成为高级社会人才;而高职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技能教育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职教育相对滞后。
近年国家也不断增加对高职教育的财政的投入,如何确保资金效益的最大化,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则尤为重要。
一、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根据卡伦(Cullen)的“三E”理论,绩效评价指标分为三种类型,即效率指标(indicator of efficiency)、效益指标(indicator of effectiveness)和经济指标(indicator of economy)。
其中效率指标,反映单位成本下的产出成果,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值;效益指标,或者效果指标,即产出成果最大化;经济指标,则是指要节约投入资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最小化投入成本。
本文以此作为指标选择的原则,并结合可行性,进行综合考虑。
二、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设置评价体系指标共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指标分别为:财政投入支出指标、教育产出指标及教育发展能力指标。
其中财政投入支出指标,主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财政资金来源与去向,从而反映其总体水平以及构成情况。
为平衡规模间的差别,支出水平选择生均财政拔款指标。
而收入支出结构,则是分别计算各项目在总体当中的占比情况。
教育产出指标,主要体现财政经费投入后所产出的效果。
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郭艳萍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地方高校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促进高校提升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文章介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绩效评价的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八章“保障经费投入”一章中明确提出“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的要求。
地方高校如何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评价对象和支出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而形成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图2013年4月21日,财政部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其中《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共设置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20个。
二、构建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
随着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拨款从2009年300万元上升到2018年1.86亿元。
专项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学校获批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省本科高校第一方阵。
目前,学校继续朝着“三步走”发展目标前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建设多科性大学,创建百年名校。
明确战略目标后,参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选取若干共性指标,同时结合地方本科高校的特点,构思若干个性指标,赋予指标合理的权重比例和评价标准,构建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提要] 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财政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并已成为我国财政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投入产出分析法为依托,从项目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方面构建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
为促进高校发展,预算安排资金1,3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巨额的教育经费首先要保证其使用的效率性。
建立健全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制定科学评价政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在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吴建南和李贵宁(2004)以公平和效率为主线,将指标体系从教育财政支出的总体情况、目标达成情况、合规性情况、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五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吕炜、王伟同(2007)依据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内涵以及教育支出本身的过程特性,构建了一套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状况进行了经验检验。
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主要有:刘国永等(2005)在比较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与江苏省财政厅共同研制了《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了指标体系的填报说明。
严全治(2011)选取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投入水平、增量水平、高等教育事业费投入的稳定性、省区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程度四个一级指标,选取我国31个省区市1999~2009年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履行状况考评指标体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方向越来越精细化,但大部分研究只是在教育领域内进行的探索,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与社会环境衔接略有不足。
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式的信息 , 系统都会生成相应 的反馈信息 , 即使输入 的信 息有误 , 系统也会给 出错误 的提示 , 这种输入 与输 出之间 的一一对应关 系 , 实 际上就是绩效 。 对高校来说 , 财政主管
部 门 希 望 了解 财 政 投 入 高 校 之 后 , 取 得 了哪 些 成 果 , 即了
持 自身的运营与发展 , 另一方面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极低。
效 评 价 方 面 存 在 的 问题 有 : 第一 , 怎 样 更 加 科 学 的将 财 政 资 金 划 分 为 不 同 的使 用 类 型 ; 第二 , 怎 样 选 择 具 有 系统 性 的评 价 指 标 ; 第三 , 怎样 设 定 科 学 的指 标 标 准 值 。 当前 , 我
是选择评价指标 , 为了保证评价 的客观性 与科 学性 , 笔者
出绩 效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目的 , 除 了要 科 学 评 价财 政 资 金 的
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 刚起步 , 再加上绝大部分高校都 是事业单位 , 所以, 在评价财政 支出绩效时要综合考 虑的
因素非常多 ,构 建 良好 的财政支 出绩效评价环境难 度很
起完 善 的高 校财 政 支 出绩 效 评 价体 系 。 ( 三) 缺 乏 行 之 有 效 的 监督 机 制 这 方 面 的 问题 主要 表现在 : 第一 , 政 府 主 管 部 门虽 然 认 识 到 了监 督 高校 财 政
非营利财务与会计 I N o n p r o f i t F i n a n c e a n d A c c o u师范学院 袁 明辉
摘要 : 近年来 , 国家不断加 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 高校每年获得 的财政资金也越 来越 多。 但 是。 很 多高校还没有建立起 完善 的财政 支出评价体 系, 也不重视 财政 支出的使 用效率。基于此, 笔者 深入 分析 了高校构建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体 系的重点与难点 ,在此基础上设计 了既符合我 国高等教 育发展要求 , 又能够真实反映高校财政支 出绩效的评价体 系, 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现 实意义。
浅谈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及 财政 改革 越来 越 强 调 以效 益 为 中心 , 以成 果 为 导
政支 出 的绩效 目标 也 就是 实 现高 等教 育财 政资金 的
公平 性 和效率 性 的统 一 。
公平 性 和效 率 性 的 统 一 只是 总 体 目标 , 行 绩 进
由于过 程 指标 在 各 高 校 的具 体 做 法不 一致 , 实 际中难 以检测 和 量化 导 致 可 比性 较 差 , 而且 其 所 涉
用 显得 十分 迫切 。
一
三方 面 ) 和产 出结 果 绩 效 ( 括人 才 培养 、 学 研 究 包 科 和社会 服 务 三方 面 ) 。
、
确 立 高 等 教 育 财 政 支 出绩 效 目标
二 、 等 教 育 财 政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体 高
系设 计 理 论 分 析
( ) 一 指标 设 计 的原 则
效评 价必 须将 其 细化 和 分解 下 去 。公 平性 可 以从 配 置 ( 人 ) 角度 考虑 , 体包 括 规模 、 投 的 具 结构 以及合 规
性 等。效 率性 可 分 为 过 程 耗 用绩 效 ( 括 人 、 、 包 财 物
向。 因此 , 行 高 等 教育 财 政 支 出绩 效评 价 体 系应 推
育财 政支 出绩 效评 价 的 目的就是 为 了提高 资金使 用 效率 和效 益 , 优化 资 源配 置 。因 此 , 目前高 等教育 财
过 程 中未能 将绩 效评 价 纳入 高 校预 算 执行 和管 理 的
整 个过 程 。有 的高 校重 申请 , 视 管理 , 算两 张皮 忽 预 现象 严 重 。在执 行 过 程 中对 于 如 何 把 钱 花 出去 , 缺 乏 有效 的控 制 , 造成 资金 使 用效 率 不高 , 源浪 费现 资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下面将从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应用的意义等方面,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说明。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绩效水平。
具体构建指标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管理指标:包括总资产、资金流入流出、非经营性资产等指标,用于评价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回报率。
2. 支出管理指标:包括各项支出占比、人员经费占比、教学科研经费占比等指标,用于评价高校的经费分配合理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3. 收入管理指标:包括各项收入来源、收入增长率、收入结构等指标,用于评价高校的收入增长能力和收入结构的稳定性。
4. 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教职工劳动生产率、财务成本支出比例、财务回报率等指标,用于评价高校的经济效益水平和财务健康状况。
5. 社会效益指标:包括毕业生就业率、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水平等指标,用于评价高校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和社会影响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指标,实际构建指标体系时还应根据具体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补充。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高校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应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1. 综合评价法:将各个指标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来评价高校的综合财务绩效水平。
权重的确定可以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2. 层次分析法:将指标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划分,通过判断几个指标之间的比较重要性,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
3. 模糊综合评判法:主要是针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和模糊数学模型,来评价高校的财务绩效。
三、应用的意义1. 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为高校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演算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在具体的高校预算绩效评级过程当中,主要将绩效评价作为核心所在,对高校预算以及资金使用效果展开全面考核评价,通过预算绩效评价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揭示,使管理层人员深入了解本单位总体发展情况、工作任务完成及业财融合程度,以此为基础对高校资源配置情况展开优化处理,最终达到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高度融合。
因此,构建完善科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构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核心所在。
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现状(一)预算绩效管理起源及背景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部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对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政策理论基础:自2011年起,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何为预算绩效;2013年财政部颁布《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从实际操作层面对预算绩效评价进行指导,具有现实操作意义。
2015年,财政部修订了《新预算法》,明确各地高校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作为改进预算编制的依据,打通预算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的链条。
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2015年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总结了教育绩效评价的范围。
2017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项目绩效评价的要求以及对所有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进行100%自评。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要求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明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出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二)高校绩效管理框架高校绩效管理分别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以及事后绩效评价与应用。
事前绩效评估,主要根据国家、省市、单位发展规划及文件政策等多方面内容,针对立项的必要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事中绩效监控,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具体目标执行情况展开全面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监控工作机制,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绩效监控,及时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偏差进行整改;事后绩效评价与应用,是对绩效的全面完成与执行情况、预算资金的产出效益与结果展开评估,重点在于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逐步提升高校的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马俊玲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9)6
【摘要】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转变财政管理职能、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及工作思路等进行了论述.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马俊玲
【作者单位】唐山市财政局,教科文处,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1
【相关文献】
1.地方应用型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CD大学的实例分析 [J], 张翼飞;朱盈盈;杨明娜
2.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J], 袁明辉
3.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J], 任红婕;
4.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J], 任红婕
5.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J], 张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现有岛等教育支}绩效评价 . . 、 l I
这是公共部 门绩效评价应遵循的最基本 原则, 是一般性概括性原则。 公共部 门绩效评 价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经济成本、效率和效能 进行审计和评定,所以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 性原则是经济性、 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 经济 性原则衡量 了支出是否节约 ,效率性原则衡
率、 生均教育经费、 资产总值、 生均校舍面积、 了教育系统资源输入的情况,没有反映出资 源耗费的情况。现有的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更
出。有效性原则衡量了政府活动是否达到预
( ) 二 延伸性 原则
1 公共 财政是 一种 服务 财政 。公 共财 政 在校生人数等指标较多。这类指标重点反映 期 目标。
细化
2 公共财政 的核心是效率。效率是经济
活动的核心,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 率性。力求使财政对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达
目前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系统 外,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一些指标的内涵过
的程度 , 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 在指标体系的
设标所含信息的宽度和
节, 在设计 中应始终注重反映节约、 效率 、 效
能的政府 绩效 思想。 ( ) 标体 系的设立 体现 了公共 财政 的 二 指 特 点 的实质 是市 场经 济财 政 , 共服 务型财 政 。 是公
在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工作中,财政部 门更多关注支出分配情况和资源配置状况 ,
反 映在指 标体 系中 ,诸如 财政 教育支 出增 长
适应 的财 政运行 机制 ,公共 财政 也应具 有效 性和完整性, 也没有统一全面的指标体系。 此
2 盖 话 2 l
决策观察 O
广度 , 用定性指标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
2. 定性 与动态 性相结 合的原 则。指标 稳
况。 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在“ 分析中加入“ 区域 在 校学 生质量状 况。 内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比重” 的指标 , 目的是 “ 物力产出” 各项指标反映了高校每年增
为 了考察普 通 高等教 育 、职 业 教育 、成人 教 加教学设施建设的情况 , 教学仪器、 图书、 校
切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 ,没有充分体现高等
教育 的时代 特 色 ,不 能体现 高等教 育 的绩效 状况 。所 以指标体 系的设立 ,应该 强调诸 如
( 指标体系的设立体现了政府绩效管 一)
理的思想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在履行社会经济管
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
教师高级职称比率、 教师科研成果发表刊物 理 职 能时 , 讲求 内部管 理与 外部效 应 、 量 活动。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现代高等教育 “ 在 数 的功能特点,一方面考察高等教育的输出效 级 别、影 响 因子、教 师教 学启发 性与 创新程 与质 量、 经济 因素 与伦理 因素 、 刚性 规范 与柔
标体系 内涵 的分析
高等 教育支 出绩效评 价指标 体 系 ( 以下 简 称 “ 标体 系 ”是 在 充 分体 现政 府 绩 效管 指 )
( 现有指标体系的设立没有密切结合 三) 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 目前高等教育指标体 系的设立中, 对
所有 财政 支 出都 适 用 的通用 性 的指 标 居 多 ,
。 决策观察
论 财政 高等 教 育支 出 绩效 评价 指标体 系的构 建
◎文 / 书 山 郭
一
、
使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成本最低、 大 ,给统计造成困难 ,考察的内容也过于宽 对高等教育支出绩 效评价指 到最优 ,
不能反 映评价 的真正 目的。 提供水平和结构最合理 ,使社会福利达到最 泛 , 大化 ,这是 贯穿在 公共 财政 活动始 终 的主导 思想 。 以在指标 体 系的设计 中 , 考察教 所 注重
理思想, 结合现代公共财政的特点, 突出表现
高等 教育 的功 能和本质 的基 础上 ,设计 建立
起来 的。
育资源投入和教育产出的情况,体现公共财 政追求效率的思想。
育 的功能 高等 教育是 在完全 中等教 育 的基 础上进
( 指标体系的设立体现了现代高等教 而反映高等教育独特性的指标较少 ,没有密 三)
’
服务。 所以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应注重考察 程的合规性,忽视对财政资金支出后效率与 变化进行的分析, 定量指标具体直观 , 可以制
教育 受益者 的满 意程度 ,体 现公 共财政 为公 效 能 的评 价。
众服务、 使顾客满意的思想。
( ) 二 指标体 系的设立缺乏系统性 , 不够
性机 制相 统一 的基础 上 , 求成 本最节 约 , 追 效
益, 即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的促进 度” 等指标 , 突出高等教育评价特点。
、
另一方面考察高等教育的生产效率 , 即 构建 高等教 育支出绩效 评价 率与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具体对高等教育支 作用 ; 配 指标体系的原则 出进行绩效评价 , 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设 财政和教育部 门对教育资金 的使用效率、 立规范的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支出这部分 置效率 和管理 效率。 ( ) 般性原则 一 一
公共财政活动和存在的根据在于履行社会管
理职 责 ,为社会 提供优 质 的公共产 品和 公共
1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分析
重视财政支出预算 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过 是对财政支出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
定明确的评价柿 隹, 评价结果清晰准确。 定性 分析是对评价对象“ ” 质 的方面的分析 , 是评 价者参照有关标准 ,评价项 目达到预期效果
量 了政府 是 否 以最 小 的 投 入 取 得最 大 的产
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 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资金使用效 益和 教育 服务水 平。 指标体 系构 建作 为高 等教育 支 出绩效评 价工 作 的关键环
指标体系存在的问 题
( ) 标 体 系设立 重 视 配置 绩效 , 视 一 指 轻 耗用绩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