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一:教育改革背景

80年代,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揭开了中国教育大变革的序幕。98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发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员令。2001年5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学生在情感领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情感领域的发展。因此,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背景二:我国的职业教育文化背景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的召开,从加入WTO到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导致了我国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原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带来强烈的冲击。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引入,境外教育资本的涌入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引进,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特别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更有利的运行和发展环境。

背景三:学校发展背景

我校是地处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由原锦丰中学高中部和市机电职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张家港市一所规模型职业学校。学校自2003年组建后,2004年就取得了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2005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连续三年每年招生超过1000名,使得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千人,成为一所规模型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能取得了如此大的发展,一方面靠政府政策及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意义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的呼唤,符合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我国

在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过程中,随着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年轻一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并追求个性的发展。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

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意义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教育工作的内涵,扩大了教育工作的外延,切

合学生的需求

青年文化相对于社会主导文化而言是局部文化,即整个社会的亚文化,而青年生活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在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年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或两极性。一方面,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另一方面深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因而在其内心深处矛盾重重,彷徨、苦闷、抱怨、压抑。他们既希望模仿传统文化,又希望反叛这种受其支配、摆布的非自立的文化的束缚与禁锢,追求一种独立的富含个性的新文化。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反叛性,追求一切“时尚”的、“新潮”的事物。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穿着打扮等也发生改变。这一切都带有社会的时代的特征。与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一样,现代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如果协调失当,必然影响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优良品质的培养。所以,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

试、导向的育人功能。

意义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通过全方位向学生输送营养,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觉接受教育,切合我校

实际情况

我校是一所地处工业发达地区农村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现有学生3千多人,学生受社会文化影响大,但自身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高,喜欢标新,并易于接纳社会上的一些所谓“新潮”的、“流行”的事物,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特点、言语风格、穿着打扮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常出现一些异常的过激的行为。另外,学校德育重传统、重说教的方法单一,学生的思想品德参差不齐,再加上,我校还是一座年轻的学校,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起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课题的界定

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显然后

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学习基础、行为习惯都较差,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不仅要着眼于表层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更重要的还要着眼于深层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重点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七个方面素质的影响,即研究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心善、嘴甜、手勤、脑活、技高、体健、忠诚”的合格技术工人。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校园文化研究兴起于八十年代中期,目前,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建设实践均有显著发展,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感、让学生感受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对职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尚相当缺乏,更未形成成功模式。职业高中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领域。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累,我校老师撰写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七个方面的素质》的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公开发表。本课题将充分研究本方面理论,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上,再由实践上升为理论,使本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从而为我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同类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合金”,其中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因而,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速率和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