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习题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2.自然辩证法的形成过程:工业革命浪潮对农耕文明的冲击,科学技术活动职业化,旧自然观的终结,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属性:

学科性质:

(1)哲学的分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2)中间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

(3)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

第一章自然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关系(论述):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①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②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③生态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④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⑤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

第二种答案: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出现的比较早、比较严重。发达国家的迅速工业化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但这种经济繁荣是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因此,环境保护的迫切感最为强烈。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发表,“标志着生态学时代的到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普遍觉醒,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不仅是一种思潮,而且逐渐成为一种运动,影响越来越大。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前提下,在现代系统科学、环境科学和现代生态科学等新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2.生态系统是层次分明的整体性系统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层次分明:个体、群体、种群等等,但它们又是相互关联的部分,共同构成一张有机的生命之网。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开放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动态性。5.人类既是生态系统的要素又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生态自然观把人类的角色由生态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一个要素,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因此,人类具有维护生态共同体安全和稳定的责任。

3.动态系统演化模式有哪些:

1、因果互激模式

2、反应循环模式

3、自催化模式

4、生态相关模式

5、超循环模式

6、综合性模式

4.自组织系统的基本思想(论述):

①开放性、远离平衡态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无序与增熵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这是由封闭系统所决定的,而对抗这种决定的运动路线的关键就是开放。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抗熵克服,抵消系统内部的增熵。因此开放式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近乎平衡态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开放,它也会返回平衡态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②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胸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③涨落:“生序原理”通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的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就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部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的,是一种随机的,不可预言的事件。一般说来,当系统的宏观状态为平衡态和平衡态附近的某个定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涨落都是衰减的。涨落本是很微小的,衰减的涨落当然不可能对系统状态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而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那么,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微小变化将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第二章科学

1.笛卡尔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有组织性,可理解性,完备性,可检验性,普遍性

(1)科学是有体系、有秩序的知识

(2)科学概念和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并且对任何有心人开放

(3)既然上帝按照某种完美的样式创造了世界,科学就应该不断证明上帝创世的完美,而不应该出现某种缺陷。

(4)科学的基础充分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