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沉淀法原理及操作
(完整版)免疫沉淀法原理及操作
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将蛋白质视为抗原,并利用抗体与之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研究蛋白质间交互作用的生物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从含有不同蛋白质的样品中,分离和浓缩出特定蛋白质,即纯化蛋白质,比如沈涛等在研究骨肉瘤细胞中ArgBP2的表达和定位中就用到这项技术来纯化ArgBP2蛋白。
其原理是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目的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sepharose beads上的proteinA/G,与细胞中有目的蛋白结合,就形成一种免疫复合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又被分开。
然后经免疫印迹或质谱检测目的蛋白。
免疫沉淀的操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制备抗原溶液,任何抗原溶液均可作为免疫沉淀的材料来源,一般采用细胞或组织制备的裂解物;第二阶段是对裂解物进行预处理,免疫沉淀要求抗原的纯度尽可能高,用不与待检抗原结合的非特异性抗体预处理,可以从抗原溶液中除去非特异性结合蛋白;最后阶段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纯化,即在预处理过后的裂解物中加入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将免疫复合物经蛋白A或蛋白G结合的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微珠等固相基质进行纯化。
蛋白A和蛋白G对抗体的Fc段有较高的亲和力。
蛋白A/G与抗体结合后,通过洗涤微珠即可除去未结合的蛋白,剩下与基质结合的即是纯化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具体步骤可以如下进行:(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 12,000r/min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r/min速度离心 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免疫共沉淀试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试验原理及方法免疫共沉淀试验基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
首先,通过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免疫反应,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将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的复合物与磷酸化的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或其他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更大的复合物。
最后,通过沉淀这些复合物,从而使复合物分离于整个细胞提取物中。
1.固相免疫共沉淀:该方法使用固相支持材料,如蛋白A或蛋白G结合的琼脂糖磁珠或亲和树脂柱。
首先,将目标蛋白质与特异性抗体免疫反应,然后将抗体与蛋白A或蛋白G结合的支持材料结合。
接下来,将细胞提取物与抗体-蛋白质复合物和支持材料一起孵育。
随后,用磁力或离心将复合物分离,并通过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最后,用洗涤液溶解复合物,并通过离心或磁力分离来收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伴侣。
2.液相免疫共沉淀:该方法使用溶液中的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进行免疫反应。
首先,将目标蛋白质与特异性抗体免疫反应,然后添加蛋白A或蛋白G结合的琼脂糖磁珠或亲和树脂,形成抗体-蛋白质复合物。
接下来,将细胞提取物加入到抗体-蛋白质复合物中,使复合物与目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伴侣结合。
随后,用磁力或离心将复合物分离,并通过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最后,用洗涤液溶解复合物,并通过离心或磁力分离来收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伴侣。
1.直接鉴定特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伴侣。
2.可以识别特定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形式,如磷酸化、乙酰化等。
3.可以从复杂的细胞提取物中寻找目标蛋白质的结合伴侣。
然而,免疫共沉淀试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1.需要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抗体。
2.可能产生伪阳性结果,特别是在存在非特异性结合的情况下。
3.难以从细胞提取物中完全分离复合物。
总结:免疫共沉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可以用于寻找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伴侣或靶向蛋白的修饰形式。
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可以选择固相免疫共沉淀或液相免疫共沉淀方法进行。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I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和分离复合物中的特定蛋白质。
它结合了特异性抗体与蛋白质-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利用抗体选择性地沉淀出目标蛋白质,并与其相关的复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相互结合的特异性,通过该特异性结合,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关的复合物选择性地沉淀出来。
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在实验中,需要选择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2.抗体与蛋白质-抗体复合物的沉淀:将抗体结合的蛋白质与复合物从样本中沉淀。
3.洗涤:洗涤沉淀的复合物,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杂质。
4.释放目标蛋白质:将目标蛋白质从抗体中释放出来,以进行后续的下游分析。
1.细胞预处理:在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之前,需要将细胞或组织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刺激剂的刺激或疾病模型的建立。
可以选择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样本进行适当的裂解,以确保目标蛋白质的充分释放。
2.抗体选择:选择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也可以是特异性抗体。
此外,需要选择适当的免疫沉淀试剂盒,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抗原结合:将适当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一步骤可以在实验前进行或将其加入样本中进行。
为确保抗原-抗体结合的充分性,可以进行一定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4.免疫沉淀:将抗原-抗体复合物选择性地沉淀出来。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免疫沉淀,例如蛋白A/G琼脂糖,特效筛选柱等。
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式从沉淀中收集复合物。
5.洗涤:洗涤步骤用于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杂质。
洗涤液的组成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洗涤步骤需要进行多次,确保洗涤得到干净的复合物。
6.释放目标蛋白质:将目标蛋白质从抗体中释放出来,以进行后续的下游分析。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其应用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其应用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IP)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结合。
其原理是利用抗体对目标蛋白进行特异性识别,并通过与抗体结合的蛋白质一起沉淀下来,从而分离出目标蛋白及其结合的分子。
免疫共沉淀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抗体结合:将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通常,抗体会提前与特定的固相载体(如蛋白A/G琼脂糖或磁珠)结合,以便后续步骤的操作。
2. 细胞裂解:将含有目标蛋白的细胞裂解,释放出蛋白质组分。
裂解可以使用生理盐溶液或其他细胞裂解缓冲液。
3. 共沉淀:将抗体结合的载体加入细胞裂解液中,使抗体与目标蛋白及其结合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
通过旋转、摇动或磁力等方法,使免疫复合物与固相载体结合并沉淀下来。
4. 洗涤:通过多次洗涤的步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其他污染物,使得只有目标蛋白及其结合分子与固相载体保持结合。
5. 释放:通过改变溶液条件(如改变pH或加入脱离剂),使目标蛋白及其结合分子从固相载体上释放下来。
免疫共沉淀的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应用领域:1.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免疫共沉淀可用于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帮助鉴定和验证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伙伴。
可以通过免疫共沉淀来确定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成员,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2.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研究:免疫共沉淀也可用于研究蛋白质与核酸(如DNA、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分离出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核酸分子,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3. 翻译后修饰研究:免疫共沉淀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等。
通过特异性抗体的使用,可以选择性地富集含有特定修饰的蛋白质,从而深入了解其在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
总之,免疫共沉淀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特异性抗体的利用,可以分离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结合分子,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免疫沉淀法基本原理
免疫沉淀法基本原理
免疫沉淀法(immunoprecipitation)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富集特定蛋白质的实验技术。
它基于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关系,通过将特定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利用某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该复合物从混合物中沉淀下来。
免疫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1. 首先,选择适当的抗体。
对于需要富集的特定蛋白质,我们需要选择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通过动物免疫或通过基于重组DNA技术获得。
2. 抗体与抗原结合。
将选择的抗体与混合物中的目标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一步可以在溶液中进行,也可以通过培养细胞或组织后裂解细胞膜蛋白质进行。
3. 实施免疫沉淀。
接下来,将某种固相支架,如蛋白A/G琼脂糖或蛋白G琼脂糖,添加到混合物中。
这些支架具有与抗体Fc区域结合的能力。
抗原-抗体复合物将与支架结合,形成复合物-支架结构。
4. 沉淀和洗涤。
复合物-支架结构可以通过离心或其他方法从混合物中沉淀下来。
沉淀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洗涤步骤,以去除干扰物质和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5. 提取和分析。
最后,复合物可以从支架上洗脱,并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这些分析可以包括蛋白质组学、质谱和免疫印迹等
方法,以确定目标蛋白质的特定性质和功能。
总的来说,免疫沉淀法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通过沉淀、洗涤和分析步骤富集和分离特定蛋白质,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其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结合目标蛋白质,将其与抗体一起沉淀下来,从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这种实验方法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定位、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抗体结合:首先,选择特异性抗体,该抗体能够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其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
将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2. 免疫复合物的富集:将免疫复合物与磁珠或琼脂糖等固相载体结合,形成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
这些固相载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能够高效地捕获免疫复合物。
3.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含有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的溶液中,使样品中的目标蛋白质与免疫复合物结合。
同时,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细胞裂解、蛋白质交联等,以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并增加结合效率。
4. 免疫共沉淀:将含有样品和免疫复合物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孵育,使目标蛋白质与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结合。
通过外加磁场或离心的方式,将免疫磁珠沉淀下来,从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5. 洗涤:对沉淀下来的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进行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
洗涤的条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优化,通常包括洗涤缓冲液的浓度、洗涤次数和洗涤时间等。
6. 析出:将洗涤后的免疫磁珠或免疫琼脂糖进行脱盐或去除洗涤缓冲液,最终得到含有富集的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沉淀物。
7. 分析:对沉淀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原位杂交等,以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定位及功能等。
总结起来,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结合目标蛋白质,将其与抗体一起沉淀下来,从而富集目标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实验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第一步:制备抗体或抗原
第二步:交叉链接抗体或抗原
为了增强免疫共沉淀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交叉链接抗体或抗原来使其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物。
交叉链接可以通过化学交联剂(如戊二醛)或交叉链接抗体分子的抗体-抗体结合位点实现。
交叉链接后的抗体或抗原会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结构。
第三步:取样和预处理
目标蛋白所在的细胞、组织或培养上清需要经过取样和预处理来获得纯净的样本。
这通常包括细胞裂解、蛋白质提取、离心、过滤等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其他蛋白质或物质。
第四步:抗体结合和免疫沉淀
将抗体加入预处理样本中,使其与目标蛋白结合。
可以选择直接加入抗体,也可以将抗体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如蛋白A/G琼脂糖小柱或磁珠,然后将样本与固相材料接触,使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
第五步:洗涤
为了去除非特异性结合或杂质,需要对固相材料进行洗涤。
洗涤缓冲液的选择和洗涤次数将影响免疫沉淀的特异性和纯度。
第六步:洗脱和分析
将洗涤后的固相材料加入一定体积的洗脱缓冲液,使免疫沉淀物从固相材料上被洗脱下来。
洗脱后的沉淀物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Western blot、质谱分析、蛋白质定量等。
总结:免疫共沉淀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离特定蛋白质复合物的免疫学技术。
该技术基于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通过将目标蛋白与抗体结合并经过洗涤和洗脱步骤,实现对复合物的检测和纯化。
免疫共沉淀步骤包括制备抗体或抗原、交叉链接、取样和预处理、抗体结合、洗涤、洗脱和分析等过程。
这个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可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细胞培养和样品收集:将需要进行免疫共沉淀的细胞株培养至适当的密度,接种到培养皿中。
细胞生长至适当的程度后,进行诱导或处理,然后收集样品。
2.细胞裂解:将收集到的细胞样品进行裂解,以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可以使用裂解缓冲液来破坏细胞膜,并释放细胞内蛋白质。
可以添加蛋白酶抑制剂来防止蛋白质降解。
3.抗体预处理:将抗体与载体蛋白质混合,形成抗体-载体复合物。
载体蛋白质可使抗体更容易结合,并增强免疫共沉淀的效率。
4.抗体结合:将抗体-载体复合物加入到裂解的细胞提取物中,使其与靶蛋白相互结合。
对于一些低表达或低丰度的蛋白质,可以使用前处理来提高抗原的浓度。
5.免疫沉淀:将抗体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使用特定的技术进行沉淀,如使用蛋白A/G琼脂糖或磁珠沉淀。
可以通过离心或洗涤的方式分离复合物。
6.溶解复合物:将沉淀得到的复合物进行溶解,以获得蛋白质样品。
可以使用洗脱缓冲液将复合物从沉淀物上释放出来。
7. 分析复合物:使用各种方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析,如SDS-、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鉴定免疫共沉淀物中的蛋白质。
1.简便快速:相对于其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免疫共沉淀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减少了操作步骤和时间。
2.高特异性:使用抗体作为识别蛋白质的工具,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用于检测特定的蛋白质交互作用。
3.可定量性:免疫共沉淀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沉淀条件来进行定量研究,如优化抗体和载体蛋白质的浓度,改变洗涤条件等。
4.多样性:免疫共沉淀可以与其他技术(如质谱分析等)相互结合使用,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
尽管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需要特异性较好的抗体、样品准备以及沉淀物的纯化等。
因此,在使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操作,以获得可靠和有意义的结果。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免疫共沉淀是一种通过使用抗体分子来使特定蛋白质复合物沉淀下来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抗体与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共沉淀复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以及分离蛋白质复合物等。
1.细胞裂解:将目标细胞或组织加入裂解缓冲液中,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释放到溶液中。
2.抗体结合:将特异性抗体加入裂解液中,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3.免疫沉淀: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免疫沉淀剂(如蛋白A/G琼脂糖或蛋白A/G磁珠)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4.洗涤:通过多次洗涤步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以提高免疫复合物的纯度。
5.去除抗原-抗体结合:使用酸性溶液或高盐浓度缓冲液等方式解离免疫复合物,分离出目标蛋白质。
6. 分析: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质谱等手段对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特定目标蛋白质的结合来将其沉淀下来。
抗体通常是由动物制备得到的,可以选择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在实验中,抗体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目标蛋白质的表位上,形成稳定的免疫复合物。
随后,通过与免疫沉淀剂结合,可以使免疫复合物沉淀下来。
免疫共沉淀这种实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检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鉴定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研究信号转导通路等。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网络,深入理解生物学过程中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然而,免疫共沉淀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抗体需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合力,以保证免疫复合物的选择性。
其次,免疫共沉淀依赖于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的免疫反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低表达的蛋白质无法被充分沉淀的问题。
此外,非特异性结合和高背景信号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基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的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和分离特定蛋白质复合物等。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对于揭示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步骤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富集特定蛋白质的常见实验技术。
它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将目标蛋白与其所结合的抗体共同沉淀下来。
该技术常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鉴定修饰的蛋白质以及分析蛋白质的上调或下调。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基于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结合。
通常,首先需要用目标蛋白免疫动物制备抗体,或者使用商业提供的针对该目标蛋白的抗体。
然后,抗体与经过适当处理的细胞或组织提取物一起反应,使抗体能够与目标蛋白结合。
接下来,将抗体和目标蛋白的免疫复合物与可沉淀的载体(如蛋白A或蛋白G)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最后,通过沉淀,将复合物从其他非特异性蛋白质中分离出来。
1.细胞或组织的处理:将目标细胞或组织用合适的缓冲液裂解,以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裂解液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酯酶抑制剂,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2.抗体与样品的孵育:将抗体加入到裂解液中,使抗体与目标蛋白相互结合。
孵育时间和温度根据具体实验需要而定。
3. 添加载体:添加蛋白A或蛋白G等具有高亲和力的载体,以结合与抗体结合的蛋白质。
蛋白A主要结合IgG的Fab区域,而蛋白G则能结合多种类别的抗体。
4.免疫复合物的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比如蛋白质A/A洗涤缓冲液、蛋白G洗涤缓冲液等)将免疫复合物与载体结合,使其沉淀下来。
通常,将混合物在低温条件下(4℃)离心沉淀,使复合物完全分离。
5.沉淀物的洗涤:将沉淀物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的蛋白质和污染物。
洗涤使用的缓冲液通常包括含盐的洗涤缓冲液。
6.沉淀物的溶解:将沉淀物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以获得目标蛋白。
根据后续的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缓冲液进行溶解。
在免疫共沉淀实验过程中,为了增加结果的可靠性,常常需要进行对照组实验。
控制实验组通常为使用无关的非特异性抗体和样品进行操作,以检验沉淀结果是否为特异性。
总结来说,免疫共沉淀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识别和富集方法。
免疫沉淀实验原理及步骤
免疫沉淀实验原理及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免疫沉淀实验这档子事儿!这免疫沉淀实验啊,就好比是一场精准的捕捞行动。
你想啊,细胞里面那可是个热闹的小世界,各种蛋白质啊就像一群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咱要研究其中的某一种蛋白质,那可不得想个法子把它单独拎出来嘛!这免疫沉淀实验就是咱的秘密武器啦!先来说说原理哈。
简单说,就是利用抗体这个厉害的“捕鱼网”,去专门抓住我们想要的那种蛋白质。
这抗体可神奇了,它就像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准确无误地和目标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然后呢,我们再通过一些手段,把这个带着目标蛋白质的“抗体-蛋白质复合物”给沉淀下来,这不就把目标给抓住啦!那具体步骤是咋样的呢?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步,得准备好咱的“捕鱼工具”,也就是抗体啦。
这抗体可得选对喽,不然可就白忙活啦!然后把细胞裂解,让那些蛋白质都跑出来,这就相当于把小鱼们都赶到大海里啦。
第二步,把抗体加进去,让它去寻找目标蛋白质,这就开始捕鱼行动咯!等它们结合好了,就形成了那个复合物。
第三步,加入一些能让复合物沉淀下来的东西,就像撒下一张大网,把它们一网打尽。
第四步,把沉淀下来的东西收集起来,这可就是我们的宝贝啦!然后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去看看我们抓到的是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条“鱼”。
你说这免疫沉淀实验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就像一场充满挑战和惊喜的冒险!它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细胞里那些神秘的蛋白质,解开好多生物学的谜团呢!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啊,可得细心再细心,就像渔夫捕鱼一样,稍有疏忽可能就错过了好猎物。
而且要注意各种条件的控制,温度啦、时间啦,都得把握好,不然可就前功尽弃啦!总之呢,免疫沉淀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它让我们能更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那些神奇的蛋白质。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免疫沉淀实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赶紧去试试吧,说不定你就能发现新的秘密呢!。
免疫沉淀与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方法
免疫沉淀与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方法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富集特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两种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有助于揭示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和方法。
免疫沉淀是利用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需要研究的抗原结合,然后通过添加固相或固体材料,使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
这样可以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免疫沉淀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抗体与目标抗原的结合,第二步是利用固相或固体材料将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
免疫沉淀的方法通常包括液相免疫沉淀和固相免疫沉淀两种。
液相免疫沉淀方法是将抗体与需要研究的抗原混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通过添加沉淀剂如聚乙二醇(PEG),将复合物沉淀下来。
沉淀后,可以通过离心将沉淀物与上清液分离。
固相免疫沉淀方法则是在固相材料如蛋白A/G琼脂糖或蛋白A/G磁珠上固定抗体,然后将抗原样品添加到固相材料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复合物通过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然后通过洗脱或酸性条件解离,将目标蛋白质分离出来。
免疫共沉淀是通过利用亲和层析柱或免疫磁珠结合多个抗体分离多个蛋白质复合物的技术。
与免疫沉淀不同的是,免疫共沉淀使用多个抗体同时结合多个蛋白质,以便于研究这些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与免疫沉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多个抗体来捕获目标蛋白质。
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在样品中添加多个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使用亲和层析柱或免疫磁珠,将复合物沉淀下来。
与免疫沉淀类似,免疫共沉淀也可以使用液相或固相方法进行。
但是,由于需要结合多个抗体,免疫共沉淀的操作更加复杂。
总结起来,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基于抗体特异性的实验技术,用于富集和分离特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沉淀主要用于从混合溶液中分离目标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则用于分离多个蛋白质复合物。
免疫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沉淀原理及步骤
免疫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它主要用于检测特定抗原与抗体的相
互作用。
在免疫沉淀实验中,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沉淀技术可以将免疫复合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免疫沉淀的原理及步骤,希望能对相关实验工作者有所帮助。
原理:
免疫沉淀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对特定蛋白质的沉淀。
在实验中,首先将样品与特异性抗体孵育,使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通过添加沉淀剂(如蛋白A/G琼脂糖或蛋白A/G琼脂糖磁珠)来沉淀免疫复
合物,最后通过洗涤和离心等步骤将免疫复合物分离出来。
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检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细胞裂解、蛋白抽提等,获得目标
蛋白质的混合物。
2. 抗体孵育,将特异性抗体加入样品混合物中,使其与目标蛋白质发生特异性
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3. 沉淀,加入沉淀剂,如蛋白A/G琼脂糖或蛋白A/G琼脂糖磁珠,将免疫复
合物沉淀下来。
4. 洗涤,用洗涤缓冲液对沉淀物进行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和杂质。
5. 离心,通过离心将沉淀物沉淀到管底,去除洗涤缓冲液。
6. 分析,将沉淀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Western blot、质谱分析等,以获取
所需的数据和结果。
总结:
免疫沉淀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纯化等领域。
掌握免疫沉淀的原理及步骤,对于开展相关实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免疫沉淀原理及步骤能够为实验工作者提供帮助,使其能够准确、高效地开展免疫沉淀实验,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免疫沉淀法原理及操作
免疫沉淀法原理及操作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原理基于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利用这种结合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和富集出来。
这种分离富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测定。
免疫沉淀的操作步骤如下:2.抗体固定:将所选抗体固定在其中一种固相材料上,如琼脂糖,琼脂糖凝胶或磁珠等。
这些固相材料可以通过化学修饰和交联来增加抗体的稳定性和结合能力。
3.细胞裂解:收集要进行免疫沉淀的细胞或组织,用合适的缓冲液裂解细胞膜,以释放目标抗原和其他细胞成分。
常用的裂解缓冲液包括甘氨酸盐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等。
4.预清除:在将细胞提取物加到免疫反应体系之前,一般需要进行预清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预清除可以通过加入非特异性抗体和固相材料来实现。
5.抗原结合:将预清除后的细胞提取物加到含有固定抗体的固相材料中,使目标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
这种结合通常是可逆的,因此需要适当的条件来促进结合的发生,如低温和适当的盐浓度等。
6.洗涤:进行若干次洗涤步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洗涤可以用含有缓冲盐的缓冲液进行,以保持固相材料和结合的复合物的稳定性。
7.洗脱:使用适当的洗脱剂溶解固相材料,将结合的复合物分离出来。
洗脱条件要求能够解离抗原和抗体结合,但又不能破坏目标抗原的活性。
8.分析和测定:将洗脱后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测定,如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质谱分析等。
免疫沉淀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等。
它的优点包括高度特异性、亲和力强、操作简单等。
然而,免疫沉淀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固相抗体的特异性被固定化、抗原的可逆结合、非特异性背景等,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优化条件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总之,免疫沉淀法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免疫沉淀原理
免疫沉淀原理免疫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检测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适当条件下沉淀下来,从而实现抗原和抗体的分离和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沉淀的原理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1. 抗原-抗体结合。
免疫沉淀的第一步是将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原通常是一种蛋白质、多肽或其他生物分子,而抗体则是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当抗体与抗原结合时,它们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免疫复合物,这种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即一个抗体只能结合到一个特定的抗原上。
2. 免疫复合物的沉淀。
一旦形成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就可以利用沉淀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免疫沉淀通常使用盐类或有机溶剂来诱导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淀。
这些条件下,免疫复合物会失去溶解性,从而沉淀到溶液的底部或沉淀在离心管的底部。
3. 分离和检测。
沉淀下来的免疫复合物可以通过离心来分离出来,然后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Western blot、ELISA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情况,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应用。
免疫沉淀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或者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的特定成分。
此外,免疫沉淀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临床诊断等领域。
总结。
免疫沉淀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和沉淀分离,可以对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和检测。
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揭示生物学过程、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免疫沉淀的原理和应用。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与应用
分辨率强,敏感度高,操作周期短, 仅需数小时,结果易于分析。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应用:M 蛋白的鉴定和分型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五)交叉免疫电泳 (六)自动化免疫电泳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第四节 免疫沉淀试验的临床应用
免疫浊度法:蛋白质的检测 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
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三、 免疫沉淀试验的特点
1. 阶段性 2. 特异性 3. 抗原性质:可溶性 4. 抗体的选择:2价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第二节 液体免疫沉淀试验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第二节 液体免疫沉淀试验
一、絮状免疫沉淀试验
絮状免疫沉淀试验是将抗原与相应
电泳分析 + 沉淀反应
优点:
1.加快反应的速度。 2.提高了灵敏度。
3.增加了分辨率。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 的高度特异性
电泳技术的高 分辨率、快速、 微量
•电泳(electrophoresis) :在外加
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向着其电性相 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抗体混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
沉淀物。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一、絮状免疫沉淀试验
抗原稀释法:抗原最适比例 抗体稀释法:抗体最适比例 方阵滴定法:抗原抗体最适比例
免疫沉淀试验原理、技术和应用
絮 状 沉 淀 示意图
各管抗原倍比稀释
Ag
加入抗血清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
免疫共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法1.利用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抗原结合,将抗原特异性地富集。
2.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磁珠或珠标记结合,通过磁力或离心作用将复合物分离沉淀下来。
1.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细胞或组织样品,以及抗体、磁珠或珠标记等实验试剂。
2.细胞或组织提取:将细胞或组织样品裂解,并用适当的缓冲液重悬,获得蛋白质提取液。
3.抗体结合:将蛋白质提取液与所需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沉淀:将磁珠或珠标记加入抗原-抗体复合物中,使其结合,再利用磁力或离心作用将复合物沉淀下来。
5.洗涤:用适当的缓冲液洗涤沉淀物,去除非特异性的蛋白质。
6. 分离与检测:将沉淀物分离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检测,如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等。
1.高特异性: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可以选择性地沉淀目标蛋白质,减少非特异性的干扰。
2.高灵敏度:沉淀后的蛋白质富集度高,有利于进一步的鉴定和分析。
3.可用于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机体内蛋白质功能和信号传导的调控机制。
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研究蛋白质与DNA、RNA或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了解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和代谢途径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
此外,免疫共沉淀还可以用于筛选靶蛋白质、鉴定疾病标志物,以及评估一些药物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上所述,免疫共沉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所要研究的蛋白质结合,实现蛋白质的富集、分离和鉴定。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疾病研究等领域,对揭示分子相互作用、信号传导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沉淀原理
免疫沉淀原理免疫沉淀原理是一种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互相作用,从样品中定量地识别和分离出特定蛋白质的技术方法。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常用于鉴定、纯化特定抗原或蛋白质的实验操作中。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免疫沉淀的具体步骤:1. 制备抗体:首先需要生产出抗体,抗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如:激发小鼠等动物产生抗体、使用单克隆抗体、购买商业产品等。
在制备抗体的同时,需要建立实验体系,确定抗体作用的条件,如抗体浓度、离子强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
2. 样品前处理:在实验前,样品通常需要经过前处理,如细胞裂解、低速离心等,获得样品上清液。
3. 抗体固定:将所需的抗体固定在一定量的固相载体上,如蛋白A/G、蛋白G柱等。
载体材料会因试验的不同而变化,选取的载体要求能够有效固定抗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污染等。
4. 样品抗原结合:将固定抗体与样品上清液混合,将其孵育,使抗体能够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该步骤通常进行在缓冲液中,能够保证抗体与抗原的有序结合。
5. 洗涤:孵育完成后,需要对混合物进行洗涤,以去除无效反应、污染物。
6. 洗涤后沉淀:通过洗涤作业,有效的目标蛋白已被固定在抗体上,孔杯内其它非特异结合的物质以及未结合蛋白质会被去除。
此时,加入可沉淀类似于抗体的固相复合物,用于吸附复合物,并利用离心等方法沉淀复合物。
7. 洗涤沉淀:接着需要利用洗涤液清洗沉淀物,以去除污染物,并从沉淀物中分离出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
8. 手段检测:最后,可以通过多种检测手段,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质谱、色谱等检测技术,对得到的目标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总之,免疫沉淀技术为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多种生物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上述八个步骤,免疫沉淀技术能够选择性地纯化特定抗原或蛋白质,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共沉淀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用于检测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或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将抗体与结合的蛋白质一起沉淀下来。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分离出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质或分子。
免疫共沉淀的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待测的细胞或组织样品裂解,释放出蛋白质。
2.抗体结合:加入特异性抗体,将其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3.免疫共沉淀:加入沉淀剂,使抗体与结合的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并沉淀下来。
4.洗涤:洗涤复合物,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5.蛋白质释放:将目标蛋白质与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
6.分析:通过Western blot、质谱等技术对释放出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2. 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质,从而帮助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这对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功能和疾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 蛋白质纯化和鉴定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用于纯化目标蛋白质,特别是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复合物。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去除其他干扰蛋白质,从而提高目标蛋白质的纯度。
此外,通过鉴定与目标蛋白质共沉淀的蛋白质,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目标蛋白质的生物功能。
2.3 药物研发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用于筛选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作为药物研发的候选。
通过免疫共沉淀,可以鉴定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并评估其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这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4 信号转导途径研究免疫共沉淀技术可以帮助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分析与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揭示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3. 结论免疫共沉淀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化学技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可以分离和鉴定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质或分子。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
免疫共沉淀实验原理及详细步骤免疫共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例如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该方法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将其与蛋白质一起纯化或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共沉淀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在免疫共沉淀实验中,首先需要利用对目标蛋白高度特异性的抗体经抗原抵结的方式将目标蛋白与抗体结合。
然后将这种特异性抗体抵结的蛋白(复合体)与抗体相结合的固相支架接触,利用固相支架上特异抗体识别结合复合体,并通过洗脱和沉淀步骤将目标蛋白纯化或检测。
实验步骤:1.目标蛋白和抗原抵结:首先需要纯化目标蛋白或从合适的细胞系或动物模型中提取目标蛋白。
将目标蛋白与对其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一起孵育,使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目标蛋白结合。
2.制备固相支架:在实验管中加入含有特异抗体的磁珠或琼脂糖等固相支架。
特异抗体可以是直接专一抗体,也可以是经过交联的间接专一抗体。
3.孵育复合体与固相支架:将目标蛋白与抗原抵结后的复合物加入到含有固相支架的实验管中,并进行充分的振荡孵育,使复合物能够与固相支架上的抗体结合。
4.洗脱非特异结合物质:通过连续洗涤步骤,将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分子从固相支架上洗脱。
一般可以使用高盐浓度或化学物质(例如尿素或磺酸盐)来打破非特异结合以保留特异性结合复合体。
5.纯化或检测目标蛋白:通过洗脱步骤,从固相支架上将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抵结复合物分离出来。
这些分离物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纯化、分析或检测。
6.质谱分析或其他分析方法:将纯化后的目标蛋白样品进行质谱分析,确定目标蛋白自身和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
总结: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纯化或检测蛋白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确定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揭示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调节机制。
免疫共沉淀实验步骤繁多,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但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实用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将蛋白质视为抗原,并利用抗体与之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研究蛋白质间交互作用的生物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从含有不同蛋白质的样品中,分离和浓缩出特定蛋白质,即纯化蛋白质,比如沈涛等在研究骨肉瘤细胞中ArgBP2的表达和定位中就用到这项技术来纯化ArgBP2蛋白。
其原理是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目的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sepharose beads上的proteinA/G,与细胞中有目的蛋白结合,就形成一种免疫复合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又被分开。
然后经免疫印迹或质谱检测目的蛋白。
免疫沉淀的操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制备抗原溶液,任何抗原溶液均可作为免疫沉淀的材料来源,一般采用细胞或组织制备的裂解物;第二阶段是对裂解物进行预处理,免疫沉淀要求抗原的纯度尽可能高,用不与待检抗原结合的非特异性抗体预处理,可以从抗原溶液中除去非特异性结合蛋白;最后阶段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纯化,即在预处理过后的裂解物中加入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将免疫复合物经蛋白A或蛋白G结合的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微珠等固相基质进行纯化。
蛋白A和蛋白G对抗体的Fc段有较高的亲和力。
蛋白A/G与抗体结合后,通过洗涤微珠即可除去未结合的蛋白,剩下与基质结合的即是纯化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具体步骤可以如下进行:
(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 12,000r/min离心30 min后取上清;
(2)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
(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r/min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
(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免疫共沉淀一般用于低丰度蛋白的富集和浓缩,为SDS-PAGE和MS质谱分析鉴定准备样品。
如贺莉等在筛选肿瘤血管靶向肽CGNSNPKSC的结合受体时就用了这个方法:先利用天然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膜蛋白,然后将提取的膜蛋白与亲和素标记的磁珠在4°C孵育2h,除去与亲和素结合的蛋白。
利用磁力架,将上清液转移到EP 管中,弃去磁珠。
生物素标记的无关对照肽和亲和素标记的磁珠孵育,形成对照肽-磁珠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与上述的上清液在4°C孵育过夜,除去与生物素及二硫键等结合的膜
蛋白。
利用磁力架,将上清液转移到另一EP管中。
生物素标记的GX1肽与亲和素标记的磁珠孵育,形成GX1-磁珠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与EP管中的上清液在4°C孵育过夜,利用磁力架收集上清液,磁珠用100μl漂洗液[50mol/LTRIS-HCl(PH7.5),150mol/LNaCl,0.1%NP-40]洗两遍。
加入30μl1×样品缓冲液到磁珠混合物中,95°C变性10分钟。
收集洗脱液,保存于-20°C或-70°C。
除了富集蛋白,如开头所述的纯化蛋白也是常见应用,如李兴华等就用这个方法进行肿瘤相关抗原SC的分离纯化:
(1)单克隆抗体与凝胶耦联。
①将400μl轻轻搅拌混匀的耦联凝胶加入过滤柱,置于一离心管中离心。
0.4 ml 耦联缓冲液洗凝胶柱2 次。
②以耦联缓冲液稀释单克隆抗体至1μg /μl后加入凝胶柱。
于通风柜中,加入还原剂1μl/100μl,孵育过夜,此过程中需不断轻轻翻转混合。
③离心后将过滤柱置于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4 ml 耦联缓冲液,轻轻翻转10 次后离心。
④加入0.4 ml 抑制缓冲液,翻转10 次并离心。
⑤向凝胶中加入0.4ml 抑制缓冲液。
于通风柜中,加入还原剂4μl,孵育30min,此过程中不断轻轻翻转混合。
⑥离心后0.4 ml洗液洗凝胶6次,0.4ml结合缓冲液洗凝胶3次。
(2)抗原的免疫沉淀。
将过滤柱置于新离心管中,向已结合抗体的凝胶中加入粗提抗原样品,4°C过夜(此过程中不断轻轻翻转混合)后离心。
将过滤柱置于新离心管中,0.4 ml IP缓冲液洗3次。
(3)目标抗原的洗脱。
向凝胶-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加入200μl洗脱缓冲液,轻叩混匀后离心。
所获样品经过真空干燥适当浓缩后,以A280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20°C保存备用。
免疫沉淀还可以用来筛选蛋白,如林小玲等就用免疫沉淀来筛选能与HBDSP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④:利用anti-Flag抗体偶联的树脂,同Ad-HBDSP感染后的蛋白裂解液上清结合后,获得树脂沉淀复合物,首先验证IP 实验中所用的anti-Flag 抗体偶联的树脂能否结合HBDSP-Flag融合蛋白,结果显示树脂能结合有HBDSP-Flag融合蛋白。
随后以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蛋白样品,所得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进行扫描,获得两组清晰的蛋白条带,比对后获得5条差异的蛋白条带。